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染缸

猜拳的結果,是許褚贏得了這個難得的鬥將機會,揮舞鬼頭刀飛馬出陣,歡呼着衝向可憐的文聘將軍,那發自肺腑的欣喜叫喊,熱情洋溢的誠摯笑臉,不僅半點都不象準備與文聘廝殺,相反還象是撲向有斷背傾向的好基友一般。

文聘打起十二分精神奮力接戰,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既是因爲之前徐州三將的神箭,也是因爲許褚昔日徐州頭號打手的赫赫兇名,好在文聘將軍手裡也有一些乾貨,武藝算是不錯,勉強與許褚周旋了十幾個回合沒有落敗,但也被許褚的怪力震得是虎口發麻,武器拿捏不穩,心裡暗道:“許虎癡,果然名不虛傳。”

“許老虎,十二個回合了,還沒拿下?不行換我!”魏延、張繡和太史慈等將紛紛嚷嚷起來,很是不滿許褚的佔着茅坑不拉米田共,本性不良丹陽小流氓馬忠還吹起了口哨。

“匹夫,等着!”感覺受了侮辱的許褚暴跳如雷,賣個破綻拍馬就回了旗陣,文聘怕又挨冷箭不敢追擊,也無比奇怪許褚爲什麼返回旗陣,卻又瞠目結舌的看到,許褚竟然在徐州軍旗陣前勒住了戰馬,扔下鬼頭刀就脫身上盔甲,露出盡是疙瘩肉的赤裸上身,然後又提了鬼頭刀,大吼着重新殺進了陣中,“文聘匹夫,受死!”

“匹夫!”文聘也罵了一句,再度打起十二分精神奮力迎戰,然而在已經發了狂的許褚面前,文聘很快就開始左支右絀難以招架了,許褚卻是刀刀拼命,一刀比一刀狠,一刀比一刀砍得猛,刀刀都是同歸於盡的亡命打法,文聘膽氣漸喪,槍法更見散亂。戰了三十餘合後就被許褚一刀劈飛手中長槍,雙手虎口鮮血淋漓,驚叫一聲回馬就走,許褚緊追不捨,仗着戰馬稍快,追上文聘一刀砍下,文聘聽到腦後風響慌忙滾下戰馬。許褚大刀砍在文聘戰馬背上,竟將文聘的戰馬齊臀砍斷。

“仲業將軍快走!”文聘的兩名副手王萊與畢禮一起衝來營救,各舉刀槍死戰許褚給文聘爭取逃跑時間,許褚奮起神力,戰不三合便一刀砍死畢禮,又一把揪住王萊刺來的長槍。大吼一聲把王萊連人帶槍從馬上提起,重重摔在地上,直把王萊摔得筋斷骨折,口吐鮮血,再縱馬踐踏,釘有蹄鐵的馬蹄踏中王萊面門,鮮血與腦漿一起飛濺。可憐的王萊將軍也頓時喪命沙場。

儘管靠着兩名部下的捨命掩護,文聘還是逃回了荊州軍旗陣,但荊州軍隊伍的士氣還是爲此大泄,從來就很愛惜性命的蔡瑁將軍更是臉色發白,開始後悔自己貿然來與徐州隊伍野戰。可是事情還沒完,連斬二將後,許褚又不依不饒的來衝荊州軍旗陣,荊州士兵急以弓箭射住時。陶副主任也已經下令張繡和太史慈各領一軍,一左一右來衝荊州軍戰陣,蔡瑁壯着膽子命令軍隊接戰,與徐州軍展開士卒混戰。

鬥將不是對手,鬥兵荊州軍就更不是對手了,荊州軍在水戰方面確實有自己獨到的優勢,但是而陸戰方面。荊州軍也就是和陶副主任剛到這個時代時的徐州軍隊差不多,都是沒見過什麼大場面,缺經驗缺血性更缺勇往直前的鬥志,頂多也就是欺負一下地方叛匪。一遇到精銳雄師就原形畢露。而經過將近十年的南征北戰後,身經百戰的徐州軍隊中早已歷練出無數強軍勁兵,陶副主任這次帶來的更是從徐州軍隊精選出來的一線戰兵,幾乎個個都是以一當十身經百戰,不少士兵擦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次數連自己都記不清楚,用他們來對付荊州隊伍,那就不能叫做交戰,只能是叫做虐待了。

戰局從一開始就成一面倒,驍勇善戰的徐州士兵鬥志昂揚,猛虎下山一般的衝向敵羣,荊州軍隊伍壯起膽子迎住,卻被徐州軍僅用了一個衝鋒就衝亂了隊伍,被迫陷入近身混戰,徐州兵在混戰中如魚得水,或砍或刺或劈,肆意收割荊州士兵的性命,荊州士兵雖然也硬着頭皮抵擋,卻在配合嫺熟的徐州士兵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不是被正面的鐵刀砍中,就是被側面突然刺來的長槍捅穿,慘叫着摔倒在血泊中,那些手拿短斧的徐州士兵更是勇猛,把敵人砍翻砍倒了還要往腦袋上補上一斧,彷彿不劈出敵人腦漿就不過癮,勇猛兇悍得讓荊州士兵心驚膽戰,還沒交手就已經膽氣盡喪。

純粹就是不堪一擊,蔡瑁派出四千軍隊在相同兵力的徐州軍隊衝擊下,只頂了不到一柱香時間就徹底崩潰,扔下一地的屍體逃回本陣,徐州軍緊追不捨,一左一右衝進荊州軍方圓陣的兩翼,勢如破竹的殺進了荊州軍的兩個方陣內部,勢不可擋的把這兩個由上千士兵組成荊州方陣直接扎穿扎透,生生切成兩半,然後砍瓜切菜一樣的肆意屠殺被衝散的荊州士兵,慘叫聲與驚叫聲一起在戰場上回蕩,荊州士兵抱頭鼠竄,徐州隊伍則越戰越勇。

這時候,陶副主任又派出了三千軍隊交給許褚率領,直接衝擊荊州軍戰陣的堅實正面,不玩半點花樣的強勢碾壓,荊州軍中軍拼命放箭,長盾手也努力扎住陣腳,妄圖擋住徐州軍的衝擊,然而經驗豐富的徐州士兵則將圓盾舉到雙目上方,一邊擋住荊州軍拋射來的密集弓箭,一邊吼叫着快步直衝,潮水奔流一般的衝到了荊州中軍的戰陣正面近處,接着仍然是赤膊上陣的許褚一馬當先,迅速砍斷從長盾縫隙中刺來的長槍,和身撞到一面長盾之上,頓時將那面長盾撞得連人飛起,打開了第一個缺口,無數手拿斧錘的徐州魁梧士兵如法炮製,或撞或砸掀翻一面面長盾,打開了一個接一個的前進缺口,衝入荊州長盾陣內部,後面的徐州士兵蜂擁而入,不費吹灰之力就衝破了荊州的長盾陣,殺入內部砍殺刺捅荊州軍長盾手,心驚膽戰的荊州士兵紛紛扔下笨重長盾撒腿逃命,盾牆瞬間崩潰。

見許褚率軍衝潰敵人盾陣,魏延迫不及待的過來請令。要求率領擅長混戰的丹陽流氓兵發起衝鋒,陶副主任則聳了聳肩膀,答道:“算了,你的隊伍在前段時間打了不少惡仗,得讓將士有點休息恢復的時間,陷陣仗讓仲康他們打就行了,你的隊伍保留體力。一會打追擊戰。”魏延無奈,只得唱諾退下。

也確實用不着再派生力軍加入戰場了,儘管只派出了七千軍隊衝擊敵陣,但也足夠對三萬多荊州軍形成壓倒性優勢了,從天空俯視下去,七千徐州軍兵分三路殺入敵陣。就象三道黃色洪流,在荊州軍的方圓陣內部肆意奔騰,所到直處,荊州軍隊列無不土崩瓦解,七零八落,迅速呈現崩潰之勢,躲在方圓陣正中的蔡瑁雖然不斷喝令打出旗號。命令各部各曲扎穩陣腳,卻說什麼都擋不住徐州軍隊的前進腳步。

很快的,從正面殺入敵陣的許褚隊伍就已經逼近了荊州中軍帥旗,從兩翼入陣的張繡和太史慈隊伍也是目標直指蔡瑁帥旗,加入徐州軍後還沒什麼露臉機會的太史慈還衝得最猛,硬生生的在荊州軍陣中衝出了一個巨大的弧形,用血肉鋪成的弧形,幾乎與正面殺入的許褚隊伍同時殺到了蔡瑁帥旗近前。

“狗日的。徐州賊軍怎麼這麼厲害?”見情況不妙,蔡瑁將軍罵了一句髒話,然後馬上掉轉馬頭撒腿就跑,邊跑邊喊,“鳴金!鳴金!保護我撤退!保護我撤退!”

鳴金銅鑼敲響,早已搖搖欲墜的荊州方圓陣頓時崩潰,上到蔡瑁文聘。下到普通士卒,無不是爭先恐後的抱頭鼠竄,逃得漫山遍野不成隊形,沒有一支隊伍敢死戰殿後。見此情景。陶副主任笑笑,命令道:“擂鼓,總攻,傳令各軍,可以讓敵人逃回育陽城,但絕不能讓他們逃上戰船。”

陶副主任這道命令有點多餘,同一時間的育陽碼頭戰場上,麴緬率領的徐州騎兵已經用飛火槍,點燃了好幾十艘的荊州船隻,迫使蔡隕率領船隊撤往了育陽下游,所以蔡瑁的敗兵狼狽不堪的逃到了育陽碼頭時,不僅再沒機會逃上來時乘坐的戰船,還遭到了麴緬隊伍的迎頭痛擊,緊追不捨的徐州主力也是瞬間殺到了近前,荊州軍大敗,蔡瑁和文聘被迫無奈,只能是慌忙逃進育陽城內,但育陽只是一個小城,根本容納不下如此之多的荊州軍隊,超過一半的荊州軍無法入城,被徐州軍圍在了城外,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是役,荊州軍損兵過萬,再次遭到重創,但陶副主任並沒有滿足,又急令後軍運來三十架襄陽炮封鎖航道,對付可能回頭北上的蔡隕船隊,然後又命令軍隊在淯水河上拉起多道鐵鏈,準備修建水柵阻攔水路,並分兵渡河堵住育陽與棘陽之間的道路,擺出要把蔡瑁和文聘隊伍困死在育陽小城的架勢。

蔡瑁、文聘見勢不妙,知道育陽太小一旦被困死就是全軍覆滅的命,只得連夜向新野方向突圍,結果再次落入陶副主任的算計,在突圍時遭到徐州軍隊伏擊,隊伍再次慘敗,荊州士兵爭相跳入淯水逃生,徐州軍以弓箭盡情射殺,荊州兵死者無數,屍積如山,淯水爲之不流,蔡瑁和文聘僥倖在淯水下游逃上戰船,不及接應後軍便倉促南逃,四萬多兵馬折損大半,傷亡無比慘重。

打跑了蔡瑁和文聘,陶副主任還是沒有滿足,很快又率領主力戰兵掉頭去尋黃祖老將軍的晦氣,與趙雲軍會師一處屯兵涅陽城下,又從宛城調來兩萬後軍,擺出要強行拔除荊州軍涅陽、安衆、穰城鐵三角的架勢,黃祖叫苦不迭,只能是趕緊派人南下向劉表求援。

這下子又該輪到劉表頭疼了,南陽戰場上屢戰屢敗,陸戰根本就不是徐州兵的對手,水師因爲河流狹窄無法發揮水戰優勢,派再多的援軍去也是無用,稍微搞不好就是重蹈袁術軍水師的覆轍,堅守也是被各個擊破的命,攻守兩難,徹底陷入被動。被迫無奈之下,劉表只能是聽了荊州別駕劉先的建議,派遣使者到徐州大營求和,表示願意接受陶副主任開出的三個條件,唯一隻請陶副主任稍做讓步,讓次子劉琮留在膝前盡孝。謝絕陶副主任把劉琮帶到許昌任職的好意。

出乎劉表等人意料的是,陶副主任竟然沒做任何考慮就答應了讓步,同意不要劉表交出次子爲質,惟獨只要求劉表立即送還蔣幹一行與黃碩,劉表的使者韓嵩大喜,當場就一口答應了陶副主任的要求,還與陶副主任約定了送還人質和簽署和約的時間地點。對此。陳應好心向陶副主任提醒道:“主公,是否堅持一下索要劉琮爲質?一是給劉琦鋪路,二是防着劉表利用我軍北上的機會食言反悔。”

“又老實了吧?”陶副主任笑道:“對我軍而言,劉琮只有留在襄陽、留在劉表身邊,纔對我軍更有利,如果真把劉琮逼到了許昌。我軍反而會十分不利。”

“爲何?”陳應驚訝問。

“原因有兩個。”陶副主任答道:“一是爲了製造荊州內亂,劉表明確確立劉琦爲嫡,劉琮和蔡瑁、張允等人定然不甘就此罷休,必然還要與劉琦對抗到底,荊州內部的矛盾也會更加激烈尖銳,荊州內部越亂,對我軍就越有利不是?”

“至於第二嘛。我必須防着劉琦胡來。”陶副主任冷笑說道:“我如果把劉琮帶到了許昌爲質,劉琦爲了除掉劉琮,搞不好就會主動挑起江東戰火,逼我處死劉琮!”

“這……,這不可能吧?”陳應大吃一驚,道:“應聽說,劉琦公子可是一個厚道人,忠厚老實。怎麼可能幹出這樣的事?”

“忠厚老實?元方,你實在太小看仲明先生毀人不倦的本領了。”陶副主任大笑,道:“張羨之亂時,劉琦乘着黃祖率軍平叛的機會,把江夏駐軍的許多幹將拉到了他的身邊,一邊排除異己一邊大肆提拔心腹親信,導致黃祖平叛成功後在江夏就沒有立足之地。只能是北上來南陽駐軍,如果這也叫忠厚老實,那天下就沒有爭權奪利的宵小之輩了。”

“這倒也是,從劉琦公子的前後行爲來看。劉琦公子這幾年確實變了許多。”陳應仔細一想後點了點頭,道:“比方說大耳賊這件事,主公讓劉琦公子想辦法在牢中殺之,要換以前劉琦肯定毫不猶豫的做了,可是這次劉琦不僅藉口無力左右襄陽城內事務拒絕行事,不肯爲我軍冒這個險,還求劉表把在葉縣之戰中表現突出的黃忠調到了江夏,到他麾下聽用,這樣的行爲,確實不象是一位忠厚之人的行事作風。”

“所以說楊宏那傢伙毀人不倦,和劉琦相處才幾天時間,楞是把一個老實孩子給調教成了奸猾小人,這手段簡直連我都佩服。”陶副主任點頭,又嘆道:“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劉琦再這麼成長下去,劉表又真把荊州傳給了劉琦,以後我們再想拿荊州就難了。”

陳應也是嗟嘆,忽然又心中一動,忙道:“主公,既然如此,我們是否該適當向蔡瑁、黃祖示好,重新和蔡瑁、黃祖把關係走近一些,必要時刻,可以利用他們收拾劉琦?”

陶副主任猛的擡頭,逼視陳應,陳應有些心虛,忙道:“主公,我是不是說錯話了?如果不對,我收回剛纔的話。”

陶副主任揮手搖頭,並不說話,只是心裡繼續盤算。恰在此時,門外進來了一名衛士,將一道書信呈到了陶副主任面前,寄書人還不是別人,恰好就是陶副主任和陳應剛剛纔提到的劉琦公子,打開了書信匆匆看了一遍後,陶副主任立即下定了決心,向陳應說道:“元方,你剛纔的提議很有道理,在荊州問題上,我們是得做好兩手準備,必須得向蔡瑁、黃祖適當示好,改善關係了。”

“爲何?”陳應先是一楞,然後同樣已經被陶副主任帶壞了不少的陳應也反應過來,驚訝道:“主公,莫非劉琦公子,是想讓主公務必要堅持把劉琮帶到許昌爲質?”

陶副主任苦笑着點點頭,然後吩咐道:“給留守宛城的劉曄和徐晃去道書信,讓他們把黃射送到涅陽來,記住寫明要好生照顧,不得虐待。”

“明白。”陳應點頭,又道:“主公,應認爲最好再給黃射表一個官職爵號,給黃祖父子一點驚喜。”

陶副主任放聲大笑,道:“元方。你也被毀了,以前你剛到我身邊時,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問,現在,我才提一個頭,你馬上就知道我要怎麼做了。看來。我們的隊伍還真是一口大染缸啊,不管多忠厚老實的人進來,都得被跟着帶壞啊。”

………

幾天後,更加重要的鄴城戰場上,袁譚公子也打了一個決定性的大勝仗。

袁譚軍的勝利經過是這樣的,圍攻鄴城將近兩月。袁譚軍始終都是拿鄴城的堅固城防毫無辦法,多次攻城都被袁尚軍擊退,情急無奈之下,袁譚公子自己琢磨出了一條破敵之計,故意放出風聲,說是徐州軍出兵河內威脅上黨,然後下令退兵返回壺關。還一把火燒了屯駐的營地,裝出急匆匆退回上黨的模樣,實際上則是在道路狹窄處佈置伏兵,引誘三弟領兵來追。

袁尚公子果然中計,不僅立即出兵追殺,還是親自率軍追擊,審配雖然力勸袁尚慎重行事,待到確認了徐州軍真的出兵河內再說。但是恨兄長恨得蛋疼的袁尚公子不肯聽,擔心貽誤戰機堅持出兵,結果出城向西追了不到五十里,袁尚隊伍就遭到了袁譚軍伏兵的襲擊,措手不及的在狹窄道路上遭到慘敗,被迫率軍退回鄴城。

好不容易把該死兄弟騙出了城,袁譚公子當然是說什麼都不肯錯過這個機會了。不僅親自率軍追擊不放,還派出一隊騎兵去堵鄴城城門,結果高幹率領的幷州騎兵也很爭氣,成功搶在袁尚軍敗兵回城前趕到鄴城。逼着審配關閉城門斷絕袁尚歸路,袁尚敗至鄴城時袁譚軍主力也隨之追至,審配被迫無奈,只得硬着頭皮打開了南門,冒險讓袁尚軍回城。

審配這次賭博還是賭輸了城門開啓後,袁尚雖然帶着一些敗兵回到了城中,但是一部分袁譚軍也乘機殺進了城內,殺人放火製造混亂。與此同時,見形勢危急,鄴城的西門守將馮禮貪生怕死,也打開了鄴城西門放袁譚軍入城,袁尚軍也立即大勢頓去,被迫只能是打開鄴城東門突圍,率領還能指揮的敗兵逃出鄴城。

臨棄城時,恨兄入骨的袁尚公子又幹了一件缺德事,那就是讓軍隊點燃了鄴城糧倉,縱火燒燬鄴城存糧,無比缺糧的袁譚軍大驚下只能立即救火,無法全力追殺袁尚敗兵,袁尚軍乘機逃走,多達百萬斛的鄴城存糧也被燒燬大半,使得袁譚軍即便拿下了鄴城,也仍然面臨糧食不足的窘境。不過袁尚公子在危急時刻除了惦記幹缺德事,卻忘記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帶走自己的親生母親、陶副主任的岳母、大袁三公的繼室——劉氏!

袁尚棄城時燒糧,算是徹底激怒了袁譚,所以入城後,袁譚公子不顧沮鵠和辛毗的極力勸阻,第一件事就是親手一刀砍了劉氏,惟一能勸動袁譚公子的郭圖慌忙趕來阻止時去已經晚了,身首兩段的劉氏已然倒在血泊之中,郭圖大驚失色,跺腳慘叫道:“完了!陶應奸賊肯定和我們不死不休了!劉妖婦雖然該死,可她是陶賊的岳母啊!她的女兒,也是陶賊的正妻正室啊!”

“去他孃的陶賊!我奪回了冀州,還用怕他?!”袁譚往自己最恨的劉氏屍體上踢了一腳——光以仇恨而論,袁譚對劉氏的仇恨絕對還在袁尚之上!然後大吼道:“給高幹傳令,讓他立即出兵安陽,務必要堵住袁尚匹夫逃往黎陽的道路!”

袁譚公子這次的判斷出現了失誤,袁尚敗兵並沒有往距離最近的黎陽方向逃命,一是袁尚知道袁譚肯定會全力封堵通往黎陽的道路,往黎陽逃只會更危險,二是鄴城以東的館陶城和清河郡還在袁尚心腹的控制中,途中的魏縣兵馬也都被叛徒高蕃帶到了鄴城,兵力十分空虛,所以袁尚公子並沒有向南逃,而是選擇了向東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也決定了袁尚向東逃,已經看出了陶副主任一些真面目的審配認爲,自軍一旦逃到了徐州軍控制地內,肯定是被徐州軍收編吞併的命,只有繼續留在冀州,留在自己的控制地內,才能做到獨立自主,獲得東山再起的希望,所以才也力勸袁尚不惜代價的逃往館陶和清河。

袁尚軍出人意料的逃亡方向使袁譚軍措手不及了一把,再集中兵力向東追趕時已經晚了,袁尚軍已經用比兔子還快的速度逃出一百多裡遠了,然後途經魏縣時,袁尚公子利用城中幾無守軍的機會殺進城中,盡殺率軍叛亂的魏郡太守高蕃全家,處死了許多跟隨高蕃叛亂的士兵家眷,同時駐紮館陶的袁尚心腹張成也提兵來救,把袁尚敗兵接應回了館陶。

得知袁尚逃往了館陶,袁譚本想再率軍隊追擊,然而兵馬未動,黎陽方面卻搶先傳來了噩耗——駐紮黎陽的徐州大將陳到探得鄴城已破,又聞知袁譚殺了劉氏,頗有主張的陳到當機立斷,立即率軍一萬北上攻打蕩陰,第一個掀開了徐州軍與袁譚軍決戰的序幕。同時陳到一邊派人飛報到許昌,一邊派信使順黃河而下,到平原去與臧霸聯繫,受封青州刺史的徐州大將臧霸也是毫不遲疑,馬上就藉口救援袁尚出兵冀州,兵進清河郡來取甘陵,與陳到聯手把趁火打劫發揮得淋漓盡致,半點都沒給袁家兄弟喘氣的機會。

第268章 災星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221章 暴菊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51章 陶應求和第65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第31章 約定(上)第337章 報復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84章 送貨上門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224章 雙簧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8章 霹靂車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206章 以牙還牙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399章 戰烏桓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4章 皇叔好意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240章 師生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1章 老實孩子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62章 皇叔反撲第74章 堅決打第277章 不騙你們了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412章 大混戰第268章 災星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95章 正面強攻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5章 君子出場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93章 臭味相投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438章 報仇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39章 再度出征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92章 戰倉亭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50章 英雄末路第378章 練兵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95章 正面強攻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279章 不謀而合第99章 糖衣炮彈第19章 糜家妹子
第268章 災星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221章 暴菊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51章 陶應求和第65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第31章 約定(上)第337章 報復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84章 送貨上門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224章 雙簧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8章 霹靂車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206章 以牙還牙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399章 戰烏桓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4章 皇叔好意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240章 師生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1章 老實孩子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62章 皇叔反撲第74章 堅決打第277章 不騙你們了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412章 大混戰第268章 災星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95章 正面強攻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5章 君子出場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93章 臭味相投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438章 報仇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39章 再度出征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92章 戰倉亭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50章 英雄末路第378章 練兵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95章 正面強攻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279章 不謀而合第99章 糖衣炮彈第19章 糜家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