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君上萬歲

商郡雖說只是武信君贏高的封地,面積不大,只有十三個縣,可贏高享受的受封權很大,是屬於第一等全權封地,就是說他既有治民權又有賦稅權和成兵權,除了沒有外交權利之外,他的封地不亞於一個小國家。.所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商縣作爲商郡的治所,丞相府、廷尉府等衙門也是一應俱全。

這日,丞相府門前的告示欄前聚集了不少百姓,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都在討論告示欄中國府下發的公告,內容是武信君已經下令商於減免賦稅、減輕徭役、興辦官學。

商於百姓們秉承了祖先一貫的習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本就不關心什麼興辦官學之類的告令,可這減免賦稅、減輕徭役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大家不由的開始猜測,到底武信君會給將賦稅減少到多少,會將徭役減輕到什麼程度。

這時,丞相府的大門“吱呀”的一聲打開,從裡面走出八名持戈甲士,他們快速來到告示欄前,將在告示欄前圍觀的百姓驅趕到十米開外,然而丞相張蒼在兩名小吏的陪同下走出了丞相府。

商於百姓們見過丞相張蒼,對這個深入百姓之中,瞭解百姓生活的丞相很是尊敬,見到張蒼大步走出了丞相府,大家不約而同的向他施禮道,“參見丞相!”

張蒼擺擺手,示意衆人不用多禮,這纔開口說道,“諸位商於的父老,前日君上已經答應減免你們的賦稅、減輕你們身上的徭役,還要創辦學館,想必大家都已經從告示欄中的公告上看到了吧?”

“丞相,不知道君上要將賦稅減免到幾成?”其中一個老者問道。

這名老者一開口,另一位老婦人也說問道,“丞相,不知道君上這次減輕徭役,我在外服徭役的兒子是否能夠回來呢?”

“對啊,丞相,我們普通老百姓不關心什麼開辦官學,我們只想知道君上要將賦稅減少到多少,會將徭役減輕到什麼程度”又有一名老者開口問道。.

因爲,自始皇統一六國天下,興修長城、驪山皇陵、督造阿房宮等,大秦徭役十分繁重,致使關中各縣的青壯基本都全在外服徭役,家中只留下了孤兒寡母。所以,丞相府門前纔會出現這麼多老者、老夫人和婦女們,青壯倒是沒有幾個。

大家七嘴八舌向張蒼提問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一時之間丞相府門前吵鬧不堪,有點像早晨的菜市場。

“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張蒼大聲吼道。

百姓們看見丞相要說話了,便停止了發問,集體將目光移向了張蒼。

張蒼看到眼前這一衆只有老少百姓,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們,君上已經下令丞相府,將今年你們的賦稅調整到十五取一,讓丞相府向各郡縣發出公文,將你們在外服徭役的兒子都召回商於。具體詔令老夫現在就命人放到告知欄,待會大家自己查看。”

“十五取一,丞相你沒說錯吧?”剛開始發問的那名老者難以置信的向張蒼問道,他被“十五取一”這個低稅收標準震的都忘記了自己質疑的人是堂堂封國的丞相。

“丞相,你說的是真的嗎?我的兒子不用在外面府徭役了嗎?”老婦人也的激動的問道。

“丞相你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君上真的只收我們十五取一的田稅嗎?”圍觀的百姓大聲問道。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武信君會這麼善待百姓,將國府今年的田稅降到這麼低。

“大家要不是不信的話,老夫這就貼出丞相府告問,大家一看便知。”張蒼也不惱怒,繼續說道。

其實,當初在贏高的書房,贏高說將田稅定到十五取一時,張蒼本人都不敢相信,更何況是眼前的普通百姓們呢?

所以,張蒼立即命令身邊的小吏貼出丞相府公告。小吏躬身領命,讓身邊的甲士將兩塊兩米長一米寬的木板固定在了告示欄上。張蒼又命令甲士不準驅趕前去查看公告的百姓。百姓們見丞相府已經貼出了公告,就蜂擁上前查看告示上的內容,可這裡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都不識字,只能有一名識文斷字的老者大聲的將公告上的內容念給大家聽。

“民以食爲天,國以民爲重……商於十三縣百姓賦稅從今年開始將至十五取一…”

當老者唸到這裡時突然停住了,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這是國府堂堂正正發的公告,上面還有丞相府的鮮紅大印,豈能有假?圍觀的百姓們也在聽到“賦稅從今年開始將至十五取一”時愣住了,他們沒有想到武信君真的將稅賦將到了這麼低。

一時之間,整個告示欄前的百姓們陷入了沉默之中。

“鄉親們,君上真的將稅賦將低到了十五取一,真的,這是真的,丞相沒有騙我們。”還是這名老者第一個醒過神來,他對着眼前不敢相信的一衆百姓高聲喊道,

還在愣神的百姓們聽到老者的這一句話,立即回過神來,高聲呼喊道,“丞相沒有騙我們,君上真的將稅賦將低到了十五取一。”

老者也不顧眼前歡呼喜悅的衆人,繼續高聲念道,“孤受封商於十三縣,十三縣百姓皆是孤之子民,即日開始,孤將下令召回十三縣男丁在外外服徭役者,今後十三縣男丁一律免除在外之徭役……”

唸到這裡,老者眼中已經膨滿了淚水。這篇公告文采一般,可公告中的內容卻是真真切切的打動了在場的百姓,特別是那句:“國以民爲重”和“十三縣百姓皆是孤之子民。”讓商於百姓們有了歸屬感,有了被保護的感覺。

突然,不只是誰在人羣中高喊了一聲,“君上萬歲——”

公告欄前的百姓們也跟高聲呼喊,“君上萬歲——”

甚至是剛纔那位問是否免除自己兒子徭役的老婦人在聽到免除了徭役,自己的兒子過幾天就能回家,今後還不用再去外縣服徭役時,她竟然“撲通——”一聲跪在了公告欄前,哭腔着喊道,“君上萬歲——”

隨着老婦人的這一跪,丞相前的百姓們也都“嘩啦,”的一聲跪在了告示欄前,雙眼中膨滿了淚水,語氣嗚咽的高喊:“君上萬歲——”

靜靜的看着眼前的這一幕,站在丞相府門前臺階上的張蒼更是久久不能自語。

民心就是天心,從商於百姓剛纔的這一番舉動中他看到了當下大秦的稅賦和徭役有多麼的繁重,也從商於減免賦稅之中看到了大秦未來的希望。

第282章 弒君者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128章 兵變(6)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98章 內部不和第55章 太廟之亂(2)第128章 兵變(6)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14章 項羽叔侄(2)第45章 牢獄之災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10章 書房夜話(1)第42章 溫柔的白薇(1)第178章 清韻公主和榮祿皇子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272章 不歡而散第10章 書房夜話(1)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163章 士族子弟第196章 拒婚第28章 李斯的權術(1)第72章 良馬絕影第66章 贏騰的計謀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240章 斬王頭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277章 北上第151章 連環殺手第33章 九原特使(2)第95章 棄車保帥第168章 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第77章 函谷關守將第220章 現狀堪憂第208章 郡守李由第305章 陳平的奇計第194章 她叫玄箐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293章 大秦國士第164章 負荊請罪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63章 兩個問題(1)第170章 這次是真的第300章 猛將龍且第218章 涉間第112章 你自由了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2章 張蒼之心(2)第80章 將相之和第42章 溫柔的白薇(1)第147章 百世王道第27章 太子之謀第89章 葬禮的爭執第212章 又失敗了第197章 樊噲娶親第34章 逼迫扶蘇第188章 論酒第3章 公子贏高(1)第315章 鴻門宴(四)第184章 樊噲和雍齒第258章 改變的歷史第124章 兵變(2)第47章 燕國公主(2)第34章 逼迫扶蘇第92章 趙高的謀劃第236章 白傷的戰鬥第128章 兵變(6)第255章 烽煙第176章 兩王相見第313章 鴻門宴(二)第134章 君上,韓談對不起你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章 酒肆風波(2)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28章 李斯的權術(1)第142章 盡力而爲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148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52章 師門恩怨第26章 密室商議(2)第246章 追殺令第9章 驪山刑徒(2)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11章 它依然是一首詩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183章 初識呂雉第304章 封王的建議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202章 韓信第54章 太廟之亂(1)第125章 兵變(3)第252章 答應我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6章 面見始皇帝(2)第312章 鴻門宴(一)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277章 北上第30章 趙高的說辭第173章 造紙是必須的
第282章 弒君者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128章 兵變(6)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98章 內部不和第55章 太廟之亂(2)第128章 兵變(6)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14章 項羽叔侄(2)第45章 牢獄之災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10章 書房夜話(1)第42章 溫柔的白薇(1)第178章 清韻公主和榮祿皇子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272章 不歡而散第10章 書房夜話(1)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163章 士族子弟第196章 拒婚第28章 李斯的權術(1)第72章 良馬絕影第66章 贏騰的計謀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240章 斬王頭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277章 北上第151章 連環殺手第33章 九原特使(2)第95章 棄車保帥第168章 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第77章 函谷關守將第220章 現狀堪憂第208章 郡守李由第305章 陳平的奇計第194章 她叫玄箐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293章 大秦國士第164章 負荊請罪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63章 兩個問題(1)第170章 這次是真的第300章 猛將龍且第218章 涉間第112章 你自由了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2章 張蒼之心(2)第80章 將相之和第42章 溫柔的白薇(1)第147章 百世王道第27章 太子之謀第89章 葬禮的爭執第212章 又失敗了第197章 樊噲娶親第34章 逼迫扶蘇第188章 論酒第3章 公子贏高(1)第315章 鴻門宴(四)第184章 樊噲和雍齒第258章 改變的歷史第124章 兵變(2)第47章 燕國公主(2)第34章 逼迫扶蘇第92章 趙高的謀劃第236章 白傷的戰鬥第128章 兵變(6)第255章 烽煙第176章 兩王相見第313章 鴻門宴(二)第134章 君上,韓談對不起你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章 酒肆風波(2)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28章 李斯的權術(1)第142章 盡力而爲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148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52章 師門恩怨第26章 密室商議(2)第246章 追殺令第9章 驪山刑徒(2)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11章 它依然是一首詩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183章 初識呂雉第304章 封王的建議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202章 韓信第54章 太廟之亂(1)第125章 兵變(3)第252章 答應我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6章 面見始皇帝(2)第312章 鴻門宴(一)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277章 北上第30章 趙高的說辭第173章 造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