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夭折的荒唐詔令

大漢建安二年,七月二十五,沛國相鄭玄鄭康成以朝廷無力治理汝南,導致汝南盜賊四起,黃巾餘孽遍佈,寇犯沛國唯有,自言要替朝廷征討逆賊,克定禍亂,攜帳下五萬義士,又恐汝南賊勢甚大,從魯國相胡昭手中借了精兵三萬,共計八萬人馬悍然寇犯汝南,一時間朝野上下爲之譁然!

廟堂之上,太尉楊彪例行公事的將此事上奏給了天子,沒想到勉強算是安分了半年的天子,在公卿百官面前大發雷霆,直言法正、杜畿、魯肅等人不過酒囊飯袋,要將這幾人斬首以示大漢威嚴!另外意在下詔命令鄭康成率軍剿滅汝南叛逆!

天子口中詔令出口,過了好一會,還未見動作,天子稍稍側過頭,就看到伺候在一旁的黃門侍郎韓嵩跟個沒事人似的站在一旁,絲毫沒有提筆擬詔的打算!

當下天子帶着幾分薄怒道,“韓嵩,還不擬詔!就連你這黃門侍郎,也要忤逆朕的意思麼?”

韓嵩面上帶着一抹正氣,大義凜然地說道,“陛下,此等自斷我大漢根基之事,恕臣不敢爲!令有正命逆命,若是陛下所爲是正命,那臣自當尊令而從!若是陛下肆意妄爲,意圖自毀我大漢根基,那請恕臣不能執筆!臣韓嵩,寧死也要做我大漢忠直清白之臣,不願被世人戳着脊樑骨罵韓嵩是我大漢的奸佞之臣!”

天子面色鐵青,怒喝道,“來人,將韓嵩這面無君上的逆臣給朕送入天牢,等朕回頭再懲處!”

天子一聲令下,,左右郎官沒有一人動手,天子面上多少有幾分尷尬,看到天子窘迫的模樣,韓嵩也知道事情緊迫,要是自己這事情耽誤太久時間,到時候朝堂上下爭論不出一個結果來,到時候反倒是真正給了鄭玄亂黨機會!

當下韓嵩灑脫一笑,解下官帽,褪下朝服放到地上,返身衝着天子拜了三拜,帶着一抹灑脫朗聲笑道,“不勞陛下費心,臣請辭,自己去天牢報道!”

看到韓嵩灑脫離去,天子心中多了一抹失落,可天子卻不能將這失落放在面上,當着公卿百官的面,面子被親近臣屬如此落,天子哪裡受得了?當下天子放聲怒斥道,“逆臣!逆臣!”

就連詔書都放不出去,天子心中的火氣可想而知,以往哪怕是劉奇等公卿逼迫天子下詔,這黃門侍郎還是恭恭敬敬的執筆,可現在,就連這執筆的黃門侍郎都毫不猶豫的自己奔赴天牢而去,寧願呆在天牢之中也不願意執筆寫一紙詔書,天子要是沒火氣纔怪呢!

天子目光流轉,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張儉,“張老大人,還請你替朕執筆擬詔!”

“呼……呼……”

一陣輕微的鼾聲響起,之前公卿還有些許竊竊私語,這聲音倒也不算出衆,可此刻天子開口,朝中公卿停下了竊竊私語,那張儉這淺淡的鼾聲在殿中就顯得格外響亮,看到這一幕,天子氣的更是不輕,滿是暴怒的高喝一聲道,“張儉!”

“嗯?啊?誰叫我?”張儉擡起袖子遮住面龐,另一隻手輕輕摸了摸雙眼,這才左右環顧的看着太尉楊彪和司空趙溫一眼,輕聲道,“誰喊我?”

天子的怒火已經變成了殺氣,滿是漠然的說道,“是朕喊你!張儉,要是沒睡醒,那朕再讓你多睡一會?”

張儉語氣中似乎多了一兩分歉疚之意,“陛下,臣最近身子骨不大舒適,還請陛下見諒,不知道陛下喚臣何事?”

天子漠然道,“朕是想請司徒大人爲朕擬詔!”

“擬詔?”張儉看着天子,似乎是帶着幾分詫異,蒼老的語氣中隱隱透露出幾分天真頑童的感覺,“陛下,擬詔是黃門侍郎的事情,不讓黃門侍郎幹,找臣幹什麼?黃門侍郎呢?莫非朝廷花費俸祿,就養了這麼兩個廢物,連擬詔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麼?”

天子語氣中帶着憤憤道,“張司徒,黃門侍郎污泥反傷,已經被朕送到大牢去了!”道〔合作〕

“天子英明!”張儉不鹹不淡的捧了天子一句,接下來毫不猶豫的開始給天子澆冷水,“臣之前思慮國家大事,倒是沒注意到發生了何事,不知陛下要下達什麼詔令啊?”

面子被折辱到如此地步,天子乾脆狠下心來,硬着頭皮說道,“法正、杜畿、魯肅三人玩忽職守,致使汝南賊寇橫生,禍亂周邊郡縣,朕意命鄭康成率軍剿滅汝南黃巾賊寇,將法正等三人斬首示衆,用以震懾我大漢那些徒有虛名的宵小之徒!”

“哦!”張儉輕輕點了點頭,帶着幾分疑惑開口問道,“陛下,老臣倒是好奇,這三人都是什麼官職?”

一旁的尚書左丞荀彧開口說道,“司徒大人,這三人都是大司馬府上從事!”

“哦!”張儉點了點頭,帶着幾分好奇問道,“陛下,老臣倒是好奇,這三人既然都是大司馬府上掾吏,並非是汝南郡中官吏,又何來玩忽職守的說法?要是追究起責任,那也是追究汝南太守的責任,追究豫州刺史的責任?何以將過錯歸咎於小吏之身?莫非我怏怏大漢,官員連承擔責任的勇氣都沒有?還是說,靠着一些小吏,就能將我大漢支撐起來?要是這樣,朝廷糜耗無數,養着一衆公卿官員有什麼用?”

旋即張儉輕輕頷首道,“陛下,鄭康成雖然聲名在外,可不過就是一介腐儒,並非是有識之士吶!怕就怕,有心人攛掇着,舉着鄭康成的名聲,藉機行不臣之事吶!當年先帝之時,太尉張溫也是一代大儒,聲名在外,奉詔討賊,執金吾袁滂爲副,董卓也是其部屬,除了張溫這大儒,其餘人都是心懷不軌之徒吶!

莫非陛下忘卻了當年董卓禍亂宮廷的舊事?還是說陛下不清楚,袁滂之子袁渙,更是道門逆賊,當年就師從三輔逆賊駱曜,後來更是襄助袁術僭越謀逆,去歲袁術被大司馬蕩平,如今老臣可是聽說,這袁渙,又在沛國作亂!鄭康成不思討伐袁渙這樣的大逆黨,反倒要越境討伐汝南黃巾叛逆,不管怎麼看,都是其心可誅!老臣還請陛下三思後行吶!”

張儉就差指着天子的鼻子說,鄭玄都和道門逆賊攪合到一起了,你還讓這傢伙奉旨討賊,莫不是腦子讓驢給踢了?

天子左右環視一週,將堂上諸多公卿的表情看在眼中,帶着幾分冷靜說道,“可朕要是沒記錯的話,如今朝廷似乎並未委任汝南太守!”

不待天子繼續說下去,張儉就毫不猶豫的繼續開口說道,“陛下,就算是現在沒有汝南太守,以前總有吧?這事情總得說個水落石出纔好!老夫要是沒記錯的話,之前應當是有汝南太守的吧!莫不是因爲不在職了,在任時的過錯就不關這些人的事情了!”

蔡邕輕描淡寫的說道,“若是老夫沒記錯的話,前汝南太守劉玄德如今已經升任交州牧了吧!”

張儉接着蔡邕的話茬,鬚髮皆張,滿是義憤填膺的喝道,“陛下,既然要殺雞儆猴,臣請陛下下旨,誅殺劉玄德以儆效尤!”

天子被張儉噎的說不出話來,法正三人都是劉奇手下心腹幹吏,天子自然想殺之而後快,可劉備這樣的傢伙,在外才能牽制住劉奇,要是天子膽敢下這樣的命令,以後劉備恐怕理都不會理天子,這對於天子來說並非是什麼好事!

當下天子轉變了語氣,開口說道,“之前交州百越作亂,如今劉玄德奉命前去任交州牧,正是重要之時,萬萬不可輕動,於我大漢江山社稷有礙,真到一位,不若讓劉玄德戴罪立功,如今朝廷靜觀其變,若是這傢伙能立功,那便功過相抵,若是這傢伙不行,到時候就兩罪並罰!”

天子頓了頓說道,“不論如何,鄭康成都是當世大儒,朕還信得過康成先生,還有勞司徒公爲朕擬詔!”

張儉眼睛輕輕眨了眨,平靜的開口說道,“陛下,老臣年老體衰,不堪驅馳,之前就連奏摺都是讓左右掾吏代爲執筆,微臣恐怕難以勝任,還請陛下另選賢能!”民間送靈錄

天子目光流轉,將目光投向一旁的祝龜身上,含笑說道,“祝愛卿,還請替朕擬詔!”

祝龜在九卿中少有存在感,可朝中公卿都清楚,祝龜是劉奇的人,張儉身爲三公,也是劉奇的良師益友,將天子的氣焰壓下去,此番天子將矛頭轉向祝龜,愣是將祝龜這大鴻臚當成了九卿中的軟柿子!

當下祝龜怒從膽邊起,暴喝一聲道,“陛下,我等九卿,乃是國之忠重臣,柱石棟樑之才,焉能行此等刀筆吏之事?陛下就不怕折辱了我大漢顏面?折辱了陛下顏面!”

司空趙溫恨不得局勢越亂越好,當下斜眼道,“陛下,侍中孔文舉有高才,又是聖人之後,陛下不妨召孔文舉爲陛下擬詔,既滿足了陛下所需,也不會折辱了我大漢顏面!”

天子倒是有這個想法,可孔融心中清楚,不管說得多好聽,都架不住鄭玄是曹操的人,現在若是接了這燙手山芋,這事情要是沾上身,那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

更何況,孔融心中清楚,不管廟堂上說得多好聽,天子那怕下上一百道詔書,沒有劉奇點頭,一封詔書也發不出去,到時候事情如何,還是劉奇說了算,孔融雖然狂悖,但還沒自大到爲了天子這點爭鋒將自己小命搭上的地步!

當下孔融大義凜然的拱手道,“陛下,黃門侍郎擬詔之權乃是中樞機要,臣不敢置我大漢祖宗法於不顧,還請陛下先擢黃門侍郎,再擬詔也不遲!就算軍情如火,也不是非要朝廷現在就給出答覆!”

孔融一招釜底抽薪,將自己撇的乾乾淨淨,卻讓天子心中氣悶不已,好你個孔文舉,拿祖宗法來壓自己,自己現在這個關口要是敢再說讓別的臣屬代爲擬詔,那傳出去,自己這天子真的就成了不孝之徒了!大漢以孝治天下,要是這事情傳出去,對天子可以說是致命的打擊!

當下天子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將目光投向了太尉楊彪,“楊太尉,你既然掌管天下武事,不知道你以爲眼下該如何做?”

楊彪家族世代公卿,楊彪不敢說能力有多高,可這官場之上如魚得水的中庸保命之術,楊彪倒是學了個十成十,當下楊彪毫不猶豫的說道,“陛下,大司馬帳下軍師祭酒戲忠戲志才,亦是我大漢少有的兩才,縱使說其是良、平在世也不爲過!大司馬如今正在關中養病,手中兵馬全部交給了戲志才統轄,陛下不妨向戲志才下令,責令戲志才代表大司馬府全權處置此事!”

一旁的張儉擡了擡眼皮,輕描淡寫的說道,“陛下,楊太尉家族世代公卿,乃是我大漢忠直之臣,父祖俱任太尉爲我大漢決斷quán bǐng,楊太尉所言乃是老成持重之言,還請陛下三思!”

張儉這句話,幾乎是將天子逼到了死角,楊彪這個太尉,不單單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楊氏前後幾名太尉,楊彪說的話就是老成持重之言,要是陛下你不採納,那你這天子就是年少輕狂!

年少輕狂,在這些朝中公卿眼中,就代表着另一層意思,無知,不穩重,天子要是被打上這樣的標籤,一時間恐怕難以摘掉了,到時候朝中公卿就更有理由舉薦劉奇這大司馬攝政了!

當下天子面上滿是苦澀的說道,“楊太尉所言有理,既然如此,那汝南之事就全權交付戲志才處理吧!”

張儉緩緩擡了擡眼,渾濁的目光頗有深意的看了天子一眼,“陛下,天下大事,不可妄言殺人,更不可將責任拋卻於小吏之身!陛下執掌天下quán bǐng,回去還是多多讀一些經文,增長一些見識,免得處事之時,只圖一時之安!陛下須知,所謂明君賢臣,爲千古萬世謀!”

張儉的一句話,讓衆人爲之氣結,明君賢臣,一句話就將劉奇捧到了一個高度,朝中公卿大多都算不上賢臣,當今天子距離賢臣還遠得很,公卿都習慣了被劉奇的手段碾壓而無力抗拒,可張儉話語中那明刀明qiāng的暗示,卻讓朝中公卿明白過來,這天子,也不是不能換!

第七百二十五章 破狄道姜敘爭功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五百零六章 天子擊鐘,甘寧鳴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磨刀霍霍向周郎第四百五十章 陛下,臣家裡也沒餘糧了第五百八十章 富貴從來最誅心第五百零五章 還請元常救我!第四十九章 王粲第三百八十六章 五色玉和回家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六百九十四章 初會趙昂談武都第六百零八章 蠻夷乞活起兵戈第三百四十章 劉將軍的鴻門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客接踵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路伏擊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七十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瓜分肉食留狗頭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章 婁圭初會閻象第七百一十一章 辛毗仗劍欲西行第八百二十章 左傳開篇第一百四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土豪行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徽獻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玄德威逼孔文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來自晚輩的插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鱉蝦蟹俱露頭第七百四十二章 驍騎出擊——英才的嗅覺第九百一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第五百九十一章 君臣對奏謀科舉第三百八十六章 五色玉和回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三章 你竟是這樣的周舒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九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六百零四章 養晦北疆藏春秋第五百二十一章 曲徑通幽處,鐵杵磨成針!第四百四十七章 揮師長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敵莫急追窮寇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一十七章 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九大軍師的野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被點名的楊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司馬的書第一百八十八章 戲志才言語嚇張允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涼攪屎棍第七百零一章 烽煙將起驚北闕第四百二十四章 掰手腕,掰手腕第一百四十五章 蠻人攻略之水寇內訌第七百九十七章 宣高,這人頭送你了!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房陵周泰魏延相爭功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一十二章 特殊的軍令狀第七百八十二章 驚雷乍起第一百章 龐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收編蔡瑁第七百七十章 同牀異夢下的別無選擇第七百九十一章 黃忠掛帥,各自算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日之星徐公明第八章 鳳林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設計曹寅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五百五十章 波瀾起落不留痕第六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六章 英才盡攬第七百二十三章 閻圃獻計謀金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未拒外敵,先亂陣腳第六百九十二章 陽謀堂皇行大事第四十五章 空無一人的安衆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鄉野自有賢良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七百二十二章 白石山下始交鋒第五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神秘李儒第六百零三章 從來父子不相離第五百零六章 天子擊鐘,甘寧鳴金!第九百零二章第七十一章 襄陽風波第三十六章 兇殘的蘇飛第十章 英雄殞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類第七百六十五章 戲志才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八百零三章 亟待捷報傳第六百一十八章 未立功先謀後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人攻略之徐庶歸來第七百零四章 將軍一箭落旄頭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六百零二章 司徒一語定乾坤第七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的末路第八百零四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敗亥下,袁術殞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未立功先謀後事
第七百二十五章 破狄道姜敘爭功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五百零六章 天子擊鐘,甘寧鳴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磨刀霍霍向周郎第四百五十章 陛下,臣家裡也沒餘糧了第五百八十章 富貴從來最誅心第五百零五章 還請元常救我!第四十九章 王粲第三百八十六章 五色玉和回家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六百九十四章 初會趙昂談武都第六百零八章 蠻夷乞活起兵戈第三百四十章 劉將軍的鴻門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客接踵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路伏擊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七十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瓜分肉食留狗頭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章 婁圭初會閻象第七百一十一章 辛毗仗劍欲西行第八百二十章 左傳開篇第一百四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土豪行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徽獻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玄德威逼孔文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來自晚輩的插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鱉蝦蟹俱露頭第七百四十二章 驍騎出擊——英才的嗅覺第九百一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第五百九十一章 君臣對奏謀科舉第三百八十六章 五色玉和回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三章 你竟是這樣的周舒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九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六百零四章 養晦北疆藏春秋第五百二十一章 曲徑通幽處,鐵杵磨成針!第四百四十七章 揮師長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敵莫急追窮寇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一十七章 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九大軍師的野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被點名的楊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司馬的書第一百八十八章 戲志才言語嚇張允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涼攪屎棍第七百零一章 烽煙將起驚北闕第四百二十四章 掰手腕,掰手腕第一百四十五章 蠻人攻略之水寇內訌第七百九十七章 宣高,這人頭送你了!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房陵周泰魏延相爭功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一十二章 特殊的軍令狀第七百八十二章 驚雷乍起第一百章 龐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收編蔡瑁第七百七十章 同牀異夢下的別無選擇第七百九十一章 黃忠掛帥,各自算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日之星徐公明第八章 鳳林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設計曹寅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五百五十章 波瀾起落不留痕第六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六章 英才盡攬第七百二十三章 閻圃獻計謀金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未拒外敵,先亂陣腳第六百九十二章 陽謀堂皇行大事第四十五章 空無一人的安衆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鄉野自有賢良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七百二十二章 白石山下始交鋒第五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神秘李儒第六百零三章 從來父子不相離第五百零六章 天子擊鐘,甘寧鳴金!第九百零二章第七十一章 襄陽風波第三十六章 兇殘的蘇飛第十章 英雄殞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類第七百六十五章 戲志才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八百零三章 亟待捷報傳第六百一十八章 未立功先謀後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人攻略之徐庶歸來第七百零四章 將軍一箭落旄頭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六百零二章 司徒一語定乾坤第七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的末路第八百零四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敗亥下,袁術殞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未立功先謀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