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死亡陷阱

收費章節(12點)

當時,主攻地點是湯斯維爾,有五個陸戰師在這邊。到二月十日,五座野戰機場全部投入使用。

有野戰機場支持,空運效率大大提高。

別的不說,DY-1與DY-2能夠間接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機場起飛,把重型裝備與作戰物資運過來,花十五分鐘充電之後,再起飛返航,也就不需要佔用新幾內亞到上的前沿野戰機場了。如此一來,空軍就能把戰術戰鬥機派往前沿野戰機場,爲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在此之前,因爲沒有辦法在目的地充電,大型電動運輸機只能從前沿野戰機場出發,而且也只能返回前沿野戰機場。結果就是,空軍不得不讓戰術航空兵後撤,把前沿野戰機場讓給運輸機。

現實上,也正是缺乏空中掩護與空中支援,陸戰隊在二月五日到九日處於危險之中。

所幸的是,美澳聯軍判斷錯誤,認爲中國陸戰隊會攻擊澳大利亞東北角,結果把防線設在了實際攻擊地區北面。

也就是說,中國陸戰隊是在美澳聯軍的前沿防線後方發起的進攻。

這一場景,與莫斯科會戰中幾乎一模一樣,即防禦部隊不得不面對突然從身後殺出來的進攻部隊。

當時,在凱恩斯到諾曼頓的防線上,至少有四十萬美澳聯軍。

等到中國陸戰隊站穩腳跟,這四十萬美澳聯軍基本上就被包圍了。結果就是,美澳聯軍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把中國陸戰隊趕向大海,而是如何突圍,衝破中國陸戰隊設在南面的封鎖線。

問題是,美澳聯軍手裡根本沒有與突圍有關的作戰計劃

沒有任何人想到,中國陸戰隊會採用如此瘋狂的進攻戰術,更沒人想到四十萬美澳聯軍會在戰鬥打響的那一刻被從天而降的中國陸戰隊包圍,以至到了二月六日,美澳聯軍司令官唐納德上將都不願意相信。

一時之間,美澳聯軍司令部亂成一團。

當時,有人認爲應該讓凱恩斯與諾曼頓的部隊堅守,有人認爲應該向南進攻,有人認爲應該讓部隊突圍。

能夠說,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結果就是,幾天下來,美澳聯軍竟然沒有向前線部隊下達一道有意義的命令,讓四十萬大軍原地待命

隨後,唐納德被解職,就與他在這五天裡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有關。

現實上,唐納德有點冤枉,因爲他只是司令官,只負責下達命令,可是他手裡根本沒有能夠下達的命令。

堅守十萬大軍肯定在劫難逃,而且後勤補給線被切斷之後,很快就會崩潰。

向南進攻?簡直是癡人說夢十萬美澳聯軍是面向北方進行進攻部署的,因而支持進攻的作戰部隊都在南面。如果轉爲向南進攻,就得把部隊掉轉一百八十度,絕對不可能在幾天之內辦到。

至於突圍,問題愈加嚴峻,因爲誰也不知道該向哪裡突圍。

二月六日,中國陸戰隊就攻入了湯斯維爾,並且在次日佔領了這座居民數量不到兩萬的小城鎮。雖然駐守該地的軍隊在退卻的時候,破壞了港口基礎設備,還在郊外的機場上埋設了成千上萬的地雷,只給中國陸戰隊留下了一片廢墟,但是湯斯維爾是澳大利亞東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中心之一,從布里斯班通往凱恩斯的鐵路就得通過湯斯維爾,而且這裡還是橫跨澳洲大陸、通往達爾文港的鐵路的起點站。此外,還有三條公路在此交匯,且都是高等級公路。

湯斯維爾失守,凱恩斯的美澳聯軍就不可能向南突圍了。

二月八日,中國陸戰隊的三個師攻入了休恩登。

這座常住人口還不到一萬的小城鎮是澳大利亞東北地區,重要性僅次於湯斯維爾的交通樞紐中心,扼守着從湯斯維爾到達爾文港的鐵路,還有一條向南到達朗裡奇、再轉爲向東不斷通到羅克漢普敦的鐵路,而羅克漢普敦在湯斯維爾與布里斯班之間,是布里斯班北面人口最多的城市。

休恩登淪陷,北面的美澳聯軍愈加不可能間接向南突圍了。

到二月十日,二十個陸戰師已經在湯斯維爾到克朗克里之間展開,形成了一條寬度達到六百公里的戰線。

這下,北面的美澳聯軍要向突圍,就只能向西前進,越過巴克利臺地、或者沿着卡奔塔利亞灣南面的沿海平原前往達爾文港。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死亡之路。

要知道,在諾曼頓到達爾文港之間,只有兩條東西向的公路,一條在沿海平原上,一條在巴克利臺地上,而這兩條公路都是普通公路,通行能力非常有限。更要命的是,在諾曼頓與達爾文港之間,正是澳大利亞最荒涼的地區,不但人煙稀少,大多數城鎮的距離都在一百公里以上,而且只有幾條季節性河流,缺乏淡水。要知道十萬人,一天至少需要八十萬升淡水。如果算上車輛等耗水大戶,在這片荒漠地區的水源,根本不可能保證四十萬人全部到達達爾文港。

能夠說,只有瘋子,纔會不顧一切的進入荒漠。

別忘了,現在是二月份,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亞最爲炎熱的月份,北部荒漠裡中午時的最高氣溫在四十五攝氏度以上,夜間卻突然降到十度以下,就算是受過專業鍛鍊的職業探險家,也不會貿然進入這片荒漠。

現實上,直到二月十日,美澳聯軍都沒回過神來。

二月十一日,唐納德上將被解職,由馬歇爾欽點的陸軍五星上將赫里斯出任美澳聯軍總司令,同時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

當天,赫里斯就來到了布里斯班。

他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被困的美澳聯軍向西突圍,隨即着手組織救援行動,以確保四十萬大軍順利到達達爾文。

赫里斯很有魄力,是那種說幹就幹的人,只是做事欠缺考慮。

嚴酷的自然環境是一大問題,守在附近的中國陸戰隊是更大的要挾。毫無疑問,中國陸戰隊絕對不會看着四十萬美澳聯軍突圍。

結果就是,從當天晚上開始,阻止美澳聯軍突圍成爲中國陸戰隊的首要任務。

第一道阻擊線,就在諾曼頓西面,即弗林德斯河。

因爲來不及派遣地面部隊,主要是龐躍龍一口氣把二十個陸戰師全都派出去了,而充當戰役預備隊的八個陸戰師還在所羅門羣島上,估計要到二月二十日,才能到達澳洲,陸戰隊暫時無兵可派。所以這場阻擊戰,以火力打擊爲主,即動用克朗克里附近的五個陸戰師的全部遠程火炮,外加上千架戰鬥機,輪番打擊渡河的美澳聯軍,讓美澳聯軍無法順利越過這道天然障礙。

當時,陸戰隊也出動了一些地面部隊,不過基本上都是負責前沿觀察的偵察兵。

四十萬美澳聯軍花了三天才渡過弗林德斯河,火力打擊也持續了三天,結果只有不到三十萬人順利到達對岸。

根據美澳聯軍的作戰記錄,在渡河的時候,很多官兵都死於炮火打擊。

幾天之後,美澳聯軍官兵的遺體到達弗林德斯河河口,分發的血腥味引來了成千上萬條鯊魚。後來,弗林德斯河河口被稱爲“血灣”、也被稱爲“鯊魚灣”,就與這場導致十多萬美澳聯軍官兵陣亡的戰鬥有關。

渡過弗林德斯河,只是突圍的第一步。

接下來,美澳聯軍還要強度穿越兩百公里的荒漠,渡過緊挨在一起的奧古斯塔河與格雷戈裡河,然後選擇進入巴克利臺地、或者繼續在沿海平原上行進,前者需要前行大約兩千公里才能到達達爾文港,後者則需要行進一千八百公里,而在進入澳洲北部荒漠之後,最近的補給站在一千公里之外。

現實上,中國陸戰隊根本沒有必要派地面部隊去阻擊美澳聯軍。

在奧古斯塔河與格雷戈裡河再次以火力阻擊美澳聯軍之後,中國陸戰隊只需要保持高強度的空中打擊,迫使美澳聯軍不斷深入荒漠,並且重點打擊美澳聯軍的輜重部隊,就能讓美澳聯軍永遠留在荒漠裡。

最終,活着到達達爾文的美澳軍人不到一萬。

也就是說,每四十名突圍官兵,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在穿越澳洲北部荒漠的時候,因爲物資緊缺,一些走散了的小股部隊,還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

即便那些活着到達達爾文的軍人,也變成了廢人,再也無法拿起武器戰鬥。

後來,爲了安頓與處置這些軍人,美澳聯軍還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僅用來照顧這些人的軍醫與護士就有一千多名。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澳聯軍向南突圍的話,肯定能有更多的官兵衝破包圍圈。

原因很簡單,在二月中旬,中國陸戰隊的防線是分開了的,沒有連到一起,相鄰部隊之間有很大的空隙。只需美澳聯軍分散突圍,而且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力條件,肯定有更多的軍人到達後方。要知道,在這四十萬軍人中,有十萬澳軍,其中至少有兩萬人是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的本地人。毫無疑問,這兩萬澳軍官兵肯定比中國陸戰隊官兵愈加熟悉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

可惜的是,赫里斯太想建功立業了,而且錯誤的認爲人定勝天。

,!

第17章 遠景第58章 功虧一簣第69章 外援第89章 輪番轟炸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22章 拖後腿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75章 三板斧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章 突然襲擊第319章 反思第39章 機會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0章 大漠揚威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79章 救星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48章 災難第42章 找準目標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0章 重創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87章 警鐘第2章 鬥爭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5章 咄咄逼人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11章 大包抄第321章 起源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9章 臨時考覈第36章 前仆後繼第80章 另尋出路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3章 軍事部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54章 生於憂患第74章 爭取時間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2章 橫掃全球第20章 混戰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章 新崗位第84章 連環拳第48章 全身而退第31章 返航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47章 搶先攻擊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5章 兩強相爭第248章 災難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84章 連環拳第13章 無限制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章 戰爭陰雲第43章 試探第4章 各算各的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1章 孤注一擲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86章 全面競賽第26章 重拳出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92章 選擇權第258章 金融戰略
第17章 遠景第58章 功虧一簣第69章 外援第89章 輪番轟炸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22章 拖後腿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75章 三板斧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章 突然襲擊第319章 反思第39章 機會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0章 大漠揚威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79章 救星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48章 災難第42章 找準目標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0章 重創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87章 警鐘第2章 鬥爭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5章 咄咄逼人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11章 大包抄第321章 起源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9章 臨時考覈第36章 前仆後繼第80章 另尋出路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3章 軍事部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54章 生於憂患第74章 爭取時間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2章 橫掃全球第20章 混戰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章 新崗位第84章 連環拳第48章 全身而退第31章 返航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47章 搶先攻擊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5章 兩強相爭第248章 災難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84章 連環拳第13章 無限制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章 戰爭陰雲第43章 試探第4章 各算各的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1章 孤注一擲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86章 全面競賽第26章 重拳出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92章 選擇權第258章 金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