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

就在明軍主力沿着平坦的恆河平原順暢進軍的時候,一支身着淺灰色近代軍服,總數約莫六萬人的軍隊,正在德干高原上由南向北的疾進。

這是奧朗則布從安得拉邦帶出來的六萬精銳。

前年(1631)的年末,他擊殺了達塔爾。第二年(1632)的年初,他就先後接到了菲利普和易普拉欣的親筆信。到了這一年(1633)的六月,西班牙和奧斯曼支援的軍火,以及奧斯曼的兩個師就抵達了安得拉。

之所以速度能夠這麼快,得益於西班牙和奧斯曼的通力合作。

首先是西班牙在西奈半島恢復了當年奧斯曼人爲了接受大明的援助而鋪設的兩條長鐵軌,並允許奧斯曼人的部隊和軍火從這裡通過。然後是奧斯曼集中了本國在紅海、阿拉伯海的幾乎所有海船進行搶運。終於在三個月內就把總共十五個師的軍火和兩個師的士兵運送到了印度半島的東側。

在拿到這批軍火後,奧朗則布立刻以奧斯曼人的兩個師爲模板,組建了五個近代師:這裡當年是達塔爾的老巢,他曾經在這裡組建過十個以上的近代師,兵源什麼都是現成的,把這些老兵召回來,既能快速形成戰鬥力,也能有效的提高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穩定性。

當初達塔爾的軍隊拿着領先莫臥兒軍隊整整一個時代的武器,取得的戰果仍然及其有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一下子以極度暴力的方式消滅了整個婆羅門和剎帝利階層,以至於達塔爾的軍隊始終沒有可靠的軍官團。

但這個問題對於奧朗則布來說就不是問題:奧斯曼這邊提供了整整兩個師啊。

當然,作爲歷史本位面的一代雄主,奧朗則布在這方面的表現就比達塔爾強多了。當年達塔爾是讓阿巴斯送借給自己的衛隊拆散了去做自己部隊的軍官。既把這支衛隊的戰鬥力給瓦解了,也讓自己的軍隊落到了波斯人的手裡,由此造成他控制軍隊困難。

而奧朗則布的方法是:保留一個奧斯曼師完全不動。將另一個奧斯曼師裡的部分軍官拉出來去新部隊做指揮官,然後又補充一定數量的本國官員進入奧斯曼的部隊……

總之,在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後,奧朗則布在安得拉邦組建了五個像模像樣的近代陸軍師:普通步兵一水兒的衝鋒槍,每個連隊有兩門迫擊炮,每個師的炮團有四十門75mm炮——西、奧兩國爲了支援他,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可是不下血本不行啊,作爲穿越者,大家都知道:當印度還是自家殖民地的時候,英倫三島就是大英帝國。當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後,英倫三島就是大嚶帝國了。

印度這塊地方,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好了,人力資源也近乎無窮。若是本就人力資源近乎無限的大明拿下了這裡,西、奧兩國除了等死將別無他途。

可是,現在西奧兩國一是彼此互信不夠。二是兩國都有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奧斯曼要侵蝕、控制波斯,開發烏克蘭。西班牙要修通蘇伊士,鎮壓美洲的反叛。所以,這會兒兩家心裡再着急,也實在無力派出主力軍團來印度。

這就只能是用軍火支持了:加油,奧朗則布大帝,請你用我們送的軍火,儘可能多的打死可惡的中國人。

他們不光是心裡祈禱,嘴裡說說,實際行動也很努力:除了第一批次軍火外,後續他們還源源不斷的給奧朗則布送來了大量的子彈、炮彈以及少量的槍械。到了最後,他們乾脆直接送錢:拿去收買人心用。

到了1632年的8月,西班牙派出的一支由三艘五千噸級鐵甲艦和三艘三千噸級鐵甲艦,以及五艘三千噸級的鐵甲補給艦也抵達了印度半島的西側。

在此時,印度半島西側的果阿和孟買都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所以,原先奧朗則布覺得最擔心的對方提出的在印度半島西側獲取港口的事情,反而沒費他多少力氣就解決了。但菲利普的本意其實是想在印度半島南端再開一個港口:不管是孟買還是果阿,緯度都太高了一點,從半島西側繞到東側,距離還是太長了。

爲此,奧朗則布非常努力的去協調了:半島南端不在帝國的控制範圍內啊。

但是,他這邊還沒有協調下來,阿格納的命令來了:阿散索爾鎮會戰失敗,雨季結束,敵人即將長驅直入。帝國將集結所有力量,在坎普爾與敵人決戰。安得拉邦要儘可能的輸送足夠的槍械、子彈到阿格納。

這個就麻煩了:雖說西奧兩國的軍火比安得拉自己工廠的產品先進得多,種類也豐富得多。可是當年達塔爾修建的各種槍炮廠,其出產的兵器,大多數口徑都與西、奧兩國送來的軍火不同。所以,奧朗則布也只有把安得拉現有工廠的產品儘可能的往北邊送,而自己麾下的部隊,則全部換裝了西奧的武器。

時間進入1633年的1月,奧朗則布通過自己的渠道瞭解到雙方的決戰已經是迫在眉睫。再加上明軍這邊由於所有主力部隊已經全部登陸,運輸護航壓力大減,原先以錫蘭島爲基地的大明南洋艦隊印度洋分艦隊也從仰光回到了錫蘭島駐守——在不發動海戰的情況下,等於是西奧兩國的海上支援徹底斷絕了。於是奧朗則佈下定了決心:出兵,去偷襲震旦人的後隊!

此時的奧朗則布麾下,有七個師的兵力(含兩個奧斯曼師)。他在審慎的思考後,只帶了四個師出發:後勤壓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三個師還沒有完全整頓好。這種部隊帶上戰場,起不了多大作用不說,反而容易引發全軍崩潰。

印度半島的德干高原,說是高原,其實平均海拔也就500~600米。雖說因爲地形原因,也有很多險要的地段。但,這是三皇子殿下在本國領土上行軍啊。因此,到了1633年的3月13日,這支六萬人的兵團,已經走通了半個高原,來到了恆河平原的邊緣。

“殿下,我方的斥候在距離此地四十餘里的地方發現了震旦人的軍隊,不過我們觀察到的情況,和您給我們描述的有點不一致。”

“哪裡不一致了?”

“是,您告訴我們,根據阿格納的情報,震旦人的軍隊打着的旗幟是紅底黃日月。但是前面那支軍隊的旗幟,除了紅底黃日月以外,在其旗幟的右下角是白色的,白色的區域上有一個符號。”

“嗯……”搜索了腦子裡達塔爾的記憶後,奧朗則布微微一笑:“據說震旦人喜歡自稱天朝上國,對周邊的一些小國窮國,他們並不直接統治,只是讓這些小國定期上貢……這支部隊應該是震旦人的僕從國派來的,很好,震旦人也真是狂妄得可以了,居然敢用僕從國的軍隊來守衛他們的側翼。對方大概多少人?”

“我們觀察的對方軍營大概能容納一萬人左右的部隊,但是附近還有沒有其他的軍隊,這個就不清楚了。”

“不要緊,不管怎麼說,敵人都處在我們徹底走進平原的關鍵隘口上,不管多少人,不管有沒有後續部隊,我們都要將他們擊潰!”

“是的,殿下。”

“好,你們繼續偵查,期待你們能夠獲取更多更詳細的情報。但是,做到這一切的前提,第一,不要驚動對方。第二,注意自己的安全。我的兄弟,此時此刻,每一個星月教徒的生命都是寶貴的。”

“感謝您的關懷,殿下,請放心,我們一定完成任務。”

斥候隊長離開後,奧朗則布馬上讓人召集了四個師的長官和兵團的參謀們開會。

“各位,我們距離震旦人的側翼部隊只有四十里了,我的意思,部隊展開,準備吃掉這支側翼部隊。現在,你們那裡有什麼問題沒有?”

“殿下,我們的炮兵距離此地還有兩天的路程。”

“殿下,士兵們趕了兩個月的路,需要休整。”

“……好的,那就把進攻發起時間初步定在三天後。這段時間,大軍停止前進,要想方設法隱蔽自己。同時,斥候隊加緊打探,參謀部根據最新情報部署兵力和火力。三天之後,所有人員必須到位,部隊必須準時發起進攻。”

“遵命,殿下!”

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
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