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

甚至,只要山越的問題解決了。

榜樣以及模板在前,未必就不能推動南蠻諸族也主動與漢人靠攏。

對於開發長江以南這個艱難任務而言,任何一個勞動力無疑都是可貴的。

而這,纔是李基無比看重這些吳會之地的山越的原因所在。

只要妥善安置了他們,引導着這些山越以着互利互惠的方式爲吳郡做出貢獻,那麼李基便能順勢地爲今後劉備集團定下與南方諸蠻和平共處的戰略。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劉備集團足夠的強勢,使山越南蠻畏我大漢之威,再以恩德服之,輔以利益關連,如此方爲王道!

而隨着富春山的軍報傳回吳縣,結果也正如李基所預料的一般。

至於具體的以物換物規則,李基倒也基本制定得完善。

這一番言語下來,郭嘉對於眼前的這個于吉倒是多了些許敬意,轉而應了下來之餘,問道。

正好隨着吳郡水利一步步完善,越來越多的土地已經具備改爲良田的潛力,只是一時吳郡官府還騰不出什麼人力去大規模開墾罷了。

旋即,李基便書寫政令且用印蓋章,令糜芳前往富春山負責互市諸事,與山越諸部落進行以物換物。

“主公,此不過是些許取巧小計罷了,眼下倒是急需在富春山設立互市,以取信山越,更是爲了避免山中的老弱婦孺由於食物短期而大批餓死,而導致山越與漢人的矛盾加深。”李基開口道。

“自作孽,不可活,縱使悔之亦晚矣,老道無甚可說的。”

因此,僅從商業考量的話,確實糜芳會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選。

更何況,山越本就沒有挖掘且利用礦產的能力,空有寶山也只能是瞪着眼乾焦急罷了。

因此,劉備自覺只要在這三五年內維繫好與山越之間的關係,那麼山越幾乎就與完全融入大漢沒有任何區別。

“糜芳?”

“既然主公推薦糜芳,那不妨就由糜芳一試之。”李基衡量了一下,答道。

“有!”

“可尚有口腹之慾未曾滿足?”

李基有些自嘲地搖了搖頭,然後拿過一卷空白竹簡書寫了起來。

不過郭嘉心生好奇之下,選擇去見一見那個所謂的于吉妖道。

“大勝。”郭嘉答道。

當這個消息被得知之時,李基尚且還沒有做出什麼反應,劉備反倒是表現得相當的興奮,道。

郭嘉點了點頭,令獄卒去將那些竹簡都取了出來,然後又私人去買了些酒肉回來送給於吉。

李基所算的不是個人人心,而是整個山越羣體的人心。

至於爲什麼是發現,而不是獻上!

抱歉,日月所照皆爲漢土。

並且于吉的牢房之中也多了一個小桌案,桌案上還有着筆墨以及竹簡。

“老道於獄中修行數月,也漸悟了己之過錯,以如此邪門歪道廣納信徒,確乃是取死之道,縱使那日不被李子坤所撞見,他日亦會死於他人之手。”

而在牢房之中似乎在打坐的于吉,看到郭嘉這麼一位少年的出現,神色也有些詫異地問道。

除此之外,以工代賑、造船工場、仁德書院、無牆之城、醫師院等等都是需要人手的。

“那些竹簡上所記載的乃是老道生平所學,不算得上是包羅萬象,亦包含了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醫道、煉丹等等。”

“看,子坤你又來了,年輕人便多些自信與朝氣纔是,總是這般過度謙遜可不好,如果可以的話,你與二弟稍微中和一下就再完美不過了。”

郭嘉點了點頭,然後從袖子裡取出手令宣讀了一遍。

當於吉聽到最後一個“斬之”時,臉色明顯地白了白,嘴巴張了張,卻又沒有說出話來。

只是如今人手緊缺至此,再加上山越之事的大局已定,也不可能讓關羽繼續率領重兵在富春山駐紮兼負責互市。

只是世事變幻莫測,如今李基幾乎已經將吳會之地的山越掌握在手中。

故以,在設立且負責主持互市的人選上,不僅是李基,就算是對於吳郡各項人事最爲清楚的劉備也一時有些犯了難。

“哦?爲何如此說?”郭嘉問道。

此前,李基猶豫着留下於吉,乃是考慮到或許需要通過於吉去與山越溝通,引導山越融入到大漢之中。

原本郭嘉只需將這個手令交給大牢,大牢那邊的獄卒自會執行命令。

直至郭嘉目睹着于吉酒足飯飽後,才令獄卒帶着于吉去行刑斬首。

于吉沉吟了一下,問道。“南面的戰事如何了?”

而等李基有條不紊地將山越之事都初步安排妥當後,驟然想起了一個被他忽略了近三個月之久的人。 “呵,光顧着處理山越,倒是忘記處理你了。”

“不戰而屈人之兵,使之心悅誠服以爲勞力贖罪,實乃高明也。”

郭嘉上下打量了一下於吉,答道。“子坤先生的一個小書童。”

即便是深山老林之內,那也同樣是大漢的礦產,只不過是此前大漢還沒有發現進行挖掘罷了。

于吉就彷彿力氣都抽空了似的,有些勉強地擡手朝着桌案上擺放着的竹簡一指,道。

“汝是何人?”

“如此一來老道除了一死,尚有它路乎?”

正好,這三萬餘人也算是發揮作用了。

畢竟,揚州山越可是自大漢立國以來就始終沒法完全根治的問題,而眼下劉備親自審閱過李基所做的計劃書後,深知只要山越踏了第一步,之後的便是想要脫離大漢也完全做不到了。

“這些學識隨老道直入黃泉未免可惜,便留給李子坤,也算是老道爲蒼生留下些許福祉了。”

至於那三萬餘已經繳械開始勞改兩月一十三天的山越青壯,“以工代賑”暫且已經不缺人手,李基準備將這三萬餘人都安排去開墾良田。

于吉也似是看開了,甚至連打坐的姿態也不擺了,整個人軟軟地躺了下去,道

“倘若南面戰事不利,難以處理山越問題,那李子坤或會用我去嘗試與山越溝通,如今既已大勝,那便代表老道在李基的眼中已無價值,唯有隱患。”

“你可有什麼話需要在下帶給先生的?”郭嘉問道。

“你猜得沒錯!”

于吉在大牢之中所住的地方,環境無疑還算是不錯的,畢竟此前李基考慮到或許會有用到于吉的地方,故以便留了些許情面。

于吉嘆息了一聲,道。“那看來老道的死期已至,終究還是逃不過這一劫啊。”

茲有妖道于吉蠱惑百姓,裝神弄鬼……今,斬之!

李基面無表情地寫下最後一個字,爲于吉的生命劃上了一個句號。

此言,劉備也是頗爲認可。

草藥、木材以及一些珍稀飛禽走獸等等都在可用於交換的名單上,其中最爲珍貴的則是提供各種礦產信息者,更是重獎。

ωwш ✿тт kán ✿¢ 〇

故以,山越即便是獻上了礦產,那最多隻能算是發現有功。

“還煩請小友代老道轉交給李子坤,此書就名爲《太平清領書》好了,若是能用,他便用了吧。”

只要山越完全融入到漢人之中,劉備自認也是可以將之視爲華夏的一員。

“子坤,你覺得糜芳如何?”

最終,劉備想到了一個人選,道。

“有!”

只等李基慢慢將這些山越完全變成吳郡的形狀,還需要擔心沒有帶路黨?又何須留着于吉那個隱患?

通過到吳郡之中“務工”的青壯以及帶回部落之中的技術,潛移默化之中大漢的服裝、文字、食物、習俗等等都將會完全影響山越的變化。

且不說賈詡已經抵達會稽郡與甘寧會合,將郭異牢牢地控制了起來,暗使郡守之權。

劉備有些無奈地評價了起來。

《春秋左傳》有云:“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隨後,郭嘉方纔帶着那三卷名爲《太平清領書》的竹簡回到府衙之中向李基覆命。

因此,爲了保證會稽郡各個縣城皆能納入掌控之中,劉備暗中抽調了一大批可爲心腹的官吏士子前往會稽郡協助。

故以糜芳儘管在府衙之中也有掛名,實則所負責的只有糜家的商業之事。

‘山越別無選擇,再加上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希望,他們選擇了受降。’

這還是郭嘉跟隨在李基左右治政多日,首次看到李基親自爲一犯人寫下處斬手令,這讓郭嘉不免有些好奇。

起碼相對比其餘犯人,于吉的牢房還多了一處小窗戶,有些許陽光照入到昏暗的牢房之中。

李基對於此人的印象不大好,故以一直沒有重用的意思。

旋即,李基將這一手令交給郭嘉前往大牢之中執行。

不過,如今劉備集團儘管已經算得上是人才濟濟,但是相對的各種攤子也是越鋪越大。

聽着郭嘉的講述,李基的目光沒有什麼變化,轉而落在了那三卷《太平清領書》之上。

不過,李基並沒有急着去觸碰那三卷竹簡,而是讓郭嘉帶了幾個醫師過來檢查一下竹簡內部是否塗抹了什麼毒藥之類的。

wωw ☢TтkΛ n ☢¢ ○

這個時代的道士可是一個比一個能作妖,李基可不會有絲毫的掉以輕心,免得被于吉給帶下去一起作伴了。

第24章 意在萬世第179章 清君側?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39章 威與德第35章 戒“備”森嚴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2章 孫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260章 精準翻譯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4章 意在萬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7章 二選一第46章 夜襲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4章 縱橫司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35章 戒“備”森嚴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44章 縱橫司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195章 地利!!!第47章 虛實之計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60章 地上涼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6章 以身入局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31章 共飲之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7章 虛實之計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0章 美人計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48章 李基論戰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80章 往吳郡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3章 勠力同心
第24章 意在萬世第179章 清君側?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39章 威與德第35章 戒“備”森嚴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2章 孫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260章 精準翻譯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4章 意在萬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7章 二選一第46章 夜襲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4章 縱橫司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35章 戒“備”森嚴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44章 縱橫司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195章 地利!!!第47章 虛實之計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60章 地上涼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6章 以身入局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31章 共飲之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7章 虛實之計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0章 美人計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48章 李基論戰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80章 往吳郡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3章 勠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