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

“賣報啊,賣報哪,金陵日報創刊號,整整八版,只要一個銅板啊!”

“賣報賣報,朝廷大事,秦淮風月,鄉間哩事,詩詞小說,盡在金陵日報!”

“賣報賣報,金陵日報編輯部發布公告,歡迎各路才子佳人向本報投稿,一旦取用,稿費從優!”

1607年的十月一日,數十個的十來歲孩童,穿着統一的制服,斜跨統一的挎包。突然之間涌現在南京城的各個大街小巷……

朱由棟策劃已久的報紙創刊,報名定爲《金陵日報》,終於問世了。

狀元郎張以誠當然是總編了,不過此時這個總編更多的是掛名,在背後實際操刀的,肯定是朱由棟這個沒吃過豬肉但見過很多豬跑的穿越者。

限於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和紙張生產技術,這時候的金陵日報每期只有兩張A2紙大小,一共四開八個版面。

按照後世的經驗,第一、二版當然是朝廷大事和地方政壇新聞。這個東西對於朱由棟這個皇太孫來說,其信息來源簡直不要太方便。隨便指縫裡露點出來就足夠滿足街頭升斗小民們對政治的興趣。

第三版是固定的簡明中國通史,在這裡面當然加了朱由棟的不少私貨進去,比如在說到春秋百家爭鳴的時候,自然會用隱晦的筆法引導讀者或者聽衆思考。總之,悄悄的擡高墨家、法家,同時對孔孟的言論進行重新解讀:以德報怨這話就肯定是重中之重。民可使由之這話也必定會重新的解釋。

當然,這是創刊號,所以今天這一版主要講的是盤古開天地——至少目前,不會引起士紳們和道學先生的反感。

第四版,是介紹世界地理和歷史。

大明千不好萬不好,但是比起後世的我大清有一點要好得多:不管是官員、士紳、普通百姓,其思想或許有保守的,但絕對不封閉。所以朱由棟在創刊號的第四版上,直接掛出了後世的世界地圖!當然,這一版的世界地圖,除了大明還是在世界中央之外,大明的版圖也和後世不一樣:凡是什麼宣慰司啥的,統統算是大明的領土——如此一來,大明在東北的領土直接到了外興安嶺之外,西南的領土更是伸到了印度洋東岸。

前面四版,檔次都還是稍微高端了一點。對這四版感興趣的,往往是有錢有閒有文化的人。而這樣的人在現在的大明不會超過一成。作爲立志要靠報紙掌控整個大明輿論的人,朱由棟必須要讓普通百姓也對這份報紙感興趣——只要你感興趣了,我就能對你輸出我的價值觀。

所以,第五版是小說。創刊號的這一版,是文抄公朱由棟直接以“王棟”之名發表的《射鵰英雄傳》前幾章——其實別說他穿過來這麼多年了,就算他沒穿越之前,射鵰啥的他也是背不下來的。實際上他只能提供故事大概,然後由張以誠率領方山學校的一衆秀才們來加以潤色。

總之,在未來不久就要對建奴展開戰爭的大背景下,射鵰是最應景的。至於提倡民族和解的《天龍八部》嘛,可以在征服建奴以後再發表嘛。

但是,小說仍然不夠俗!所以第六版,無恥的朱由棟直接上了《秦淮風月》專版。裡面介紹的全是應天府及其周邊秦樓楚館裡各個頭牌——擅長書畫的狀元郎被皇太孫殿下半是誘導半是脅迫的畫起了仕女圖……

第七版,詩詞評話版。該版直接用大白話說明:這一版是以文會友。歡迎大家來稿!稿件一旦選用,除了詳細刊登作者的姓名籍貫外,還給予一定潤筆費用。詩詞無論長短,一首兩分銀子。評話小說什麼的,一旦選用,每千字兩分銀子。

創刊號的這一版上,除了刊出狀元郎和方山學校一些老師的詩詞外,朱由棟爲了震懾其他文人,又一次發揮文抄公的優勢,直接上了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

來啊!小爺就不相信,你們這些文人看到這個版面不會獸血沸騰。

第八版,廣告。

創刊號的這一版,是給方山光學實驗室的眼鏡打了一個整版廣告。被後世諸多廣告商的文案教育過多次的穿越者,親自撰寫了方山牌眼鏡的廣告詞:有了它,我可以再次看清所有的真像!

然後在這一版的空白部分,朱由棟還非常貼心的給本版廣告的刊登費做了列表:單一整版廣告,每期五百兩紋銀,連續購買三期的,一千兩。然後是半版、四分之一版乃至豆腐塊等等。都詳細的列出了價格。

當然,對於大明的文人們來說,這八版當然足夠震撼。但是最最讓他們震撼的,是朱由棟在這一期的頭版弄了一個凡例。這個凡例推出的,是現代社會普遍應用的標點符號!

整個創刊號,朱由棟讓張以誠安排人手印刷了十萬份!

“殿下,一下子印刷十萬份是不是太多了一點?需知這些報童來我們這裡領報紙是沒有花錢的。也就是說,除了未來的廣告收入之外,我們印多少虧多少。殿下將來要做的事是極耗銀子的。這要是在此事上虧欠太多,臣……”

“呵呵,張先生不必擔心。吾來問你,自今年上半年我們籌辦這份報紙開始,您手裡前後花出去多少銀子?”

“招攬工人,準備油墨紙張,刻板,場地……截止到今日,一共花出去了一萬七千兩。”

“哈哈哈哈,扣除場地、屋舍、設備、工人安家費這些東西后是多少?”

“一萬兩千餘兩。”

“嗯,若是再把分給錦衣衛、長江水師的那一部分也劃掉呢?”

“這個,好像就只有不到五千兩了。”

“若是把前期召集方山學校的秀才們來幫忙產生的補貼去掉呢?若是把給這些報童定製的衣服挎包去掉呢?若是把我們事先準備了數百萬張專用報紙紙張的成本去掉呢?”

“如此算下來,那每天還是得虧損兩百兩左右的白銀,一個月還是六千兩啊。”

“這個都不是事。吾不是第一期就撥了十萬兩銀子給你麼?吾深信,不到這十萬兩花光,這金陵日報非但不會再虧損。反而會多少掙到一些錢呢。”

“殿下如此有把握?”

怎麼會沒有把握呢?靠着皇太孫鎮守南京的大義名分在,朱由棟可以直接下教令,讓南方各省的所有官衙門口都弄一個讀報欄。如若不然,太孫殿下就會親自來你的衙門檢查工作!

靠着錦衣衛,整個江南四省的所有餐飲娛樂場所都必須要有《金陵日報》,不然的話錦衣衛就要上門打砸搶,呃,不,是檢查涉及國家安全的相關工作。

靠着長江水師,這報紙的傳播速度會變得極快。江南四省之外,大運河沿線,甚至長江上游的四川都會受到輻射。

掌控了衙門外的空地,報紙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就有了倚仗。掌控了娛樂場所,這每一份報紙可以影響的人口,就會成倍的提升。掌控了物流渠道,報紙的傳播範圍只會越來越大……

精明的商人怎麼會看不到這裡巨大的商機?怎麼會覺得五百兩銀子的廣告專版價格貴呢?

所以,這報紙一辦,除了慢慢的拿到輿論陣地以外。非但不會虧錢,反而多少還會有些進項呢。

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
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