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

“滴~滴滴~”

一陣綿長而又雄厚的汽笛聲響起,在十月天津港晚秋的霧氣中,大明帝國最新的,標準排水量高達五千噸的松江號鐵甲艦,正式起航了。

“各位,歡迎大家今天來參加朕的二弟,我大明萊王殿下的婚禮。朕作爲主婚人,在此謹祝兩位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大明這個時候的婚禮,還遵循着周禮,其過程很是繁瑣。對這些,朱由棟表示了充分的尊重,連他自己的婚禮,也是遵循這一套完整的禮儀進行的。

但他到底是穿越者嘛,所以,當朱由校別出心裁的想要把婚禮弄到自己的心血:大明最新式的五千噸級鐵甲艦上舉辦的時候,他就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如此做派,自然是讓以禮部尚書張以誠爲首的諸多飽學之士的不滿。不過大明畢竟不是後世的我大清,總體而言,大明的文化仍然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再加上皇帝陛下這些年威嚴日盛,基本上都是一言九鼎。所以,最終,這場別開生面的婚禮還是如期舉行了。

在簡短的婚禮儀式結束後,早有侍者上前,在松江號的前甲板上擺開了自助餐,觀禮衆人雖然一時有些不適應,但在朱由棟提前教出來的小宦官們的指引下,很快就舉起杯子,便步品嚐起各種美味,或者互相攀談起來。

“由校,如此安排你可滿意?”

“極好,極好,真是多謝兄長了。說起來,兄長,這個自助餐很有意思呢,形式隨意,參加的衆人可以彼此自由交流不說,氣氛還很輕鬆。可比大家正襟危坐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飯好多了。”

“哈哈,由校啊,我華夏是禮儀之邦。儀是表現禮的具體形式,只要禮還在,儀就無所不在。所以,自助餐有其可取之處,正餐也有其可取之處。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形式就好。可不能偏廢哦。”

“是,臣弟謹記兄長教誨。那個,兄長,要不臣弟帶您逛逛這艘新艦?”

“那是當然,爲兄這麼多年了纔出一次北京,主持你的婚禮是一,這觀看我大明新的鎮國神器是二啊。”

這艘名爲松江號的鐵甲艦,標準排水量五千噸,採用兩臺蒸汽輪機作爲動力,配備八座燃煤鍋爐,能夠爲該艦提供7200馬力的動力。如此動力,配上五千噸的排水量,使得這艘船的最大航速達到了16節:這個速度終於超過了這個時代絕大部分風帆戰艦的極限速度。而且朱由校在設計這艘戰艦的時候,也完全摒棄了風帆的桅杆。整艘戰艦在外觀上顯得非常的協調,有了一點歷史本位面十九世紀末期鐵甲艦的味道——在這個十七世紀來說,這就是科幻感。

武器裝備方面,安裝了前二後一三座雙聯裝炮臺,一共六門150mm主炮,35倍徑。得益於這些年方山火藥實驗室的最新成果,松江號的主炮其最大射程,達到了8000米。

而副炮則是大明海陸軍上下最喜歡的75mm速射炮十二門。此外還有在拿到易普拉欣交來的材料配方後,方山新研製出來的氣冷式35mm機關炮二十門。可以說,這艘軍艦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防禦方面,水線上裝甲300mm,水線下280mm。三座主炮炮塔的裝甲有280mm,指揮塔的裝甲也達到了230mm。

不過,到底只有五千噸的標準排水量,在這艘船上安了這麼多的武器,裝了那麼厚的裝甲,尤其是塞進去兩臺動力十足的蒸汽輪機後,整艘艦的冗餘已經很少了。

朱由棟在朱由校的陪同下走了一圈後,就發現了這樣的問題:“由校,這艘松江號的載煤量有多少?”

“呃,兄長果然厲害,一眼就看到了這艘軍艦最大的不足。兄長,本艦的載煤量相較於動力而言,確實偏少了。三個煤庫,總共只能載煤500噸。”

“爲兄不是很懂熱效比的計算,你就直接告訴爲兄,這麼點煤,能夠支持它跑多遠?”

“十節經濟航速,3200海里。最大航速的話,不足2000海里。”

“嗯......”站在舯部甲板上,手指敲着欄杆計算了一下,朱由棟道:“也就是說,若是用最大航速,本艦從天津港出發,勉強能夠開到海南島。若是始終使用經濟航速,勉強可以到菲律賓?”

“差不多就是這樣。”

“這個續航力,不行啊。”

“兄長,確實如此。但是臣弟也爲難啊。臣弟仔細分析了我軍馬尼拉之戰的戰後總結,之後臣弟一直在想,若是我們海軍的艦炮能夠將火力向內陸延伸十公里,那以後我軍在掌握了制海權後,敵人沿海的港口也都會在我方控制之下,所以,臣弟上了六門150mm主炮。

但,按照您說的,一艘鐵甲艦,其防禦力的標準就是能抗住自己主炮打來的炮彈。所以,這裝甲也裝得厚。然後嘛......”

“嗯,爲兄不是怪你。那個,我們的鐵甲艦,其噸位還有沒有繼續往上走的可能?”

“這個,兄長,噸位可以加,但是加了之後麻煩一大堆。比如方山那邊的200mm艦炮尚未定型,重量更輕但防護力度更高的新型裝甲也毫無頭緒。當然,兄長方纔的意思是覺得噸位限制了載煤量,使得續航力不足。但這也有問題,艦船太大,船體內部的通風和照明,尤其是通風,真的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

咦!到底是專業人士啊,朱由棟這個穿越者剛纔轉了一圈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由於沒有實現電氣化,如松江號這樣的五千噸級鉅艦,其船體內部居然還是在使用油燈照明!而且沒有電氣化,探照燈什麼的也無從談起,這就讓鐵甲艦在夜間幾乎不能作戰——風帆戰艦的交戰距離只有幾百米,晚上一樣可以作戰。

同時,由於沒有實現電氣化,爲了促進內部通風。朱由校不得已在船上安排了兩座小型蒸汽機給排風扇提供動力。但是蒸汽機啊,再小的蒸汽機其體積比起內燃機、發電機來說都是極爲巨大的。這就進一步的佔用了該艦本來就有限的噸位。

嗯,說起來,朕把電磁感應這個課題交給方山好些年了,怎麼現在都沒出成果?什麼時候是要再去方山看一看了。

“好吧,由校,那照你這麼說,在方山那邊取得新成果之前,看來我們的鐵甲艦暫時不能繼續增加噸位了。”

“兄長,正是如此。臣弟覺得,目前的松江號已經是現有科技水平下的極限了,在其同級別的後續艦船製造上,最多就是砍掉一些副炮,削弱一些非關鍵部位的裝甲,把噸位留在煤庫。但這種調整,也是極爲有限的。”

“那你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有的,兄長。”朱由校拉着朱由棟來到松江號的另一側船舷,手指朝着港內一處船臺上一指:“臣弟去年在船臺上就發現了松江號續航力不足的問題。所以,臣弟在去年就開始了鐵甲運輸艦的設計和製造。現在,您看到的那座船臺上,就是我大明第一艘鐵甲運輸艦。設計排水量3500噸,沒有任何武器,裝甲也幾乎沒有。除了發動機以外,幾乎所有的噸位都交給了貨倉。這艘艦,預計最大航速12節,可以裝載1200噸煤,200噸糧食。”

“難得你有心了,非常好。”

拍拍朱由校的肩膀,朱由棟道:“朕這次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你講。”

“兄長請示下。”

“自我們的父親去世後,爲兄回到北京出任監國開始。到現在,整整十三年了。十三年來,爲兄除了征伐暹羅、日本,以及來過天津幾次外,基本都被困在了北京。而爲兄接下來會對朝局做一些大的變動,而在做這些變動之前,若是沒有親自實地走訪一圈,光是聽大臣們的彙報,這個,爲兄心裡還是有些忐忑。”

“兄長是要巡遊天下嗎?”

“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所以,只有辛苦你回北京做一段時間的監國了。”

“呃,兄長,慈焱侄兒的年紀也不小了。溫首輔、袁次輔這些都是能臣......”

“扯!你以爲人人都如你大哥一般,六歲就能單獨在南京坐鎮?慈焱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唸書,其他的事情,還太早了。”

“兄長,焱兒年歲見長,我這個二叔老是在監國的位置上......”

你是我的輔弼啊,按照系統設定,我自己的兒子都不如你值得信任!

“別想那麼多!”再加大力氣拍了拍朱由校的肩膀:“且放寬心,你知道爲什麼國內的其他親王都已經分封了出去,就你們幾個弟弟,朕一直留在國內麼?一方面,是朕需要你們幫忙做事。一方面,是因爲現有的航海技術還不成熟,所以有更好的封地,也沒法給你們。”

“兄長說的,可是您以前提過的澳洲?”

“是啊,那塊土地可是不小於以前我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哦。拿來分給你們五個兄弟,你們可滿意?只是因爲洋流和風向的原因,以風帆爲動力的船隻除非機緣巧合到了極致,不然根本發現不了那塊地方。而現在不一樣了,有了以蒸汽爲動力的鐵甲艦,又有了專門的鐵甲運輸船,我們就可以克服洋流和風向的影響,直航澳洲了。如何,由校啊,未來你的封地定了,你還怕什麼?”

“......好吧,那臣弟就答應兄長,再回去擔任監國吧。唯願兄長早些回京坐鎮。”

“哈哈哈,且寬心去做。而且如你所言,在方山那邊沒有新的科研成果前,這兩年你在船廠的事情也沒多少,回了北京,和你的王妃好好的造人才是正經!”

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
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