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

有人站出來問道:“屬下擔心董卓對皇帝下毒手,儘管有閻行和呂威璜帶兵護衛皇宮,但他們畢竟只有三千人,而董卓要攻下皇宮也並非難事!”

徐庶說道:“主公,屬下認爲董卓不會如此不智,即便他看不明白,他身邊的謀士也會提醒他。倘若他對皇帝不利,主公得到消息可以率軍火速南下攻入弘農,切斷他的歸路,還可以與關東諸侯聯手東西夾擊,董卓必敗無疑!對於董卓來說,現在關東諸侯們纔是他的大敵,他拉攏主公還來不及,這個時候怎麼敢輕易去動皇帝?”

劉成在案桌後來回走着,過了一會兒停下轉身道:“曹操的檄文才發出來沒幾天,我們收到消息算是最早的,關東諸侯有些已經收到檄文,有些沒有,就算他們收到檄文答應聯合討董,也不會這麼快出兵,他們從各地趕來,少則一月,多則兩月。本將軍決定暫且靜觀其變,等候局勢進一步發展。接下來我們也不能閒着,一方面要極力收集關東諸侯的動向和董卓的安排,另一方面也要趁着這段時日加緊操練兵馬,進行一次大強度的集訓,把將士們的身體和士氣調到最好狀態,還要多造兵器甲冑、弓弩箭矢!”

接下來,劉成給這些下屬們一一安排了任務,不讓他們閒着。

······

雒陽,太師府。

大堂聚集了一大片官員、武將,董卓臉色鐵青的跪坐在諸位上看着左右兩側的文官武將們,這些人當中有些是他從西涼帶來的老部下,有些是他來到洛陽之後投效過來的,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董卓對他們都很信任。

董卓怒極而笑:“嘿,嘿嘿,嘿嘿嘿······曹操,曹孟德,枉費咱家對他的欣賞,對他信任有加,不但對他大力提拔,還視他爲心腹,沒想到這匹白眼狼卻暗地裡想要害咱家,刺殺不成逃回陳留招兵買馬發檄文討伐咱家,別讓咱家抓到他,否則咱家要讓他生不如死!”

下面不少人噤若寒蟬,都不敢大聲喘氣。

董卓顯然是氣壞了,他喘着粗氣拍着桌子怒道:“咱家就想知道自從曹操發了討伐咱家的檄文之後又多少地方官響應。文優,你派人去查,給咱家查清楚,看看地方上有哪些官員反對咱家!”

李儒站出來拱手道:“太師,已經派人去查了,目第一個響應討伐檄文的是渤海太守袁紹,接下來肯定還有其他地方官和諸侯收到檄文並響應。屬下以爲,當務之急應當整軍備戰,以免諸侯大軍殺來時我們措手不及。”

“碰”董卓一拍案桌,大聲道:“沒錯!董越,你帶人以朝廷的名義去市面上徵集糧草物資,但凡用於作戰之物都可以徵集。還有,打仗沒錢可不行,雒陽城內到處都是世家大族、到處是商賈富戶和王侯貴族,這些人家一個個都身家鉅萬,家裡藏着數之不盡的錢財和糧食,以本太師的名義去向他們‘借’一些,就說等打退了關東諸侯們,本太師一併還給他們!”

這種事情是董越最喜歡乾的事情了,他興奮的站出來抱拳道:“領命!”說完一甩披風轉身而去。

董卓又看向將作大匠吳循,說道:“吳大人,如今大戰將起,你們將作監要把所有的兵器鎧甲弓弩箭矢都拿出來交給將士們使用,不得有誤!”

吳循遲疑了一下,拱手道:“啓稟太師,如今右將軍劉成率軍在河東清剿白波賊,對軍需的需求也挺大的,將作監每過一段時日都要撥付一些兵器甲冑和弓弩箭矢,如果這次沒有補充的兵器甲冑和弓弩箭矢送過去,右將軍一旦問罪起來,下官如何是好?”

董卓大怒道:“你到底是聽他劉成的,還是聽本太師的?”

吳循連忙拱手道:“下官當然是聽太師的,只是······只是那劉成也不是好惹的,若下官不及時把軍需撥付過去,他還不拔了下官的皮啊!”

董卓就要發作,李儒立即站出來拱手道:“太師息怒,如今大敵當前,太師還是要注意朝廷內部的安穩啊。太師請想想,如今太師主持朝政,那些諸侯們討伐太師,其實就是討伐皇帝,他們是太師最大的敵人,而劉成雖然與太師不對付,屢次與太師作對,但如今這個時候他不是我們的敵人,諸侯們反對皇帝,他作爲皇帝的忠臣自然要維護皇帝,所以太師和右將軍劉成現在非但不是敵人,還是朋友啊。倘若我們在軍需方面扣住不放,惹怒了劉成,他反過來聯合關東諸侯對付我們就不太妙了。再說了,如今還不知道有多少諸侯會響應曹操的檄文,說不定太師還有用到劉成的時候,他北軍的戰力天下少有,有三萬餘人,是一股強大的助力啊!”

董卓想了想李儒的話,覺得有道理,劉成這個人雖然很讓他討厭,但他覺得劉成不似其他大臣表面上一套、背地裡又一套,而且那些朝臣們都不是真心忠於朝廷和皇帝,在利益和生死麪前,皇帝和朝廷對於他們來說都只是一個屁;但劉成不同,劉成在他的印象裡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此人跟他作對有很明確的目的,那就是保皇帝。現在他董卓不廢立了,劉成就沒有再跟他作對過。

董卓揹着手問道:“這麼說咱家跟劉成還真的可以做朋友?”

李儒拱手道:“太師,右將軍是皇帝的忠臣,關東諸侯們造反,自然就是他的敵人,他們也是太師的敵人,那麼太師和劉成當然可以成爲朋友!”

“那行,吳循,留下一部分軍需給劉成,剩下的全部交給我軍將士們!”

吳吳循立馬答應:“是!”

到了正月底,天下諸侯幾乎都接到了曹操派人送出的討董檄文,消息很快傳來,一共有十八鎮諸侯響應,分別是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韓浩、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這些諸侯共同約定在酸棗會盟,商討討董大計。

二月十八,有消息再次傳來雒陽,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率軍前往酸棗會盟時經過江陵建議荊州刺史王睿一同出兵討伐董卓,但王睿沒有答應,孫堅原本已經率軍離開了江陵,卻遭到別人挑唆,又率軍返回江陵殺死了王睿。在經過南陽時,孫堅大軍攜帶糧草耗盡,要求南陽太守張諮資助糧草遭到拒絕,又受到袁術的挑唆,於是憤而殺張諮,搶奪糧草後揚長而去,袁術以後將軍自領南陽太守,率軍前往酸棗會盟。

雒陽太師府。

董卓等一干人等聽完細作的報告之後,董卓很是憤怒道:“真是無法無天,擅自就殺了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完全不把朝廷和本太師放在眼裡!”

尚書周毖站出來拱手說道:“太師,孫堅等人本來就造反了,既然反了,他們當然也不會再在乎朝廷和太師的權威,對待這等反賊,唯有全部斬殺之才能震懾天下諸侯!”

董卓一拍桌子大聲道:“沒錯!”

在場這些當中許多人都低着頭,誰也不知道這些人的心裡再想些什麼,他們有些人在心裡幸災樂禍,有些人感覺大快人心,諸侯終於討伐你董卓了,看你還猖狂到何事!真正爲董卓考慮的,也不知道到底有幾個。

李儒站出來說道:“太師,孫堅的做法雖然令人氣憤,但從這兩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此人只不過是一介匹夫,被人稍加挑唆就怒而殺人,此人不足爲慮。根據探子來報,造反的十八路諸侯之中兵少則一萬,多則兩三萬,聯軍總兵力大約在三十萬左右!”

“啊······三、三十萬人馬?”有人忍不住嚇得失聲驚叫起來,其他不少人也都面露膽怯之色。

董卓見狀非常不高清,怒斥道:“怕什麼,叛賊還沒有打過來呢,爾等有何好怕的?咱家在雒陽就有十萬鐵騎,叛賊的三十萬大軍在咱家眼裡就如同土雞瓦狗一般!”

衆人被董卓這麼一頓怒斥,頓時嚇得不敢再亂說話了。

李儒對董卓說道:“太師,如今我等有幾件事情需要做:第一,荊州刺史空缺,必須要立即重新委任;否則容易發生爆亂,而且荊州乃是富庶之地,每年給朝廷提供大量的糧草和賦稅,是朝廷賦稅一快重要的來源,不能讓荊州失去控制!”

不得不說,自從董卓全面主政朝廷大小事務以來,李儒的政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是因爲他所處的位置、看待問題的角度發生了變化所導致的。

董卓點頭道:“嗯,文優你繼續說!”

李儒繼續道:“第二,立即派人去見劉成,讓他率軍返回雒陽,商討聯合平定關東諸侯叛亂之事!”

“第三,雒陽周邊雖然有諸多關隘,但如今關東叛軍氣勢洶洶,而且白波匪軍盤踞在夏陽、郃陽一帶,隨時可能攻打潼關切斷我軍退路,倘若關東叛軍和白波匪軍暗中聯合起來,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屬下建議遷都長安。而且要在劉成大軍還未返回雒陽之前把皇帝遷到長安,否則只怕劉成不會同意!”

第235章 狂生禰衡第185章 擒臧霸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142章 生擒第379章 覲見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266章 莫歸第365章 獸羣來襲(3)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379章 覲見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12章 董卓闖宮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22章 遭擒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367章 擊殺獸王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104章 後手第109章 弒父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21章 匈奴寇邊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8章 脅迫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5章 虎賁王越第161章 賞賜第127章 暗流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2章 會董卓第142章 生擒第26章 妥協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444章 呂布死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章 奪兵權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72章 坑慘了第265章 土狼山之戰(2)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59章 安邑城破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299章 擊敗疏勒王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281章 利誘第146章 暗子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62章 殺招不停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211章 亂咬人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223章 驅虎吞狼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266章 莫歸第375章 孔文舉不老實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79章 斬孫賁第89章 紛亂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05章 安撫劉辨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11章 李儒之謀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6章 歸心第255章 張網以待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412章 長安亂(4)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113章 反間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361章 斬草除根
第235章 狂生禰衡第185章 擒臧霸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142章 生擒第379章 覲見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266章 莫歸第365章 獸羣來襲(3)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379章 覲見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12章 董卓闖宮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22章 遭擒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367章 擊殺獸王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104章 後手第109章 弒父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21章 匈奴寇邊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8章 脅迫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5章 虎賁王越第161章 賞賜第127章 暗流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2章 會董卓第142章 生擒第26章 妥協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444章 呂布死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章 奪兵權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72章 坑慘了第265章 土狼山之戰(2)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59章 安邑城破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299章 擊敗疏勒王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281章 利誘第146章 暗子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62章 殺招不停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211章 亂咬人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223章 驅虎吞狼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266章 莫歸第375章 孔文舉不老實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79章 斬孫賁第89章 紛亂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05章 安撫劉辨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11章 李儒之謀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6章 歸心第255章 張網以待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412章 長安亂(4)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113章 反間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361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