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

縱觀曹老闆一生時時都是親率大軍轉戰四方,自北向南,從東到西,可謂是讓曹老闆打了一個遍。

然而,曹老闆的這種行爲,且說其中有多少原因是曹老闆不放心將大量兵權交到他人之手,所以不得不而爲之。

更重要的一點,那便是習慣親歷戰陣的曹老闆一生經歷了多少兇險?

宛城之戰一炮害三賢,赤壁之戰狼狽而逃,潼關之戰割須斷袍……

儘管曹老闆在原軌跡之中每次都僥倖生還,但如此尚不能說明作爲主君親至戰陣一線的兇險乎?

只要曹老闆運氣稍差一點點,那麼整個曹家勢力只怕早就當場土崩瓦解了。

而另一個倒楣蛋袁紹就算是典型的教材,袁紹馬踏中原,佔據了大半個北方几乎未逢一敗,可謂是已顯露一統天下之勢。

然後,袁紹親領大軍南下,在官渡一戰被曹操以弱勝強……

可即便官渡一戰敗了,袁紹本來也依然是雄踞北方,只需重振旗鼓積蓄數年,輕易便可平推了曹操。

然而,親至戰陣一線的袁紹卻是硬生生地因此而憂憤病亡,致使整個袁家勢力就此土崩瓦解。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說明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八個字的正確性。

至於劉備沒有親領大軍,是否會影響劉備在軍中的威望,這一點李基更是沒有絲毫的擔心。

主君的威望從來就不該是親領大軍所建立的,秦皇漢武可曾自領一軍,他們的威望又是如何?

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漢人尚武精神達到了頂端,纔會有那麼多主君喜歡天天親領大軍南征北戰,以彰武德。

實則,都是惡習,一不小心就容易直接玩脫了!

甚至東漢三國時期,總有大量逆風翻盤的奇蹟,也跟這種惡習脫不了干係。

漢高祖劉邦一生捱了那麼多箭,最終也是挨箭而死,愣是沒給後世子孫留下足夠的教訓,

因此,李基在察覺到劉備也有這種苗頭的情況下,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將這種苗頭給摁住。

別說劉備在原軌跡中最耀眼的戰績是被人家火燒連營八百里,就算劉備果真是什麼軍事奇才,準備將這種天賦帶到大漢舞臺之上,李基也得將劉備摁在治所之中不準動彈。

對於李基的說法,作爲聰明人的郭嘉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確實!

劉備身爲吳郡郡守,只要劉備不出意外,就算是李基所領大軍戰敗,吳郡的局勢也不至於崩潰。

然而,劉備一旦親率大軍南征出現意外,那麼朝廷無疑將會指派新的吳郡郡守。

屆時對於如今百廢待興又即將走上正軌的吳郡所產生的破壞力,恐怕比上萬山越掠奪了一遍還要嚴重。

“只是如此一來,子坤先生既管吳郡政務,又領有兵權,恐不能長久啊。”

郭嘉似是提醒,又似是輕蔑地道了一句。“身爲謀士,就該不領兵權,否則早晚是取禍之道。”

對於郭嘉的提醒,李基自然清楚,亦知其中風險。

只是吳郡太小了,且天子尚在,目前就算李基有意對兵權進行改制也毫無意義。

不過郭嘉能注意到這一點,並且刻意地提醒上一句,倒也不錯。

李基原本還以爲恃才傲物的少年郭嘉還是個純正的愣頭青,看來還是能夠分清什麼是不可觸碰的底線的。

只是郭嘉那恃才傲物的性格,說不得就要做那種在不觸碰到主君底線的範圍內來回肆意橫跳就是了。

不過李基有意挑撥一下郭嘉,轉而笑着開口道。

“只是主公就是如此信任於我,我亦無可奈何……”

“或許古往今來尚且沒有謀臣領軍而善終者,但或許吾與主公便能成那等留名於史的知心主臣呢?”

一時間,郭嘉的小臉明明都沒有喝酒,硬生生地似乎被憋紅了,好懸一口氣沒上來。

旋即,眼看着郭嘉被這麼一句話給幹沉默了,李基也沒有繼續去理會郭嘉,任由着郭嘉開始翻閱一些關於吳郡南部的地形圖。

李基則是處理起陸陸續續自吳郡南部傳回的軍報,不時地微微蹙着眉頭。

趙雲早在三天前的夜間就率輕騎南下馳援,憑藉着極高的機動性以及被重新簡單修整過的官道,趙雲在天亮不久後便趕到了錢唐縣附近。

或許,那一股山越也沒有想到錢唐縣的援兵來得如此之快,並且還是一支騎兵。

以至於恰好在攻城的山越根本來不及做出什麼佈置,就被一鼓作氣的趙雲直接從後方鑿穿了那股毫無防備的山越。

騎兵正面對上輕步兵……

即便是輕騎兵,優勢之大也是難以想象的!千匹戰馬完全放開速度狂奔起來,所產生的震撼感甚至是能清楚地感覺到地面的震顫,對於士氣的衝擊甚至是遠大於直接的殺傷力的。

尤其是缺乏面對騎兵經驗的山越……

潰敗!

本就多是各自爲戰的山越面對着騎兵襲擊,未多久就直接潰敗,三千餘山越人各自散開朝着就近的密林逃命。

而本就含怒而來的趙雲亦絕非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率領騎兵對着那一羣潰敗的山越就是沿途追殺。

只是錢唐縣周遭或沒有那種罕見人煙的深山老林,但也絕不缺少各種樹木叢林。

因此,那些擅長山林奔走的山越往着叢林一鑽,速度受限的騎兵非但難以追上對方,反而是被那羣飲血茹毛的山越人給反殺了不少。

這讓趙雲縱使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是停止追擊,免得對於吳郡而言精貴的騎兵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戰後,趙雲所彙報的戰果是斬首869,俘虜125人。

戰果亦算不錯,但無疑遠遠還不至於讓人滿意的地步。

不過,這便是長江以南的地形!

騎兵在戰場的優勢極大,但是可以讓騎兵完美將優勢發揮出來的地方卻是不多。

事後,趙雲率兵休養一陣後,也不敢怠慢,而是繼續率領騎兵不斷在錢唐、餘杭、富春三縣之間巡視。

既是爲了威懾那羣躲入叢林難以追蹤的山越賊子,也是爲了能夠想辦法找到那一羣山越人。

除此之外,趙雲亦派遣士卒聯繫上了關羽,駐守在富春山一線的關羽方纔後知後覺地知道居然有山越人出現在了後方。

而如今,李基手中所閱讀的便是關羽傳回的軍報,內容並不複雜。

除了一部分是對於後方出現山越之事沒有察覺的請罪之言外,便是詢問如今關羽一部該如何決斷?

富春縣出現了山越,這在關羽看來必然是防線上哪裡出現了紕漏。

故以,關羽認爲既然富春山不能有效阻擋山越,那麼便不宜繼續駐紮在拉長補給線的富春山,而是該直接在錢唐縣、餘杭縣以及富春山一線進行佈防。

除此之外,其中關羽不忘自提了一句,由關某所駐守的富春山已有三月功夫未敢有山越人膽敢靠近。

料想只要關某坐鎮錢唐縣周邊,縱使山越賊子不知從何處翻山越嶺而來,那些山越賊子只需聞關某之名,也必不敢靠近錢唐縣周邊。

細細讀了一遍關羽剛剛送達的軍報,李基只能說論“傲慢”,這一位更是重量級。

相比之下,郭嘉那一點點恃才傲物,更像是些許微不足道的小傲嬌了。

這讓李基不禁覺得有些頭疼起來……

關羽沒有意識到那風雨欲來的平靜,但李基明顯察覺到其中那引人深思的地方。

假如關羽的神威無赦,使得山越俱爲之喪膽,那便不該會有山越人出現在錢唐縣周邊。

錢唐縣處於與會稽郡的交界處,距離會稽郡治所山陰也不過百里,其中還有一座名爲餘暨縣的城池在錢唐縣與山陰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山越既然能夠出現在錢唐縣,那麼距離餘暨與山陰也不過是咫尺之間,又爲何要舍餘暨與山陰,而特意襲擊錢唐縣?

捨近求遠,必有所求……

這讓李基意識到或許關羽作爲統軍之帥,平日裡時時鑽研兵書,統兵用兵能力大有長進。

但是在戰略上的目光,關羽卻是有着嚴重的缺陷,完全只將目光放在戰場之上,而沒有注意戰場之外的動向變化。

旋即,李基起身走到一面懸掛於主帳之內的吳郡南部地圖處,根據趙雲所述的山越逃亡方向,將那一股山越殘軍逃跑的區域在地圖上給圈了出來。

山越是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就算是在深山密林之中都可以輕易分清方向。

縱使忽然受到騎兵襲擊,身體的本能是不會出錯的,他們所本能逃跑的方向必然是他們認爲安全的方向,也就是……

李基將一個箭頭在地圖上劃了出來,神色微震。

富春山!

山越逃入密林的主要方向,分明又是遙指富春山!

儘管這種只是基於身體本能的一種推測,但是大量的山越都本能地逃往同一個方向,其中掩藏着問題是毫無疑問的。

富春山?

而在李基陷入到思考之時,郭嘉也大體將李基交給他的情報以及地形圖給瀏覽了一遍,眉頭也是跟着擰了起來。

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86章 糜家入吳郡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106章 夜襲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83章 對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72章 想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72章 想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6章 夜襲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79章 養望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25章 分割財政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99章 老道士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章 計將安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63章 許文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60章 地上涼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51章 暴秦遺民?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03章 軍情急報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章 計將安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94章 緩稱王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48章 李基論戰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6章 夜襲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46章 亞父之約
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86章 糜家入吳郡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106章 夜襲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83章 對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72章 想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72章 想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6章 夜襲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79章 養望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25章 分割財政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99章 老道士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章 計將安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63章 許文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60章 地上涼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51章 暴秦遺民?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03章 軍情急報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章 計將安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94章 緩稱王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48章 李基論戰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6章 夜襲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46章 亞父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