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血包

第113章 血包

“閹狗,吾定要將此事上稟天子,治你一個有意損壞節杖的大不敬之罪。”

心有餘悸的何苗冷冷地道了一句,決定返回洛陽之後,無論如何都要弄死這條閹狗。

隨即,何苗帶着其餘人徑直拂袖而去,留下臉色在不斷變幻的左豐在原地。

左豐亦知自己此舉,闖禍甚大。

縱使節杖沒有損壞,那也只是保底保住了九族,但是自己的小命未必就此高枕無憂。

且不說何苗事後的發難與追究,恐怕就連張讓都未必能饒得了自己。

一念及那種種可能發生的後果,左豐一時甚至顧不得劉備適才無禮的冒犯之舉,打算先行迅速返回洛陽向張讓稟報此事。

左豐清楚唯有先發制人,讓張讓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何苗的頭上,或許才能逆轉此事所造成的後果保住小命。

沒了劉備在場,其餘士卒也不敢阻攔左豐,只能任由着左豐緊緊地捧着節杖就帶着一衆隨從離開吳縣。

而在夏侯博匆匆離開府衙想要去找醫師之時,恰好看見夏侯蘭帶着一個醫師往着府衙的方向走來。

夏侯博見狀大喜過望,也顧不得爲何夏侯蘭會如此巧合地帶着一個醫師出現在這裡,不由分說地連忙上前令左右士卒架起那個醫師就朝着府衙趕過去。

“失禮了,我家先生受傷,還請閣下速速隨我而來。”

夏侯博道了一聲,就迅速帶着那個醫師趕回到府衙之內。

而剛剛將看似昏迷的李基安置在榻上,還來不及小心地爲李基擦拭血跡的劉備看到醫師的出現,可謂是大喜過望,連忙便請那醫師來爲李基進行治療。

隨後,劉備、夏侯博以及其餘一衆人等就被那醫師以着“避免風邪自傷口入體”爲由,盡數都給趕了出去,獨自在房間之內爲李基治療。

良久過後,在劉備心急如焚的注視下,那房門纔再度打開,似乎已經勞累不已的醫師從中走了過去。

劉備連忙上前追問道。“子坤怎麼樣了?”

那醫師沉聲地答道。

“那位先生只是出血過多,未曾傷及要害,吾已爲其進行止血包紮,但由於傷口是在腦袋,這段時候不宜用腦,亦不宜過度疲憊,需要好生休養一陣子。”

“並且如今那位先生也已經醒了過來,有什麼事閣下可自行入內詢問也無妨。”

劉備聞言,可謂是大喜過望,衝着夏侯博說道。“賞,大賞!”

隨後,劉備就急不可待地衝進房間之內,跟在其後的夏侯博則是從懷中直接掏出一金交到那醫師的手中,然後說道。

“還請閣下莫怪適才吾失禮之處,且在府衙之內暫住上些許時日,以方便隨時爲我家先生診治。”

那醫師連忙將那一金收入懷中,樂呵呵地說道。

“無妨無妨。”

而等夏侯博安排一奴僕帶着那醫師下去歇息,然後進入房間之內時,發現劉備已然坐在牀榻旁邊跟李基說着話。

李基的額頭處被包紮了一大圈,但眼睛明亮有神,氣血看起來也還算不錯,這讓夏侯博也隨之放心了下去。

“子坤啊,汝下次萬萬不可衝動,如若當真遭遇了什麼不測,備又該如何自處?”

面對着劉備那似乎有些絮絮叨叨的關心,李基一一接受,心中亦是有着些許後怕。

與何苗一樣,李基同樣也沒有想到左豐居然拿節杖敲人,這種行爲已然堪比前太皇太后王政君面對王莽索要玉璽之舉,狠狠地將玉璽砸於地,以至於崩角的程度。

匈奴人都沒敢主動損壞的節杖,愣是讓左豐給幹出來了。

“無稽之談”這四個字的殺傷力有這麼大嗎?

對此,李基只能抱着不理解,但尊重殘缺的態度去面對。

不過也幸好李基本就準備藉故被左豐打傷,因此早就有所準備,提前以雙臂架住了節杖,而不是頭鐵得拿腦袋去接。

至於那些看着嚇人的鮮血,實則不過是李基提前藏在身上的血包罷了。

只要李基被作爲天子使節的左豐打傷,且罪責盡不在李基身上,那麼李基就有了充足的藉口不再進京且不會引起任何的非議與懷疑。

不管是由於需要調養傷勢,還是擔心會遭受十常侍報復迫害,這都是李基完全可以推脫着不再入京的藉口,並且沒有任何人能挑得出毛病。

賈詡之計,乃是殺天子使節;李基之謀,則是借天子使節之手來傷己。

良久過後,等劉備似乎說得有些乏了,李基這纔開口道。

“基無甚大礙,只是如此一來,恐我等會被宦官之流記恨,基亦再難入洛爲官,只能繼續留在吳郡聽候主公安排了。”

遲遲沒能反應過來的劉備聞言,臉上猛然浮現了狂喜之色,並且是劉備下意識想要壓制都難以壓制的狂喜。 此前,劉備對於李基的離去,心中糾結惆悵,可堪是忠義兩難全。

這一刻,劉備縱使自己不該有絲毫喜悅,但一念及李基將會繼續留在身邊輔助自己,難以控制的喜悅就忍不住隨之涌上心頭,上揚的嘴角卻是無論如何都壓不下去。

以至於劉備爲免自己失態,在提醒李基多加休息之餘,就似乎是有些狼狽地落荒而逃。

等劉備離去片刻之後,一直隱於暗處觀察事態發展的賈詡方纔施施然地走了進來,看着李基那被包得一層又一層的腦袋,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道。

“子坤,你這也太狠了,差一點恐怕都要沒命了吧?”

李基聞言,眉角略微一挑。

連賈詡都看不出來,看來確實無甚破綻,這讓李基放心了不少,轉而道。“修養一些時日即可,就是這段時間一應公務瑣事,還需拜託文和代理了。”

賈詡點了點頭,隱隱覺得似乎哪裡不太對,但細細一想,一時又看不出來,轉而道。

“不過子坤是如何說服何苗配合你激怒左豐的?”

李基掃了一眼大門的方向,賈詡會意,走過去將大門關上。

李基方纔低聲地說道。

“此事,說到底本質乃是外戚與宦官之爭,必須要進行一方進行取捨。而以主公之性格,如何會願意依附於宦官之下維持官身?如此一來,自然是隻能選擇外戚。”

“至於說服何苗,此事亦是簡單。”

對於不擅於口舌的賈詡而言,倒是頗有些興趣地追問道。

“簡單自從而來?那何苗貴爲外戚,權勢滔天,如何動其心?”

李基施施然地答道。

“何苗身份雖貴,但始終有一點時常讓人詬病,那便是無論何進還是何苗的地位均是依靠於何皇后而來,自身並無軍功,更無甚政績可言。”

“因此於朝堂之上,自然是權勢滔天。然,在地方上,何進與何苗完全需要依賴於世家支持方有一定的影響力。”

“所以,只需言及一句:吾若入朝堂,輔助大將軍,僅是一幕僚,可有可無罷了。若我留於江東之地,可使長江以南遍佈大將軍影響力。”

賈詡聞言,忍不住讚道。“妙!難怪那何苗居然願意如此配合子坤。”

“並且,受了這出乎意料的一擊,想必何苗會更爲確信我的投誠,並且今後對於主公立足江東之地,治理揚州亦會大爲支持。”

李基淡淡地說了一句,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頭上包着的那一團東西。

因此,李基後續之所以刻意扮慘,不僅僅是爲了騙過左豐,更是爲了演給何苗看,讓何苗心生愧疚。

可以說,今後只要何進不倒,今後劉備在揚州的地位將會固若金湯。

而等到何進倒臺,屆時亂世已至,那麼何進對於劉備而言本也會失去所有的價值。

“不過也真虧得子坤願意捨命,方能既讓主公得了刺史之位,又無須襲殺天子使節,且繼續留在吳郡之地。”

賈詡忍不住繼續感慨了一句。

若是換做賈詡,別說賈詡能不能想到這個法子,就算是想到了,賈詡也絕對不會壓上自己去博取這個機會。

“爲臣本分,不過是不願使主公左右爲難罷了。”李基應了一句,並沒有對此有什麼得意的。

說到底,此事之所以如此成功,除卻了左豐比李基預估得更加上頭之外,更重要的是尋常人根本想不到會有“血包”的存在。

在這個外科手術尚未被髮揚光大,更無須輸血的時代,“血包”完全算得上是一個思維盲區。

因此,別說是騙過何苗左豐,就連賈詡都對此深信不疑。

而賈詡對於李基的犧牲自愧不如之餘,說道。

“經此事之後,子坤之名必將更噪,‘天子欲邀之入京爲官,李子坤捨身擋節杖’之事略微發酵一番,想必今後天下欲拜訪子坤之士子亦將更加不知幾何。”

李基笑着答道。“這倒是個意外之喜,希望能爲主公吸引來幾個真正的大才。”

“既然如此,那麼子坤先歇息一陣……”

賈詡看着李基那說話似乎都頗爲虛弱的模樣,也不再叨擾李基,開口道。

“接下來,吾也稍微動彈一下,爲子坤在那一衆重臣世家派來的使者們中略微引導一下好了。”

(本章完)

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83章 對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0章 美人計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52章 吾計成矣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61章 徹底定調144.第144章 大海第163章 許文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4章 真罵戰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52章 密函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87章 借刀殺人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72章 想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0章 往吳郡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13章 血包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33章 你也有計?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170章 上當矣!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4章 緩稱王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79章 清君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72章 想第13章 口袋陣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31章 共飲之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3章 口袋陣第106章 夜襲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74章 大漢基瘟?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39章 威與德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45章 冤否?
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83章 對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0章 美人計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52章 吾計成矣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61章 徹底定調144.第144章 大海第163章 許文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4章 真罵戰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52章 密函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87章 借刀殺人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72章 想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0章 往吳郡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13章 血包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33章 你也有計?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170章 上當矣!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4章 緩稱王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79章 清君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72章 想第13章 口袋陣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31章 共飲之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3章 口袋陣第106章 夜襲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74章 大漢基瘟?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39章 威與德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45章 冤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