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

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

“冀州賢士也知世間有劉備嗎?”劉備見信大喜。

在執行鄭平的策略後,劉備心中多有忐忑。

畢竟以這五十萬饑民來脅迫毗鄰各州,始終是有損名聲的。

但現在。

沮授舉薦冀州前治中劉惠來青州,讓劉備心中的忐忑漸漸平息了。

心情激動的劉備,當即來到鄭平的辦公署,將這好消息分享給鄭平。

“顯謀,好消息啊!”

“冀州別駕沮公,向我舉薦了冀州前治中子惠公來青州。”

“韓馥庸人,有賢才而不用,反而當衆羞辱責罰,如此行徑,如何能讓賢士依附?”

劉備將沮授的書信遞給鄭平、語氣興奮。

鄭平亦是吃了一驚,快速的掃了一眼沮授的書信。

信中,沮授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劉惠的才幹,又隱晦的道出了劉惠在鄴城的遭遇,更是向劉備致歉、懊悔沒能說服韓馥救助青州饑民。

“沮公真義士啊!”

鄭平放下書信,感慨一聲。

雖然漢家天子被董卓劫掠,漢室威儀掃地,但大漢各州郡的士子,依舊有大量忠於漢室的賢才俊傑在。

沮授便是如此。

雖然是冀州別駕,但沮授並非是韓馥的家臣,因此沮授纔會對不能勸說韓馥救助青州饑民而向劉備致歉。

不僅如此,沮授還因此以冀州別駕之名、舉薦有德行才名的劉惠來青州。

“使君,可即刻遣人通知雲長,務必要對子惠公厚禮相待。”鄭平很快有了決斷。

這是劉備擔任青州刺史後,第一個來投的名仕!

劉備搖頭,言語中多了三分驕傲:“這信是雲長另遣人送來的。雲長已經跟沮公的信使去迎接子惠公了。”

鄭平微微一愣,隨即大笑:“雲長公私分明,是主公幸事啊!”

關羽的性格,不論劉備還是鄭平都清楚。

對於士人的態度一向都比較傲慢。

雖然有盧植跟隨教誨,但短時間內也難以改變關羽的性格。

然而,對士人的態度是私事,替劉備厚待賢士是公事,關羽能公私分明,當平原相已經合格了。

劉備亦是欣慰不已。

身邊有才能又能絕對信任的人不多,劉備對關羽寄予了厚望。

“子惠公曾是冀州治中,不如讓其擔任青州治中如何?”劉備詢問道。

治中是州刺史的高級佐官,掌衆曹文書,地位僅次於別駕,跟別駕一樣,平日裡都是在刺史府辦公。

劉備心中盤算好了。

劉惠是冀州名仕,若是直接外放當郡守、國相,平日裡不怎麼能見到,難免會讓關係顯得疏遠。

但治中就不一樣了,一有時間就能跟劉惠促膝長談,暢談這治州之術。

這交流的時間多了,關係自然就會親近。

而劉惠一來,劉備就給予治中這樣的要職,足以令其餘賢士欽慕來投。

鄭平點頭笑道:“治中的職務,目前都是由我在兼任,子惠公若來了,我也輕鬆多了啊。”

一州事務,幾乎都是鄭平在協助劉備。

焦和清談之輩,提拔的治中、功曹等人大抵是不能用的,上回徐和進攻臨淄城還跑了一大部分。

鄭平只能在涿郡來的文士和鄭玄的門生中,挑選一些能用的暫時頂替。

以至於鄭平這段時間,幾乎都在充當多面手。

調撥錢糧、考覈官吏、農商工坊、鹽鐵採製等等,幾乎都得鄭平來制定相應的流程、還要審批各曹文書。

劉備同樣沒閒着,溝通各郡、走鄉訪民、安撫士民等等,同樣忙得睡覺的時間都沒多少。

畢竟這涉及了青州在冊八十萬戶、三百餘萬人的衣食住行,其中還有五十萬需要賑濟的饑民。

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理清楚的。

一個優秀的內政人才,能減輕劉備和鄭平的壓力,也能讓刺史府的行政效率變得更高。

商榷了對劉惠的任命,鄭平拿出一份報告遞給劉備,上面記載了這次傳檄後,各州郡的反饋。

“使君,自檄文傳出之後,渤海侯袁紹第一個響應了檄文的呼籲,渤海郡、安平國、清河國、河間國的錢糧已經運往青州而來了。”

“徐州刺史陶謙,也響應了檄文,但陶謙希望能分出十萬饑民安置在東海國,以減少糧食運輸中的消耗。”

“泰山太守應劭回信,他已經在籌措錢糧運往青州,並承諾在明年秋收之前,都會持續的向青州運糧。”

“山陽郡太守袁遺和濟陰郡太守袁敘,也表示會支援青州,但他們的錢糧得明年開春的時候才能運來。”

“其餘如濟北相崔言、任城相鄭遂、陳留太守張邈等,都有許諾。”

“.”

劉備靜靜的聽完鄭平的彙報,忽然眉頭一皺:“兗州劉刺史沒有回信嗎?”

鄭平搖了搖頭:“沒有,具體原因,我已經遣人去打探了。”

按正常道理,劉岱一定會支持劉備的。

劉岱不僅需要名望來執掌兗州,東萊郡還是劉岱的故鄉。

於公於私,劉岱都會支持劉備。

但如今連張邈都回信了,劉岱的信使卻一直未到。

正商議間。

散吏來報:“別駕,禰衡求見!”

鄭平眉頭頓時一皺。

禰衡一直在兗州替劉備揚名,若無緊急事,是不會返回臨淄城的。

不多時。

禰衡疾步而來,見劉備也在,連忙行了一禮。

“正平,你不在兗州,怎麼會忽然返回?”鄭平凝聲詢問。

禰衡語氣多了幾分焦急:“喬瑁死了!”

劉備吃了一驚:“東郡太守喬瑁,他怎麼死的?”

鄭平隱隱猜到了原因。

禰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兗州刺史劉岱,素來跟喬瑁不和,前些日子劉岱遣親信王肱收羅了喬瑁的罪證,以喬瑁詐作三公書信、又屢次衝撞上官爲由,將其斬殺。”

“喬瑁死後,劉岱以王肱爲東郡太守,同時傳訊陳留太守張邈、山陽郡太守袁遺等人,讓各郡將所有支援青州的錢糧都運到東平國。”

“以兗州的名義,向青州運輸賑濟饑民的錢糧!”

劉備的臉色瞬間大變:“劉公山這是想做什麼?殺喬瑁,聚錢糧,他難道不知道這會引起衆怒嗎?”

對於劉岱這離奇的舉動,劉備難以理解。

就一個大家齊心分名望的事,怎麼就變得如此複雜了?

鄭平眼神深邃,嘴角泛起一絲嘲諷意:“果然,越是到了爭搶名望的時候,這羣人自私自利的心態就越發的明顯。”

“會盟討董如此,救濟青州饑民也是如此。”

“劉岱殺喬瑁是在立威,聚錢糧於東平國是在區分異己,他想借此機會,執掌整個兗州!”

劉備不由怒道:“以殺立威,豈能讓人心服口服?劉公山此舉,不僅犯了衆怒,還會讓兗州錢糧難以運往青州。”

本以爲劉岱是最不會出問題的一環,結果偏偏最先出問題的就是劉岱。

人心不足蛇吞象。

劉岱雖然想給青州支援錢糧,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劉岱想將救助青州饑民的名望一個人給包了!

東平國的能支援給劉備的糧食不多,劉岱得不到多少名望。

但若是能聚兗州錢糧,以兗州之名將錢糧送往青州,那這名望可就不小了。

到時候天下人都知道,兗州刺史劉岱、義救青州。

而如張邈、袁遺、袁敘等人,就只能匍匐在劉岱的名望之下!

可張邈等人,又豈會是甘居人下的?

劉岱殺喬瑁立威,就能殺張邈立威,殺袁遺立威。

將錢糧聚集在東平國就更不可能了!

誰知道劉岱會不會趁機招兵買馬,再攻殺各郡?

“顯謀,可有良策制止?”劉備看向鄭平。

這兗州的錢糧若是運不來,青州就會缺少一大批可以用來賑濟饑民的錢糧。

鄭平搖頭冷笑:“劉岱自己尋死,誰也救不得他。是我小覷劉岱的野心,高看他的器量了。”

“既然不想要這名望,那也別怪我不顧同州之情了,別以爲這就能讓我束手無措。”

“使君可立即去信給陶謙,讓他準備接受接受十萬饑民。”

“同時調回子義,護送十萬饑民南下!”

“再去信琅琊國臧霸,有敢劫掠者,便是跟整個青州爲敵!”

陶謙的目的,鄭平很清楚。

什麼錢糧運輸損耗大,都是藉口。

陶謙是想將這十萬饑民安置在東海國,不僅能增加大量的人口,也能助陶謙平衡徐州的各方勢力。

但陶謙的這個述求,對劉備而言並沒有損害。

相反。

這十萬饑民南下安置在東海郡,不僅能增強青徐之間的聯繫,也能將劉備的名聲傳到徐州。

在鄭平的整個天下大勢的謀劃中,這樣的部署是有利無害的。

若陶謙能更豪氣一點,安置個二十萬饑民,就更妙了。

天下紛爭不斷。

不論是幽州、冀州,還是兗州、豫州,幾乎都是州牧刺史跟各郡的太守國相不和。

這些野心家之間,勢必都得刀槍比一比才行。

唯有徐州在未來兩年相對安穩一些。

將饑民安置在東海國,有陶謙的許諾和東海糜氏的存在,讓這些饑民勉強吃飽是沒問題的。

至於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水平.

亂世之中,能活命就已經是奢望了。

想要安居樂業,唯有青州錢糧富足、劉備立足天下之日。

仔細斟酌了鄭平的計略,劉備凝聲道:“既然陶使君主動請求將十萬饑民安置在東海國,想必陶使君能有足夠的錢糧。”

“這事可以允諾!”

“可惜啊,若其他州也能有這個想法,就不用運糧來青州了。”

鄭平淡然一笑:“使君,切勿有這般想法。陶使君主動將這十萬饑民安置在東海國,跟糜子仲是息息相關的。”

劉備一愣:“子仲?這又是爲何?”

鄭平輕笑:“使君是否還記得,糜子仲上回仗義相助,使君回饋了《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

“這東海國也屢遭黃巾破壞,地廣人稀,有大量的無主荒地。”

“贈糜子仲《汜勝之書》《四民月令》還是《曲轅犁》,本就是希望糜子仲來年能獲得大豐收。”

“陶使君亦是逐利之人,既然有增加作物產量的方式,那麼自然就不肯錯過。”

“但不論是《汜勝之書》還是《四民月令》,目前都不適合單個的田戶,而更適合擁有大量田戶、耕牛的世家豪族,以及用於官府屯田。”

“陶使君想用這十萬饑民在東海國屯田,如此一來,陶使君來年就能獲得更多的糧食充盈府庫。”

劉備會意:“雖然屯田民比一般的田戶賦稅更重,但當前唯有先解決饑民的溫飽,才能再談其他的。”

“只是我先前已經有了承諾,如今再驅饑民入東海國,他們如何能信我?”

鄭平笑道:“此事不難,青州天寒,徐州相對溫和,可優先呼籲家中房屋破敗的前往東海國。若是願去的,官府會贈禦寒衣物。”

“如此一來,也能暫時解決禦寒衣物不足的困難。”

“同時承諾這些南下的饑民,使君也會來東海國走訪,若饑民在東海國不能溫飽,最多一年,使君會將他們接回青州。”

“使君要謹記,我們只是承諾陶使君將青州饑民安置在東海國,但並不意味着這些青州的饑民使君就不能管了。”

“倘若這些青州饑民在東海國過得不好,使君就有權將其接回青州!”

劉備仔細揣摩鄭平的話:“原來如此,相當於這些青州饑民只是我暫借給陶使君的,但陶使君會同意嗎?”

鄭平哈哈一笑:“陶使君怎麼會不同意?他要這些饑民是爲了賺取更多的糧食,若饑民不滿就會滋生叛亂之心,這個時候陶使君將不滿的饑民送回青州。”

“不僅不會讓使君對饑民失信,陶使君也能避免饑民叛亂的隱患。”

“而使君和陶使君也能因此而締結同盟情誼,他日一方有難,另一方也能出錢糧兵馬幫襯。”

“皆大歡喜的事,何樂而不爲呢?”

劉備恍然大悟:“顯謀妙計啊!如此一來,兗州變故平添的風險,也能借徐州之力穩住了。”

鄭平點頭:“但此事還得使君親自跟陶謙見一面,利弊權衡,各取所需。”

(本章完)

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請假一天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
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請假一天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