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八章 年關至袁府議事

屋中,短暫的平靜了片刻,蔡瑁擡眼,掃了一眼蒯良,眼中露出一絲快意,隨即被其隱去,轉而對着劉表說道:“孫堅此人,桀驁不馴,之前與主公戰於長沙,落敗之後轉戰荊南,其人手下,兵精將強,比之襄陽也只是一線之差,主公若不早動,待孫堅修養生息之後,荊北之地,只怕是少不了一場刀兵之禍。

劉表臉色略微變化起來,蔡瑁的話,直擊人心,值此亂世之時,劉表最爲稱道的,便是保荊州爲一番樂土,歷史之上,劉表便是如此做的,終其一生,也沒有對外侵略過。

“子柔如何想法?”轉過蔡瑁,劉表對着出言詢問道。

“主公,當今天下,諸侯林立,中原之地袁紹、袁術、劉岱、劉繇、劉備、諸葛瑾,以及新近崛起的呂布,可謂是強者盡出,誰勝誰負一時難以見得分曉,荊州水系發達,更兼承載着益州、司州、豫州三地交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公手下,兵強馬壯,自然不會怕了孫堅,只是孫堅壯大之後,終究影響着主公對於天下大勢的影響,制衡了主公的發展,良以爲,主公應當出兵,將荊州之地統領手中。”荊州之中,世家豪族也是不少,蔡、蒯、兩家雖然較大,卻不是一手遮天,蒯良身爲家主,自然是希望劉表能夠更進一步,蒯家自然水漲船高。

只是可惜,兩人面對的是劉表,劉表與着這個時代的許多宗親一樣,沒有太大的野心,就像幽州劉虞,皇位擺在面前也不曾動心,對於兩人所言,劉表心中自有一杆秤來衡量,卻是興趣缺缺,猶豫良久說道:“此事還是先行放一放吧,如今袁術在豫州大肆掠奪,涌入襄陽的難民越來越多,以着襄陽的底蘊,如今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不知子柔心中可有良策?”

蔡瑁、蒯良兩人對視一眼,眼露無奈,只是主公乃是劉表,他們兩人又能如何?荊州富庶、安逸,造就了荊州文人風氣較重,尤以荊北最甚,同樣的,又是荊州之地將他們這些從不滿足的士族豪強給毀掉了。想當年,劉表單騎入荊,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將荊州士族爲其所用,短短的時間內平定荊州,爲人稱道,他們,也正是被劉表這種表現給打動,義無反顧的投向其身前,可惜,劉表之後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諸人漸漸離心,黃家遠離,龐家歸隱,馬家不出……以致如今劉表身邊只餘了蔡、蒯兩家。

“同爲袁家之人,差距卻是巨大,袁術此人目光短淺,如今大肆搜刮之下,富饒的南陽、淮南之地,變得開始衰敗。至於難民問題,主公與益州劉焉同爲宗親,可遣人去往益州,請求援助,可藉此機會與其結成聯盟,荊州北邊乃是曹操,其人野心比之孫堅更甚,主公不可不防。”仔細思慮了一番,蒯良還是認爲將難民接收下來乃是最好,雖然劉表沒有害人之心,卻難保別人不對荊州虎視眈眈,人口多了,將來若是有變,可招募的士卒也是多了。

劉表沒有多想,見此事也已解決,便不願再在此呆着,與兩人打了招呼,徑自走了。劉表一走,蔡瑁、蒯良也沒有理由再呆下去,相互拜了,告辭離去。

時光匆匆,漸漸臨近年關,南方的天氣不算是太過寒冷,北方就恰恰相反,11月底的時候,天空中淅淅瀝瀝的飄起了一年中的第一場雪,銀裝素裹,皚皚白雪和着北風,呼嘯着吹過,帶起一陣陣寒冷,這一場雪,將中原之地的戰事暫時給澆的熄滅,不論是三家聯盟,還是袁紹,相繼的偃旗息鼓。

士卒不能攻城略地,卻不妨礙幾方謀士各出所能,暗戰,來的反而更是兇險。

面對着隨時有可能被三家覆滅,袁紹手下的謀士終於是放下了所有的積怨,聯合在了一起。信都,袁紹府邸,袁紹書房中,郭圖、逢紀、許攸、審配、荀諶、陳琳、崔琰七人齊聚一起,袁紹一言不發的看着幾人,等着幾人給出最終的辦法。

“劉岱出兵,不過是利益相誘,卻也攝於主公名望,不敢再有寸進,攸以爲,可以遣一使者前往,許之與利,或可爲我等所用,再者說,劉岱當年出兵泰山,折戟沉沙,損兵折將不說,更是將其兗州牧的臉面丟失喪盡,對於諸葛瑾也是毫無好感,如果有機會能夠對其落井下石,想必劉岱會十分熱心。”在座幾人,沒有一人是沒有弱點的,許攸爲人卻又是最貪,開口之間便是利益交換,對人心把握的也很是精準,眼光十分毒辣。

其餘幾人即便是不大認同,也不再出言反駁,總要給許攸留些面子的!幾人這樣想到。

“豫州牧乃是主公之弟,同爲袁家之人,可向其求援,諸葛瑾既然身在泰山,距離徐南之地便太過遙遠,若是袁豫州能夠出兵徐南,行一圍魏救趙之策,諸葛瑾心有所慮,定然不敢太過過分。”看看諸人,逢紀忍不住說道。

這倒是一個辦法,比之之前郭圖向袁紹出言讓袁術出兵救援冀州要好上一些,袁紹聽了,暗暗點頭,卻仍舊是不言不語,只是靜靜的聽着,偶爾眉頭輕皺。

“諸位卻是忘記了一人,幽州之地,原本不該劉備所得,公孫瓚乃是一剛愎之人,如今被劉備趕出幽州,困守遼東之地,自然是怨恨非常,只要主公向其提供支援,定然可爲主公所用,”有着許攸、逢紀在前,荀諶也是心有所感,將自己心中早已選定好的盟友提之而出。

“友若之言甚是。”荀諶話音剛落,便聽到崔琰出聲贊同,崔琰其人,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且爲人剛正不阿,原本在袁紹軍中很是受到排擠,不過卻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能,此次袁紹召開秘密會議將其召來,便也能說明此事。

“據諶所知,徐州陶謙投靠劉繇,乃是萬不得已之舉,當時諸葛瑾兵鋒太過鋒盛,陶謙手下無有大將可擋。不過,丹陽兵的精銳之名由來已久,也是不可小覷,主公可遣一人前往廣陵,與陶謙結成聯盟,以陶謙對諸葛瑾的怨恨,再加上主公名望,定然會同意出兵,有袁州牧與陶謙一起動手,勝算便會大上許多。”難爲他看的這般細緻,其餘幾人只怕是早已忘記了陶謙何人,亂世,便是這般,一旦被世道淘汰,便很難再進入衆人眼睛。

屋中幾人頓時覺得眼前一亮,對崔琰不由的有些刮目,誰也沒想到,平日了剛正不阿的崔琰,此時竟有一鳴驚人之態。

“若是能夠說動劉岱,三路併發,諸葛瑾便不足爲懼,如此,配便說說劉備吧。幽州一地不比冀州,不過如今劉備大軍佔據中山、常山兩郡之地,一旦給其時間,定然會很快恢復過來,在配看來,諸葛瑾、劉備、呂布雖然說是三家聯盟,卻未必就如我們想的這般密不可分,呂布何許人也?爲了些許蠅頭小利,先殺丁原,又斬董卓,可謂是一個見利忘義之人,主公何不雙管齊下,一面使人送其金銀,以漫其心,一面使人用離間之策,讓其與劉備發生火併,主公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大好?”對於呂布,審配對其很是不屑,此時更是將其作爲聯盟中的一個點,欲以“以點破面”之法,將三家聯盟的關係打破,對於此,審配心中很是有信心。

“圖心中也有一策。”審配說完,郭圖便急急的站立起身,對着袁紹拜了一下,這纔出言說道:“主公與曹操自**好,如今長安安定,馬韓聯軍被其擊得落敗奔逃,此時正是士氣高昂之時,主公何不遣人去往曹操處?再者便是域外,鮮卑欲入關久矣,主公可遣一人前往域外,幷州、鮮卑交界之處,可不只是有雁門一處,只需避開呂布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再有主公支持,不必擔憂爲人抄了後路,鮮卑鐵騎,定然會將呂布所佔之地捅個底朝天。”

袁紹聽了,心中更是高興,連日來被大軍壓境帶來的壓力漸漸有些舒緩,看着屋中沒有再發生爭執的幾人,心中平白的暢快了許多。

“好……”

“主公不可……”

袁紹與崔琰幾乎同時出聲,原本暢快的心情被崔琰打斷,頓時有些怒氣勃發:“爲何不可?季珪何處此言?”

崔琰臉上,帶着些焦急,聞言立即接口道:“諸侯征伐,不過是內部混戰,漢室與域外民族廝殺多年,雙方早已是不共戴天之仇,主公若是與鮮卑合作,定然會被天下人唾棄,到得那時,試問主公該如何收攏人心?該如何招募人才?該如何對天下人百姓做出一個解釋?”

接連幾個問題,將袁紹滿腔的怒氣給消除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頭冷汗汩汩冒出……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二二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下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九八章 初攻城戲忠有某第38章 各計較,曹操進兵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306章 幽州動盪,辛毗吐密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一百六五章 大軍出四面楚歌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84章 猛孫策,霸氣初露第二百二零章 寓芷爲止明心表志第205章 突發難,臨洮董承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二百八六章 乍遭天災天下雲動第三百三零章 兩戰驚天鬼神之機上第一百六八章 年關至袁府議事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一百三四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零章 伏兵起旗開得勝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四八章 剋死戰先登末日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三百三七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下第二百一五章 二出謀火光沖天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31章 初相逢,惺惺相惜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八五章 凌雲志顯露端倪第一百一五章 密謀論預留後路第46章 廣宗破,生擒張樑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一百二八章 留遺計李郭反目第一百七七章 欲劫營夜色悄然第306章 幽州動盪,辛毗吐密第一百九二章 汶水助兵分兩路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三百五五章 決議守孝曹孫皆動第三百二零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下第一百一一章 曹操現兵謀漢中第二百三九章 波折橫生神秘來人第三百六八章 魏延用計橋蕤恍惚第三百三九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下第81章 初鬥將,孫華再戰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三百七九章 上蔡攻守野望潼關第305章 曹操忽動,孫堅不歇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二百四零章 諸葛入譙關羽遭伏第一百七零章 機密泄親情濃烈第一百二五章 敗呂布兵犯長安第50章 得朝聖,羈留京師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49章 偷得閒,再見袁紹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二百八一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上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要上架了感觸很深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二百一零章 瘟疫生慨然施救第110章 取齊國,太史論辯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95章 悲喋血,白馬飛熊第63章 攜女回,乍起風波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下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108章 李典謀,太史用計第三百七一章 惡漢典韋許褚虎癡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二百四零章 諸葛入譙關羽遭伏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203章 再回返,接風喜宴第三百三零章 兩戰驚天鬼神之機上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二百四四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下第二百八一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上第二百九五章 陰雲密佈張飛顯威第一百一一章 曹操現兵謀漢中第二百六零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上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三百五九章 攻勢順利彌加落陷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
第三百二二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下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九八章 初攻城戲忠有某第38章 各計較,曹操進兵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306章 幽州動盪,辛毗吐密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一百六五章 大軍出四面楚歌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84章 猛孫策,霸氣初露第二百二零章 寓芷爲止明心表志第205章 突發難,臨洮董承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二百八六章 乍遭天災天下雲動第三百三零章 兩戰驚天鬼神之機上第一百六八章 年關至袁府議事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一百三四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零章 伏兵起旗開得勝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四八章 剋死戰先登末日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三百三七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下第二百一五章 二出謀火光沖天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31章 初相逢,惺惺相惜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八五章 凌雲志顯露端倪第一百一五章 密謀論預留後路第46章 廣宗破,生擒張樑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一百二八章 留遺計李郭反目第一百七七章 欲劫營夜色悄然第306章 幽州動盪,辛毗吐密第一百九二章 汶水助兵分兩路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三百五五章 決議守孝曹孫皆動第三百二零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下第一百一一章 曹操現兵謀漢中第二百三九章 波折橫生神秘來人第三百六八章 魏延用計橋蕤恍惚第三百三九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下第81章 初鬥將,孫華再戰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三百七九章 上蔡攻守野望潼關第305章 曹操忽動,孫堅不歇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二百四零章 諸葛入譙關羽遭伏第一百七零章 機密泄親情濃烈第一百二五章 敗呂布兵犯長安第50章 得朝聖,羈留京師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49章 偷得閒,再見袁紹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二百八一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上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要上架了感觸很深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二百一零章 瘟疫生慨然施救第110章 取齊國,太史論辯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95章 悲喋血,白馬飛熊第63章 攜女回,乍起風波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下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108章 李典謀,太史用計第三百七一章 惡漢典韋許褚虎癡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二百四零章 諸葛入譙關羽遭伏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203章 再回返,接風喜宴第三百三零章 兩戰驚天鬼神之機上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二百四四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下第二百八一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上第二百九五章 陰雲密佈張飛顯威第一百一一章 曹操現兵謀漢中第二百六零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上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三百五九章 攻勢順利彌加落陷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