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

日頭漸升,氣溫也變得燥熱起來,似乎是爲了與天氣相呼應,屋中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起來。

“如今兄長欲要出兵,小弟怎可落後於人,典願爲先鋒,直取東平。”屋中,自平原趕回來的李典不敢寂寞的出列說道。這麼多年過去,李典早已不再是當年那一個稚子幼童了,他卻是習慣了叫諸葛瑾爲兄長,雖然真要論起來,諸葛瑾要比他還小上一歲。

“曼成,怎麼又魯莽起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劉岱手下雖無大將,然其手中十幾萬大軍難道是擺設不成?”冷兵器時代,武將們最爲在意的便是自身的武藝,一身好武藝,天下之大盡可去的,骨子裡面鑄就着無盡的傲性,這也是爲何歷史上無數名將死於冷箭之下的緣由。諸葛瑾不只一次的對手下諸將囑咐,就是害怕他們重蹈覆轍,以免落的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只是道理誰都明白,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是,兄長。”李典撇了撇嘴巴,心中猶自有些不服氣,有些委屈的答應下來。

“雖說爲將者當征戰沙場,馬革裹屍,如若是亡於小人冷箭之下,豈不痛哉?諸位當勉之。”對於李典的怪異,諸葛瑾不再理會,對着諸人再一次強調說道,見氣氛有些冷場,隨即轉移話題道:“出征之事我心中已有定論,如今迷惑袁紹乃在首位,此次出征由我親自統領,李典爲先鋒,統兵三千先行。”說道這,諸葛瑾故意頓住了。

“主公,爲先鋒者,當勇力出衆,慈不才,願與曼成比劃一番。”樂陵毗鄰渤海,諸葛瑾一直計劃着要找一個時機,突襲渤海,抄了袁紹的老巢,可惜天不遂人願,去年冬季那場雪來的早了些,讓得他後面一連串的計劃付諸東流。樂陵之地乃是一個關鍵之處,諸葛瑾自然不會將此處擱置,駐守此地的,正是太史慈。

隨着年齡一年年成長起來,太史慈已經初步具備了一代名將之姿,自泰山外放出樂陵短短半載時間,其進步速度可謂是飛速。可惜,戰將終究是好戰,每日安逸無事,對於太史慈而言簡直是一種煎熬,當然,在其心中所謂的無所事事,卻是沒有戰爭可打,不戰,便不痛快,眼看着諸葛瑾竟點了李典作爲先鋒,太史慈頓時便坐不住了。

“呵呵……”年已二十的諸葛瑾已經開始蓄鬚了,聽了太史慈之言,不由地撫須而笑:“子義不必着急,既然此次乃是爲了安袁紹之心,聲勢自然要大上一些,此次出兵,我欲兵分三路,子義爲右軍,統兵兩萬,至於左軍……”諸葛瑾故意將聲調拉的老長,其實其心中早已有了人選,看着階下諸人忍不住拉的老長的脖頸,心中暗笑不已:“文則何在?”

靜,諸葛瑾突入其來的一聲大喊,頓時讓屋中寂靜了下來,好似一場華麗的樂曲盛宴,最後一個音節落下,萬籟俱靜。聽到叫自己名字的人是呆住了,而聽到所呼叫的名字不是自己的諸人卻是自顧傷神,讓得屋中頓時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哦?既然文則不在此處,那我們便另選他人吧。”諸葛瑾努力保持着臉上的鎮靜,將心中的笑意強自壓着,語氣中裝作很是意外一般,輕輕出聲說道。

“在,在,于禁在此!”多少年了,盼了多少年了,于禁不知道,好似已經記不得很清楚了,自從他投奔諸葛瑾以來,幾乎便沒有出過泰山,善於練兵,性子沉穩,這原本應該是他的長處,偏偏於禁卻對此很是怨憤,有的時候他寧願自己性子急躁一些,也好能夠有機會上得前陣,揮動手中的長槍殺敵建功。

對於于禁的心情,屋中諸人很是理解,爲將者,誰不願衝在陣前?即便是于禁從來不將自己當做是隻會衝鋒陷陣的莽將,他心中其實也有着熱血的一面。

“主公……”于禁上前一步翻身跪倒在地,一句話未曾說完,便已凝噎。

見於禁渾身顫抖不停,諸葛瑾心中也是莫名感嘆,真要說起來,他的這些手下中,他虧欠戲忠、于禁二人的最多了,尤其是于禁,更是從來沒有帶兵出戰過,若是換做其手下別的將領,估計早已忍受不住這份寂寞了。

“文則,這些年來,卻是苦了你了!”諸葛瑾自階上走下來,彎腰將於禁自地上扶起,帶着些許唏噓感嘆道,隨即不待于禁做出反應,便接着說道:“文則爲左路統帥,統兵五萬。”

“諾!”于禁心中激動莫名,統兵五萬,這在之前乃是一個他從來不敢想象之事,慌忙大聲叫着應喏下來,話說的太急,叫的尖銳異常,卻是情急之下破音了。

諸葛瑾沒有再說話,用力的拍了拍于禁的肩膀,五萬人馬,比之他準備帶着的中軍都要多上不少,他相信,于禁肯定能明白他沒有說出的用意。

“此次出征,戲忠、程昱、陳宮、賈詡、黃忠皆隨軍而行。”轉身回到座位上,諸葛瑾也不忙着坐下,對着屋中諸人再次說道。可以說,這一次被諸葛瑾點到之人,皆是已經名動一方之人,既然決定爲袁紹演上一齣戲,他自然要配合着演到位,不然豈不是浪費了他諸多精力。

“諾!”幾人心中基本上也知曉是怎麼回事,皆是面容沉穩的應道。

“主公親征,泰山之地該如何來治?”泰山一地位置重要非常,戲忠更是在此處經營了數年之久,聽着諸葛瑾一連串的將諸人皆點了一遍,心中不由有些打鼓的出言問道。他原本以爲自己要與之前一樣,仍舊會在泰山留守的,聽到諸葛瑾點了其名,心中既喜且憂起來。

“志才放心,此處有文優、元常在此,定然無恙,況且我已遣人去往琅琊,不須多久魯肅便會前來此處,政事上便由三位先生商議,此次出征之後,兵事上由趙雲接手,子龍沉穩、忠勇,有其四人在,我心無憂矣。”諸葛瑾雖說是在爲戲忠解說,雙眼卻是定定的看着李儒、鍾繇二人,目光中露出殷殷期望。

“諾!”二人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動,他們二人,一個乃是董卓舊部,一個乃是剛投奔不久,這麼快便被委以重任,顯然諸葛瑾對他們二人很是信任,他的他們心中第一次萌生出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受,此時此刻,諸葛瑾哪怕是讓他們二人立即死去,二人心中只怕也不會升起絲毫不願。

單從表面看來,二人強壓着心中的激動,簡簡單單的將事情應下顯得有些託大了,細心之人卻能發覺,在這般強自鎮定之中,二人藏於身後的雙手卻是顫抖個不停。

“恩……蔣欽、韓當二人手中的水軍若是用的好了,也不失爲一招妙棋。”想了想,諸葛瑾還是忍不住對着二人點撥道。他心中十分明白,即便是二人心中知曉有着水軍的存在,如非必要,二人也不會擅自調派使用,古人最爲忌諱的,便是“自由”二字,有些地方,是屬於雷區的,如果不是諸葛瑾許諾,他二人絕對不願自己拿下主意。

二人再次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好,有諸位相助,定然是無往不前,大軍過處,當聞風而降!”諸葛瑾忽然間再也不去約束自己的心情,放開之後的他,頓時顯得十分昂揚,一種莫名的氣質自其身上散發而出。

屋外豔陽高照,屋中也是鬥志高昂:“大軍過處,無往不前……”

茌縣之南,毗鄰盧縣,兩地相距不過數十里,一日間的路程也是不到,兩地之間地勢開闊,盧縣之西,黃河自此蜿蜒而過,稍稍向南,丘陵縱壑連綿。若是在平日裡,濟北之地其實與泰山聯繫更爲密切一些,只是後來劉岱出兵泰山,本欲要將泰山一地收歸手中,怎料到爲戲忠、黃忠所乘,殺得大敗而回,自此之後,盧縣與泰山關係逐漸淡了下來。

這幾年間,戲忠一直經營泰山奉高以北之地,位置偏遠的茌縣好似是被遺忘在角落中,淡出了泰山人的眼中,這也造成了諸葛瑾對劉岱宣戰之後,在劉岱尚未作出反應之前,于禁左路大軍以着極快的速度突進至劉岱領地腹地的緣由,因爲在盧縣人看來,茌縣未失,他們可以接着泰南之地作爲緩衝,好從容佈置他們精心準備下的“禮物”,可惜,這注定是一個白日之夢,遙遙不可觸及。

盧縣乃是濟北國治所所在,盧縣陷落的太過迅速,讓的濟北國中的將校士卒,無一人僥倖,盡皆做了于禁手中的俘虜,後於禁利用計策,自降卒中挑選出一位機靈之人,用濟北國郡守府的符印派了兩封假的求援信,分發到平陰、古城二地。

不過兩日,在於禁將盧縣完全控制下來之後,兩地的守軍終於是……姍姍來遲……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八章 諸葛主婚黃忠嫁女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三百八七章 意料之外周瑜身隕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一百六零章 呂布現帳中再謀第三百九一章 馬蹄轉南江夏硝煙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104章 琅琊聚,諸葛開宴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二百一六章 憤悲愴弱肉強食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9章 書房論,諸葛野望第二百九八章 諸葛主婚黃忠嫁女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94章 張遼謀,白刃血戰第三百二二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下第二百三五章 驍勇豪膽隻身詐城第三百四七章 連番動作意欲北上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一百二二章 董卓亡漢室夕暮第49章 偷得閒,再見袁紹第一百七四章 再添亂袁術出兵第105章 計議定,準備出兵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二五章 確是爲女利爪初露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一百九二章 汶水助兵分兩路第一百九五章 伏兵起遭遇死地第二百五六章 沮授到來荀攸消息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93章 先登士,壯哉狼騎第一八十九章 巧用心連環兩策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二百九四章 七月雨下袁紹舞戈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三百七二章 函谷關前諸葛設局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一百九一章 狠毒計堅壁清野第304章 修養已畢,倪漏爪牙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三百四三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中第84章 猛孫策,霸氣初露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第21章 明情志,黃巾衆聚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三百七四章 心未服老身已垂暮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七零章 司馬諸葛勝敗之間第三百七五章 君臣對言欲造牛馬第一百六八章 年關至袁府議事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二百八七章 郭嘉出謀馬超入甕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26章 黃巾起,諸葛出戰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三百六三章 曹孫稱帝諸葛亦隨第53章 蔡府邀,再見蔡邕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二百一零章 瘟疫生慨然施救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40章 爲子女,張角始動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三百八五章 兵進雍州舊友再見第三百三五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上第13章 賢才至,基礎初奠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二百四一章 任峻相投乍遭伏擊上第二百七五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中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29章 董卓謀,曹操出征第三百四零章 洛神得子諸葛藝成上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六九章 蒯良逃奔牽招破關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
第二百九八章 諸葛主婚黃忠嫁女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三百八七章 意料之外周瑜身隕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一百六零章 呂布現帳中再謀第三百九一章 馬蹄轉南江夏硝煙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104章 琅琊聚,諸葛開宴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二百一六章 憤悲愴弱肉強食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9章 書房論,諸葛野望第二百九八章 諸葛主婚黃忠嫁女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94章 張遼謀,白刃血戰第三百二二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下第二百三五章 驍勇豪膽隻身詐城第三百四七章 連番動作意欲北上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一百二二章 董卓亡漢室夕暮第49章 偷得閒,再見袁紹第一百七四章 再添亂袁術出兵第105章 計議定,準備出兵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二五章 確是爲女利爪初露第三百九二章 江夏易主荊北再戰第一百九二章 汶水助兵分兩路第一百九五章 伏兵起遭遇死地第二百五六章 沮授到來荀攸消息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93章 先登士,壯哉狼騎第一八十九章 巧用心連環兩策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二百九四章 七月雨下袁紹舞戈第一百八二章 攏人心諸葛氏婉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三百七二章 函谷關前諸葛設局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一百九一章 狠毒計堅壁清野第304章 修養已畢,倪漏爪牙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三百四三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中第84章 猛孫策,霸氣初露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第21章 明情志,黃巾衆聚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三百七四章 心未服老身已垂暮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七零章 司馬諸葛勝敗之間第三百七五章 君臣對言欲造牛馬第一百六八章 年關至袁府議事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二百八七章 郭嘉出謀馬超入甕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26章 黃巾起,諸葛出戰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三百六三章 曹孫稱帝諸葛亦隨第53章 蔡府邀,再見蔡邕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二百一零章 瘟疫生慨然施救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40章 爲子女,張角始動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三百八五章 兵進雍州舊友再見第三百三五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上第13章 賢才至,基礎初奠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二百四一章 任峻相投乍遭伏擊上第二百七五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中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29章 董卓謀,曹操出征第三百四零章 洛神得子諸葛藝成上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六九章 蒯良逃奔牽招破關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