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

“你說什麼?銀子不夠?”恍惚間聽到這話,朱由棟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其表情也變得要吃人。

“皇上,是市面上流通的銀子不夠。銀行的中央庫房裡,壓倉的一億兩白銀和三百噸黃金都還好好的呢。”

“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剛剛坐回去的朱由棟又跳了起來:“你是說流通貨幣不足是吧?”

“聖明無過皇上。”

朕聖明個屁,朕穿越前是學醫的,而且穿越前起點中文網那麼多網文,也沒有細緻探討經濟的,朕對這經濟什麼的完全是一抓瞎啊。

不過,雖然不懂,但架子還得端着。

“咳咳,國俊啊,你也是方山的老人了,還是數學大家。你知道的,要跟朕說事情,得拿數據出來。”

“臣有所準備。”李國俊從懷裡掏出一本賬冊來:“皇上,臣先從朝廷的年入說起。天啓六年(1625),朝廷累計收入一億八千三百五十六萬銀元。七年,兩億零四十三萬。八年,攤丁入畝全面落地,朝廷實際上減免了很多賦稅,讓利於民,所以這一年的收入下跌到一億九千二百萬。九年,再次上升到兩億零二十五萬......預估今年,也就是天啓十二年,朝廷最終的歲入會達到兩億五千萬左右。”

“嗯。”朕不太懂你說這些是啥意思,但朕可以裝深沉。

“皇上,本朝稅率,在試行攤丁入畝並免除一切徭役後,農稅的稅率是五稅一。商稅的稅率,呃,不同品種稅率差別很大,但總的來說,工商這一塊的稅率,差不多也就是五稅一。”

“嗯......”聽到這裡朱由棟有些懂了:“國俊的意思是,我大明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的增幅,其實可以通過朝廷歲入的增加粗略的計算出來?”

“國民生產總值?這個詞皇上用得好!皇上,近三四年來,隨着蒸汽機在全國的進一步鋪開,以及朝廷有錢後,大量的進行基礎工程,在撬動了民間多個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交通的改善,也使得以前很多幾乎沒有聯繫的地區,其物資交流也頻繁起來......國家的這個,哦,國民生產總值,其增長速度極爲迅猛。總之一句話,朝廷最近這幾年每年歲入增加了一千多萬,那麼國家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至少能增加五六千萬。”

“然後呢?”

“然後?”李國俊摸了摸腦袋:看來皇上對數字不太敏感啊。

“皇上,臣舉個例子?”

“嗯,這個好,國俊你說。”

“臣假定我們大明這會就一個生產蒸汽機的公司,他們第一年生產出來的蒸汽機價值一百萬銀元。國家或者其他人要從他們這裡把所有的蒸汽機拿走,就得付出一百萬銀元。

而在第二年,他們通過招收新工人、擴大生產、改良技術什麼的,多生產了十臺蒸汽機。其生產總量價值110萬銀元。那麼,按照常理,國家或者其他人要把這些機器全部拿走,就得付出110萬銀元。若是還按照100萬付款,那生產商就吃了大虧,蒸汽機實際上貶值了。”

“國俊的意思朕明白了。朝廷每年增收一千萬左右,按照稅率推算,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增長額度就是在五千萬上下。那麼,要維持物價不降低,幣值基本穩定,那麼,朝廷每年就應該往市場上增發五千萬銀元?”

“正是如此!”輕輕的擊了一下掌,李國俊道:“皇上,經濟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數學只能推算出一個大概。而且臣也注意到,只要銀元流通速度足夠快,也不一定需要真的每年補入五千萬。不過......”

說到這裡,李國俊又掏出一個本子:“臣接任銀行行長髮現這個問題後,馬上聯繫了重工部、商務部,他們的數據顯示,我大明每年貿易順差可以帶來300萬兩白銀的增量,我大明本土,以及日本、秦國(呂宋)的銀礦,每年也可以爲我大明增加300萬兩以上白銀。這些白銀鑄造成銀幣後,每年可以爲市場帶來800萬~830萬元的增量。但這點增量,對於我大明當前迅猛發展的民間需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話說到這裡,朱由棟算是基本明白了:因爲技術進步,政治體制改良,大明的經濟活力猛然的爆炸了,其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快速增長——沒錯,真要應算增長速度的話,估計每年也就百分之五六,但你要知道,這是交通仍然無比落後的十七世紀啊,物資交換和貨幣流通速度比起21世紀不知道慢了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5%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已經非常恐怖了。

經濟在增長,貨幣的需求量自然就越來越大。前些年,大明的民間有太多沉積下來的白銀,所以國家經濟剛剛開始發力的時候,這貨幣緊缺還不是太明顯。但是現在,大明已經進入蒸汽時代十三年了!

十三年裡,蒸汽機已經廣泛應用於國家的所有重工業廠礦和碼頭。而在民間。江浙的各個輕工業工廠也都實現了蒸汽機動力。便是經濟落後一些的西部省份,至少在各個省城,都出現了蒸汽機工廠。

十三年裡,大明修建了近八千公里的鐵路。六米寬的水泥路面的最低級的公路更是修築了八萬多公里。朝廷新軍戰鬥力強勁,各地的山盜水匪被清剿一空,內河航運暢通無阻。海禁全面取消後,海貿大興,沿海各港口一片繁忙......

生產力發展了,同樣的人生產出了更多的東西。交通便捷了,經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些,最終都提出了一個要求,需要更多的貨幣。

但是大明此時的主要貨幣是白銀,輔幣是銅板,大額貨幣是黃金——全都是貴金屬。而貴金屬每年新增的產量是有限的,並且也不可能把每年新增的全部製成貨幣投入市場。

所以,貴金屬貨幣的不足,是遲早的事情:也就是大明以前缺乏資金投資渠道,民間喜歡把白銀鑄成銀錠藏起來。而在國家禁止白銀流通,而強制推行銀元后,這些數百年的儲藏重新進入了流通市場——要不是這些存貨,估計貨幣不足的問題早就出現了。

“國俊的意思朕懂了,你覺得該怎麼辦?”

“皇上,臣請重啓寶鈔。”

“嘶~”

朕作爲穿越者,當然知道貨幣這個東西只要有國家信用背書和法令強制推行,什麼東西都可以充任。說起來,白銀做貨幣和紙張做貨幣比起來,紙幣的優點不要太多。但是,寶鈔這玩意兒被朱家歷任皇帝給玩壞了呀,真要推出紙幣,老百姓是否認可呢?朕這會兒纔剛剛完成朝廷機構的大改,明擺着未來民間會有相當多的騷亂甚至叛亂。要是在這個時候同時進行貨幣改革......

“皇上!”看着朱由棟猶豫不決的樣子,李國俊也有些着急:“皇上,貨幣不足,會導致銀元升值,物價下跌。短期來看,百姓獲利。但時間長了,工廠主沒有利潤,無法擴大生產。實力弱的甚至要減小生產規模乃至破產,如此一來,必然造成大量工人失業。這些人若是返回鄉下,皇上好不容易推動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措施,必然遭到重挫!工農業都衰弊了,國家收入將嚴重下滑。到時候皇上用什麼養軍?”

“......”長考之後,朱由棟長嘆了一口氣:“國俊啊,你說的道理,朕都懂了。但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啊。”

“皇上!”

“不必多言,銀幣,遲早會改爲紙幣的,但這個事情,不能操之過急。這樣,待會你跟朕一道去方山科學院,你跟材料實驗室的教授們講講我大明經濟的現狀,然後朕讓他們想想辦法,如何在保持重量、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少銀幣的含銀量。另外,朕會讓理藩院通知日本、桂國、秦國、晉國等藩屬,讓他們加大對礦山的挖掘。待三五年之後,朕會認真考慮再次發行紙幣的可能性的。”

“......若是三五年,估計對國家的傷害還不是太大。臣明白了,臣會在這個階段,竭盡全力輾轉騰挪,爲皇上爭取足夠的時間。”

看着自己面前的數學專家,朱由棟心裡氣不打一處來:MB的曹三喜,到底還是小商販出身,一天到晚就想着摟錢。當初讓你挪窩的時候你還一臉不情願,可是現在呢?以前朕差錢的時候,用你做銀行行長是合適的。可現在國家的經濟有了高層次,還得這樣的專家學者才能發現問題啊!

再等等,等公務員體系搭建完成後,朕就來準備紙幣的發行吧。

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
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