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

衆將頷首,現在漢軍軍中的甲騎實際上就是羽林騎那一支,其餘的甲騎數量不多而且都在組建之中,自是靠不住的,因此和敵人甲騎相抗衡的主要力量還是火槍和火炮。

集中調配能夠避免有突發情況的時候各自爲戰。

說難聽一點,就是防止敵人甲騎一旦殺出踏陣,火槍手和火炮過於分散而不能形成有效的阻擊,所以只能以犧牲首當其衝的步卒爲代價爲集中指揮調配的火器隊伍爭取反應機會。

甲騎的蹤跡已經出現在河內甚至河東戰場——假如齊子嶺算河東的範圍內的話,這就說明宇文憲也是抱着類似的想法,將甲騎分散開,儘可能地發揮出甲騎單兵作戰或者小隊伍作戰同樣足以扭轉戰局的作用,爭取尋找漢軍的破綻、逐次擊破。

既然你是這麼打算的,那我們自然就反其道而行之,只要少派出偏師,自然就不會給你們機會。

爲了能夠最終取得勝利,現在放慢一點腳步也不是不可行的。

“除此之外呢?”李藎忱笑道。

魯廣達徑直說道:“應當儘快突破齊子嶺和沁水防線,讓冀州、河內和河東的各路兵馬匯聚成一起。我們連成一片,自然就不給敵人更多能夠趁虛而入的機會,而且也方便糧草運輸。既然齊子嶺的敵軍已經被困在山上動彈不得,那我們就不妨先以此爲突破口,打通河內和河東的聯繫,進而讓河南和關中都變成整個北伐之戰的大後方。”

李藎忱頷首,打通各個戰場自然有利於統籌調度,在這個上面就算是愛財如命的戶部也不會有意見。

頓了一下,魯廣達又補充道:“剩下的一點,末將認爲應該加緊甲騎和火炮的生產,儘可能進行鍼對性的改進,就算不能對周人甲騎形成壓制,我們也要形成優勢,逼迫周人不敢貿然動用甲騎。”

魯廣達這句話說完,工部的幾名官員自然都露出喜色,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要給工部加大撥款,不然的話工部哪裡來的錢去搞研發和改良?尤其是一旦加緊生產,就意味着要大批量的調動工坊產能,這又是一筆支出,不過對於工部來說,戶部的錢給的足夠多,自然是什麼都好說。

戶部官吏們自然不是這麼認爲的,頓時一個個便要出列表示反對。

李藎忱伸手按了按,斟酌說道:“現在朝廷也已經想盡辦法儘可能多的生產戰甲和火炮,完全能夠滿足甲騎裝備的需求,現在騎兵的數量還不夠,衣甲生產再多也沒有用。至於火炮,也已經實現了全軍的列裝,就算是再加快生產,現在軍中有那麼多人來操作麼?”

魯廣達一時訕訕。

戶部官吏們則鬆了一口氣,陛下這麼說,至少說明陛下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

而李藎忱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身爲皇帝,他當然不可能什麼都聽魯廣達這些軍中將領的,軍中將領在說話的時候不可能不不帶着個人的利益訴求,就算是他們大公無私,這種“大公”也是相對於整個軍隊而不是相對於整個大漢來說的。

因此他們所能代表的肯定是軍方的利益。

對於軍方來說,錢財撥款,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這麼多的撥款是不是必要的,現在軍隊有沒有這麼大的需求,而如果這麼做了又會給後勤甚至整個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魯廣達等人自然是考慮不到的,畢竟這本身就不在他們考慮的範疇之內。

一旦李藎忱草率的答應了,那麼很有可能給六部甚至整個社會帶來一場災難。

不說別的,戰爭纔剛剛開始,洛陽的米價就已經開始上漲,若是抽調過多的勞動力甚至社會資源集中在武器裝備生產上,有可能導致生活必需品的生產都會受到影響。而糧食等等的運輸甚至收穫也都會受到戰爭的直接影響。

前線現在遠遠沒有到吃緊的地步,李藎忱不可能爲了保障前線就直接破壞掉後方的社會穩定。

更何況現在軍中缺少的並不是火器和衣甲,而是足夠多的能夠標準化使用這些武器的人。現在朝廷各個工坊的產能早就已經能夠滿足軍方的要求,就算是再多生產其他的物資也沒有用,因爲軍方根本就拿不出來那麼多人。

火炮還好說,經過簡單的訓練還是比較容易掌握操作的,但是甲騎就幾乎不可能了,因爲騎兵的訓練本來就是曠日持久的,在騎兵之上再訓練出來甲騎,自然就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

北周擁有數量龐大的輕騎,在這個基礎上挑選優良戰馬和騎兵組建甲騎自然也更加輕鬆,而大漢連輕騎都沒有多少,就算是有再多的衣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足夠多的甲騎。

這也是李藎忱堅持要御駕親征的原因之一,要不是身在此處、清楚實際情況,恐怕李藎忱還真的以爲前線要堅持不住、隨時有可能因爲周人的甲騎而崩潰呢。

“臣一時考慮不周,還請陛下恕罪。”魯廣達單膝跪地,拱手說道。甲冑在身,跪地就已經是大禮了,表示現在魯廣達心中的惶恐不安,畢竟他剛纔這一番說辭要是跑到有心人的嘴裡,不知道會被編排成什麼樣子呢。

李藎忱擺了擺手:“朕知道你也是一片公心爲我大漢着想,如何會責怪你?快起來吧。”

魯廣達心中感動,急忙答應。

而李藎忱伸手指了指輿圖:“當務之急,是拿下齊子嶺!”

衆將頓時轟然應諾。

————————

此時身在齊子嶺下的蕭世略並不知道自己眼前的這座山已經變成了大漢的下一步戰略目標。

之前被若干鳳鬧了這麼一出,要不是援兵趕到的及時,蕭世略和杜伏威可能真的要不得不主動撤退,不然的話被幾面夾擊,蕭世略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頂不住。

援兵趕來支援並不是因爲收到了蕭世略的求援,打通齊子嶺本來就是戰爭開始之後楊素下的命令,河東戰場的進攻重點固然是在晉陽,但是楊素本人也傾向於儘快打通河內和河東戰場的聯繫。沁水河谷是一條道路,這齊子嶺也是一條道路。

所以楊素早早地就派遣邵州的漢軍趕來支援,甚至駐紮在邵州的淳于岑親自率領兵馬向東移動。

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章 千年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
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章 千年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