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

和馬士英的談話,讓朱由棟覺得心情很舒暢。

從他出任監國起,方從哲、溫體仁、袁可立先後輔政——這些人,都經歷過萬曆中期,國家入不敷出,財政頻臨崩潰的窘境。所以他們本能的不喜歡欠債,在朝廷的財政政策上,說得好聽是穩健,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過度保守。

但是馬士英就不同了。他出仕的時候,大明的財政已經徹底扭轉過來了。在官員、士兵的薪俸都大幅提升的同時,還每年都有盈餘。所以,從未體會過入不敷出之苦的馬士英,在國家資金緊張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要壓縮支出,反而是考慮舉債發展。

誒,這才符合朱由棟內心的要求嘛:作爲21世紀的diaosi,身上沒個幾十百來萬的購房貸款,這像話嘛?舉債發展,在他看來,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總之,在中歐之間持續了三年多的大戰後,損失慘重的雙方都需要暫時停下來調整、喘息一下。菲利普這邊,是政治上進一步加強集權,讓歐盟內各國的獨立性持續減弱。經濟上則是趁着拿下印度,控制了印度洋的制海權後與大明進行切割,以圖扭轉既往多年貿易逆差。至於軍事上,雖然宣傳的調子喊得很兇,但那只是爲了在政治上收權做配合而已——真正的軍事行動,不過是五年造艦計劃,以及派出十個卡斯蒂師去美洲而已。再次發動大軍遠征東方?那得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而大明這邊,政治上倒是不用做太多:宗藩體系仍然是穩固的。經濟方面,面對印度大市場的丟失和歐洲貿易的斷絕,則是把目光轉回國內,希望通過擴大內需來渡過難關——大明目前控制的人口仍然是三大集團裡最多的,只要內需能夠提升,要熬過這幾年也不成問題。至於在軍事上,除了也開始五年造艦計劃外,也就派出三個師去了美洲。

大明和歐洲是如此了。那麼,還有一位穿越者,奧斯曼的易普拉欣,在幹什麼呢?

1642年4月20日,星月教聖忌日,在巴格達與遜尼、什葉兩大派的諸多伊瑪目一起吟誦了整晚的經典後。21日清晨,易普拉欣通過剛剛通車的巴(格達)科(威特)鐵路,風塵僕僕的趕到了科威特港。

這裡從七世紀時的阿拉伯帝國開始,就是著名的港口。早年奧斯曼的觸角並沒有伸到這裡。事實上,在歷史本位面,要直到1871年,奧斯曼帝國纔開始在這裡設縣。

不過在這個位面,易普拉欣十多歲出任巴格達帕夏的時候,就將此地收入麾下。在擔任大維齊後,更是重點打造此地——不過,現在的科威特,並不是一個商業港口。相反,整個科威特港從裡到外,都被奧斯曼的軍隊包裹得嚴嚴實實。在海面之外還有新建成的奧斯曼目前唯一的五千噸級鐵甲戰艦率領一衆風帆戰艦巡弋。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爲,這裡是奧斯曼傾盡全力打造的,最大的造船廠所在。

中東,號稱三洲五海之地,是歐亞大陸最重要,最核心的陸海交通樞紐。但是對於易普拉欣來說,在這塊地方上要發展海軍,天然的讓人感到憋屈。

憋屈的原因只有一個:蘇伊士運河不在奧斯曼的手裡。雖說和平時期,奧斯曼的商船軍艦要通過蘇伊士沒有問題。但要是哪天雙方打起來了呢?

所以,奧斯曼人要振興他們的海軍,必須要打造兩支艦隊——這兩支艦隊要做好一旦開戰,彼此無法相互聯繫和支援,各自獨立作戰的所有準備。

但是奧斯曼此時的國力,比起中歐來,是最弱的。連大明和歐洲要打造戰列艦都覺得財政壓力很大,需要做一個五年中期規劃。那對於奧斯曼來說,要打造兩支可以同時與中歐主力艦隊匹敵的海軍艦隊,是絕對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在反覆與民政、軍事人員協商後,財力有限的奧斯曼定下的海軍發展策略是:在東地中海,打造一支有兩三艘重巡做骨幹,主要是由大量的快速驅逐艦組成的雷擊艦隊。因爲東地中海,尤其是愛琴海海域,島嶼衆多,方便小型艦隻隱藏、伏擊。一旦歐奧再次開戰,這支艦隊的任務就是依託地利,對歐洲主力艦隊進行不對稱的雷擊作戰。

而在波斯灣,奧斯曼則要打造一支由四艘戰列艦爲骨幹,搭配部分重巡、輕巡組成的主力艦隊。這支艦隊的作戰任務是:如果中歐之間的大戰,大明一方佔據優勢,那麼這支艦隊就要站在歐盟一方幫助歐盟抵禦大明海軍——易普拉欣看得很清楚,只要中歐處於均勢或者歐盟面對大明稍微處於弱勢,菲利普是不敢對自己動手的。但是同理,如果歐盟被大明打得太慘,徹底丟掉了印度。那麼奧斯曼在陸地上就要首當其中遭到大明的打擊。所以,在歐盟海軍扛不住大明海軍的時候,拉歐盟海軍一把,說到底還是爲了自己的安全。

當然,也有可能在未來,歐盟對大明取得了很明顯的優勢。那個時候,菲利普就會對易普拉欣起歪心思了。所以,這支未來以科威特港爲母港的奧斯曼主力艦隊還有第二個作戰任務:如果歐奧開戰,這支艦隊的任務就是從波斯灣出擊,切斷印度與歐盟本土的聯繫。

不過,到底是國力有限,還要兼顧兩頭。所以和中歐兩家未來五年,戰列艦數量會增長到九艘、十艘的規模相比。奧斯曼的造艦計劃就縮水了一大半:六年,四艘戰列艦。

光看數量,估計朱由棟和菲利普知道了都會“哧~”一下表示輕蔑。但若是這兩人真的能夠進入此時的科威特造船廠,看到船廠裡到處閃耀着刺眼的光芒和灑落的鋼花時。肯定會異口同聲的大吼:不是吧,老子的船廠還在拿大錘砸鉚釘的搞鉚接,你TM居然就把焊接搞出來了?你這廝作弊呀!

而易普拉欣估計會很風*騷的聳聳肩,雙手一攤:誰讓我是材料專業出身呢,焊接技術?灑灑水哪。

總之,因爲技術的先進性,奧斯曼的四艘以阿拉伯帝國四大哈里發命名的戰列艦,雖然只有1.2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卻可以直接上九門305mm主炮——光是焊接技術一項,就能節省幾百噸的鉚釘重量和上千噸的重複鉚接鋼板重量。所以一萬多噸的排水量,中歐的戰列艦隻能上六門主炮,而奧斯曼的可以上九門……

除此之外,焊接技術帶來的船體更加完整,航速更高——而且焊接技術廣泛使用後,船用鋼材的硬度可以不再受鉚釘質量的限制,(要把鉚釘打進去,先得把鉚釘燒熱,使其變軟,然後趁熱打進鋼板,這注定了鉚釘的材質不會太硬。但是鉚釘不夠硬,鋼板本身也不能太硬,所以用鉚接技術,鋼板的硬度是受限制的)這就讓易普拉欣在材料學上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哈里發級戰列艦的裝甲鋼,是他新“研發”的,加入了少量稀土原料的維氏裝甲鋼,在抗彈性能上,比中歐現有的戰列艦都要強上不少。

當然,作爲一名材料專業的穿越者,易普拉欣也知道,鉚接承剪力較好而承拉力較差。焊接雖然受拉受剪都可以,但怕撕裂。而且從質量保證角度,鉚接比焊接可靠多了——畢竟在沒有X光機的現在,除非焊縫有很明顯的漏洞,否則光用肉眼看,還真不容易看出焊縫有啥問題。而鉚接的嘛,質量如何肉眼是可查的。再加上從改變零件材料性能來講,焊接的殘餘應力變形問題比鉚接嚴重得多。因此,哈里發級戰列艦,倒也沒有完全摒棄鉚接——不過,就是大量同質裝甲的焊接,就已經讓這四艘哈里發級戰列艦佔盡優勢了。

“閣下,如您所見,在有了第一艘重巡練手後,孩子們現在打造阿布*伯克爾號戰列艦,比以前熟練多了。”

“現在工程進度如何?”

“水線下部分已經大致完成了。待發動機吊裝進來後,就是安裝供彈機動力裝置。然後就可以完成水線下裝甲的焊接。預計再有一年半,這艘戰艦就可以下水。”

“後面的歐麥爾號呢?”

“閣下,這個就還早了,上週纔剛剛鋪下龍骨。起碼得有兩年半。”

“好吧。我對工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夠按照計劃按時完工就好。倒是保密工作……”

“閣下請放心,我們所在的地方,除了從海上來,其他地方都要走過至少一百公里以上的荒無人煙的沙漠。走過沙漠後還要面對整整一個師的精銳陸軍反覆搜索。如果這樣都能讓歐洲的間諜混進來,除非我們在場的所有人全都睡着了。”

“嗯,總之安防工作一定要做好。那個菲利普是個極不要臉的敗類,要是被他發現我們有了新的焊接技術,新的裝甲鋼,說不得,那個傢伙又要厚着臉皮來找我們索要了。”

“是,閣下,我會繼續保持高度警戒,絕不讓歐洲人的間諜發現我們在這裡做什麼。”

“呵,造艦,人家肯定是能猜到的。只要能保證新的裝甲鋼技術和焊接結束不被歐洲人發現就好。”

圍着已經有了初步雛形的阿布號轉了好幾圈,易普拉欣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造船廠,又坐上火車返回巴格達。預計在到了巴格達後,再乘坐四輪馬車抵達安卡拉,然後在安卡拉再次換乘火車——沒得辦法,奧斯曼這會兒還沒有來得及將伊斯坦布爾和巴格達之間的鐵路徹底鏈接起來。

坐在以時速四十公里前行的火車上,易普拉欣將手肘放在車窗的窗弦上,看着外面雖然在不斷倒退,但近乎沒有任何變化的沙漠,陷入了沉思。

這個國家,雖然經過自己的努力,完全扭轉了衰敗的頹勢。其實際控制範圍更是從巴爾幹一直綿延到了印度河,治下控制人口將近七千萬——如此豐功偉績,已經遠超歷代蘇丹了。

但是很可惜,面對一統歐洲,並且擁有印度、非洲所有沿海地帶和大部分美洲的西班牙,以及獨霸東亞,還將手伸過了太平洋,伸入了南美的大明。此時的奧斯曼,仍然是個弟弟。

這樣一個處於絕對弱勢,又被兩大強國夾在中間的國家,應該往何處去呢?

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
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