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

“這麼說,這些大商人們雖然滿心抗拒,但總之還是捏着鼻子先認賬了?”

“是,雖說明年新法頒佈後,肯定有陽奉陰違的傢伙。但至少在今天,大家還是一致支持朝廷頒行《勞工法》,願意繳納商稅。而且全部在今天的戰爭基金會股東大會會議紀要上籤了字。”

“哼,朕不怕他們以後陽奉陰違,只要他們簽了字就行。到時候誰不老實,朕就先把他趕出股東大會,然後收拾他的靠山,最後讓他傾家蕩產!三喜啊,若是一個人富得流油,各種奢華無度的過了很多年,這突然之間一貧如洗......豈不是比剮了他還難受?嗯?”

當天晚上,曹三喜連夜進宮,向朱由棟彙報今日白晝會議的結果。本來君臣之間談話氣氛還算是較好,但突兀之中,朱由棟飆出這麼一段話來,一下子把曹三喜的冷汗都嚇出來了。

“皇上,臣若是沒有皇上簡拔,這輩子頂天就是個賣豆腐的。到了皇上麾下後,一身本事得以發揮個十足不說,便是臣下自己,在皇上身邊也學到很多東西。人生際遇,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完全滿足,再也沒有遺憾了。所以請皇上放心,臣雖然出身商戶,但一定嚴格執行皇上的《勞動法》,認真收繳商稅。”

“呵呵......三喜啊,你想多了。”

帝王心術這個東西,其實每個領導對下屬都會玩。當你不是領導的時候,你會非常討厭這玩意。但,當你自己坐到領導位置上去了後,會不自覺的對自己的下屬玩這樣的東西。

無他,這便是屁股決定腦袋。人,終究會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拋開朱由棟自己的權術不談,當他面對曹三喜的表態,並主動請纓承擔勞動法執行監察和稅收工作的時候,也只是呵呵一笑:金融大權怎麼可能和稅權都交給一個人?

“皇上的意思是?”

“天啓新政,首先是從經濟上開始改革,然後纔是官制上的改革。如此,對國家的風險最小。但是呢,既然經濟上已經有了新的東西,這官制上還是要迅速的進行一點微調。朕已經決定,新設一個衙門,暫時叫做‘工商總局’,先掛靠在戶部下面。主官喚作局長,五品銜。從明年起,由他們來負責《勞動法》的落實和工商稅的收取。”

“呃......”沒有拿到這個權力,說心裡一點沒有失落那當然是假話,不過真要說有多難過也不至於。相反,曹三喜這會兒心裡是一陣輕鬆:手裡的權力太大並不是好事,這一點他很快就醒悟過來了。

“那敢問皇上,這首任工商總局局長?”

“哈哈哈,你來得很巧,嗯,且坐一會兒,他們就快來了。”

“他們?”

過了一會,三個年輕人昂首而入。爲首的一個約莫三十多歲,稍稍落後兩步的兩位,全是二十多歲。

“臣等拜見皇上。”

“免禮,來,介紹一下,這位你們都認識吧?銀行的曹三喜,財神爺。三喜,這三位,領頭的是李國俊,方山學校數學系主任。這位個子高大的,叫做王華欽,字振中。萬曆四十五年的進士,現在是在兵部。這位也姓王,叫王執,字執友。也是四十五年的進士,現在是在刑部。

三喜啊,新的工商總局,朕準備讓國俊擔任局長,負責該局的所有事務。振中是第一副局長,統領稅務警察,專門負責收繳工商稅,清查偷稅漏稅,保護依法繳稅商人的權利。執友是第二副局長,負責保護勞工,協調朝廷、各級官府與商人們的關係。”

聽完朱由棟的介紹,曹三喜心中大呼WC!

我怎麼剛纔那麼傻呢?居然主動去向皇上要稅收權?是最近這些年銀行盈利越來越多,人跟着就飄起來了麼?

看看這三個人吧!全TM是方山系!那個李國俊,出身胥吏之家,但是在算學上天賦極高。自從利瑪竇去世後,他已經是大明本土最頂尖的數學家之一。而且因爲出身關係,這傢伙對底層的各種偷雞摸狗的事情門兒清!由他來做局長,想偷稅漏稅,這難度就太大哪!

至於剩下的兩位,好吧,曹行長也是有自己的下人打探各種消息的。所以皇帝雖然沒說,但曹三喜知道,這兩位都是方山的學生,真正的天子門生。君臣關係加師生關係加再造之恩。這一系的忠誠度完全不用懷疑。

也對,工商稅真要是能足額收繳,只怕每年收取到的金額是現在朝廷歲入的好幾倍甚至十倍以上。如此大筆的財富,必須是要方山系的人掌控,皇上才能放心啊。

“你們都坐吧。”讓李國俊等人坐下後,朱由棟道:“得益於曹行長的努力,戰爭基金會的股東們總算是承認帶頭執行《勞動法》並交納商稅了。這些各地的商界領袖認賬了,下面的中小商人要他們履行相關法令就輕鬆了很多。可以說,你們到現在,纔算可以真正的履職了。”

“我等多謝曹行長襄助。”

“不必如此,都是爲皇上辦事嘛。”

“好了,閒話少說,今天坐在這裡的都不是外人。所以朕有些話更你們敞開了講。”

“臣等請皇上示下。”

“首先,這個工商總局只是個臨時機構。朕其實一直都知道,當年太祖把田稅給戶部、馬稅分給兵部、徭役分給工部時,如何不知這樣會造成國家財力分散事權不一?但當時蒙元勢大,不如此,國家不穩。今日,朕如何不知讓田稅在戶部,工商稅在總局其實並不算是良法。但是,朕現在暫時還無法對整個朝廷的機構進行大改。所以也只能如此,只是要辛苦你們,除了應付本身的繁重工作,還得和戶部打架......”

“皇上放心,臣等知道任務艱鉅,但一定盡力把此事做好。”

“嗯。收取工商稅,必須要武力支持,所以這是朕讓振中從兵部轉職過來統帥稅警的原因。這稅警的來源,嗯,以前的鹽丁是基礎,與暹羅、日本大戰後退役的老兵是骨幹,目前暫時定額三千人。振中,如此可夠了?”

“皇上,儘夠了,畢竟可以預見,短期內國朝的工商稅主要就是在天津蘇州松江三地。只是臣的稅警,將來行的是軍法,這一點還請皇上預先知曉,免得將來有人彈劾臣有不臣之心。”

“放心,只要不超出三千人規模,朕可勁讓你折騰。”

“是,多謝皇上。”

對王華欽說完話後,朱由棟又轉身對王執道:“你可知朕爲何會頂着巨大的壓力和反對聲浪預先制定勞動法,並安排專人來實施?”

“臣略有所得,但不甚清晰,還請皇上教誨。”

“說到這個嘛。”朱由棟站起身來,四個臣子也趕緊的站了起來。

“嗯。”看了一眼四個臣子,朱由棟緩步前行:“說到我華夏的子民,也可以說是最難管的,也可以說是最好管的。說難管,是因爲我華夏的百姓自古以來就不認命,不信命。你們看那些去各個寺廟道觀算命的,若得籤是上上,就信。若是下下,大都吐口唾沫,說老子纔不信呢。”

“哈哈哈~”

“前些日子朕在日本,聽豐臣棟秀說日本未來的治理。朕好心提醒他,說日本大亂之後渴望大治,要對百姓好一點。結果這小子笑着跟朕說,沒事,日本很好治理。因爲,日本的百姓信奉的是:‘青蛙的兒子是蛤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子做啥,兒子也該做啥。最多在老子打下的基礎上,能夠稍微有些提升就行。老實說,百姓們都是這樣的想法,那是真的好管。

可是我們華夏呢?”

說到這裡朱由棟轉過身來,雙手一攤:“我華夏的百姓骨子裡信奉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皇上~!”

“誒~”無謂的擺擺手:“朕說這個,並不是說我大明個個都是想要造反的刁民。而是說,我華夏的百姓,個個心中都有向上的欲*望並且付諸實際的努力。即便這輩子自己做不成,也要讓自己的下一輩能夠往上爬!所以!”

他轉過身來,面色凝重的對着四個人,尤其是王執道:“這樣的百姓,要治理好,最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給他們希望!科舉制,是給全天下讀書人一個希望。《勞動法》是給全天下未來的百萬、千萬勞工一個希望。如果這個希望始終存在,並且有人成功實現人生輝煌,那我大明的基業就會穩固。如果這個希望沒有了,那,說不得,就是地動山搖!

所以,執友啊,你的這份新工作,一樣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可都明白了?”

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
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