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

甚至,李基腦海裡莫名地蹦出了一個,絕對可以讓蔡邕驚愕交加的稱呼——“老逼登”。

這個稱呼一出,恐怕會氣得蔡邕當場悔婚吧?

在“計謀模擬器”的推演之中,順利地讓雙方婚事就此“黃”了,難道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屆時,再來上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不行不行,味太濃了!

尤其是蔡昭姬的前夫衛仲道就是河東人士,而且李基自稱是隴西人士,隴西同樣又屬於河西區域。

衛仲道嘎掉的時候是個少年郎,如今李基同樣也是少年郎。

此句一出,說不準能氣得當場擡走蔡邕。

而就在李基不經意地在腦海裡冒出了不少不敬老丈人的念頭之時,蔡邕也是有些不知道該對李基說些什麼。

對於李基這一位準女婿,蔡邕無疑是滿意的。

無論是才學、樣貌、名聲、心性,蔡邕觀之,皆是上上之選。

便是家世中落,並不是什麼豪門望族,但李基將來或可自成豪門望族,自然也就無須家世於背後點綴之。

尤其是李基如此少年郎,並沒有介懷蔡昭姬的“不詳之名”,憂慮於蔡昭姬今後如何安身的蔡邕,心中甚至對李基有着一二分感激。

終於,還是蔡邕率先打破了安靜,開口道。

“賢婿,此次登門可有要事?”

有了蔡邕的定調,李基也是暗自舒了一口氣,順着說道。

“丈人,基此次前來,一則是爲了求閱典籍,二則是有一事欲請丈人相助之。”

“典籍之事,賢婿既爲自家人,也無須再用‘求閱’二字,今後賢婿可自行出入偏院瀏覽就是了……”

頓了頓,蔡邕接着說道。“就是不知道賢婿欲求之事乃是?”

李基聞言,從袖子之中掏出了一份竹簡遞到了蔡邕的面前,在蔡邕打開竹簡看了起來之餘,開口道。

“丈人,基至吳地,入目所見,江東之地與中原地區的差距不僅在於人口、經濟、糧食,還在於文化。”

“中原之地多奇士,且私學盛行,類似於‘荀氏八龍’這等名士輩出。然,長江以南,罕見名士,便是連教導後輩之私學亦是少之又少,多僅是各世家豪族自行學之。”

“如此一來,中原與江南之地的差異將日益變大,若無奇才名士以做支柱,江南之地何談繁榮?”

“因此,基在此斗膽,初擬了一份書院建設計劃,請丈人爲院長,教導有德之學子,教化衆生,爲天下貢獻英才。”

在這個時代有着大量的私學存在,但真正的書院需要在原軌跡的幾百年的唐朝纔會初步出現。

即便是潁川,那也是私學,也並非是真正的書院。

因此,當蔡邕細細地看完李基在書簡之中所列的書院之名,可謂是深受震動。

私學爲私,均是名士爲便於教導後輩或友人子弟而設。

書院爲公,則是廣收天下有天賦之學子教導之。

儘管書院在李基的眼中或許算不上是什麼,但在這個時候恰好是踏出了教育“由私變公”的一大步,且也能一定程度改變文士俱出於世家豪族的局面,給予一些更底層的百姓上升的通道與機會。

此前,李基並非是沒有這麼一個想法,而是書院的創立必須要有真正的大儒坐鎮。

在劉備沒有大儒支持的前提下,就算李基有心想要創立書院,那也是空中樓閣。

雖然劉備之師盧植就是大儒,但貴爲北中郎將,自然不可能特意棄官去擔任一小小的書院院長。

而在與蔡昭姬確定婚期之後,李基自然便將主意打到了某種意義上真正變成了自家人的蔡邕。

自家人,不用白不用,用了也是白用。

白用白嫖之事,李基最爲喜歡不過了。

且有了蔡邕建立書院的話,那麼原本李基還有些煩惱今後假如以名聲吸引來的文士,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文士不接受劉備的橄欖枝流失的問題。

而有了書院之後,非但吳郡之地對於天下文士的吸引力更進一步,且書院也能不斷吸納文士停留在吳郡之地。

可以說,這對於劉備與李基而言是個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唯一的問題就需要勞煩老丈人出力罷了。

更何況,李基的心性最孝順不過了。

蔡邕遠離朝政,每日無所事事地宅在家中,讓李基着實心疼壞了,且也生怕蔡邕今後天天緊盯着自己,還不如多給蔡邕有點事情做做,也算是聊表一番孝順,也能讓蔡邕實現人生價值。

而蔡邕細細地看着竹簡,短短的數百字,蔡邕足足看了一刻鐘之久方纔意猶未盡地緩緩放下了手中竹簡。

不過蔡邕沒有推辭,也沒有同意,而是語氣慎重地問道。

“此事,劉玄德知否?還僅是賢婿一人之意見。”

李基答道。“丈人可放心,此事基已告知主公知曉,且主公也言及若丈人有意擔任書院一職,必會傾力支持之。”

頓時,蔡邕的眼中明顯地閃過了喜悅與意動之色,開口道。

“此事善莫大焉,但事關重大,且僅老夫一人遠遠不足以支撐賢婿所言的龐大書院,還請待老夫聯繫各方好友確認可否相助,方能做出決斷。”

李基聞言,心中一喜,已知蔡邕的態度是相當支持創立書院的。

而以着蔡邕的人脈與名聲,只要蔡邕傾力支持,那麼此事便是成了大半。

當即,李基開口道。

“那便勞煩丈人費心了。”

“嗯。”

蔡邕應了一聲,接着說道。“賢婿既也是爲了借閱典籍而至,可自行前往偏院,老夫還需細細斟酌一陣。”

蔡邕說罷,便徑直重新埋首研究起手中竹簡的內容。

李基見狀,也不再打擾蔡邕,而是自行退出了正廳,然後朝着蔡邕存放典籍的偏院走去。 只是,等李基走入偏院之時,恰好看到了蔡昭姬正有些吃力地捧着一大堆竹簡。

李基與蔡昭姬相視一眼,頓時雙方都有些愣在原地。

不過,李基很快反應了過來,快步上前,從蔡昭姬的懷中將大半的竹簡也抱了過來,替蔡昭姬分擔了一下重量之餘,溫聲道。

“不必勉強一次性便抱那麼多的竹簡,大可分批抱,慢慢來。”

“嗯。”

蔡昭姬的神色依然是那般的清冷典雅,唯有臉上飄過了一抹輕微的酡紅。

眼前之人,蔡昭姬自然知道。

有過一面之緣的俊美少年郎,同時也將會是自己的夫君。

只是,蔡昭姬沒想到會在這裡,且也會這麼突然地見到對方,讓對方看到了自己那有些狼狽的姿態。

“其實,我一個人也可以的。”

蔡昭姬有意地想要向未來的夫君解釋一句,但開口所說的語氣過於清冷平淡,反倒是有幾分不領情的味道。

“你又不是一個人,不必勉強。”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便抱着竹簡跟着蔡昭姬走了進去,幫蔡昭姬一點點地將這些竹簡都整理存放了起來後。

蔡昭姬看着李基額頭微微有些冒汗,便從袖中拿出了一塊簡約的手帕遞給李基,道。

“擦擦。”

“好。”

李基依言接過手帕擦了擦汗,然後看着手帕上不可避免地沾上的汗漬,一時倒也不知在這個時代手帕是否要再還給女子。

且雙方的關係,又是那種既親密又陌生的感覺,如何不失邊際感進行相處本就是難題。

在前世,夫妻雙方不和的見多了,但是類似於這種夫妻雙方不熟的,那當真是罕見。

而蔡昭姬似是看出了李基的猶豫,嘴脣輕輕一抿,道。

“留着吧。”

“謝謝。”

李基再度依言,然後將那手帕直接收入懷中。

只是隨着這兩句話過後,雙方不可避免再度陷入了一陣安靜之中。

直到片刻後,蔡昭姬方纔開口道。

“在婚禮之前,你我見面亦不太合適。”

李基下意識地解釋道。

“我是爲求閱典籍而來,且得到了丈人的允許。”

丈人?

蔡昭姬的美眸忍不住睜大了些許,那清冷臉龐之後的耳垂卻是不免多了幾分紅潤。

尚且沒有真正成親,卻是連“丈人”都稱呼上了,那豈不是在暗示讓我提前叫他夫君?

“我不會那樣稱呼你的。”

蔡昭姬道了一句,讓李基有些意味不明。

“起碼,在那之前,我不會那樣稱呼伱的。”

等蔡昭姬再補充了一句,李基這才完全反應了過來,且看着在略顯昏暗的屋內,蔡昭姬那典雅清冷的臉龐上似是有些掩蓋不住的羞意。

那種強烈的反差感,讓李基怦然心動,驟然意識到了蔡昭姬果真是個大美人。

而感受到李基變得有些灼熱的眼神,蔡昭姬的神色動作越發的有些不自然,轉身便朝着屋外走去,道。

“我先走了。”

眼看着蔡昭姬即將離開,李基下意識地開口阻止道。

“等等……”

“嗯?”

蔡昭姬的腳步一頓,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基。

李基見狀,連忙道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昭姬,我急需大量與水利有關的典籍內容,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蔡昭姬的神色有些猶豫,問道。

“很急?”

“很急。”

“現在就要?”

“越快越好。”

大家除夕快樂哦~

(本章完)

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37章 二選一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83章 對策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15章 蔡邕!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3章 已有妙計?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49章 漢!威武!!!第106章 夜襲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5章 戒“備”森嚴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0章 美人計第70章 開擺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95章 地利!!!第244章 縱橫司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4章 真榜一大哥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144.第144章 大海第260章 精準翻譯
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37章 二選一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83章 對策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15章 蔡邕!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3章 已有妙計?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49章 漢!威武!!!第106章 夜襲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5章 戒“備”森嚴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0章 美人計第70章 開擺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95章 地利!!!第244章 縱橫司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4章 真榜一大哥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144.第144章 大海第260章 精準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