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

南京,南華宮外側的一排房屋,其院子外大門上掛的是‘度支廳’的牌子。這是朱由棟的財務總管曹三喜日常的辦公區。

曹大掌櫃現在場面也是很了不得的,麾下由其直管的各類財務人員已經超過了一百人。這還是大掌櫃一向對各種不必要的支出深惡痛絕,對人力成本一壓再壓後的規模。

平日這裡是非常繁忙而且吵鬧的,算盤敲打的聲音經常能夠傳到南華宮深處,夜間燭影重重的景象也不少見。但是在五月二十日這一天,整個度支廳卻是極爲安靜,所有辦事人員都暫時停止了手上的工作,屏息靜氣的看着整個度支廳最裡面的那間房屋。

這裡是曹三喜會客的地方。而今天,他在這裡召集的,乃是大明海貿的,除了朱由棟之外的所有股東。

在這家大明海貿剛剛成立的時候,股東是朱由棟、曹三喜、遼東李家、李旦一家以及顏思齊等人。但是現在,這家公司的股東包括了華亭徐家、湖廣的楚王、四川的蜀王以及近十餘家長江一線的大商人。而原先的那批股東,其股份也稀釋到了五成多一點。

近幾年來,這家大明海貿公司,基本上壟斷了整個大明長江一線所有物資的出口貿易。隨着孫承宗入主福建,福寧鎮也納入朱由棟的管轄後,更是差不多將整個大明對外貿易的九成全部控制。從出口物資的生產、搜攏、運輸、出口、結算,大明海貿實現了全流程參與和掌控——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超級托拉斯。

皇室、藩王、軍方、海盜、超級大商人和大地主的聯合體,不是大明目前廣泛存在的衆多中級地主階層可以對抗的。所以隨着時間的延長,整個大明南方,特別是長江一線的九成以上的生絲、茶葉、瓷器等中國對外貿易傳統拳頭產品,都與大明海貿有了或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後。普通的中小規模商人,要麼轉行,要麼破產,要麼老老實實的接受大明海貿的各種條件,加盟成爲最低級的供貨商。

現在,到了1612年,整個大明海貿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的流水超過二千萬兩白銀,利潤基本維持在五百萬兩左右。最大股東皇太孫殿下,每年可以從裡面分紅二百萬兩以上的白銀。而這,還是青黴素的外銷剝離出來後的結果。

負責青黴素外銷的,是專門的‘大明藥品研製股份有限公司’。其最大的股東當然是朱由棟,握有六成股份,之後是吳有性等一幫子醫生一共擁有三成股份。而作爲職業經理人,曹三喜在裡面一樣有一成股份。

藥品公司的內銷依託於方山雜貨鋪,外銷則是這個藥品公司獨立的銷售渠道。其產品包含了青黴素、磺胺以及各類中成藥。每年的流水也高達一千萬兩白銀。而且藥品的利潤比起傳統商品來高多了,朱由棟在這裡面每年可以分到三百萬以上的白銀。與此同時,方山醫學實驗室裡,鏈黴素已經被提煉了出來,這種對肺結核有奇效的抗生素,在這個時代一旦上市,將會爲朱由棟帶來更爲巨大的利潤。

此外,方山雜貨鋪(股東有皇帝、軍方、勳貴),紅河實業(同方山),木邦礦業(股東有皇帝、地方政府、地方土司)等。雖然隨着時間的推移,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但架不住大明此時有全球最大的內銷市場,所以,在完成股東分紅後,朱由棟每年仍然可以從這裡面拿到一百萬左右的銀子。

簡而言之,太孫殿下現在已經是大明最富裕的那幾個人之一。他每年的分紅已經差不多要趕上大明政府全年的貨幣稅了。雖說他手指縫極寬,對軍隊、學校、科研、宣傳等,撒起錢來經常讓曹三喜跳腳。但總體而言,南華宮一系的財務狀況始終是遊刃有餘的。

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敢在這個時候啓動黃冊的重建。

“各位股東,今天請大家來呢,其實就一個事情。殿下要重建黃冊庫,需要大家毫無保留的支持!”

會議開始,曹三喜一開場就直接點明瞭主題。而會場的衆人裡,李國助、顏思齊自然是不必多說。而其他股東,則面色多少有些怪異。

“各位,重建黃冊庫對於國家的意義有多大,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言了。目前殿下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重新清理人口,這是重建黃冊的基礎。在這個過程裡,最支持殿下的估計是以前的各種流民和逃亡人口,因爲他們將重新獲得戶籍,不再是什麼權利都沒有的黑戶。其次是那些老實種地或者務工的良民,因爲他們身上莫名其妙的各種額外負擔會減輕很多。而除此之外嘛。”曹三喜長嘆了一口氣:“除此之外,剩下的就基本是反對力量了。”

曹三喜這話一點都沒誇大。重建黃冊庫,對於刁民、胥吏,以及因爲鑽黃冊管理的漏洞而發家的各級官員、商人、村霸啥的就不用說了——反對!對抗!散播謠言!又或者可能乾脆結黨鬧事……

對於這些人,朱由棟一點爭取的想法都沒有:利益所致,無論怎麼講道理都是沒用的,反正就是誰跳起來就弄死誰唄。

需要爭取的,是宗室、勳貴、大軍頭以及超級大商人、大地主。

前文說過,明代的土地兼併有他自己的特點:超級大地主有,但是數量很少,更多的是中小地主。所以在這個時代,不能聯合中小地主去鬥世家大族,反而是要抓住最大的那幾個去清掃大量的中小地主。

“殿下讓我召集大家集會,除了上一年的經營報告,盈利分紅外,最重要的就是此事了。當然,殿下也知道,諸位對於重建黃冊庫,其實也心存疑慮,甚至心理有牴觸。這個嘛,也是人之常情。

諸位之所以牴觸,其原因不過有三:其一,諸位家裡都有大量的隱戶。這些人已經從國家黃冊上消失很多年了,自然不用繳納人頭稅,也不用服徭役。一旦這些人被清理出來,諸位的利益自然會受損。其二,諸位因爲種種原因,家裡很多土地都沒有登記在冊。也是不用繳納賦稅的。所以,一旦這些土地被清理出來,諸位的利益也要受損。其三,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除了內侍、教坊司等少數部門外,是沒有奴籍的。也就是說,諸位都沒有使用奴婢的資格。但現實是,諸位家裡的奴婢雖說比不上皇上,但比起殿下來,多出來大概是幾十上百倍都不止。這些人被清理出來後,其與家主的人身依附關係會不會被解除?嗯,軍方這邊,家丁的存在也是一個問題……呵呵,我就總結了這麼幾條,大家看是否還算準確?”

在大家一陣沉默後,華亭徐家的家主徐元佐起身道:“總經理,道理是這個道理。而且到了我們這個位置,也明白若是不整頓黃冊庫,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得做亡國之民。但就如總經理剛纔所言,雖然知道刮骨療傷對身體終究是有好處的,但有多少人能忍住刮骨時的痛苦啊。”

“徐經理說的確實是實誠話。我這麼跟大家說,因爲有些東西,是不能在金陵日報上刊載的,所以這話我說到哪兒哪兒丟,出了這個門,我是不認的。”

“請總經理爲我們解惑。”

“鑑於大家顧慮的三點,殿下的解決意見是:第一,本次只是清查人口,清查出來之後,短期內不會收取這些隱戶的人頭稅和徭役。長遠來看,殿下是有取消人頭稅和徭役的想法的。當然,要對賦稅制度做這麼大的變革,不經過皇上是不行的,但總體而言,推行賦稅改革乃是大勢所趨,大家要對殿下有信心。

第二,本次只清理人口,不清理土地。也沒有重新繪製魚鱗圖冊的打算。當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糊弄大家。這人口清理出來後,下一步自然是清理土地。但是殿下會把土地進行分類,耕作用地、商業用地、交通用地、宅基地用地……其稅率是完全不同的。諸位這些年聚在一起做海貿,也都知道做生意比種田來錢快多了。也知道賣東西,賣成品比賣原料要掙得多。殿下說了,以後方山實驗室會逐步開放部分技術給大家,大家可以建廠嘛。這樣這部分損失不就回來了?說不得,還有賺的呢。

第三,奴籍問題。殿下說了,各位府裡的奴婢,要用的繼續用,以前是怎麼給例銀繼續給。只有一條,不得私自決定奴婢生死!

至於軍籍中的家丁問題,殿下的指示是,家丁是因爲朝廷經常不能按時發放軍餉導致的。在這個問題解決以前,家丁問題不納入本次清查範圍內。各軍鎮大將,各勳貴家,可以按照各自品級,上報五十至一萬的家丁名單。在這份名單內,不納入此次清查。”

說完這四條後,曹三喜長舒了一口氣,然後雙手重重的拍打在桌面上:“如此安排,各位還有什麼異議?”

“……殿下安排妥當,我等無異議。”

“好!”用力的拍了一下手,曹三喜道:“那麼接下來,諸位要做三件事。”

“請總經理髮令。”

“其一,在清查戶口上,各家要大力配合,要做好表率作用。比如說,華亭徐家在應天府內也有大量的土地和佃農,清查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得積極配合。同理,以後清查到各位所在的省府時,大家也要積極配合。”

“總經理放心,我們決然配合殿下的清查。”

“其二,密切注意觀察各地輿情,有敢集會聚黨以反抗本次清查的。要及時上報,必要時先行彈壓,維持住局面,以待南華宮派來的援軍。

其三,整個大明海貿,最近一兩個月要做好救市的準備。哪個地方的商人罷市,我們要及時介入,用大量的商品,特別是糧食穩定當地秩序。

其四,各家要按照殿下現在組建的工作隊模式,自行組建兩到三支工作隊。然後在後續的清查工作中,各家的工作隊也要參與進來!”

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
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