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多面手

與大型綜合戰艦相比,護航戰艦走了另外一個極端。

雖然從效費比上看,適當提高戰艦的排水量,有較爲明顯的好處,因爲能夠同步提高戰艦的適航性能、續航力、航速等主要性能,從而提高護航作戰能力,減少在護航作戰中投入的兵力,但是受經費限制,中國海軍不得不對護航戰艦的排水量做出嚴格限制,以控制建造成本。

問題是,海軍對護航戰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要求,或者說是高低兩種配製。

高配製的護航戰艦主要伴隨航母戰鬥羣活動,即爲航母提供反潛掩護,因此在航速上必須達到“泰山”級的水準,最好能夠超過“泰山”級。低配製的護航戰艦主要爲運輸船隊護航,因此對航速沒有明確要求,只要不低於快速運輸船就行了,而大部分快速運輸船的航速都在三十節以內。

兩種不同的要求,需要考慮採用兩種不同的動力系統。

這下,問題出來了。

在設計戰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動力系統,即在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確定之後,再根據航速等指標來確定排水量,然後是尋找合適的船型,最後纔是在船體基礎上設置各種功能模塊。在某些時候,如果對排水量有明確的要求,設計師就得考慮在限定的排水量之內選擇合適的動力系統。

如果海軍不對排水量做出限制,問題還不是很大,通過增加排水量就能解決問題。

可惜的是,海軍明確限制了排水量,即滿載噸位不得超過一萬噸,最好能控制在八千噸以內。

如果以低配製版本爲準的話,這還大大有餘,不存在任何問題。

可是,以高配製版本爲主的話,一萬噸的滿載排水量顯然不夠。原因很簡單,要想持續航行速度達到四十節以上,最合理的動力系統就是核反應堆,而較爲合適的是可控聚變核反應堆。JH-44的總質量就有三千噸,而一艘性能先進的戰艦,動力系統所佔比重應該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內。如果爲其安裝JH-44,即便不考慮成本問題,在剩餘的七千噸裡也很難滿足海軍的其他戰術指標。

所幸的是,護航戰艦的採購規模肯定比大型綜合戰艦大得多。

在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就明確提出,一支航母戰鬥羣至少得有四艘反潛戰艦,此外還要爲每支兩棲艦隊配備三到四艘反潛戰艦,並且採購二十到二十四艘,組建四到六支護航艦隊。

照此計算,反潛戰艦的總採購規模將達到八十艘以上。

正是如此,海軍在二零四五年底委託西南核動力研究院,即之前的綿陽九所,在JH-44的基礎只上,開發一種輸出功率在三百兆瓦左右的可控聚變核反應堆,以此把總體質量降低到一千五百噸以內。

這種核反應堆在二零四七年研製成功,被命名爲JH-45型。

解決了動力系統的問題之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在二零四六年的招標中,三家民營造船廠成立的聯合企業毫無懸念的勝出,贏得了海軍的建造合同。

主要就是,民營造船廠開出的造價比四家國營造船廠低得多。

與“泰山”級航母、“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一樣,在航速必須超過四十五節的情況下,這種被命名爲“湛江”級的反潛戰艦也採用了三體船型,以此獲得了總面積超過二千二百平方米的飛行甲板

可以說,“湛江”級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載機能力非常突出。

按照設計指標,“湛江”級能夠搭載六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邏機,後來還通過加固飛行甲板的方式,具備了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成爲海軍衆多輔助戰艦中載機能力最強的戰艦。

如此強大的載機能力,賦予了“湛江”級極爲強悍的反潛作戰能力。

在六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邏機全數出動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在三個方向上巡邏,只需要四艘“湛江”級就能掩護一支規模在五十艘左右的船隊,或者爲一支航母戰鬥羣提供全方位的反潛掩護。

單論反潛作戰能力,“湛江”級比以往的任何一種反潛護衛艦都要強大得多。

難能可貴的是,“湛江”級可以通過更換任務模塊,獲得較爲完備的作戰能力,甚至能夠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在攜帶防空模塊的時候,能夠配合“黑龍江”級作戰,在攜帶打擊模塊的時候,則能頂替“黑龍江”級。

事實上,“湛江”級並非單純的反潛戰艦,而是名副其實的多用途戰艦。

正是如此,“湛江”級也成爲了二零五零年之後,中國的主要外貿戰艦,獲得了十多個國家的青睞。

當然,這並不表示“湛江”級就沒有缺點了。

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價格過高。即便民營造船廠已經開出了很有誘惑的條件,可是海軍依然認爲有必要近一步降低採購價格。結果就是,“湛江”級按照海軍的要求,分成了高低兩種型號。

當時,在湛江造船廠與寧波造船廠建造的,全是提供給航母戰鬥羣的高配版本,即核動力型號,在配備反潛任務模塊的時候,採購價格高達一千一百億元;在威海造船廠建造的則是低配版本,即以兩臺總輸出功率爲一百二十兆瓦的燃氣輪機爲動力,最大航速降低到了三十五節,且取消了末端攔截系統等耗電系統,在配製反潛任務模塊時,採購價格降低到了七百四十億元。後來,湛江造船廠還開發出了電動型號,即用燃料電池與永磁電動機取代燃氣輪機,只是這種戰艦主要面向海外市場,而且出售價格高達一千四百億元,比高配版本還要昂貴。

二零四八年底,海軍就與牽頭的湛江造船廠簽訂了第一筆訂單,採購了十二艘“湛江”級,與十二艘的意向採購合同。

從此開始,海軍每年都會採購八艘“湛江”級。

最初三年,海軍全部採購高配版本,主要與“泰山”級航母搭配使用,組建全新的航母戰鬥羣。

至於低配版本,除了出售給友好國家之外,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一年,海軍才下達了正式訂單。原因很簡單,和平時期沒有必要爲船隊護航,而且以前建造的護衛艦就足夠了。只有在戰爭時期,需要爲所有船隊護航的情況下,海軍纔有必要採購更多的反潛護航戰艦。

可以說,“湛江”級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艦,在設計上也非常超前,更極具性價比。

受此影響,“湛江”級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期間分成不同批次各有改進,但是船體結構與主要系統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保持了通用性,成爲中國海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建造數量最多、用途最廣、使用最頻繁、活動強度最大的主力水面戰艦。

到最後一艘完工的時候,算上出售給友好國家的外貿型,“湛江”級的總建造量突破了三百艘。即便在全世界的海軍歷史上,“湛江”級的建造數量也僅次於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湛江”級,確保了中國海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成功保衛了主要航線,讓成千上萬的船隻能夠自由航行,不受敵方潛艇威脅。

到了戰爭後期,“湛江”級的多用途性能還得到了充分發揮。

當時,在役的“湛江”級中,有三分之二跟換了任務模塊,在低強度海戰中承擔起了防空與打擊任務。

從經濟效益上講,“湛江”級無疑是海軍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要知道,海軍僅爲“湛江”級支付了一百四十億元的設計費用,即便把JH-45反應堆的開發費用算上,也只有三百多億元,平攤下來,每艘“湛江”級的開發與設計費用只有一億多元。同一時期的戰艦中,“泰山”級平攤的開發與設計費用接近兩百億,“黑龍江”級都達到了一百七十億元。更重要的是,“湛江”級還成功出口到十多個國家,通過外銷分攤了三分之二的開發與設計費用。相對而言,“泰山”級根本不可能外銷,“黑龍江”級也要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才以處理過剩軍事物資的方式,出售給了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幾個主要盟國。

當然,成功打開外銷市場,也具有極爲主要的政治意義。

別的不說,在“湛江”級進入中**火出口名單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出售類似的戰艦,連美國都沒有。對於衆多中小國家來說,“湛江”級就是最理想的大型戰艦,也就必然因此與中國靠近。比如,在把“湛江”級賣給南非之後,中國與南非的關係大爲改善,南非也因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保持中立,沒有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大大減輕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負擔。

可以說,這些都與牧浩洋有關。

從裝備規劃角度看,牧浩洋是中國海軍的第一功臣。沒有他在戰前做的規劃,以及明智的決定,中國海軍肯定是另外一個模樣。

只是,在牧浩洋做的“投資”中,成功案例絕不僅僅是“湛江”級。

從影響上看,“湛江”級還算不上最成功的軍備投資。

第162章 彈雨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3章 薄弱環節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22章 拖後腿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48章 災難第101章 反擊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37章 犧牲品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38章 戰役目的第61章 唯一方案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60章 振作第84章 青出於藍第66章 真假英雄第35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2章 鬥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2章 還以顏色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7章 經貿競爭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42章 第五代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4章 炮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5章 千慮一失第248章 災難第58章 功虧一簣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5章 風頭正勁第68章 推波助瀾第63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兩強相爭第50章 匿蹤突擊第66章 真假英雄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80章 情況有變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6章 巢臼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7章 鋼鐵鯊魚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4章 伏擊戰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65章 門檻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章 怎麼打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4章 決勝點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9章 戰禍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1章 返航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81章 防空攔截第39章 去臺灣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35章 聲東擊西
第162章 彈雨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3章 薄弱環節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22章 拖後腿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48章 災難第101章 反擊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37章 犧牲品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38章 戰役目的第61章 唯一方案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60章 振作第84章 青出於藍第66章 真假英雄第35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2章 鬥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2章 還以顏色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7章 經貿競爭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42章 第五代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4章 炮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5章 千慮一失第248章 災難第58章 功虧一簣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5章 風頭正勁第68章 推波助瀾第63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兩強相爭第50章 匿蹤突擊第66章 真假英雄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80章 情況有變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6章 巢臼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7章 鋼鐵鯊魚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4章 伏擊戰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65章 門檻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章 怎麼打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4章 決勝點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9章 戰禍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1章 返航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81章 防空攔截第39章 去臺灣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35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