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

時間進入了1621年,在大明,這一年被稱作天啓三年。

正月初一,貝加爾湖畔,明軍大營。

上午九點多,高緯度冬季的太陽終於完全升起,清晨的霧氣漸漸散開,衆人的視線中再次出現了浩瀚無垠的貝加爾湖湖面。

隨着視線的清晰,綿延數十里的明軍大營逐次的熄滅了昨夜點燃的火把,然後廚子們開始張羅着做飯,在炊煙越升越高,混雜着牛羊肉味道的氣息在空氣中越來越濃烈,軍營裡的腳步聲越來越密集的時候,各級軍官的身影也開始顯現。

“末將等參見大帥,謹向大帥恭賀新年。”

“哈哈哈,諸位同喜,新年好!”

一衆將帥互致新年問候後,大家簇擁着曹文詔登上了昨晚工兵們剛剛在湖邊搭建起來的一處哨樓。

舉目遠眺,即便是方山最新款的望遠鏡相助,曹文詔也完全看不到湖面的邊際。凝望許久後,他取下望遠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便是昔年蘇武牧羊的北海了吧?果然極爲壯麗。只是這湖面,這會兒怎麼都不曾結冰?”

“大帥,末將問過周圍的蒙古人了,他們說這湖太大了,結冰的時間很晚。一般都是從年末由北面開始結冰,到了一月底甚至二月初,咱們現在這裡的南端纔會結冰。”

“嘖!這就有點麻煩了。”曹文詔低頭沉思了一會後擡起頭道:“現在那虎墩兔憨,確定是逃進湖裡去了是吧?”

“確認無疑,大帥。這附近的布里亞特蒙古已經完全在我們的控制之下,據他們介紹,這大湖方圓數千裡,湖中有數十個島嶼,最大的一個,末將根據蒙古人的描述推算,其面積恐怕不小於我大明內地的一箇中縣。”

“TMD !”爆了一句粗口後,曹文詔恨恨的道:“這藏進這麼多島嶼裡去了,湖面又沒有完全結冰,這可怎麼找?我們這次可沒帶水軍來啊。”

從去年三月發兵,到今年的一月,大明主要負責征伐蒙古的東、中兩路十二萬明軍,已經出征快一年了。

十個月的時間裡,蒙古的林丹汗也不是一昧北逃。他還是組織了兩三次大規模反擊以及更多的小規模突襲的。但是,巔峰前裝槍步兵加胯下乃是西洋大馬騎兵配合的明軍,面對幾乎純粹冷兵器的蒙古軍隊,佔據了絕對優勢。更不用說到了後來,方山送來了少量的機關槍和後膛槍後,雙方裝備代差更是擴大到令人絕望的地步。

總之,這十個月裡,雙方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有三次,百人、千人的中小規模戰鬥數十次,每次的戰損比都讓林丹汗極爲難堪。事實上,十個月來,十二萬明軍累計減員八千多人,更多的是因爲勞累、疾病,真正陣亡的,不到三千人。

得益於工業革命開始在大明展開,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使得產品異常豐富。加上現在大明雄霸東亞,整個東南亞大量的糧食通過海運迅捷的運送到北方。所以,雖然這支大軍每天對物資的需求量極大,但是專門操持後勤的袁可立依然覺得遊刃有餘。

一路之上,明軍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每新徵服一個部落,大明的軍隊就會暫停下來,跟隨部隊一路北上的方山實驗室的工科人員就會教導當地的蒙古百姓剪羊毛,製作毛線,還在夏秋兩季的時候教導他們怎麼儲存草料。至於方山的文科生嘛,他們一般喜歡召集當地的牧民開訴苦大會,會開完了後鼓動部落裡最底層的牧民手刃罪大惡極的塔布囊......

所以,十個月下來,曹文詔心裡非常清楚:整個蒙古,都在慢慢的改變,最多到了今年夏天,整個蒙古草原的大量羊毛真正得以變現後,九邊重鎮兩百多年來沉重的軍事壓力,至此就要徹底緩解了。

至於說爲什麼還要繼續向北,一方面,是朱由棟作爲一個21世紀的中國人,心中有貝加爾湖情節:如果這個世界含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在21世紀是在中國人的手裡,以中國基建狂魔的特性,中國的北方根本不會有缺水的問題——貝加爾湖,這個蘊藏了世界7%淡水的超級水庫,必須要在這個時代,納入大明直轄領土,這是他身爲穿越者的執念!

而另一個方面嘛,當然是因爲林丹汗了:黃金家族的直系血脈,還是斬斷的好啊。再說了,林丹汗在歷史本位面上雖然評價不高,但那是因爲他碰上了皇太極這樣的位面之子。真要說此人的本事,還是不低的。如此遠超中人之姿的蒙古大汗,還是死了比較好。

所以,雖然大明的軍隊在這場遠征中,更多的是扮演了宣傳隊的角色,在這一年的秋天,大量的蒙古牧民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後,即便林丹汗還在,大明軍隊退走後他也回不來了。但曹文詔還是忠實的執行了朱由棟的命令,率領十餘萬大明軍隊,不斷前進,直到來到這貝加爾湖畔。

“文龍,西路軍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在確認自己一時之間拿躲進貝加爾湖內部島嶼的林丹汗沒有辦法後,曹文詔乾脆放下這個念頭,問起了西路軍滿桂的情況。

“是,昨天后方快騎送來的戰報。滿帥在兩個多月前,與葉爾羌汗國組織的所謂西域聯軍大戰了一場,完勝,斬首超過三萬級,我方陣亡不到兩千。現在,自孝宗皇帝時期放棄的哈密衛已經重新爲我漢家掌控,哈密衛附近的吐魯番部已經降伏。呃......最近的邸報還有一個消息。”

“怎麼了?”

“哈密衛拿下後,消息傳到北京,太上太皇想要巡幸敦煌。”

“敦煌?太上太皇?”

說起來,這也是朱由棟這個穿越者對這個時代的改變之一了。

歷史本位面上,朱翊鈞駕崩於1620年。但是現在,由於醫學進步,以及朱由棟很早就介入朱翊鈞身體的保養,更關鍵的是,萬曆皇帝提前多年退了下來,而且沒有薩爾滸大敗這樣的刺激。所以,現在都1621年了,現年還不到五十八歲的朱翊鈞身體還算康健。

至於說爲什麼萬曆有了去敦煌的雅興,當然是朱由棟在跟自己的皇爺爺閒聊的時候,說到了莫高窟裡現在還在沉睡的大量文物和壁畫,以及月牙泉的神奇了。

而且,從孝宗皇帝放棄哈密衛開始,蘭州以西的廣大地域的漢人已經在異族的鐵蹄下呻吟了一百餘年,皇室請出太上太皇前去巡幸,也有撫慰、收心的意義。

“太皇去西北,是收取那裡的民心啊。”

“原來如此,還是大帥久居高位,方能高屋建瓴。”

“哈!文龍你什麼時候也會拍馬屁了?不過說到民心的問題嘛。其實我們一路行來,蒙古普通百姓的民心倒是收取了很多,但是對蒙古的臺吉們,好像確實關心不夠啊。”

“大帥的意思是?”

“我們一路北上,對蒙古的王公貴族們逼迫得確實太緊了。你看,根據這附近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的情報,現在還跟在林丹汗身邊的,大約仍有兩三萬人。這裡面,如土默特、喀爾喀、喀喇沁諸部的塔布囊、臺吉以及他們的親信佔了絕大部分。可以說,現在的虎墩兔憨身邊,基本都是蒙古的貴人。貴人嘛,誰願意一天到晚不停的跑跑跑,不是喝冰雪就是吃沙子啊?但他們爲什麼就咬牙堅持了這麼久呢?還不是我們對他們逼的太緊。”

“......大帥是想學昔年魏武對付袁家三子的故技嗎?”

“哈哈哈,正是如此。當年袁本初去世後,魏武馬上率軍征伐河北。結果袁譚三兄弟齊心協力,讓魏武無功而返。於是魏武乾脆撤軍回到河南,沒有了外力壓迫,袁家三子馬上開始爭權奪利,袁尚和袁譚更是互爲仇敵。魏武分而擊之,盡吞河北四州。”

“大帥說的極是,便是到了後面,袁熙袁尚兄弟北走遼東,那公孫康開始不明魏武意圖,還保護了袁家兄弟。等到魏武明確表示對遼東沒有想法後,公孫康就主動的交出了袁家兄弟的首級。”

“正是如此!所以,我意已決,全軍暫退,然後派出使者勾連蒙古各部臺吉。本帥相信,我們主動解除壓力後,蒙古那麼多部族的貴人們聚集在一起,很快就會發生矛盾,然後,他們會主動給我們把虎墩兔憨的首級送來的。”

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
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