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夫人

諸葛亮看到孫紹時,還沒說話就笑了:“殿下,益州可不靠海啊。”

“孔明兄,我不是來跟你談生意的,我是來跟你算帳的。”孫紹佯作嚴肅,指指諸葛亮,然後也不待諸葛亮請,自己上了座。諸葛亮見他這麼不見外,倒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好也跟着上了座,小心的陪在一邊,等着孫紹和他算帳。

“孔明兄,劉備在江陵遲遲不進,到了襄陽又駐足不前,浪費了合擊夏侯淵的大好戰機,他究竟是想幹什麼?”孫紹沉下了臉,非常不高興的說道:“我想他不會和我有什麼矛盾,可是他也不應該和我岳丈有什麼齟齬吧?我岳丈和張將軍可是他起兵時就跟着他的老人,忠心耿耿,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拋棄他,如果他有這個想法,那可和他的仁厚之名相去甚遠,讓人太寒心了。”

“殿下誤會了,劉使君怎麼可能有這種想法呢,那是形勢所然啊。”諸葛亮明知孫紹是來訛詐的,也不敢讓劉備承擔這個罪名,他自己也不想承擔,所以只能往形勢上推,往江東身上推。“殿下想必也明白,當時孫車騎駐兵柴桑,其意也不在救援殿下,而在西川,你說劉使君還能怎麼辦?關君侯是忠臣,他想必能明白劉使君的無奈的。”

“哼哼。”孫紹似笑非知的看着諸葛亮:“法孝直死後,孔明兄就是劉備身邊的首席謀臣吧?”

諸葛亮知道這不是什麼讚語,連忙搖頭,半真半假的謙虛。

“孔明兄不肯認沒關係,不過,我那岳丈可是認定了你。”孫紹不遮不掩的說道:“別怪我沒提醒你,他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個仇,恐怕要落在孔明兄身上了。”

諸葛亮淡淡一笑,雖然眼下關羽的威名赫赫,在劉備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可一世,但是他並不擔心,關羽在權謀上的短視他知之甚深,到時候只要略施手段,也許就能擺平這件事。

“我岳丈梗直,不懂那麼多彎彎繞,我這做女婿的,也只能多辛苦一些了。”

孫紹一句話,把諸葛亮嚇得一激零。他可以不把關羽當回事,但是他不能漠視孫紹。眼前這一切都是這個年輕人不動聲色的運籌帷幄造成的,看似癡人說夢的弭兵大會也在他一步步引導下正式啓動,老辣如楊彪也倚重他,他如果幫助關羽對付自己,那自己豈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關羽如今的地位無人能比,自己還有點優勢的只有權謀,可是孫紹的權謀顯然不亞於自己,或者說聰明還有過之。比如自己苦心研究的那個千里眼,在自己手裡還覺得精妙絕倫,可是和孫紹手中的一比就相形見絀了。孫紹在幾年內衝破孫權的猜忌,才二十出頭就封王了,而自己呢,到了劉備手下十三年,剛剛鬆了一口氣,又一着算錯,被關羽死死的壓住,這裡面的差距顯然不可以道里計。

諸葛亮沉默了,眼角耷拉了下來,顯然有些沮喪,壓力很大。在那次孫紹和他討論一滴水中的墨經學問時,他在這方面就認輸了,而現在,面對已經貴爲越王的孫紹,他的心理優勢全面崩潰。

“士載。”孫紹對身後的鄧艾擺擺手,鄧艾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雙手送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看了一眼,吃驚的擡起頭:“孫夫人要回益州?”

“屁話。”諸葛亮話還沒說完,孫紹就爆了一句粗口:“你覺得現在孫劉不聯盟的話,能和曹操對抗嗎?真的憑天子一紙詔書,你們就能割據江南?”

諸葛亮一愣,孫劉要聯盟,這個道理他懂。可是要讓孫尚香回來,這可有點難了。且不說吳夫人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就說孫尚香那脾氣,劉備也不敢要啊,萬一哪天孫劉再翻臉,孫夫人會不會成爲刺客?在公安那兩年,劉備哪天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怎麼可能還想再過這樣的日子。

“孫劉要聯盟,我姑姑當然要回益州,將來劉備封了王,這王后之位,除了她還有誰能坐,還有誰敢坐?”孫紹蠻橫的說道:“我姑姑現在的身份,你想必也掂量得清楚。至尊要面子,他不出面,可是我這個做從子的不能視而不見。我今天來,與其說是跟你算帳的,不如說是跟劉備算帳的,他要是不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不答應全副儀仗的迎我姑姑去益州,你看他封王能不能封成。”

諸葛亮苦笑了一聲,孫紹如果從中作梗,劉備封王也許還能封,但是肯定不會順利了。要說孫尚香做益州之主的確也是名正言順,她兄長是未來的江東之主,她侄子是堂堂正正的越王,掌握着大漢最強大的水師,可是……可是劉備不願意啊。

“這個……”諸葛亮沉吟不語。

“我知道,你們是覺得有三峽之險,我的水師攻不進去嘛。”孫紹陰森森的笑道。

諸葛亮一身冷汗,隨即勃然大怒,他冷笑一聲:“以越王的智慧,難道不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嗎?打破了益州,對江東恐怕也沒什麼好處吧?”

“未必。”孫紹不以爲然,斜睨着諸葛亮,一臉的痞氣:“與其和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聯盟,不如我們自己佔了,再和曹操隔江而治。”他手裡撫摩着諸葛亮放在案邊的玉如意,眼皮一翻:“我還省得去當海盜了。”

諸葛亮無語,對貴爲越王居然還想着當海盜的人,他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對付。

“讓孫夫人做王后,於情於理,都不過分,可是,這件事觸動太大,實在很難辦。”諸葛亮搖搖頭,攤開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你們真要攻打益州的話,就悉聽尊便了。”

“沒想到以管樂自比的孔明兄也有無能爲力的時候。”孫紹撲嗤一笑,在諸葛亮聽來,這笑聲中的譏諷意味太明顯了,他鬱悶的嘆了口氣,正要反脣相譏,忽然靈機一動,笑道:“你今天到我這兒來,不會就是爲更新了威脅我吧?真要是想讓孫夫人回益州,你找關將軍商議,豈不是更合適?”

孫紹心道,要想騙住這人還真是不容易,眼看着要進圈了,居然又跳出來了。他不動聲色,從容的說道:“我是來給孔明兄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

“當然是能建功立業的機會。”孫紹笑道:“你也知道我岳丈是個眼裡揉不得砂子的人,你們借刀殺人的事,他不會記在劉備的頭上,肯定會記在你的頭上。弭兵大會之後,他肯定要和你算算帳,他要算帳,可就不是我這麼動動嘴皮子的事了。”

諸葛亮不說話,他知道孫紹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有水份。

“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有兩條路。”孫紹用手中的玉如意輕輕的敲着案面,敲得諸葛亮眼皮一陣陣的跳動,他非常擔心孫紹一下子把玉如意敲斷了。雖然孫紹有錢,賠得起,可是這柄玉如意是他最喜歡的一柄,敲掉了可就沒有了。他的眼神不由自主的跟着孫紹的手上下晃動,幾次準備開口讓孫紹小心一點。孫紹一邊晃着玉如意吸引諸葛亮分神,一邊笑着說:“第一條路,辭了劉備,跟着我吧,我手下將軍不少,唯獨缺幾個象孔明兄這樣的謀臣,孔明兄如果肯屈就的話,三公九卿隨你挑。”

諸葛亮心中一動,隨即又搖搖頭:“多謝殿下謬讚,然劉使君三顧茅廬,枉顧亮於南陽,故土難離,舊主難忘,亮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那只有第二條路了,建功立業,成爲國之棟樑,與我岳丈一文一武,並駕齊驅。”孫紹慢條斯理的說道:“比如眼下就有一個機會,你如果能把我姑姑這件事處理得妥貼,就是一個大功。”

諸葛亮一皺眉:“殿下咄咄逼人,我怎麼處理也無法妥貼啊。”

“要不怎麼說我是來給你機會的呢?”孫紹笑道:“換了別人,一點讓步的可能性也沒有,至於孔明兄嘛,我可以讓一步,不接回去也可以,但是要寫一份休書,另外再送一份豐厚的禮,多少給我孫家一點面子。你說這個不過份吧?”

諸葛亮笑了,他如釋重負的瞟了孫紹一眼,明白了他的真正用意。不過,他也知道,換一個人,也許孫紹根本不會把這個底牌露給他,這的確是給他的機會。

“殿下放心,我這就急書劉使君。”

“我給你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你準備怎麼謝我?”孫紹大模大樣的撫着雙腿,微仰着頭,用鼻孔對着諸葛亮。諸葛亮不爲所動,淡淡的說道:“殿下富有四海,馬上還能從益州得到一批財物,想必不差錢吧?再說了,你也到我家中去過,知道我家徒四壁,沒什麼錢的。”

“唉,想不到孔明兄居然是如此憊賴啊。”孫紹嘆了口氣,又對身後另一邊的石苞示意了一下。石苞緊趕兩步,將一直抱在懷裡的錦盒放在諸葛亮的面前,然後找開錦盒,從裡面拿出一卷卷好的紙緩緩展開。呈現在諸葛亮面前的是一副圖,看起來是一個機械,但是諸葛亮卻看不出是什麼機械。他們夫妻向來喜歡研究這些,一看就入了迷,仔細端詳了一會道:“殿下,這個……難道是一個車?”

“孔明兄高明。”孫紹讚了一句,用手中的玉如意指着圖紙:“這是車輪,這是車廂,這個輪子是調整行進方向的,我稱之爲方向盤。”

諸葛亮靜靜的聽完了,最後指着車廂下部的一個機構問道:“這個又是什麼,難道就是靠這個驅動的?”

“正是。”孫紹佩服死他了。“這是用水來做動力的機構,我正安排人研究,如果能成功,以後就可以不靠人力、畜力而車行萬里。不過,這其中難度極大,我希望與孔明兄合作,最好……能借夫人一用。”

他前面幾句話說得諸葛亮十分感興趣,可是最後一句話實在不象話,諸葛亮不快的瞪了他一眼,孫紹卻直接無視,示意石苞打開另一張圖。這是一張原理圖,上面標明瞭水蒸汽如何變爲動力驅動凸輪並帶動車輪前進的。諸葛亮是聰明人,他很快就聽明白了,雖然覺得這其中有不少疑問,但是基於他對孫紹的認識,他相信這些孫紹都已經考慮過了。

又是水中的智慧。諸葛亮感慨不已,他能猜想出這樣的機械如果真能造出來的話,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按照孫紹的提醒,造出了千里眼,就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細節,如果再有這樣的東西,那將是什麼結果?

“殿下奇思妙想,果然非等閒人可以猜度。”諸葛亮心悅誠服的施了一禮:“只可惜,我不能參與其中盡一份力,我夫人又是個婦人,也不宜遠行,誠爲憾事。”

“確實有些遺憾,我本來想請賢夫婦到東海一行的。”孫紹讓石苞把圖紙收起來,也把諸葛亮的心收了起來。“不過如果孔明兄有興趣,我會派人和孔明兄保持聯繫,互相配合,爭取儘快把這個機器造出來,孔明兄能出多大的力,以後就佔多大的利,我孫紹是個喜歡共贏的人,不會虧待朋友的。”

諸葛亮怦然心動,如果他能得到這個機會,關羽再想對付他,劉備恐怕就要考慮考慮了吧?

“這……圖紙,能留給我再看看嗎?”諸葛亮試探着說道。

孫紹猶豫了一下,回頭看看石苞,石苞搖搖頭,緊緊的抱着錦盒,孫紹撓着鼻翼,思考了很久,還是咬咬牙做了決定:“留給你可以,不過孔明兄要保密,不能讓除你夫婦之外的人看到。”

“一定。”諸葛亮二話不說,從石苞手中搶過圖紙,再也不鬆手。

孫紹暗笑,心道這圖紙只是原理圖,離真正能用的機器還有十萬八千里呢,今天帶過來就是爲了誘惑你的,不留給你還有什麼意思。可是他的臉上卻還是有些不捨,一副隨時都可能後悔的樣子。諸葛亮爲了堅定他的信心,說道:“殿下放心,孫夫人的事包在我身上了。”

“那就好。”孫紹點點頭。

諸葛亮隨即給劉備寫了一封書札,他首先說到了江東有意要劉備迎回孫尚香,便要吳氏讓出正妻位置的意思,然後說明了孫紹的蠻橫威脅,把劉備嚇得夠嗆之後,他才又加了一句:我現在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和孫紹商量,希望能有轉機,不致於引發衝突。

劉備看完書札,渾身冷汗淋漓,諸葛亮的文筆並不華麗,但是處處刺中劉備的軟肋,讓劉備從字裡行間看到了叢叢危機,不自然的對諸葛亮的全力斡旋感激不已,下意識的覺得要不是諸葛亮,換了關羽,只怕這件事就無法挽回了。

劉備立刻回書,授權諸葛亮全權處理此事,別的都可以答應,就是不能讓孫尚香回來。諸葛亮接到授權之後,又連着和孫紹商議了幾次,最後敲定,劉備寫一紙休書,給一筆錢財做補償,當然了,經過諸葛亮的努力,這筆補償最後只有孫紹最初提出的十分之一。

劉備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二話不說,立刻讓人送來了休書和財物,他一刻也不想再耽擱了。隨着休書而來的,是對諸葛亮的讚揚,這件事你處理得很好,我非常滿意。好好談,等我封了王,我一定重用你。

皆大歡喜。

就在諸葛亮和劉備書札往來的時候,孫紹和曹丕、張溫也談妥了相關約定,孫紹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從天子和曹孫劉四方都獲得了自由通商的權利。同時還有意外收穫,曹丕作主,把夏侯尚的女兒夏侯徽送給他做妾。這件事關羽很不爽,但是關鳳卻主動去勸他,說這是雙方利益的交換,如果不納夏侯徽,只怕孫紹要想在長江以北的海岸發展將會非常困難。

關羽無奈,只得忍氣吞聲。他也知道,孫紹既然做了越王,以後肯定不會只有關鳳一個女人,就算孫紹願意,他的臣子也不會同意,孫紹已經讓關鳳做了王后,地位不可動搖,再阻攔可就有些過分了。加上上次他說孫紹是賤民,惹得孫紹大怒,一連十幾天都沒見他。在這十幾天裡,他忽然發現,沒有孫紹的協助豈直是個災難,原本由孫紹負責協調的許多事都涌到了他的面前,忙得他暈頭轉向。軍營裡的事還好辦,可是朝庭上的事就不是他擅長的了,他爲劉備請封王爵,原本覺得名正言順,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沒想到楊彪幾封短札就把他駁得理屈辭窮,憋得老臉通紅,最後沒辦法,只能由關平出面去請孫紹斡旋,才把事情重新扭轉了過來。

經此一事,關羽再也不在孫紹面前提賤民的事了。要不然的話,不僅事情難辦,連兒子女兒都對他有意見,就更別提殷觀、趙累等臣子,他忽然之間發現,一旦離開孫紹,他好象就成了孤家寡人。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在孫權接連不斷的催促下,孫紹打點行裝,準備奔赴東海平叛。蘇粗腿成功的把會稽變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孫權幾乎派出了所有的水師,還是拿蘇粗腿沒辦法。他甚至連輜重營的張奮都搶走了,張奮前期仿製的戰船也全成了他的戰利品,呂範、呂蒙等在長江裡縱橫的名將一到了大海上就蒙了,連他的影子都找不着,孫權被拖得焦頭爛額,無奈之下,只得答應了孫紹的一切要求,只求他儘快到東海搞定蘇粗腿。只有一個條件,他暫時沒有答應,孫紹要讓他把大橋和阿猘送來,他說,你去打仗,戰場兇險,孩子還是不要帶了吧,我替你養着,保證不會出任何差錯。孫紹也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孫權還要留最後一點後手,他倒沒有強求,默認了孫權的要求。

臨行前,曹丕送來了夏侯徽。夏侯尚沒來,但是夏侯尚的兒子夏侯玄送親來了。一看到一臉稚氣的夏侯玄,孫紹先是愣了一下,夏侯玄也太年輕了吧,看起來和孫登差不多大。

“那是你姊姊?”孫紹指了指遮得嚴嚴實實的車,心裡開始打鼓。

“不是。”夏侯玄一邊打量着比他高出一個頭的孫紹,一邊搖搖頭:“是我妹妹。”

孫紹頓時傻了眼,二話不說,衝到車前,推開車伕,掀開車簾一看,隨即一拍額頭,大罵一聲:“天殺的曹子桓,敢耍老子。”

一直等着看新娘子的關鳳非常詫異,趕到車前一看,也忍不住掩着嘴笑了。孫尚香十分好奇,也推開衆人搶上來看,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咧着嘴大笑起來。

車裡坐着一個盛裝的新娘子,但是……這個新娘子也太小了些,看起來和大虎差不多,絕對沒有成年。關鳳強忍着笑,轉過頭問一臉鬱悶的夏侯玄道:“你妹妹多大了?”

“十歲。”

關鳳再也忍不住了,她看了一眼尷尬的孫紹,捂着嘴跑到一邊,和孫尚香一起沒有風度的狂笑。孫紹最近忙着和各方談判,再加上是納妾,不是正式迎娶,什麼問名、納采之類的程序都省了,所以孫紹一直以爲夏侯徽是個正當齡的女子,誰也沒想到,夏侯徽居然是個才十歲的孩子。

要知道,孫紹可是連周玉都覺得太小的,現在來一個比周玉還要小好幾歲的妾,他不發瘋纔怪呢。

“你把你妹妹帶回去,我這就去找曹子桓那廝算帳,他敢耍老子,老子要做好看。”孫紹怒氣衝衝的一揮手,轉身就走。剛走了兩步,背後傳來一聲清叱:“殿下不用去找子桓叔了。”

“子桓叔?”孫紹惱火的轉過身,感情這娃還是曹丕的晚輩。可是隨即看到一幕卻讓他大吃一驚,夏侯徽站在車上,小巧的身子挺得筆直,華麗的嫁衣重重疊疊,在陽光下直晃眼睛,把所有的曲線都遮得嚴嚴實實。哦,錯了,她還沒曲線呢。

然而孫紹沒心情理會這些,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夏侯徽手中的一把短刀上。

“我夏侯家的女子,從來沒有被人拒婚的,殿下失察在先,卻與我夏侯氏無關,如果殿下執意拒婚,徽只有以刀自裁,以免有辱家門。如若因此連累殿下與曹公交惡,非是徽之本意,還請殿下詳察。”

孫紹愕然,這小丫頭果然厲害啊,先把責任推到他的頭上,然後再警告你這樣做可能的嚴重後果,一針見血的指明瞭這樁婚姻真正的含義。這哪象一個才十歲的孩子?大虎都十一了,可是跟這孩子一比,簡直不是幼稚,而是弱智。

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娃就是個名符其實的女士。

孫紹抹了抹鼻子,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既然小夫人願意爲了家族的清譽委屈自己,和我飄泊於茫茫大海之上,求生於驚濤巨瀾之內,我孫紹雖然不才,又焉敢不欣然從命。小夫人,請隨我來。”

(第二卷完。)

第94章 潤物細無聲第48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送終第83章 水淹七軍第68章 印刷術第83章 挑戰第51章 顧雍第21章 目標,夷洲第14章 舍虛名,取實利第78章 功敗垂成第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4章 新發明第4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2章 落水狗第27章 士燮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7章 馬中赤兔第75章 粗漢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46章 內鬼第28章 父子相疑第61章 甩手掌櫃第97章 繡衣直指第32章 色誘第73章 僵局第9章 他們是狼第91章 **第37章 新軍第11章 摸錯了第72章 誰中誰的計第10章 內戰與外戰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6章 大任第67章 拜師第98章 月涌大江流第42章 收個仙翁做徒弟第1章 入營第1章 入營第66章 張昭第86章 天神之怒第56章 母老虎第60章 虛虛實實第26章 幾條破船第70章 攻心爲上第75章 粗漢第99章 一狐戲三虎第62章 天淨沙第59章 私心重重第53章 夢想第78章 你急我不急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33章 冒牌貨第66章 神蹟第97章 破局第31章 陰謀第61章 小橋流水第4章 殺人與論佛第81章 一夫橫江第102章 走光第89章 病入膏肓第27章 四國聯軍第68章 破綻第11章 摸錯了第36章 得勝歸來第81章 一夫橫江第33章 渾天儀第106章 小夫人第65章 我對你有信心第66章 張昭第72章 誰中誰的計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39章 船模第46章 試探第27章 十年一夢第7章 你打漁,我收網第44章 老虎要嫁人第86章 心懷叵測第46章 試探第98章 天子第4章 訛詐無止境第89章 別有用心第63章 懷春少女第81章 擊掌第30章 拉虎皮做大旗第69章 見好就收第82章 以步破騎第46章 宣夜說第26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24章 太守朱治第89章 病入膏肓第25章 青出於藍第40章 風雲突變第9章 與曹公談談心第55章 心理戰術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86章 吉士誘之第80章 一個不如一個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91章 **第72章 誰中誰的計
第94章 潤物細無聲第48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送終第83章 水淹七軍第68章 印刷術第83章 挑戰第51章 顧雍第21章 目標,夷洲第14章 舍虛名,取實利第78章 功敗垂成第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4章 新發明第4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2章 落水狗第27章 士燮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7章 馬中赤兔第75章 粗漢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46章 內鬼第28章 父子相疑第61章 甩手掌櫃第97章 繡衣直指第32章 色誘第73章 僵局第9章 他們是狼第91章 **第37章 新軍第11章 摸錯了第72章 誰中誰的計第10章 內戰與外戰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6章 大任第67章 拜師第98章 月涌大江流第42章 收個仙翁做徒弟第1章 入營第1章 入營第66章 張昭第86章 天神之怒第56章 母老虎第60章 虛虛實實第26章 幾條破船第70章 攻心爲上第75章 粗漢第99章 一狐戲三虎第62章 天淨沙第59章 私心重重第53章 夢想第78章 你急我不急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33章 冒牌貨第66章 神蹟第97章 破局第31章 陰謀第61章 小橋流水第4章 殺人與論佛第81章 一夫橫江第102章 走光第89章 病入膏肓第27章 四國聯軍第68章 破綻第11章 摸錯了第36章 得勝歸來第81章 一夫橫江第33章 渾天儀第106章 小夫人第65章 我對你有信心第66章 張昭第72章 誰中誰的計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39章 船模第46章 試探第27章 十年一夢第7章 你打漁,我收網第44章 老虎要嫁人第86章 心懷叵測第46章 試探第98章 天子第4章 訛詐無止境第89章 別有用心第63章 懷春少女第81章 擊掌第30章 拉虎皮做大旗第69章 見好就收第82章 以步破騎第46章 宣夜說第26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24章 太守朱治第89章 病入膏肓第25章 青出於藍第40章 風雲突變第9章 與曹公談談心第55章 心理戰術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86章 吉士誘之第80章 一個不如一個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91章 **第72章 誰中誰的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