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組團去打劫

劉備確實很爲難,他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自從漢中之戰以後,就沒有恢復過,至於是什麼支持他活到今天,連他自己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兒子劉禪已經十八歲了,劉備雖然有些護犢子,可是他不笨,知道劉禪雖說不至於蠢,可是絕對也不是什麼聰明人,頂了天去,也不會比他劉備聰明。正因爲如此,劉備對他十分不放心,想要爲他挑選一個安全而又可靠的輔政班底。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但是他權力慾太旺,如果控制不住,走向權臣幾乎是個必然,當然了,劉備也知道,諸葛亮雖然好權,但是他畢竟是個讀書人,忠孝禮義還是懂的,篡權有可能,篡位卻還不至於。

如果是個局外人,劉備有時候覺得讓諸葛亮掌權輔佐劉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劉備不是局外人,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兒子是別人手上的傀儡,因此,他要爲他死之後的蜀國政權鋪好道路,最重要的就是找一個能平衡諸葛亮的人。

原本關羽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有威望,有戰功,是他信得過老臣,對他的忠心有目共睹,他能做蜀王,關羽居功至偉。可是,關羽太傲氣了,傲氣得與君臣的關係都很差,別人對他很客氣,但也僅僅是客氣而已,偏偏關羽自己還搞不清狀況,依然覺得自己是當之無愧的蜀中第一名臣,萬人景仰的楷模,當仁不讓的首席輔政大臣。

關羽不會是諸葛亮的對手,劉備深知這一點,一個輕視對手,而且是輕視一個非常高明的對手的人,哪怕他是真正的高手,也絕不會是最後的勝利者。更重要的是,關羽太傲氣,他對太子劉禪比他這個正牌父王還要嚴厲,劉禪不怕他這個父王,倒是一看到關羽就小腿肚直哆嗦。

劉備不怪劉禪,因爲蜀中看到關羽不哆嗦的人確實沒幾個,就連那些老臣看到關羽都緊張,何況劉禪一個孩子了。然而劉備也因此放棄了關羽,因爲他同樣不能接受一個跋扈到了極點的大將軍——儘管他很忠心。

不接受歸不接受,要讓劉備殺了關羽,他又做不到,關羽跟了他四十年,他們之間的交情正如他自己所說,雖是君臣,實與兄弟無二。要讓劉備殺自己的兄弟,他做不到。雖然有人或明或暗的提過類似的建議,但無一例外,都被劉備否決了。

眼下最好的辦法,無過於等關羽先死,這樣既全了他們君臣相知的佳話,又不會留下病根,可惜的是,關羽雖然比劉備還大兩歲,可是關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相比之下,劉備就差多了。劉備很擔心,估計自己掛兩回了,關羽還活得很精神。

這就很麻煩了,殺又殺不得,留又留不得,那還第三條路嗎?爲了這件事,劉備很糾結,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

看到關鳳,劉備就非常後悔,當初把關鳳嫁給孫紹就是一昏招,如果關鳳是太子妃,不管是吳太子妃還是蜀太子妃,都比現在這個局面好。可是話又說回來,當初誰又能想到孫紹一個明明沒有前途的傢伙會一鳴驚人呢。

“銀屏,聽說你在曰南指揮大軍,配合吳軍大破扶南人的象兵,可真是威風啊。”劉備挽着關鳳的手,慈祥的笑着,分明是一個溫和的長輩。關鳳笑了笑:“謠言止於智者,叔父如何也信這些話?我一介女流,幸得夫君信任,讓我帶一些人馬配合吳太子登作戰,哪裡是指揮大軍,戰鬥實質是諸葛恪指揮的。”

“諸葛恪?”劉備花白的眉頭一皺,眼神中露出一些疑問。他聽到的消息說是呂岱指揮的,關鳳帶着越軍配合,下意識的便認爲是爲了孫登揚名,所以實際指揮戰鬥的關鳳才讓功,可是現在聽關鳳自己親口說實際指揮戰鬥的是諸葛恪,他不免有些擔心。諸葛恪父子現在在吳國地位很微妙,諸葛瑾在與顧雍的丞相之位爭奪中失利,但是他並沒有失寵,相反更得孫權的信任,諸葛恪年紀輕輕,就做了西線大軍的副將,可謂是前途無量。然而對於劉備來說,這卻不是什麼好消息,諸葛恪父子權重,給蜀國的權力平衡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是啊,諸葛恪是個天生的將才。”關鳳佯若看不出劉備的擔心,侃侃而談,把諸葛恪好好的誇了一通,最後說道:“叔父,魏王年高,現在已經基本不管政務,都交給幾個兒子打理,吳王雖然正當壯年,卻也着力培養太子登,叔父爲什麼不把阿斗帶出來歷煉歷煉?需知好鐵也要名師煉,沒有經過世事的年輕人,就算是天才,成就也非常有限。吳太子登經歷了兩場戰事,如今可是脫胎換骨了。”

劉備沉吟不語。他是經過世事的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可是要讓他把劉禪和孫登一樣放出去歷煉,他卻捨不得。他當然清楚,孫登被孫權派出去歷煉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結果卻很實在,正如關鳳所說,孫登經過兩次歷煉,已經由一塊凡鐵變成了精鐵,可見鍛鍊還是非常必要的。是爲了安全,繼續把劉禪保護在自己身邊,還是狠狠心,把他送出去經歷風雨?劉備猶豫不決。

“外面很危險吧?”劉備強笑了一聲。

“呵呵呵……”關鳳輕聲笑了起來:“叔父,你在阿斗這個年齡時,已經與黃巾賊作戰了吧?”

關鳳一語,頓時把劉備帶回那個激情與熱血的年代,他出了好一會兒神,才喃喃的點頭說道:“是啊,那一年,我也十八歲,和你父親,還有你翼德叔父,隨校尉鄒靖討黃巾賊,究竟有多少次是死裡逃生,我也記不清了。要不是你父親和翼德,嘿嘿,我大概也不會有今天。”

“叔父貴人自有天相,區區黃巾賊豈能傷了叔父。”關鳳抽出一隻手,輕輕的拍拍劉備的手背,就象是小輩安慰老人一樣:“如果叔父不是經過那麼多的兇險,又如何能有象趙將軍這樣的人才追隨,成就一番事業?不經過風雨的樹苗,是成不了參天大樹的。”

“有理,有理。”劉備頻頻點頭,關鳳的話一下子打下了他的思路。經歷世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建立自己的班底,孫登經過兩次戰事,積累起了包括諸葛恪這樣的人才在內的班底,爲他以後繼任吳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禪如果想要做一個自己能做主的蜀王,總是躲在他的羽翼之下是不行的。他看了一眼身邊的趙雲,笑道:“子龍,你覺得銀屏的話可有道理?”

趙雲頜首稱是:“越王后所言甚是。只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古人的教訓還是有道理的。歷煉是一回事,但是安全問題需得妥善安排纔是。”

劉備暗自了一聲,趙雲向來話不多,但是總能說在點子上。真要安排劉禪出來歷煉的話,這安全還真是個大問題。不過,也許趁着自己還能支撐幾年,從年輕一輩中挑選一些人跟着劉禪,保護劉禪,既保證了劉禪的安全,又給了他鍛鍊的機會,這纔是兩全之策。

看來確實應該考慮這件事了。劉備暗下決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銀屏,讓阿斗跟着你們出去見見世面如何?你從小就愛護他,現在又是越國的王后,想必照顧阿斗不會有問題吧?”

關鳳笑了,伸手一撩腮邊的一縷頭髮:“如果叔父信任我的話,我願意和大王商量一下,到時候你們當面參謀一下,想必一定能找出一個好辦法的。”

劉備眼神一閃,點頭稱是,心裡卻沒當回事。他也就是說說而已,當然不可能把劉禪主動送到孫紹手裡做人質。他和關鳳扯了一回閒話,關鳳大致向他介紹了扶南的事情,劉備聽得津津有味,蜀國的情況和魏越都有區別,倒是和吳國有些相似。向東是吳國,向北是蜀國,向南是煙瘴之地的南疆,向西是大雪山,他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當然了,別人要進攻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敢爲了張裔的事和吳國開戰,益州郡一帶雖然他暫時還控制不了,可也不能讓吳國伸進手去。

“銀屏,我聽說臧霸和孫觀都和越國有交易?”劉備扯了半天,終於扯到了正題上。

“有啊,他們和我越國是貿易伙伴。”關鳳笑道:“臨淄的絲綢、徐州的鐵,都是非常暢銷的商品。襄邑的繡品和成都的蜀錦與臨淄比直來,質量雖然都是上成,可是數量卻差得太遠了。我一直想問問叔父,爲什麼成都的錦久負盛名,卻一直做不過臨淄?”

關鳳是明知故問。大漢有蠶桑的地方不少,但是以絲織著名的地方就是臨淄、襄邑和成都。臨淄有絲綢著名,在漢初就號稱冠帶衣履天下,而襄邑卻是以刺繡精細著稱,一直是供給皇家和公卿大臣的,數量當然比不過臨淄,而成都的錦雖然出名,但是成名較晚,論工業基礎和臨淄沒法比。更何況現在臨淄之所以這麼興旺,越國資助的新式織機也有很大的功勞。

然而劉備不知道這些,他也在納悶,爲什麼蜀錦這麼出名,但是交易量卻一直上不去,不能爲他換來更多的錢。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劉備很傷腦筋的說道:“成都市現在充斥着臨淄的絲綢,蜀地的商人根本競爭不過齊地的商人,大量的銅錢外流,再加上你們越國商人賺錢的手段又是無奇不有,我這個蜀王現在是窮得叮噹響,你是不是幫幫叔父?”

關鳳呵呵一笑:“請叔父來,不就是討論這件事嗎?”

“是這件事?”劉備也有些詫異,他只知道是天子要爲他們調解來的,沒想到還有做生意這種事。早知道是這樣,就讓諸葛亮來了。不過他隨即又釋然了,麋家就是商人出身,談生意他們也在行。

劉備立刻把麋竺叫了來,讓他們去和孫紹談判。麋竺父子和孫紹在宛城的時候打過交道,關係處得不錯,麋威還教過孫紹的手下騎術,這次再見面,孫紹十分客氣,包括崔謙等人在內,不少都上前和麋威打招呼,玩笑的稱他爲老師,把麋威搞得很不好意思。不過這樣也利於接下來的談判,麋竺別的本事沒有,接人待物卻是他的看家本領,很快就和孫紹等人說得熱絡。一坐下來談,臧霸就先湊趣的送了一個禮。他告訴麋竺,麋家在東海朐縣的祖墳保護得很好,前些年被黃巾賊破壞的也都修復好了,臧霸還找到了一些麋家的族人,讓他們回老家居坐,看護祖墳。一聽這話,麋竺的眼淚就下來了,泣不成聲,連連向臧霸表示感謝。臧霸卻說,這是越王殿下的吩咐,也是由東海督蘇粗腿派人經手辦理的。麋竺知道,朐縣東的海上就是鬱洲山,現在改名連雲港了,是越國東海督的治所,對臧霸所說深信不疑,又再次向孫紹致謝。

孫紹謙虛了幾句,然後坐下來談生意。他先讓人向麋竺介紹了扶南來往的客商主要經營的項目,然後又說到蜀國交易量一直有限的問題,建議麋竺好好考慮一下,先找出蜀中交易量上不來的原因。麋竺嘆了一聲,說這個原因其實也簡單,大致有二。一,蜀中商人的實力不如吳越魏的商人,在競爭中一直處於下風,不少商戶在這幾年魏越商業快步發展的同時卻陷入了困境,規模逐漸縮小,甚至不少人已經淪爲魏越商人的代理。在本地競爭已經如此,哪裡還有財力向外發展?二,蜀和吳一直處在半敵對的狀態,蜀國的商人如果想去朱崖一帶,一是走陸路,經由交州,二是走水路,經大江轉而入海,不管哪一路,都要通過吳國的地界。越國對商人的護短是出了名的,吳國人不敢惹,魏國的實力強大,吳國人輕易也不敢惹,那能惹的就只有蜀國商人了。蜀國商人原本就處於競爭不利的地位,再被沿途的吳國各駐軍一勒索,哪裡還有什麼利潤,久而久之的,交易量自然要萎縮。

不僅如此,這幾年因爲本地商人贏利能力大大不足,銅錢的外流也非常嚴重,成都已經多次出現錢荒。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這些銅錢都流出去了,你就是想鑄大錢把銅錢圈回來,也基本不可能,外地的商人根本不接受大錢,誰都知道這大錢是騙人的,到了外地根本沒法用,所以幾次發行大錢,最後都不了了之。

孫紹聽了,也有些撓頭,商人被各地的駐軍勒索,這樣的事情到處都有,但是吳國的情況最特殊,因爲吳國實行的養兵制度與其他三國都不一樣。吳國的兵更接近於私兵,這些兵的供養絕大部分都由將領自己出資,一部分由孫權賜予的食邑出產,一部分就來自於經商,其他的商人對他們來說都是競爭對手,他們肯定要不遺餘力的打擊,魏國和越國的不敢惹,吳國自己的商人又大多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這個時候就只剩下蜀國的商人可以欺壓了。

“子仲先生,你也看到了。”孫紹誠懇的說道:“這次吳蜀交惡,雖然只是對峙,發生了一些小摩擦,並沒有真正惡戰,但是魏國已經虎視眈眈。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這個道理不用我說,你們也都明白。你們和吳國的事,我能幫的有限,但是既然蜀王已經屈尊到了此地,何妨再進一步,去建鄴和吳王商討此事?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協議,這樣的事情以後不用再發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麋竺有些猶豫,他知道劉備的心理其實很古怪。大漢四王,他只服魏王曹艹,因爲曹艹的實力最強,他一輩子都不是他的對手,他也不願意和孫紹做對,因爲孫紹和他沒有直接矛盾,和孫紹交好,只會給他帶來好處,不會帶來壞處,但是他太不看得起孫權。也許是人總要找一個不如自己的來平衡一下,劉備對當初爲了抗曹向孫權低頭耿耿於懷,這可能也是他後來一再戲弄孫權的原因。這個時候要他向孫權低頭,好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年的左將軍爲了一個書生,三顧茅廬,如今爲了蜀國的利益,向吳王示個好,也不算什麼難事吧。”孫紹笑道:“你放心,我會從中斡旋,想來吳王不會給他難堪的。我們四王是大漢的四根柱石,誰也不比誰強,誰也不比誰弱,大家要互相支持,而不是要互相拆臺。”孫紹停頓了片刻,又說道:“我有一個大計劃,需要四國聯手才能做,既然要做夥伴,我當然不希望大家有什麼芥蒂。有矛盾,還是說開的好。”

麋竺追問道:“大王有什麼計劃,居然要四國聯手?”

孫紹詭異的笑了笑:“海外珍寶如山,我一個人吞不下,所以要組團去搶。你們蜀國有興趣沒有?如果沒興趣,那就算了,你們吳蜀之間的事我也不管。”

麋竺眼皮一跳,沉吟了片刻。這幾年四國之中,發展最快的就是越國。越王對中原的戰事一點興趣也沒有,長年對外用兵,所獲甚豐,已經讓所有人都眼紅了。現在他要帶着大家一起去發財,以越國強大的海上實力,確實非常誘人。四國之中,魏吳都與越國接壤,他們合作很方便,而蜀國卻與越國隔絕,有沒有蜀國,對越國來說確實影響不大,但是這樣一來,實力本來就弱的蜀國很快就被人遺忘,這肯定是劉備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我立刻彙報給大王,還請越王殿下居中調停。”麋竺發現了其中的利害,不敢輕易放過。

“你放心,我調停不了,還有魏國,還有天子嘛。”孫紹很有把握的說道:“你們的大將軍是我的岳父,就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不能坐視不管。”

麋竺一愣,苦笑一聲,匆匆離去。

劉備聽了麋竺的回報,也是苦笑不已。他對關羽這麼頭疼,就是因爲孫紹在裡面搞事。現在孫紹又拿這話來提醒他不要對關羽有什麼不利,他是既惱火,又無可奈何。孫紹是關羽的女婿,從他的角度來說,確實是賣關羽一個面子,要不然他根本沒有必要理睬蜀國。

先扔下關羽的事情不說,劉備考慮了很久,還是聽從了孫紹的建議,先派麋竺趕到建鄴去,爲了不吃孫權的癟,他讓麋竺先去拜見諸葛瑾,通過諸葛瑾見到了孫權。孫權此時和劉備的心理並不多,也感受到了吳蜀不和對雙方都有弊無利,現在劉備又主動示好,他也樂見其成,高規格的接見了麋竺,然後授權諸葛瑾和麋竺商量相關的細節,最後他又主動趕到了廣陵和劉備見面。當然了,他的名義不是爲了去見劉備,而是去迎接天子——新年將至,天子的車駕很快就要到廣陵了。

天子到之前的這幾天,是廣陵最繁忙的幾天,魏越吳蜀四國各懷心思,都想從即將到來的會盟中撈到更多的好處,他們互相串聯,談笑風生,把以前發生的一切不愉快都放在一旁,最明顯的就是劉備和孫權這曾經的盟友,前不久的敵人,他們成雙結隊的出現的孫紹和曹彰面前,儼然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人,而不是不久之前剛打了一仗的仇人。

對他們的這種做派,孫紹是一笑置之,曹彰是嗤之以鼻,他不屑於和這樣的人坐在一起,有空就和孫紹或者他的手下混在一起,與此同時,他命人把孫紹的提議火速送回鄴城,在天子到達之前,曹艹的回覆到了,只有八個字:靜觀其變,去名求利。

曹彰心領神會,這是曹艹同意了不爭大將軍的條件,但是不能白讓,要用這個虛名換取足夠的利益才行。而最實惠的利益,當然是越國資助他北伐。

在天子到達前的一天晚上,孫紹設宴,請曹彰、劉備和孫權吃飯,沒有其他人,只有他們四個人坐在一起。酒至半酣,孫紹放下一個酒杯,提出一個建議,一說出口,這三人的臉色就變了,不約而同的放下酒杯,低下頭,誰也不肯先說話。

()

第97章 下馬威第35章 一石三鳥第95章 辛憲英第55章 平衡第84章 龐德第35章 後顧之憂第79章 自說自話第2章 唯利是第48章 持劍經商第16章 後果很嚴重第10章 漢人兇猛第18章 新菜第15章 打劫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105章 爲天下衡第55章 平衡第73章 僵局第29章 強買強賣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73章 僵局第67章 小刀子割肉第80章 豆腐第83章 摧鋒第70章 攻心爲上第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3章 提前分贓第47章 人到中年第19章 送終第54章 基提島,漢福城第86章 吉士誘之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43章 大虎第18章 下毒要趁早第1章 紅顏薄命第37章 水上豪宅第37章 新軍第43章 我是風箏你是線第75章 粗漢第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73章 僵局第86章 心懷叵測第15章 打劫第21章 傷自尊第102章 發飈第17章 所謀者大第93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第68章 戰機第7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章 一戰成名第43章 大虎第83章 摧鋒第58章 老將出招第9章 他們是狼第64章 我自當之第62章 殺雞嚇猴第7章 你打漁,我收網第88章 凱旋第73章 弱國無外交第81章 難以承受之重第57章 決絕第15章 打劫第70章 聯姻第32章 你佔我便宜第7章 馬中赤兔第37章 新軍第90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57章 孫尚香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74章 魔鬼的汗珠火,到處是火。第56章 母老虎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61章 兄弟之國第102章 發飈第17章 本是一場戲第94章 給諸葛亮上一課第45章 機會第97章 破局第98章 百川歸海第8章 單挑張遼第29章 強買強賣第55章 海盜集結令第18章 下毒要趁早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100章 比丘尼第59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執着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28章 一隻老狐狸第20章 新氣象第61章 小橋流水第3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紅杏出牆第93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第55章 野種第78章 功敗垂成第69章 戒心第30章 狐假虎威第19章 蠻女第95章 關心則亂
第97章 下馬威第35章 一石三鳥第95章 辛憲英第55章 平衡第84章 龐德第35章 後顧之憂第79章 自說自話第2章 唯利是第48章 持劍經商第16章 後果很嚴重第10章 漢人兇猛第18章 新菜第15章 打劫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105章 爲天下衡第55章 平衡第73章 僵局第29章 強買強賣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73章 僵局第67章 小刀子割肉第80章 豆腐第83章 摧鋒第70章 攻心爲上第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3章 提前分贓第47章 人到中年第19章 送終第54章 基提島,漢福城第86章 吉士誘之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43章 大虎第18章 下毒要趁早第1章 紅顏薄命第37章 水上豪宅第37章 新軍第43章 我是風箏你是線第75章 粗漢第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73章 僵局第86章 心懷叵測第15章 打劫第21章 傷自尊第102章 發飈第17章 所謀者大第93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第68章 戰機第7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章 一戰成名第43章 大虎第83章 摧鋒第58章 老將出招第9章 他們是狼第64章 我自當之第62章 殺雞嚇猴第7章 你打漁,我收網第88章 凱旋第73章 弱國無外交第81章 難以承受之重第57章 決絕第15章 打劫第70章 聯姻第32章 你佔我便宜第7章 馬中赤兔第37章 新軍第90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57章 孫尚香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74章 魔鬼的汗珠火,到處是火。第56章 母老虎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61章 兄弟之國第102章 發飈第17章 本是一場戲第94章 給諸葛亮上一課第45章 機會第97章 破局第98章 百川歸海第8章 單挑張遼第29章 強買強賣第55章 海盜集結令第18章 下毒要趁早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100章 比丘尼第59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執着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28章 一隻老狐狸第20章 新氣象第61章 小橋流水第3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紅杏出牆第93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第55章 野種第78章 功敗垂成第69章 戒心第30章 狐假虎威第19章 蠻女第95章 關心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