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小蠟燭譬千金

十六萬根蠟燭,咋看之下數量極爲巨大,但是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一根蠟燭也就燒兩小時。根本沒有多長時間。一百根一捆,都佔不了兩個庫房。

其實照明用具在古代也算是奢侈品了,不然也不會有鑿壁借光的成語產生對不對。但是時代在發展的嘛,蠟燭的產量日益增加,價格也日趨平民化。私以爲蠟燭的便宜也間接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推廣,也算薄有寸功啊。

拋開這些閒話,需要考慮銷量問題,會津蘆名盛氏曾向京都裡的將軍進獻蜜蠟千根,這種高檔奢侈品都產量龐大,而且以各路諸侯打發將軍和打發叫花子一樣的狀態來看,這高等級的蜜蠟蠟燭也不會多貴。再看看咱們這種低端貨色的木蠟,那根本不愁銷路。

畢竟經歷了早期劇烈或者不劇烈的兼併,日本從應仁文明大亂的七八百萬人口打到如今居然已經超過一千二百萬人口了。這也算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了,連續近百年內戰,人口幾乎翻番。

如今日本已經形成了二三百個大大小小的町鎮,五萬人口的町鎮那都只能說等閒了,雙手雙腳加起來都不夠數的。起碼超過二百萬以上的人口是生活在城鎮的,還怕賣不出去嗎?

而且城鎮裡都是住的武士,商人,手工業者,最次也是年收入超過五貫文的常備足輕,根本不差錢。

所以考慮定價的問題時不必要那麼複雜,西國蠟燭八錢一根,因爲白蠟樹可以在當地種植?也能通過向中國或者朝鮮進口獲取。大約在宋朝時,中國就開始廣泛使用白蠟來製造蠟燭。白蠟都取自白蠟樹上蠟蟲的分泌物。

南宋人周密《癸辛雜識》有對蠟蟲養殖業的介紹:“江浙之地舊無白蠟,十餘年間有道人自淮間帶白蠟蟲子來求售,狀如小芡實,價以升計。其法以盆桎樹,樹葉類茱萸葉,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樹。每以芒種前以黃草布作小囊,貯蟲子十餘枚,遍掛之樹間,至五月,則每一子中出蟲數百,細若蟻蠓,遺白糞於枝梗間,此即白蠟,則不復見矣。至八月中,始錄而取之,用沸湯煎之即成蠟矣。又遺子於樹枝間,初甚細,至來春則漸大,二三月仍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或聞細葉冬青樹亦可用。其利甚博,與育蠶之利相上下,白蠟之價比黃蠟常高數倍也。”

當然這已經是宋代的價格了,到了明代,白蠟樹不僅在中國南北種植,甚至東南亞印度也有很多種植。而朝鮮和日本由於宋元時期的貿易也逐步傳入,在明代已經有出現白蠟樹的種植,日本在江戶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已經有很多的種植。

所以蠟燭價格已經低到一種適合大衆消費的程度了,加上市民文化的興起,夜生活的豐富,蠟燭的需求只增不減。

至於東國這邊的土質和氣候不適宜栽種白蠟樹,又不直接連通朝鮮和中國的港口,所以蠟燭一根十錢。

到了小平太這裡,咱們更是開通,我不賣十錢也不賣八錢,?老子一根只要七錢。沒有聽錯,砸鍋賣鐵,全日本最低價,一根只要七個錢。不說是白送吧,也已經可以稱得上價廉物美了吧。

雖然這個價格有點低價傾銷的意思,但是既可以快速打開市場,又可以讓利於民,何樂而不爲呢。只要名聲出去了,那這個掙錢的路子就算穩了。

果然蠟燭一根七錢這個消息放出來,首先聞着肉味像蒼蠅一樣撲上來的就是山內町和八幡神社門前町的座商,各自毫不猶豫吃下三萬根,小平太只肯錢貨兩清,方便快速收回成本利潤。

而江尻的商人略晚兩天,口氣卻更大,直接五萬根,而且還要訂約,每個月五萬根,小平太自然樂意至極。

其餘的四周的小行商也你五百我一千的來提貨,畢竟出貨量又大,出貨價格還不貴的蠟燭可難得。他們既能免去到西國進貨的遙遠路途,又能零散兜售到鄉下時多掙一兩個錢。都高高興興的交錢取貨,還打聽以後能不能持續供貨。

到九月裡從越後定做的榨油機也到了,各種種子一股腦都倒進去,油脂產量更是飛增,就有人向小平太建議提高生產量。小平太卻沒有盲目擴張,而是儲存起來,細水長流,保證每個月十五萬根的產量。

同時把蠟燭向太太團的各位股東家裡送了一些,又給山內義治送了不少,山內義治一聽這玩意是自己投資造的,以後不用外購了,那節儉的性子再度發作,連本來城裡存着的蜜蠟也拿去賣了,就等着全用不花錢白拿的。

而計點整個八月的收益足足達到九百六十餘貫文,本錢的二千貫根本沒用幾個錢,還可以持續經營下去。於是按照各自的投資比例,府中城大佬們的宅邸內都收到了數量不等的錢款。

尤其是山內義治,才投資一個多月,就回了四百五十貫的利潤,把他美的。以小平太暗戳戳裡的猜測,他指不定就把錢一串一串的存在天守內的倉庫裡,然後每天去摸一摸,和寶貝自己兒子一樣寶貝他們。腹誹了一句山內葛朗臺,小平太自己也回家數錢去了。

至於高端的什麼加入香料香精弄點什麼安神燭助眠燭之類的暫時小平太還不考慮,畢竟如今掙快錢來的更重要。

而原料的收集一直到十一月初才徹底停止,郡內的領民都因此而掙上幾個零錢,加上年成也好,今年的稻米收穫不錯,領民都盛讚山內義治的仁政。

等到十月的時候各人的本錢也都回來了,一想到之後都是賺的,各人對小平太的評價又上升了一層。

按叔母的意思,已然有幾個名門有動向在瞭解小平太的情況,指不定就有人會來暗示他。

反正這事小平太是不急的,以他的身份,政治婚姻的成分肯定更大。只求不要是醜八怪就行了,還能指望找個天仙啊。

而且此時小平太的思緒早就飄到了越後的羣山峻嶺去了。

36.忍城出襲阻北條33.治水之功升與力9.近畿內一觸即發42.當道立砦拒強敵37.騎兵得來真不易30.一言一語斷生死22.已聞毛利統西國29.一時不甚失良臣48.彈正正在數首級28.善緣終得結善果17.三河一向有能人43.時差一日天地別19.千歲丸出家入道29.山內水軍初創成2.山內擡格下馬衆43.一夕翻轉勝負勢26.上田原終戰開場13.選舉頗似一場戲20.耕田作戰須兼重7.此山名喚桶狹間2.岐阜城已然在望52.雙方對陣生野山4.大熊備前守造亂29.佛陀開眼佛郎機29.顧盼生輝織田市28.上州黃斑顯威名29.彈正臺上大爆炸28.永祿大逆驚天變37.本多平八作近習25.信長暗中思退路18.改良南蠻胴具足56.小平太一力潰圍28.上州黃斑顯威名1.年豬八口大作宴12.天下局勢悄然變25.武田氏覆亡在即36.平六三河遇良緣30.轉任奉行同心衆15.尾張木下來拜見35.本多彌八初獻策9.姊小路約安尼斯16.不可思議二百五18.力促義昭下決意(爲昨日仗劍加更)28.戰國通貨永樂錢20.目標武田典廄隊20.武田雖亡忠臣在3.縱橫捭闔使陰謀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26.十字旗來自山內29.米飯香飄寺內外27.火炮締造新帝國27.吾乃足利左中將59.事到如今苦大石27.股份經驗水軍衆9.長篠開城奧平死3.上杉氏兵進加賀15.上杉謙信會河越34.國興民富在眼前13.步兵專精左馬允2.信州將值多事秋18.大名後代愁婚嫁21.舊年開拓濱鬆意30.憑空多出一彈正1.走馬上任新代官23.織田衆急轉直下32.上杉村上戰神川14.蒼天助我不助賊4.淺井長政爭功勞6.但見敵城內外絕51.一切應允穴山請55.天平一再傾倒去31.可笑桓武平信長25.守山漫步論天下13.四方貢物向京都21.福島合戰法螺響7.驚濤巨浪八王子11.長尾景虎緣一面4.一紙御書起波瀾28.戰國通貨永樂錢33.譬如驚雷腦卒中16.洛陽險訊天下動45.總要弄個大新聞49.大難臨頭各自飛23.金井隊進展順利14.彈正公山中八策(三)18.砥石出城共決死14.蒼天助我不助賊18.千成金竹葉馬標14.信長稍改舊顏色20.小小蠟燭譬千金6.天下三槍蜻蛉切1.虛驚一場腸胃炎18.初入飛驒詳細看15.尾張木下來拜見34.國興民富在眼前3.無爲蕭曹吾自隨29.一時不甚失良臣20.不同合污便爲敵7.所謂惡政興抑配8.戰國殘酷真日常
36.忍城出襲阻北條33.治水之功升與力9.近畿內一觸即發42.當道立砦拒強敵37.騎兵得來真不易30.一言一語斷生死22.已聞毛利統西國29.一時不甚失良臣48.彈正正在數首級28.善緣終得結善果17.三河一向有能人43.時差一日天地別19.千歲丸出家入道29.山內水軍初創成2.山內擡格下馬衆43.一夕翻轉勝負勢26.上田原終戰開場13.選舉頗似一場戲20.耕田作戰須兼重7.此山名喚桶狹間2.岐阜城已然在望52.雙方對陣生野山4.大熊備前守造亂29.佛陀開眼佛郎機29.顧盼生輝織田市28.上州黃斑顯威名29.彈正臺上大爆炸28.永祿大逆驚天變37.本多平八作近習25.信長暗中思退路18.改良南蠻胴具足56.小平太一力潰圍28.上州黃斑顯威名1.年豬八口大作宴12.天下局勢悄然變25.武田氏覆亡在即36.平六三河遇良緣30.轉任奉行同心衆15.尾張木下來拜見35.本多彌八初獻策9.姊小路約安尼斯16.不可思議二百五18.力促義昭下決意(爲昨日仗劍加更)28.戰國通貨永樂錢20.目標武田典廄隊20.武田雖亡忠臣在3.縱橫捭闔使陰謀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26.十字旗來自山內29.米飯香飄寺內外27.火炮締造新帝國27.吾乃足利左中將59.事到如今苦大石27.股份經驗水軍衆9.長篠開城奧平死3.上杉氏兵進加賀15.上杉謙信會河越34.國興民富在眼前13.步兵專精左馬允2.信州將值多事秋18.大名後代愁婚嫁21.舊年開拓濱鬆意30.憑空多出一彈正1.走馬上任新代官23.織田衆急轉直下32.上杉村上戰神川14.蒼天助我不助賊4.淺井長政爭功勞6.但見敵城內外絕51.一切應允穴山請55.天平一再傾倒去31.可笑桓武平信長25.守山漫步論天下13.四方貢物向京都21.福島合戰法螺響7.驚濤巨浪八王子11.長尾景虎緣一面4.一紙御書起波瀾28.戰國通貨永樂錢33.譬如驚雷腦卒中16.洛陽險訊天下動45.總要弄個大新聞49.大難臨頭各自飛23.金井隊進展順利14.彈正公山中八策(三)18.砥石出城共決死14.蒼天助我不助賊18.千成金竹葉馬標14.信長稍改舊顏色20.小小蠟燭譬千金6.天下三槍蜻蛉切1.虛驚一場腸胃炎18.初入飛驒詳細看15.尾張木下來拜見34.國興民富在眼前3.無爲蕭曹吾自隨29.一時不甚失良臣20.不同合污便爲敵7.所謂惡政興抑配8.戰國殘酷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