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

“以上,加上常規支出,各項支出已經達到了6240萬元。剩下的兩千多萬元,主要就是基礎建設。”

說到這裡,許弘綱在得到朱由棟允准後離席,走到朱由棟身後的大明全輿圖前站定:“諸位,截止到天啓二年,國朝已經完成了京津、京張(家口)、京洛、洛西(安)、京濟、成渝、武(昌)長(沙)、寧(南京)鬆(江)八條水泥公路的建設。自蒸汽機技術成熟後,按照工部的規劃,皇上允准,國朝自前年開始,完成了京津、京張、成渝、洛西四條鐵路的線路規劃,並於去年開始鋪設鐵軌。

與此同時,去年國朝還開建了洛武、長廣、濟寧、鬆(江)福(州)、武宜(昌)、宜渝、渝貴、成昆八條水泥公路。

各位,修建這些公路、鐵路的意義,我在這裡就不必多說了。我在這裡要說的是,修建這些新路,除了要動員大量民夫出工外,水泥、鐵軌、枕木乃至爆破火藥的需求,也迅速的增加。以至於國朝必須拿出大量資金,在各地修建水泥廠、鍊鋼廠。而這些廠礦,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的。

總之,截止到天啓二年,爲了這四條鐵路和八條公路,國朝新設了四個鍊鋼廠,六個水泥廠,北京的方山火藥工廠擴建了兩輪。光是這幾個工廠,國朝就新招募了四萬餘人。至於十二條新路的數百個工地上,更是有超過二十萬精壯勞力在緊張施工。而這些人的工錢、吃食、工傷撫卹,都是白花花的銀元啊!”

大明的士大夫再怎麼混賬,還沒有墮落到後世我大清的腐儒那個程度。而此刻能夠參加國務會議的大員,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所以,這會兒沒有任何人站起來說不該修路。

通過許弘綱在地圖上的講解,在座的大臣們都非常直觀的看到,皇上的意圖非常清晰:先用公路把各個區域內的主要城市鏈接起來,藉此機會鍛鍊工程隊伍。然後再通過熟練的工程隊修建難度更高的新路,把不同的區域也鏈接起來,最後形成一張綿密的全國路網。

目前看起來,公路方面進展比較快,如果去年新開工的八條公路在未來能夠順利完工,那至少在大明的經濟重心—東部諸省方面,南北的縱線就基本形成了,接下來就該是橫線的修建。

新的水泥公路帶來的好處,參會衆臣都非常清楚:由於路面變硬而且平整,四輪馬車得到廣泛使用。由此使得和以前用兩輪馬車比起來,貨運量普遍提高了40%~60%,路上的時間減少了50%以上: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爲馬太嬌貴,這個比率還可以上升——和牛比起來,馬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快了。這種牲畜耐力差,容易得病,力氣也很一般。就算是用馬類中以吃苦耐勞見長的滇馬、蒙古馬搞運輸,也不能持續高強度的驅使他們。而且你要它搞貨運,就不能讓它只吃草,得給它喂精飼料,這就又增加了貨運成本。

事實上,在去年遠征蒙古和西域的時候,各路指揮官就已經發現,進口來的西洋大馬更嬌貴:剛開始行軍的時候,騎兵隊等步兵隊。但要不了三天,就是步兵隊停下來等騎兵隊了。

鐵路的修建麻煩一點,有的和工部走得比較近的大員已經瞭解到:鐵路和公路不同,公路遇到大山可以修建盤山公路,而鐵路要搞盤山路,這成本就高得離譜,安全性也極差,故而很多時候不如直接打隧道。但是打隧道就對地質結構的瞭解、爆破技術、隧洞穩固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所以,目前鐵路的修建成本和時間,都比公路高得多。

但是,再高的成本,也值得去修:鐵路一旦修好,在載貨量和減少運輸時間上,那就不是提高几成的問題,而是直接翻倍、翻幾倍乃至數十上百倍!

路修好了,沿途的經濟自然會迅猛增長,國家收到的稅收將呈幾何倍數跟着增加,到時候投進去的錢會幾十上百倍的賺回來。路修好了,國朝哪裡再有事情,軍隊的部署到位將變得飛快。路修好了,朝廷政令的下達和地方的響應,也會變得極快——一條路,帶動的是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的全面提升!

所以,該不該修,這個不是問題。

“皇上,臣覺得,修路是沒問題的。但是,能不能每年修建得少一點?這麼每年新開八條公路,朝廷的收支虧空了這麼多,長此下去,可怎麼得了?”

起身說話的是吏部尚書趙煥,他說出這樣的話後,會場裡的很多大臣都點頭附和。

哎,我也知道欲速則不達啊。但這不是因爲有其他穿越者競爭麼?再說了,華夏地域是如此的大。就算是現在這個速度,我都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實現各省會之間全通公路呢。

“大冢宰之言,乃是憂國憂民之言。不過,朕這裡也有一些考量。”

“臣等請皇上示下。”

“其一,錢的問題。雖然去年收支相抵,虧了近兩千萬。但是諸位要明白,朝廷去年還徵收了三千多萬石的糧食。這糧食折算成銀元,也是一千多萬。所以,這虧損並不是特別大。而且,今年西域那邊的戰事或許還要繼續,但是北邊的蒙古是肯定不用怎麼打了。也就說是,如果今年沒有新的戰事,朝廷的收支會自動實現較大的盈餘。

其二,就算是今年的虧損,其實通過銀行,我們都不用動用剩餘的鹽礦基金和戰爭基金,一樣能夠勉強實現收支平衡。”

“咦?”

在衆臣的疑惑聲中,曹三喜站了起來:“諸位,目前朝廷還有鹽礦基金4000餘萬元,還有戰爭基金1300餘萬元。這五千多萬元放在銀行裡什麼都不幹,光是吃利息,就能產生一百多萬的增值。更不用說,銀行這些年,一直在用這筆錢放貸,鼓勵各地商人開辦各種工廠了。事實上,銀行去年收支相抵後,實際盈利達到了700餘萬元。這筆錢,算上糧食折價。其實已經是收支平衡了。”

“哦~原來如此。”

“衆卿。”看着下面的羣臣都舒了一口氣,朱由棟笑道:“朕做事,可不是隨心所欲,每年該花多少錢,能花多少錢,事先都是經過周密計算的。前些年朝廷要做的事情太多,不得已把鹽礦、戰爭兩個基金的本金劃拉了不少用掉了。現在這五千多萬銀元,就是國家壓箱底的東西。不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會使用這筆本金的。事實上,隨着蒙古戰事的結束,草原上迎來和平和商機,以及九邊重鎮壓力的減輕。就算新建公路、鐵路暫時看不到效益。朝廷的收支也會持續保持盈餘。兩大基金的本金,也會重新充盈起來。”

“皇上聖明,臣等心悅誠服。”

“嗯.......”就在衆臣明白今年朝廷實際上沒有虧錢,大家齊齊長舒了一口氣的時候,朱由棟接着的一句話,又讓大家緊張了起來:“衆卿,朕準備在天啓三年,啓動西安至蘭州,蘭州至敦煌的公路修建。”

“啊?皇上!這可不行啊。”

“是啊,天啓三年估計收入是會繼續上漲,但是,西安到敦煌,需要翻越隴山,橫穿大漠,延綿數千裡,這麼長的路,這修建起來,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啊?”

“皇上,莫不如等東部各省的公路修建完成後再開新路?”

“哎......”長嘆了一口氣,朱由棟起身道:“衆卿,朕也有難處啊。這個家,真的不是那麼好當的。”

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
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