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

“臣等拜見太孫殿下。”

“諸位先生免禮。”

萬曆三十三年(1605)正月初五,在短暫的春節假期結束後,經過多方勢力反覆協商、妥協,最後得到認可的八位侍講,來到慈慶宮拜見朱由棟。

由於已經被正式冊封爲皇太孫,所以,朱由棟是君。因此,八位侍講得先對他行君臣之禮,然後,朱由棟再對他們行師生之禮。至於那三位陪讀?要不是太孫,你們能撈到這麼牛的老師給你講課?這師生關係以後是不是能確立,看你們的表現咯。

雙方見禮已畢,沈鯉對着呂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這位在家裡休息了七年多的道德大家慨然踏出一步:“太孫殿下,這是臣等商定的授課日程,還請殿下過目。”

八位老師輪流授課,說實在的,多少還是有些壓力的。

朱由棟雖然現在才四歲多,但他每天的日程安排還是很多的。

明朝由於朱元璋是個勞模,所以在洪武年間,大明的公務人員從皇帝到最底層的從九品,全年只有三天假期。

老朱死了之後,歷代皇帝都受不了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所以慢慢的增加各類假期。到了萬曆一朝,公務人員一年的假期是十八天。

雖然萬曆皇帝很多年都不上朝了,但這並不意味着萬曆不辦公。而只要萬曆辦公,朱由棟一般情況下是要去跟着學習如何處理政務的。

一個人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不一樣。作爲穿越者,朱由棟的見識肯定勝過整個大明。但在實際政務的處理上,當他從皇極殿到養心殿,處處接受萬曆的耳提面命後,其處理政務的能力每一天都在提高。

所以,他的時間很緊。能夠給這八位老師的,也只有下午。

“臣等商議之後,建議每天下午開兩堂課。臣先爲太孫講論語,沈閣老講孟子,君一(張以誠)教授書畫,飛白(熊廷弼)講大明律,稚繩(孫承宗)教太孫做八股文,長卿(溫體仁)教導太孫禮儀,子先(徐光啓)和利先生教授天文、算學、曆法、農學。每授課四天後,太孫可以休息一日,複習學習所得。如此,每五天一個循環。遇到朝廷休沐日,則自動順延。”

“呂師安排得周詳,學生無異議。”

“如此,臣等就將課程定下了。明日未時兩刻起,由臣先來爲太孫授課。”

“學生必定準時在慈慶宮恭候。”

八位先生退下後,先前雖然很正式,但多少有些凝重的氣氛一下子就舒緩了不少,因爲,剩下的人,都是朱由棟真正的手下了。

“奴婢李進忠,拜見小爺。”

按照《酌中志》的作者劉若愚的記述,明代宮廷裡,宦官因爲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在對皇帝的稱呼上,除了有朝臣在的場合也稱皇上、陛下外。在私底下,一般管死了的皇帝叫廟號,比如宣廟爺爺,世廟爺爺等。管現在的皇帝叫萬歲爺、皇爺,若是關係比較親近,則直接叫爺爺。管太子叫千歲爺,親切一點的叫小爺。至於太孫……好吧,總不能叫百歲爺吧?所以,現在宮內的宦官們慢慢的約定俗成:以後把太子的別稱拆分了。只叫太子千歲爺,管太孫叫小爺。

“嗯,李進忠,吾聽說你以前不姓李?”

“小爺聖明,奴婢本姓魏,爲了進宮,所以改了名姓。”

“嗯,你現在在吾的身邊做事,若是還不敢以真實姓名做人,倒是顯得吾這裡是家黑店了。從今日起,你恢復原姓吧!待會吾寫個條子,叫內官監給你把名字改回來。”

“多謝小爺爲奴婢恢復原姓,奴婢厚顏無恥的再求小爺一件事。能不能請小爺爲奴婢新賜名字?”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你就叫魏忠賢吧!”

“嗚嗚嗚~~奴婢得小爺賜下姓名,真如重獲新生也!奴婢對天發誓,定爲小爺誓死盡忠。”

“很好,魏忠賢啊。”

“奴婢在。”

“皇爺爺賜給吾的莊子,吾就交給你去打理了。若是幹得好,少不了你的賞賜。若是幹得讓吾不滿意,呵呵,吾現在正式開蒙,若是在漢代的話,那就叫開府、豎旗了。所以,若是你幹得不好,吾這裡正好少一顆腦袋祭旗!”

“請小爺放心!奴婢一定把萬歲爺賜給小爺的莊子打理得一片清白,呃,不是,就是,反正就是打理得很清楚。”

“那個是叫井井有條!吾知道你少年時沒有正規就學,不怎麼識字。以後有機會,可得好好學習。曹化淳。”

“小爺,奴婢在。”

“以後有空的時候,就教魏忠賢多唸書,吾不求他能做得什麼好文章,至少,能識字,能讀奏章,能算數。”

“是,奴婢遵命。”

“魏忠賢,關於那個莊子呢,吾要的是絕對掌控,吾以後需要在這個莊子裡做很多東西,你要絕對服從並堅定不移的執行吾的任何命令!”

“是!奴婢明白了。奴婢一定把那個莊子上的賬目儘快弄清楚。”

大明在朱元璋的時候,對宗室待遇做了明確的規定。親王、郡王、各類國公、將軍什麼的,一套一套的。而且雖然階層分得那麼多,但是各個階層的待遇都非常豐厚。

以親王爲例:朱元璋規定,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綿二千兩,鹽二千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緞匹歲給匠料,撥王府自造。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在明代中期太平時節,米價很便宜的時候。大約是七八石米折銀一兩。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這一項,就是七千多兩白銀。若是社會稍有動盪,米價上漲的話。這筆錢就不是幾千兩白銀能打住的了。(隆慶開關後,大量白銀涌入,銀價貶值,所以萬曆時期的米價在0.3~0.5兩白銀/石的範圍內波動)

大明的寶鈔是在不斷貶值的,兩萬五千貫寶鈔到了萬曆年間,跟廢紙也差不多了。所以,這個可以忽略不算。

至於其他的絲綢布匹啥的,在明代白銀購買力很強的時候,大約能值兩三千兩白銀。

總之,一個親王,朝廷每年發出去的東西,大約在一萬兩白銀上下。

聽上去好像不多?

但是,你得知道的是,老朱家的人很能生啊!到了萬曆年間,各類宗室只算男丁,就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人以上。如果嚴格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給所有的宗室足額發放俸祿的話。大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需要再乘以1.4到1.5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所以,明代的皇帝對於宗室,那是極爲頭疼的。皇帝們通過不斷的打折、延遲發放、不給宗室家的新生兒取名(皇帝是朱家家主,家主不給新生兒起名,這個新生兒就不能在宗人府登記,自然就沒有相應的俸祿)等各種無賴手段減少對宗室的支出。但即便如此,到了萬曆時期,中央政府每年財政收入的40%以上,都會被龐大的宗室給消耗掉。

所以,雖然皇太孫是儲君,可以類比親王。雖然朱由棟深得萬曆喜愛。但是萬曆還是隻給了朱由棟一所方圓兩千多畝的皇莊,然後一次性給了五千兩白銀。

不過對於穿越者而言,這麼大一筆啓動資金,已經是足夠了!

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
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