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張昭?!

這個名字,李基自然是無比熟悉。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也正是這句話讓張昭成爲原軌跡東吳之中最爲出名的文臣之一。

當然,或許也正是因爲這一句話讓孫權產生了忌憚,以至於張昭終身不得任丞相。

但張昭在東吳之中做不了丞相,那是孫權所能忍耐的極限,並非是張昭的能力上限不足以擔任丞相。

李基倒是有心通過錦衣司留意張昭的動向,但只知道張昭原軌跡是東吳重臣,卻完全不記得張昭是哪裡人氏,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士子幾乎都是到處遊學,居無定所的。

沒想到尋尋覓覓之間,張昭反倒是就借住在顧雍的府上。

“好好好,元嘆舉賢有功,主公得知後必有嘉賞。”李基笑吟吟地道了一句。

有了替代顧雍之人,那麼也就代表着可以將顧雍外放去擔任關羽的副手了。

以着顧雍在吳郡積攢了一年處理方方面面瑣碎政務的經驗,到了島夷那必然也是信手拈來的,且這如何不能算是讓顧雍主政一方,給與了一個發揮更自由的平臺?

李基在打發了顧雍回去繼續當值,且做好向其他人交接政務的準備之餘,良心沒有一點點的發痛。

雖說在如今的大漢政治氛圍之中,派去交州擔任官吏都算得上是流放,更何況還是到比交州更原始許多的島夷,某種意義上那更是流放中的流放。

‘不過,郡丞之位……’

李基略微斟酌了一下,心中便已經有了主意。

李基不是個只會一味畫大餅的君子,既然承諾推薦顧雍爲郡丞,李基自然不會食言而肥。

吳郡郡丞之位,李基就算想給顧雍,劉備也絕對會反對。

不過,不是還有一個會稽郡郡丞之位空懸嗎?

當即,李基就拿了一份空白竹簡書寫起任命顧雍爲會稽郡郡丞的文書,然後讓人送去給賈詡蓋印用章。

之後只需要再以郭異的名義上朝廷報備,再向十常侍補交一些錢,那麼顧雍這個郡丞之位也就是名正言順的了。

而後,顧雍被會稽郡郡守郭異派到島夷,那就與李基無關了。

想到這裡,李基臉上不禁露出一抹笑容,派人去將關羽請來,然後跟劉備具體商議了一番前往島夷的細節。

而“島夷”算是一個古稱,爲了更便於稱呼,討論之時便取其中一個“夷”字將“島夷”正式命名爲“夷洲”。

在完全敲定了前往夷洲的細節後,李基方纔提及了顧雍舉薦張昭之事,並且提議由顧雍前往會稽郡擔任郡丞然後派到夷洲協助關羽對當地進行治理。

對於顧雍的去向安排,劉備自是不會提出什麼異議,反倒是對李基的語氣之中也頗爲推崇的張昭升起了幾分興趣。

當日,在顧雍下值後,行動力拉滿的劉備便以拜訪顧雍爲由到了顧府。

不出所料,大漢魅魔穩定發揮……

尤其是身爲漢室宗親的劉備如今仁德名聲大盛,對於許多還僅是白身的士子而言,一套禮賢下士的推心置腹下來,沒有幾個能頂得住的。

翌日,當李基慢悠悠地來到府衙當值之時,劉備便帶了一個看上去約三四十歲,相貌嚴正老成的文士走了進來,向着李基介紹道。

“子坤,向你介紹一番,這位便是彭城張子布,昨夜備與之交談許多,政務之上可謂是受益良多。”

“見過郡丞。”張昭主動拱手行禮道。

李基起身回了一禮,細細地打量了一番張昭。

只是據李基昨夜通過錦衣司所查,張昭乃是156年生,至今也才堪堪30歲,相貌看上去卻是老成了不知道多少。

相反,張昭同樣也是在暗中打量李基。

如今張昭的名聲在徐州一地或算得上初顯,但與名揚天下的李基相比那便是螢蟲見皎月了。

年輕!

太年輕了!

這是張昭初次看到李基之時的第一感覺,且確是如傳聞那般風姿卓越,有君子似玉之態。

“子坤,子布應備之邀,願入府衙爲百姓造福,今後還望你們可以通力合作。”劉備開口道。

“還請子坤先生多加指教。”張昭謙和嚴肅地開口說着。

“子布來得正好合適,元嘆即將到他處就任郡丞一職,府衙之內正是人手緊缺的時候,子布正好可暫替元嘆的記事掾吏一職,如何?”李基問道。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張昭不露聲色地沉穩答道。

旋即,李基便親自將張昭帶到了正廳之中,然後讓顧雍將一應政務交接給張昭。

而張昭也不愧是被顧雍所推舉之人,在經歷了一陣的不適應之後,很快就上手了起來。

這一幕看得李基滿眼欣慰……畢竟,張昭若是不行的話,那麼李基也只能是重新接手這些繁瑣之事了。

幸好張昭不僅僅是人長得着急老成,就連性格能力也是相當沉穩老成的類型,這便讓李基放心了不少。

而經過三天的整備,關羽也率領着被劉備命名爲“夷軍”的部衆完全做好了出發準備,並且直接就在吳郡港口登上“夷洲號”。

此去夷洲的人員不僅僅是三千夷軍,還有兩千山越的家屬,合計爲五千餘人。

且除了一應行軍輜重外,還有着大量的種子、農具、衣物等等物資。

除此之外,還有顧雍!

對於安排自己登船之事,顧雍心中多有不解之處,問道。“子坤先生,我爲何要登船?且關將軍他們這是要往何處去?”

李基笑着說道。

“有一漁民回報在海外發現了一處疑似九州舊土,故以關將軍前去確認一番罷了,而元嘆不是將去會稽郡上任郡丞乎?”

“陸路顛簸難行,再加上關將軍本就要途徑會稽郡,故以基特意請求關將軍順路帶上元嘆。”

顧雍聞言,心中疑惑隨之大解。

且自己也確確實實收到了來自於會稽郡的任命書,將顧雍任命爲會稽郡郡丞一職。

這對於顧雍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了。

會稽郡離家近,偶爾就算是想要回家探親也不是什麼難事,再加上風土民情以及氣候習俗之類的,會稽郡與吳郡也是相仿。

所以,顧雍在得知李基是將他舉薦到會稽郡擔任郡丞一職之時,心中的感激可謂是無以言表。

在如此年紀,可以以郡丞爲起點,那是顧氏列位先祖都未能達到過的高度啊!

唯一讓顧雍有些奇怪的,便是在半年前吳郡與會稽郡私下尚且處於交戰狀態,不想會稽郡郡守居然會如此給李基面子,願意把自己任命爲郡丞。

“那便謝過子坤先生的好意了,說起來我尚且還沒有坐過海船,此次正好可以體驗一番。”顧雍感激地說道。

李基見狀,不忘關心地問道。“此去會稽郡,元嘆對家中可還有什麼交代的嗎?”

“會稽郡與吳郡相鄰,傳信也不過是數日便可到,也無甚可交代的。”顧雍不以爲然地忽略了李基的好意,應道。

李基意味深長地開口道。“還是交代一兩句吧,元嘆可留下隻言片語,基代爲轉交也是無妨。”

顧雍斟酌了一下,也覺得李基所說頗爲在理。

旋即,在其餘“夷軍”開始陸續登船之時,顧雍匆匆地手書了一封交給李基,然後方纔與前來相送的劉備、李基、張昭拜別。

尤其是對劉備與李基,顧雍心中可謂是大爲不捨又滿是感激。

而李基也似乎是被觸動了似的,離別之際不忘用力地拍着顧雍的肩膀,連連交代顧雍要好生照顧自己。

這讓顧雍心中越發感動,只覺得自己過往對於李基的偏見實在是太過於狹隘了,首次親近地直呼李基爲兄長,且言及上任之後也定然會不忘兄長教導,且懷仁心效仿吳郡治政,造福當地百姓。

“好好好,元嘆勿忘此言。”

李基拭去着眼角泛起的淚光,目送着顧雍所搭乘的“夷洲號”漸漸消失在了入海口的盡頭。

而同樣也對關羽的遠征心懷不捨的劉備見狀,忍不住上前安慰道。

“子坤,若是你心中當真不捨,現在派快船去將元嘆追回也尚且來得及。”

“罷了,罷了……”

李基搖了搖頭,道。

“豈能因私廢公?更何況元嘆既有那等才能,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焉能因與元嘆的私交而置無數百姓遺民的安居樂業而不顧?”

頓了頓,李基幽幽地嘆息了一句。

“且讓元嘆去吧,那也是能讓元嘆完全發揮才能的地方,只是此次一別,下次想要再見到元嘆就不知得是何年何月了。”

劉備聞言,心中也是頗有感觸地開口道。

“雲長何嘗又不是如此?備每念及此事,心中便是隱隱作痛,近一個月來夜夜難以入眠。”

“只是,這是雲長的選擇,備也只能希望雲長此前立下不世之功,如此作爲兄長亦是與榮有焉!”

特意來送別關羽的張飛,此刻卻是難得地沉默不言,只是遠遠地目送着關羽的方向。

然而,站在劉備、李基身後不遠處的張昭聽着那交談內容,只覺得是汗流浹背,越聽越不對勁。

‘元嘆,這壓根就不是就任郡丞,而是要被拐賣到海外去了?直接入地獄的那種?’

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63章 許文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72章 想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194章 緩稱王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244章 縱橫司第115章 蔡邕!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13章 血包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17章 陽謀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2章 三千金第14章 真罵戰第30章 三條路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72章 想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4章 變化第49章 漢!威武!!!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23章 有如仙餚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49章 漢!威武!!!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155章 欲爲王乎?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0章 門下督賊曹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
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63章 許文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72章 想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194章 緩稱王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244章 縱橫司第115章 蔡邕!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13章 血包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17章 陽謀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2章 三千金第14章 真罵戰第30章 三條路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72章 想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4章 變化第49章 漢!威武!!!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23章 有如仙餚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49章 漢!威武!!!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155章 欲爲王乎?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0章 門下督賊曹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