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波斯了局(一)

不到地步的密密麻麻的腿,有馬腿有人腿,一刻不停長的夜就在幾十萬只腿的不停倒替代之中消失,往前看不到盡頭,沒有遠山,只有眼前的人頭馬頭攢動。

黎明到來,太陽升起,熱氣在大地升騰,混合着幾十萬只腳(蹄)蕩起的塵土,給朝霞一照,好象泥河在人身下流趟,而在這“泥漿”的大海里,浸着十幾萬愁眉苦臉、眼珠血紅、眼窩深陷的密密的人頭,這些人頭都疲憊不堪,熬煎得削瘦,成了帶皮的骷髏。

就象地獄之河浸泡的餓鬼一樣,人們又渴、又餓、又累、又乏,驚慌恐懼,不敢停歇,也不能停歇,有的人一倒下來,永遠別想站起來,路上倒下的人與馬的身體時時可以見到,有的還在動,沒有人來幫他們,人們茫然從他們身邊走過,只能祈求自己比別人更好運。

慘敗的波斯人一路西歸,路上帝國軍處處截殺,波斯人僅是在最初的三天就被殺和俘虜失掉了五萬人,接下去的逃跑之路並不好走,儘管早先派出了七萬人保護着沿途的水源和預有一些輜重補給,一則僧多粥少,二來帝國軍的追殺,總共二十二萬人的波斯殘軍只得十萬人逃回了東征的起點“克爾曼城”。

阿達希爾二世着老將塔什守克爾曼城,自己帶着一些人馬慌慌張張地折還國都泰西封,加緊備戰,鞏固固城防。準備應付東方帝國地入侵。

二世與他的將軍發生了嚴重爭執,塔哈馬斯比提議“讓城別走”,離開泰西封城,學習帕提亞人的打法,就是誘敵深入,拉長帝國軍的補給線。乘隙破之,如此勝算更大。

只是塔哈馬斯比也無法否定二世的說法:“波斯存在着多個民族,並不只是單一民族,萬一泰西封城失守,那麼在政治上就是自殺!”

二世這麼說的:“這座城池不是克爾曼,不是(幼發拉底河地)河口城,它是泰西封,它承載了波斯民族的光榮。因爲先王將它取到手中,波斯實現了偉大的民族復興,重鑄居魯士、大流士和薛西斯的榮光!

現在我們丟棄了泰西封城,也就等於丟棄了國家,只怕其它的部族,爭相與東方人合作,我們死得更快!”

算完了政治帳,開始算軍事帳,東方帝國與羅馬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一是他們水運能力極其強大,能夠充分利用河流。而他們控制住兩河流域,也就扼住了波斯的喉嚨!相比羅馬人,他們在兩河上的水運能力是薄弱地。

二是羅馬步兵多,東方人的騎兵多,對付騎兵最好的方法就是騎兵!

棄守泰西封,政治上完了。民心也完了,城在國在,城亡國亡!

塔哈馬斯比無話可說。

……

泰西封城的城區比以前還要大上一倍,盡數遷移鄰近人口入內,總共人口達一百五十萬人,城牆爲二重,層層疊疊,內層有十米高。外層有八米,外層城上可容四馬車行駛,上面遍佈藏兵洞和護牆,外層則放置大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波斯人也構建了頂上有蓋的炮壘以作掩護,在二道城牆的內側都放有投石車。

城外大量設置拒馬、鹿柴等障礙物,引河水入護城河,水大而急,且深,不會水的落入便能淹死。

城內設置多個子城,主城外有副城,能夠各自爲戰,同時應用了帝國的排水工程,修建陰溝,平時排水,戰時充當地道,在比較高地勢上都有密如蛛網地地下建設,挖設完善設施的坑道,裡面有藏兵洞、倉庫、水井、出擊通道等,能夠在來敵強大時躲藏起來,待機衝出殺敵。

城裡物資屯積較爲充足,水源豐富,由於面積廣大,波斯人甚至在城裡種地、種菜和養牲畜。

在兩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狹流處鑿船沉石,阻塞交通。

總之,能夠想的,可以想的都想了,只等待帝國軍到來。

……

十月底,帝國大量兵艦雲集,沿兩河溯河而上,當進至阻塞點時停住了,一批小船通過後繼續前進,同時放下騎兵,船騎並行,水陸並進。

當這些部隊出現在波斯人面前時,人們鬨堂大笑——以小船的運載能力不足以載運過多的東西,沒有足夠地器械不可能攻打城池,至於騎兵,馬可是不能上城的!

不過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最早到來的部隊在河邊設置營地,騎兵遠出,泰西封城對外交通遂斷。

發生了一些小隊戰,互有殺傷,波斯人並沒有大出來進攻。

帝國勝在人多,大量的工兵和民夫就象辛勤的螞蟻般開始挖起溝渠來,拼命的大幹快上,挖出能夠通航的深溝,邊挖邊抽水,最後用黑火藥炸開兩端,河水涌入溝裡,於是通航。

用了一個月時間各修了一條溝渠,大船又可順河水直達泰西封。

數不勝數的船隻密密麻麻,蔽河而至,他們修建了碼頭,運輸船逐一停靠上去,敞開大肚皮放出人員、牲口和物資。

從早到晚,從晚到早,數不清地東西被釋放出來。

帝國的工兵和民夫,連同步兵、海軍、海軍陸戰隊,發瘋地構建營壘,人們汗流浹背,建高壘挖深溝,以便把部隊和物資裝進去,保證安全。

從底格里斯河泰西封城的兩側,營壘一個接一個的延伸到遠方,然後轉變,最終接上,形成了包圍圈。

有了初步地立足點,開始對營壘作加固,從木頭變成了水泥砌牆,營區也變大,採取了疊瓦式防禦。多個獨立營區以免波斯人來個馬踹連營。

營區連綿幾十裡,聲勢浩大!

波斯人憤恨地看着眼前地帝國營區,就是這些東方人,他們讓波斯人的血流乾了,如今還來侵略!

令波斯人感到奇怪的是帝國軍沒有大規模地進攻城池,甚至連炮也不打!

只是步兵和騎兵來回巡邏。徹底地封鎖了泰西

外交通。

初時,帝國軍到來人少,只能夠簡單地防守一些地段,不足以全面控制交通,如今人多勢衆,就把泰西封城內外交通徹底地斷了。

抓到一些人,只要不抵抗抗,那就不殺。經過搜身,送向幼發拉底河的西岸的集中營裡。

時間進入了帝國曆開元八年一月,一日,帝國軍用勁弩和牀弩向城裡射箭,上面用波斯文判雲:“許出不許進,出來者不準帶武器,不得抵抗,服從指揮,保證身家和財產安全。”

波斯人自然對此嗤之以鼻。

帝國軍沒有對城裡用兵,相反。他們地壕溝越挖越大,越挖越深,不止是一條,又新開挖第二條,看樣子不挖到第三條也不會善罷甘休。

沒辦法,不打仗。總不能讓兵們閒着沒事做吧?

大家拿鏟扛鋤頭,自嘲自己成了修理大地的農民。

一些滿腔熱血的軍士有點不滿,老軍官則勸他們省省吧,攻進城裡去會遇到可怕的巷戰,這比野戰還可怕得多,和游擊戰並列兩大麻煩,不知會死多少人!

不會輕閒地修修地球,騎兵接到了任務。將方圓五百里內變成無人區!

不殺人,是擄人,遇到反抗,那就開殺。這是必然的。

一隊隊的波斯百姓被帝國軍押着,俱往幼發拉底河的西岸的集中營去。

每一批出動地部隊都帶有運送糧食的馬隊,用來供養百姓,甚至帶有軍醫,有病治病。不得輕易讓每一個百姓死去,如果因爲看護不力那麼就扣獎金,如果虐待不反抗的波斯人,則負刑事處分!

一些隨軍記者去跟蹤採訪,感慨地道:“帝國又在重新演繹當年與魏國的戰事,對於民衆實行國民待遇。”

當年,青龍派兵攻打魏國,性喜擄人,他們打着俺家主子是你家老爺的女婿,同屬一家人的口號,對於波斯人,也同樣用上了這個口號,也確實是真話,帝國皇宮裡就有兩位波斯籍的皇妃阿麗西婭和阿麗亞娜。

集中營首先選取的是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城市,將人口填充其內,集中管理,百姓不得亂跑亂動,晚上實行宵禁。

製造無人區是爲了減少波斯人的游擊戰,減輕波斯人來裡應外合地能力,

……

帝國皇宮、內閣、兵部和總參四個與軍事直接相關的部門,一致同意夏侯的“圍而不打”的戰略思想(他恬不知恥地將賈詡的想法說成已想,當然他和賈詡另有袖底交易),認定“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乎?!決心儘可能用政治解決波斯而不用軍事解決。”

不僅如此,更進了一步,下詔書曰:“十萬青年十萬民!”

採取自願和強制的方式,向全社會發出呼籲,各大報紙雜誌,呼喚熱血青年到波斯去,去佔領,去開拓!

波斯,即將成爲帝國新地領土,沒有百姓,哪來領土,沒有百姓的領土將是不可靠的領土!

在發行量最大的《帝國日報》的的頭版頭條,登出了一篇文章,標題大而醒目,一如招貼畫上的,其中,文章的署名比標題還要大,署名爲“青龍”。

在帝國,敢用這個名字地,誰都知道他是誰!

在這篇文章裡,介紹了波斯的情況,兩河流域,那是流趟着蜜和奶的地方!

而在波斯的地下,更是埋藏了一種叫做“石油”地黑色液體,這種液體,將會是下一代燃料的提供者,誰得到它,誰就發大財!

就算現在無法開發,無法利用,可是子孫後代必能受用無窮!

現在去波斯,將按《宅地法》得到土地,佔據的土地,將很可能開採出石油。

由於波斯現在尚屬戰區,去到那裡,將有豐厚的安家費和完善的保險,同時,波斯現在男少女多,將得到一名波斯女人爲妻爲妾隨你,還贈送彩禮,機會難得喔!

青龍的文章登刊出來之後,還真的有上五萬多人響應了號召,趕往官府報名,準備去移民。

澤被子孫的吸引力還是差了一點,如果說波斯那裡有黃金,恐怕十萬人很快就能召集到了。

尚有五萬缺口,那麼在青龍七年的十一月份在戶部舉辦了一個儀式,帝國戶部尚書荀被蒙上雙眼,從巨大的玻璃缸裡抽出了分別寫有334024034的三個標籤盒,於是,全國所有“戶口本”上末三位爲334024034的、年滿十八週歲以上,三十五週歲|爲非長子的年青人,將被舉家(如果有的話)遷往波斯!

此爲“帝國填波斯”,在社會上影響重大,但子民們唯有聽從,畢竟現在是萬惡的封建社會!

帝國與其他朝代相比,雖然它也用了強制,不過補償十分豐厚,他們將能夠獲得安家費、贈款、免息或者低息貸款、免費勞動培訓等等,宣佈如果不逃回去,十年後將給每個家庭發一筆不小的年金,連發十年!

同時,教育也比較到位,整個社會的風氣都是說去開拓光榮,在這麼個大風氣之下,有心甘情願去的,也有去了之後反倒愛上新生活的。

人口來源除了社會的,帝國全部軍隊退役軍人可用自願的方式報名參加,然後非波斯戰區的帝國軍隊,士兵在退役時將強制抽籤,抽出一部分退伍軍人,前往波斯移民。

新近開考的官府“公務員”,考中者同樣要抽籤,前往波斯工作五年,回來後從優提撥。(本想去了不讓回,不過怕人家第二年不報考公務員,只好工作五年,而軍役則是強制性的,任何一個適齡男青年都得去檢查身體準備參軍)

如此,東拼西湊,湊夠十萬人,分批開始移民。

帝國當然不會“技止此爾”,還有後着,那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後着……

第3章 說明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12節 前進路上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29節 車營硬戰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7節 綠帽危機第36節 軍務一樁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6節 破鎖丹成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4節 夢露佚事第28節 人渣皇帝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12節 向西挺進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3節 北方軍情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節 初戰曹軍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93節 內廷抽風樓蘭公主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65節 豔后無雙第51節 貴霜僵局帝國皇帝的自白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9節 禮尚往來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43節 前臺後方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9節 真是無恥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16節 友情PK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21節 愛之船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26節 算舊帳(一)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印度古國與宗教第1節 生意經第4節 茫茫雪路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36節 軍務一樁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39節 作戰計劃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63節 兵臨城下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41節 最高危機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52節 猛將兄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
第3章 說明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12節 前進路上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29節 車營硬戰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7節 綠帽危機第36節 軍務一樁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6節 破鎖丹成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4節 夢露佚事第28節 人渣皇帝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12節 向西挺進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3節 北方軍情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節 初戰曹軍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93節 內廷抽風樓蘭公主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65節 豔后無雙第51節 貴霜僵局帝國皇帝的自白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9節 禮尚往來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43節 前臺後方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9節 真是無恥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16節 友情PK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21節 愛之船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26節 算舊帳(一)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印度古國與宗教第1節 生意經第4節 茫茫雪路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36節 軍務一樁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39節 作戰計劃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63節 兵臨城下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41節 最高危機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52節 猛將兄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