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彈劾

不管姚德水講述的敦煌郡丞王旻的情況是否屬實,但姚德水本身的問題就已經十分嚴重了,向百姓收取的賦稅高達七成,這是要活活逼死這些百姓吶,是要逼得他們造反吶!

劉成隱忍不發,他現在必須要先把敦煌的所有事情搞清楚,在大漢這西部邊陲之地,不止有敦煌郡,還有西域長史府、戊己校尉府等官府機構,這兩個官府機構雖然在管轄權上不歸屬敦煌郡,但他們卻要接受敦煌郡太守府在行政方面的指導,這主要是因爲這裡地處偏遠,很多事情都來不及稟報長安方面,只能請敦煌郡太守府拿主意。

西巡大軍在正月初六就出發了,劉成暫時沒有動姚德水,也沒有動王旻委任的源泉縣令,現在動他們還太早了一些。

出了冥安縣,大軍沿途所走所見的都是荒漠戈壁,氣候又幹又冷,白天還好一些,到了夜晚,寒冷徹骨,將士們只能擠在營帳內抱團取暖,就算營帳外點燃了火堆也無法驅散寒氣。不過幸虧從武威城出發之前就做了相應的禦寒準備。

這次大軍向西北方向行軍,沿途沒有碰見任何馬匪、蠻族騎兵,當然這類人也不敢來捋劉成的虎鬚,只要遠遠看見這一支一萬餘人的精銳騎兵的聲音,早就嚇得逃走了。

行軍兩天後,西巡大軍抵達了崑崙塞,崑崙塞也叫崑崙障,從前是禾宜校尉的治所,不過已經被裁撤一百多年了。而如今,崑崙塞大部分建築已經成爲廢墟,不過還有一個驛站在這裡。

大軍兵馬沒有在驛站停留,而是直接穿過崑崙塞前往廣至縣。

廣至縣是通往敦煌的必經之地,劉成大軍在這裡休整了一天,他也接見了廣至縣令李逾,李逾這個人給劉成的感覺就是老實,特別的老實,在整個接見的過程中,劉成問什麼,他就答什麼,不多說一個字,也不少說一個字,整個見面過程就像擠牙膏。

真是一個奇怪的人,這樣的人也能當好縣令?劉成表示懷疑。

打前哨的王越這天夜裡來見了劉成,向他稟報了這段時間以來對敦煌郡的調查情況。

“現在敦煌太守府由郡丞王旻主事,郡兵有五千餘人,大半都是騎兵,前郡尉在六年暴斃,死因不明,後來王旻扶持他的小舅子當了郡尉,掌控了當時的郡兵兵權,那時郡兵只有一千餘人!”

“根據暗中調查,當地百姓要交的賦稅很高,達到了六成,交了賦稅之後,養家餬口都很困難,每家每戶都基本上沒有餘糧,郡丞王旻在敦煌郡一手遮天,無人敢與他作對。現已確定,王旻還與盤踞在白龍堆一帶的匈奴馬匪匪首烏質有勾結,王旻爲烏質提供商旅的消息,烏質負責帶馬匪截殺商旅獲取貨物和錢財!”

“敦煌郡六個縣令之中的原效谷縣令和源泉縣令已經被王旻所殺,現任的縣令都是王旻擅自委任的,並沒有朝廷的任命官文。剩下冥安、龍勒、敦煌三個縣令都已屈服王旻,脅從王旻盤剝、鎮壓百姓,只有這個廣至縣令李逾表現上順從,實際上卻是一直暗中收集王旻等人的罪證。廣至縣向百姓收取的賦稅並不是王旻規定的六成,而是四成,但交給王旻的卻只有三成,剩下的一成用於救助境內孤寡!”

劉成做了一下對比,發現王越的影衛司調查的結果與冥安縣令姚德水所說並沒有太大的出入,看來姚德水應該沒有說謊,這個人應該是看見他率大軍西巡,估計王旻很可能會失勢,所以才把王旻給賣了,畢竟在姚德水看來,王旻的所作所爲是大逆不道的,朝廷不追究纔是怪事,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

劉成問道:“王旻規定收六成賦稅,可李逾卻只收四成,王旻有那麼好糊弄嗎?他就沒有李逾在糊弄他?沒有要對他下手?”

王越道:“這就讓末將不得不佩服這個李逾的演戲功夫了,他時常跑到王旻面前表忠心,卻又經常哭窮,說全縣百姓如何貧窮、如何欠收,今日已經餓死了不少人、明日又有瘟疫,病死了多少等等!”

劉成詫異道:“王旻難道就沒派人去調查覈實?”

“派人查了呀,可李逾早就事先安排好了百姓配合,統一了口徑,無論王旻派誰去核實都是一樣的結果!”

劉成摸了摸下巴道:“這個李逾有點兒意思!我還以爲整個郡的官場都已經爛到了根子裡了,準備覈實了情況之後把他們一鍋端了,沒想到出了李逾這麼一個人,有意思啊!來人,去把李逾找來!”

這時廖化從門外走了進來抱拳道:“將軍,縣令李逾求見!”

“咦,我剛要派人去把他找來,沒想到他自己來了,讓他進來吧!”劉成招招手吩咐道。

“諾!”

李逾很快被廖化領了進來,見到劉成就拱手躬身行禮道:“廣至縣令李逾拜見侯爺!”

劉成並不介意別人稱呼他的爵位,爵位是一種榮譽,相比有人稱呼他爲劉公,他更願意別人稱呼爵位或將軍。

劉成擡手道:“李縣令深夜來見本侯有何事?”

李逾斟酌權衡了一下,問道:“侯爺既然代天子西巡,那麼下官若要彈劾一人,不知侯爺是否受理此案?”

劉成心中暗道,來了,這李逾果然是一直在裝逼,而且一裝就裝了好多年,這份隱忍的功夫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既然是巡查,自然是要現場處理官場積弊、軍中腐化、宣揚大漢皇朝的權威和教化,當然也包括受理彈劾案和接受百姓的狀告!”

李逾聽了之後小心翼翼、極爲鄭重的從大袖之中拿出一卷竹簡雙手呈上道:“下官彈劾郡丞王旻、郡尉何淳、從事康秦等人殺害原郡尉賈真、又私設公堂冤殺原效谷縣令和源泉縣令、擅自委任官員,甚至以朝廷之名向百姓增收賦稅、勾結沙漠中的匈奴馬匪截殺商旅,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這是下官這些年來收集的與他們有關的罪證,請侯爺爲敦煌百姓和被他們陷害殺死的官吏們做主!”

竹簡被廖化取過去檢查了一番後遞到了劉成手中,劉成打開看了起來。

劉成看得很仔細,足足用了一刻鐘才擡起頭,他放下竹簡看向李逾,良久問道:“這上面寫的這些被王旻陷害致死的家眷和相關證人還能找到嗎?你彈劾的這些內容雖然說得有名有姓、有時間有地點,但也僅僅只是你的一面之詞,本侯不能只看了你的彈劾奏章就給一個秩比六百石的官員定罪,不僅是對王旻這些朝廷命官的前途不負責任,也是對受害者和全郡百姓們的不負責任!”

李逾拱手道:“侯爺英明!有些受害人全家都已死絕,有些還在世,不過要找到他們卻要花費一番工夫,一些相關的證人也需要派人去尋找,侯爺若是允許,下官可立即派人給侯爺派出的人引路去找到所有相關人員。另外,王旻還私自招募兵馬,超出朝廷規定的郡兵人數,據下官所知,如今王旻手下的郡兵人數超過了五千之衆,而按照規定最多隻能有兩千人!下官還知道王旻把從百姓們手中搜刮來的錢財藏在自己家後院的地窖中,到如今已有六七年了,除去用於擴增兵馬所需的花費,應該還剩餘至少八千萬錢!”

劉成看着李逾,過了幾秒喊道:“廖化!”

“屬下在!”廖化站出來抱拳道。

“派人跟着李縣令派去的人去尋找這上面的證人,要確保證他們的安全!不論是誰,若敢阻攔辦案,不必有任何顧忌,該出手時就出手!本侯到要看看,這裡還是不是大漢王朝的天下!”

“領命!”廖化抱拳答應,轉身對李逾道:“李縣令,請!”

次日,西巡大軍在劉成的率領下繼續沿西南方向而下前往敦煌,大軍出了廣至縣十幾裡之後,劉成突然對馬超下令:“孟起,在大軍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派出斥候探查周邊的情況,距離大軍要在十里左右,只要發現任何風吹草動要立即報告!”

“是,將軍!”馬超抱拳答應,打馬掉頭前去安排。

旁邊的陳羣問道:“將軍是擔心王旻等人鋌而走險伏擊我西巡大軍?他們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吧?”

劉成搖了搖頭:“不要低估了某些人的野心,也不能低估他們的警惕之心,一旦他們發現自己的罪行已經暴露,他們就可能猜測到本侯會怎麼對付他們,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既然有膽子做下這些惡事,怎麼會沒有膽子攻擊我西巡大軍呢?來人,傳令下去,大軍放緩行軍速度,本將軍就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看看他們如何應對!”

“遵命!”

大軍行軍了半日,到中午時分,從西北方向有一騎探哨飛奔而來向劉成報告:“啓稟將軍,西北方向十里之外發現了一些行跡可能之人,有時一騎、有時兩騎,時而出現,時而隱沒!”

第409章 長安亂(1)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302章 立威第161章 賞賜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357章 吞併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5章 虎賁王越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427章 立儲、封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14章 得徐榮、收王雙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43章 失控(1)第308章 新局勢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75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馬中赤兔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404章 暗流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失控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232章 用重典第83章 朝堂上較量(5)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53章 恐慌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56章 趕鴨子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40章 出入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54章 重賞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176章 死亡之旅開始第32章 獠牙(2)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7章 馬中赤兔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79章 朝堂上的較量(1)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15章 白袍銀槍黑衣重矛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21章 求饒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130章 賜婚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89章 紛亂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123章 救人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281章 利誘第145章 假節鉞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58章 孟德降第220章 內訌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85章 殺機(2)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
第409章 長安亂(1)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302章 立威第161章 賞賜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357章 吞併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5章 虎賁王越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427章 立儲、封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14章 得徐榮、收王雙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43章 失控(1)第308章 新局勢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75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馬中赤兔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404章 暗流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失控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232章 用重典第83章 朝堂上較量(5)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53章 恐慌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56章 趕鴨子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40章 出入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54章 重賞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176章 死亡之旅開始第32章 獠牙(2)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7章 馬中赤兔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79章 朝堂上的較量(1)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15章 白袍銀槍黑衣重矛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21章 求饒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130章 賜婚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89章 紛亂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123章 救人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281章 利誘第145章 假節鉞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58章 孟德降第220章 內訌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85章 殺機(2)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