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

位一體的舊羅馬神靈和希臘神靈,統統被打倒,按聖打下地獄與魔鬼爲伴,所有女神統統被皇帝接收,成爲他在神界中的妃嬪。

實在話,敢這麼做,羅馬人佩服到五體投地。

皇帝居然下放羅馬諸男神,推到了所有女神,真正達致羅馬廣大“YING”民的心裡所想,牛啊!

痛恨羅馬諸神墮落、信奉天主教的人,誰在心裡的潛意識深處不想這麼做呢!

羅馬的祭司們,高級祭司到地獄去繼續待奉他們的男神,低級祭司被關押進行勞動改造,學徒、奴僕、傭人、幫工統統從神廟裡驅散,自食其力。

祭司們的財產被沒收,神廟——大的,美的神廟被封閉,預作“藝術”之用,將來充當博物館。

神靈可棄,做成的神像上的“藝術性”要保留,不搞破四舊活動,不止是羅馬人,是全人類的瑰寶,得嚴加保護。

各城區散佈的神廟全部拆掉,原地起建教堂或三聖神廟,舊神廟裡面的神像,器具統統沒收,當做珍藏品,皇家收了一部分好的,另外的部分則以一整座神廟爲單位,分給華族的大官們,作爲征服的紀念品傳家,實在不值錢的就分給士兵帶走都好,反正不許砸碎。

比方說赫爾墨斯:(羅馬又稱默丘利Mercury)Hermes,之神的神廟賜給龐統,裡面地有東西全歸他。條件只有一個,必須保管好。

阿瑞斯:(羅馬又稱瑪爾斯Mars)Ares華英雄,那傢伙動用二千軍人,把神廟拆成一片白地,就連壁畫也被剝落下來,東西打包保存。預備海路打通後運回東方。

……

赤裸裸的掠奪。但東西只賜華族。不賜給羅馬人,對於華族來說,他們不可能信奉羅馬諸神。

不僅是肉體(男神像)上的消滅與佔有(女神),皇帝還糾集一幫人,在文化與道德上猛烈地批判羅馬諸神,他們有太多的小辯子被揪住了。

主神宙斯(朱庇特)與神後赫拉(羅馬又稱朱諾)是夫妻,赫拉又是宙斯的姐姐。宙斯甚至還追求自己的女兒,美麗青春的阿佛洛狄忒。

戰神阿瑞斯與火神和煅冶之神赫菲斯托斯是兄弟,然而赫菲斯托斯地妻子阿佛洛狄忒(羅馬又稱維納斯Venus)卻又與阿瑞斯有染。

這樣地氛圍下,阿佛洛狄忒與她地父親宙斯有沒有關係呢?

一羣表面聖潔而內裡腐朽不堪,生活放蕩的祭司、下級牧師和一些獻身爲神廟服役的舞女們進行神祭,祭司們搬木柴、吹火、使屠刀、宰殺祭物,把自己血淋淋的手伸入將死的動物肚子中,掏出它的心或肝。然後用高超技術對動物肚腸進行占卜。憑一些假想的朕兆預言未來地禍福——只要給錢,那就會得到有利的說詞,反之。則危言聳聽,大肆造謠。

……

整個希臘神話就是一出亂倫、淫亂的鬧劇,極端荒唐的羅馬神靈!

以古人的認識而言,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不算醜事,特別是王族,更會爲了保證血緣純正而大行其道,如果皇帝單單批這一條,說不過去。

然而皇帝結合他頒佈的《羅馬民間婚姻暫行辦法》就可以以此爲根基進行批判,在《辦法》中,禁止五代之內的血緣相近者結婚,否則會發生遺傳病、生育畸形兒女——誰說地,皇帝沒好氣地道:“上帝說地、孔子說的、玉帝老爹說的、如來佛祖說地……誰認爲朕說得不對的,找他們對質去!”

羅馬人對於皇帝的嚴重“瀆神”行爲的反應很平靜,那些神已經失掉了民心,曾經佔據人們心靈,不可一世的神靈,在人們心中殿堂轟然倒下。

一個失去民心的神殿的倒坍,簡直有如另一個平行空間的極權紅色帝國CCCP的倒塌,沒人對它表示惋惜,只有無盡的幸災樂禍和悵。

僅有些少人抗議鬧事,無一例外地被打成“現反”,送工地敲石子去!

……

在新市區中心,華族與羅馬人共同起建宏偉的羅馬天主大教堂,它是一個巨大的哥特式建築,據說是皇帝拿出了幾張圖片對着羅馬頂尖的建築師們說:“照做!”

建築師們看着那張照片,面面面相覷,低聲地道:“見鬼!他應該把‘赫菲斯托斯’(希臘工匠之神)從墮落的地獄拉上來做這個建築!”

有人哀聲嘆氣地搖頭道:“赫菲斯托斯不會幫他做的,他搶了人家的老婆(指皇帝把希臘諸女神統統娶進宮裡,赫菲斯托斯的妻子就是愛神維納斯,皇帝這個色鬼會放過她,當然不!)這事,還得靠回我們自己!”

儘管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大挑戰,建築師們迎難而上,最終完成它用了十年的功夫,它的穹窿頂、托斯卡拉式柱子、雕像、牆壁、大拱形屋頂都是高手匠人精雕細琢而成,穹頂周長75米,它的尖頂劃: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的,完成後將有三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可容七萬人同時祈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教堂。

大教堂內部裝飾華麗,華麗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四壁上方有總數達1萬多平方米的窗戶,全部裝上描繪有《聖經》人物的各種顏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絢麗。

它側面的不怎麼出色的偏殿倒是在三個月後就開始接客,在華族的帶動下,羅馬人狂熱地完成了建築副殿地任務。神父進駐其中,做起法事,引領信徒祈禱。

羅馬人還迎來的東方的神,“三聖神廟”與大教堂同時起建,建築面積不大,周邊環境很大很不錯,花草樹木環繞神廟,在鬧市中有這麼一座所在。實在難得。

“三聖神廟”供奉的是孔聖、如來佛和老子。他們笑容可掬地站在殿中。晨鐘暮鼓、梵音陣陣,寧靜祥和的氣氛油然而生。

市區內陸續起建兩種神廟,此外,隔

堂兩條街外,華族“偷步”修了一座溼婆神廟。

在華族軍隊中,信奉溼婆的人並不是少數,因爲溼婆乃皇帝的直接化身。是毀滅、戰爭的象徵,更有功能強勁地“JB”,完全體現了男人陽剛力量地本質,這樣地神不信他還信誰?

官方不鼓勵在新領土上建溼婆神廟,不是防華族而是防外族,對於華族來說,宗教狂熱分子向來少見,主要怕外族在主流宗教沒能佔據時信奉起溼婆或者其他的什麼阿三神靈來(在帝國。除溼婆外。阿三神靈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屬於合法)

羅馬的這座溼婆神廟,系由軍中大佬華英雄、張遼、魏延等人湊份子建起來。主要讓到羅馬的華族軍人們進內供奉,不接受非軍人信徒,

哪哪哪,有不少羅馬軍人信起了溼婆來,要求入廟參拜。

信溼婆的“JB”,正中羅馬人的心,羅馬人認爲勃起的JB能帶來好運,因此在大門、客廳和護身符上都經常刻有此類形狀地東西。

溼婆的教義被他們一瞭解,馬上大批羅馬軍人信了,他們振振有詞地道:“都是同一個主子,同一支軍隊,你敢說不是?(誰敢說不是?)爲什麼許你們信就不許我們信?”結果如願以償。

日耳曼軍人也起建了兩座“奧丁”溼婆,也有人信奉東方的“龍”,他們對“三聖”與“天主教”興趣不大。但在他們的故鄉,信仰倒了過來,有64個巴仙的人信起了“三聖”,三聖神廟在日耳曼大行其道,真可怕!

如果皇帝不進入羅馬,天主教或者耶教(現時耶已經被米伽勒打得奄奄一息)必會在羅馬大興,由於羅馬諸神的腐朽,實質是神廟的腐朽,由當時打下來地六七十年裡,天主教與神廟激烈交鋒,進入公元四世紀後,天主教就佔了上風,統治階級不得不承認天主教(或耶教)爲國教!

沒成爲國教之前,天主教已經做了大量地工作,在羅馬社會各階層的影響力相當可觀,尤其是女人,大面積地淪陷,不論是家庭主婦還是貴婦,後來的皇后公主,都成爲主地信徒。

皇帝的到來,既推了天主教快一步上位,又打破了天主教本應該壟斷羅馬宗教的局面。

皇帝宣佈信羅馬舊神靈非法,強推“天主教”和“三聖教”,在報紙上印廣告、派傳單、街頭做法事,上門傳教等等,要求人人信教,官府在兒童的教育序列中,設置有一個月到廟裡去進行心靈的洗滌,就連皇帝,實質根本不信神的,每個月都到神廟祈告一次。

羅馬人中信舊羅馬神靈的還有一些信徒,或者說受到羅馬神靈根深蒂固的影響,不許他們信就不信了,羅馬舊神靈不爭氣,他們也不會爲神出頭。

可不少人看不慣那時天主教徒的囂張,天主教徒得意洋洋地道:“怎麼樣,早說你們的神是不行的了,還不快快皈依過來!信天主就得救!”

舊羅馬神靈的信徒們憤然道:“救你個頭,老子信東方人的神去!”

出於逆反心理,一賭氣,又或者是諂事華人,信東方三聖的人不在少數!

當時起建“三聖”神廟,皇帝擔心人太少冷了場,還專門吩咐給華族軍隊放假,讓他們去工地幫工,完工之後入廟參拜,後來一去看,嘿,金髮碧眼的鬼佬有不少,正而八經地參拜起三聖來,領取拉丁版的《論語》、《黃庭經》、《大德經》去學習,佩戴儒教的“浩然正氣”章、老子法像和阿彌陀佛法像招搖過市!

經過統計,羅馬人總人口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天主教,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信三聖教,百分之五的人信溼婆。(後來羅馬婦女也信溼婆,她們與當局爭了幾年,官府不堪其煩,被迫開放軍隊的溼婆神廟給她們進內參拜,以後又允許另外建溼婆神廟,婦女們大獲全勝!)

以三聖在當時羅馬毫無根基的局面,能一下子弄到四分之一的人口信奉,難能可貴了!

呼,呼,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羅馬宗教扭轉到需要的方向上。

兩大教並立,溼婆與奧丁同爲合法,不過沒有發生什麼宗教衝突。

奧丁大神衰微,連日耳曼人都不怎麼信他,至於天主教中的第二號人物米伽勒、三聖教下的青龍和溼婆,本爲一體,如何打得起來,豈不是洪水衝了龍王廟!

人們在另一個平行空間裡看到過中世紀的西方是皇權與神權相爭,神權勝過皇權的事不少見,然而在青龍的羅馬裡,是不太可能的事。

以青龍的強勢,宗教不得主動介入生活,絕對不得象羅馬神廟般介入政治。它們只可爲人類心靈的撫慰者、佔據心靈陣地、壓制邪教而不是用來引火,宗教受到官府管轄,嚴格監控。

其實,另一平行空間在羅馬,諸神崩潰之後,天主教耶教成爲羅馬的國教,它受到了官府的強力控制,爲統治階級服務而不是成爲新的統治階級。被統治者利用而不凌駕到統治者之上。

嗣後,野蠻人入侵,日耳曼人傾覆西羅馬,精神生活貧瘠、內質不豐富的日耳曼人才讓神權有機會茁壯成長,最終與世俗政權分庭抗禮。

今天兩個帝國合一,日耳曼人成爲小夥計,東方的“封建制”漸漸侵蝕羅馬與日耳曼,宗教永不會有坐大的可能。

官府頒佈《宗教法》,宗教發揮了正面功能,引領社會走向安定團結,人們心靈有了寄託,人心漸漸安穩。

無論是天主教與三聖教,都是勸人向善,以行善事爲首要,建立起穩定的精神和道德標準,更在此基礎上得出“君權神授”,現在的皇帝不是尋常人,乃天神、天使下凡,造福世間,完全可以被看作是最宜接受宗教崇拜的對象。

於是四大角:政治、軍事、經濟和思想(宗教)得以穩固撐起新羅馬。

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7節 公然在大道上……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27節 走親戚(二)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33節 天潢貴胄第16節 失而復得第23節 雲州始建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25節 大收穫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20節 回馬神槍第3節 先苦後甜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44節 夢露佚事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19節 孟獲之死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24節 情與恨(一)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2節 走馬上任第17節 性情PK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26節 山中捉鹿第37節 過大年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11節 一單工程第14節 揭秘第82節 衙內惹事(一)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45節 劉備出川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12節 阿彩露點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一篇好文第2節 民主來了第4節 茫茫雪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42節 襄城交兵第44節 夢露佚事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38節 開國大典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38節 收復高盧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美麗的釣魚島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5節 天時到了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19節 荷蘭港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45節 南洋終局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2節 圈套一篇好文第1節 流金歲月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78節 進城會談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1節 最高危機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9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一)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節 破局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8節 致命絞索
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7節 公然在大道上……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27節 走親戚(二)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33節 天潢貴胄第16節 失而復得第23節 雲州始建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25節 大收穫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20節 回馬神槍第3節 先苦後甜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44節 夢露佚事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19節 孟獲之死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24節 情與恨(一)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2節 走馬上任第17節 性情PK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26節 山中捉鹿第37節 過大年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11節 一單工程第14節 揭秘第82節 衙內惹事(一)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45節 劉備出川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12節 阿彩露點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一篇好文第2節 民主來了第4節 茫茫雪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42節 襄城交兵第44節 夢露佚事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38節 開國大典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38節 收復高盧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美麗的釣魚島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5節 天時到了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19節 荷蘭港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45節 南洋終局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2節 圈套一篇好文第1節 流金歲月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78節 進城會談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1節 最高危機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9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一)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節 破局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8節 致命絞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