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

“你是說,沒有看到敵人的艦隊中有萬噸級鉅艦?”

“回稟上將軍,確實如此。”

“……哼,這必然是西賊引誘我主力靠上去的奸計!示敵以弱這種招數,哪個大明的將領不會用”

“上將軍,末將也是這麼認爲的。可若是這消息上了岸,陸軍和溫相萬一要求我們與敵艦決戰呢?”

“哈哈,曹變鵬,你還是太年輕了一點。咱們是什麼?皇家海軍,是直屬於皇上的。一個印度總督憑什麼直接給我下命令?更不要說駐印不過三年,就基本糜爛完了的陸軍了。”

說起來,海軍其實介入印度的事務更早:大約二十年前開始,大明在拿下緬甸後,海軍就順勢控制了錫蘭島。不過海軍之所以沒有像陸軍那樣迅速糜爛,一方面是李國助、顏思齊、杜攸寧等主官比起毛文龍、李永芳等人都年輕了太多,還有建功立業的想法,所以治軍很嚴。另一方面則是,海軍的士兵長期在高鹽高溼乃至高溫的環境裡工作,皮膚普遍偏黑不說,大多數還很粗糙。在以膚色初步辨別種姓的印度教徒裡,這就是低賤的象徵了。由此導致錫蘭島的姑娘們,尤其是吠舍以上階層的女性,都不是很待見他們。

誘惑少了,腐蝕就少,再加上主官自己還有追求。所以,海軍駐印艦隊的戰鬥力,此時仍然可觀。

“上將軍,如果我們不去與那些白皮的艦隊決戰,那我們?”

“我們當然也是要做事的。”顏思齊轉頭對身後的參謀們道:“記錄一下。”

“請上將軍示下。”

“先起草幾份報告和通報,第一份給皇上,就說我們判斷西賊艦隊規模肯定極大,我印度分艦隊不能正面相抗,所以我準備率領整支分艦隊出海,伺機偷襲敵人的運輸補給船隻。

第二份給溫相和毛將軍,內容與第一份相同,注意下措辭就行。

第三份給南洋艦隊司令官杜攸寧中將,讓他率領南洋艦隊進入孟加拉灣,組織運輸船從仰光出發給加爾各答運送物資。

第四份給本土艦隊司令官李國助上將,就說本將建議,目前敵情不明,本土艦隊暫時不動。請李將軍等待本艦隊後續消息。嗯,都記下來吧?”

“上將軍,記好了。”

“接下來是通告。告知孟加拉灣東西兩側所有港口,西賊大舉入侵,所有商船做好躲避準備。如果必須要出海的,應集中在加爾各答和仰光兩地,由我方南洋艦隊護送。”

“是。”

“給本艦隊所有船隻下令,執行一號預案。所有補給艦按照我們事先的計劃,儘快抵達預定位置。所有戰艦,士兵們要在24小時內歸隊,明日上午八點,戰艦全部出海!”

“是!”

“給科倫坡守備基地下令,等戰艦出海後,佈雷艦立刻用水雷封鎖錫蘭海峽。”

“是!”

就在顏思齊有條不紊的佈置的時候,曹變蛟和左夢庚率領一支一千餘人的部隊,已經抵達了開伯爾山口。

“見過兩位少校。”

“馬百戶辛苦,怎樣?你們錦衣衛前出打探波斯那邊的消息,有什麼收穫嗎?”

“哎。”這位錦衣衛的馬姓百戶悠悠的嘆了一口氣:“折損了七個兄弟,總算是把消息帶回來了。兩位,就在這興都庫什山的西側,起碼超過二十萬的軍隊正在集結。據我們的線人提供的情報,此次奧斯曼的領兵大將是鮑里斯,就是那個以前的歐奧大戰中死守亞歷山大城半年的羅剎人。”

“嘁~”曹、左二人對視一眼,都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兩位少校何故發笑?”

“哦,馬百戶,其實我們接到這個防守開伯爾山口的任務後也是懵得很啊。我和左少校都是擅攻不擅守的人,上峰居然挑了我們兩個來防守這麼重要的地方。而對方就更扯了,居然挑了一個擅長防守的將領來進攻此地……哈哈哈……”

“兩位居然還有心思笑鬧?在下看你們帶的人不多啊。這點人,只怕不到三千吧?”

“老兄你看錯了,真正的戰兵只有一千餘人,剩下的兩千人是給我們運送彈藥的。”

“啊?那可怎麼夠?”

“一千人肯定不夠了,若是再加上一萬錫克人呢?”

“錫克人的戰鬥力倒是值得信賴,不過這一萬多對二十萬?”

“哈哈哈,儘夠了儘夠了,也不看看這開伯爾防線是誰修的。”

所謂開伯爾山口,其實是興都庫什山脈中的兩條河流形成的河谷與周邊山脈的總稱。也就是說,他其實就是兩側爲山地,中間爲河間平地的一道峽谷。

這道峽谷全長53公里,周邊的山地相對高度不算太高,一般的山頭比下面的河谷也就高個一百來米。整道峽谷平均寬度1000米左右,最窄處近600米。由於河谷之地相對溫暖,加之周圍的大山擋住了寒流。所以這道峽谷全年都可通行,不會出現大雪封山的情況。

簡而言之,在這裡修建防禦體系,比華夏修長城簡單多了。但真要說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嗯,起碼和劍閣這一類的關隘比起來,它是遠遠不及的。

1634年年末,溫體仁親自來到這裡,然後讓大明的工程師們根據這裡的地形設計了一個規模宏大的防禦體系。之後三年,印度總督府的大部分結餘,都被投入了這裡。到了此時的1638年5月,雖然整個工程尚未完工,但單就已經可以使用的部分,就已然可觀了。

整個開伯爾山口防線,其核心是這道峽谷的最窄處:在這個不足600米寬度的截面上,大明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用鋼筋混凝土澆築起來的小城:溫體仁爲其取名爲張巡寨。

在張巡寨之前,是三道戰壕、鐵絲網、地雷陣以及各類碉堡組成的防線。每一道防線裡,不過幾百千把米的橫截面上,老溫作爲一個文臣,也是深度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患者。所以各塞進去了十二門150mm要塞炮。

考慮到從白沙瓦到這裡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公里,但是這麼短的一截距離,海拔急速上升,由此導致這十幾裡山路運載重裝備及其困難。所以,溫體仁當年規劃這個防禦體系的時候,在張巡寨的後面,還修建了南霽雲堡和許遠堡,這兩個堡壘,一方面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的軍事要塞,一方面也是大型倉庫——儲存了大量的彈藥和糧食。

峽谷內的防守是如此,在峽谷上的山脊上,老溫也在多個險要地段修建了重機槍火力點和各種大小不一的炮臺。總之,這個防禦體系,用老溫的話來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誇張了點。但只要有一萬人固守這裡,只要守禦者意志堅定,敵人便是十萬二十萬,也休想從這裡越過。

當然,明軍在印度的總兵力是有限的,所以毛文龍和李永芳只派了一個營來這裡。真正的防守主力,還是錫克人。

“本校是曹變蛟,這位是左夢庚,請問怎麼稱呼?”

“尊敬的兩位大明少校,我是錫克王國第一師師長辛格。奉溫總督和我國陛下的命令,率領第一師全員一萬三千人來此聽從你們的調遣。”

“哈哈,那本校就不客氣了。辛格師長,這是開伯爾防禦體系的總體鳥瞰圖,請貴師的參謀部根據圖紙分配兵力。這項工作,一定要在明日下午六點前完成。明日晚上吃過晚飯後,我們和您,一起對每個防禦點進行檢查。”

“如你所願,請放心,我們錫克人承蒙大明恩賜有了自己的國家,一定會爲了本國獨立地位的維持和大明的恩德而奮戰到底。”

……

與此同時,印度半島西側的孟買城,毛文龍也在這裡大集諸將,商討應敵方略。

大明在印度控制的力量,除了自己的三個師,以及五個由大明軍官掌控的印度師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旁支力量。

當年大明徵伐印度,是用了萬狗天徵這一技能的。這打完了仗,自然也要給出力的藩國一定封賞。大明自己拿走了恆河平原這一精華地帶,給了各藩屬國一定的武器,在地圖上開疆,讓他們自己去取印度半島南部的土地。

三年多下來,投入最大,大明之下戰力最強的日本獲得的土地最多:大明劃給他們的半個安得拉邦徹底拿下來了不說,還繼續向南,打掉了兩三個獨立的印度教小國。一共是獲得了近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幾乎等同於本州島了。

當然,印度這塊地方的自然條件比日本列島那種火山地震頻發的地方好多了。所以雖然面積還距離本州島差了一些,但其糧食產出卻是本州島的1.5倍!

這就使得日本人是以經營本土的心態來經營這塊新地盤。爲此,豐臣棟秀除了派出自己的次子來這裡坐鎮外,還讓已經71歲的真田幸村親自來這裡鎮守。其麾下的各個家族,也都派出了家裡的得力人員進駐……在溫體仁發佈總動員後,在印度的日本人呼啦一下就拉出了三個師,近五萬人的兵力——這可不是日本軍官印度士兵的所謂印度師,而是全部由日本人組成的戰力可觀的部隊。

日本人如此,福國也差不多:朝鮮半島總體是貧瘠的,安得拉邦這樣得天獨厚的土地,一樣讓朝鮮人寶貝得不得了。所以,福國在印度的人員,也拉出了兩個朝鮮師。

此外,再加上其他各藩屬國,以及印度總督區北方的加德滿都、廓爾喀、不丹等藩屬國奉命率軍前來匯合。從三月初溫體仁發佈總動員令開始,到了這會五月初,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毛文龍麾下的士兵,就從八萬飆升到了二十九萬,整整十九個師!

雖說這二十九萬大軍的戰力絕對是參差不齊的,但人一多了,大家的膽氣自然也就起來了。

不過,孟買的軍事會議進行了好幾天,大家都覺得有點麻煩:海軍不能將敵人戰而勝之的話,印度半島漫長的海岸線,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是敵人的登陸地點,所以這防守真的沒法做。

最後,毛文龍拍板:二十九萬人分爲三部。

戰力最弱的一批藩屬國部隊湊成四個師去卡拉奇,防守印度河三角洲:在毛文龍看來,印度半島的核心到底還是恆河流域。敵人如果主力在印度河流域登陸,還要穿越一大片荒漠。所以,歐盟主力在這裡登陸的可能性極小。倒是奧斯曼的部隊,有可能在這裡登陸。

戰力較爲靠譜的五個日本師和兩個福國師在真田幸村的率領下,南下果阿——果阿這個地方以前葡萄牙經營了上百年,留下的各種利益網不要太多。所以雖說果阿這地方已經是印度半島南部,距離恆河平原有些遠了,但確實存在敵人大規模登陸的可能。

大明自己的八個師,駐守在孟買附近——孟買往東北走,就是恆河平原,就是德里和阿格拉這兩座印度半島的核心城市了。

……

1638年5月6日,毛文龍定下兵力配置後,要求各路軍隊最遲在5月20日前要到達指定位置並全部展開。

而在5月7日,歐洲聯軍第一批部隊,登陸索科特拉島。

5月20日,大明在印度的各部陸軍陸續到達指定位置並展開。

5月21日,搭載着大明本土第一批援軍五個師的運輸船隊,剛剛駛過馬六甲海峽。

5月23日,駐守在果阿港內的日軍第一師的士兵們,在西方的海面上看到了無數重重疊疊的桅杆!

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
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