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

曹休得到洛陽詔令準備出兵接應夏侯尚北撤之際,北府兵也抵達邵陵。

兩軍陣前,兗州軍團先是進獻許儀等譙沛籍貫軍吏,這些軍吏雙手反綁,垂頭喪氣被展覽,由漢軍辨認。

糜竺看着眼前這一幕,臉上沒有什麼喜色,頗有憂慮:“譙沛諸人爲其所賣,形勢所迫也,非忠於漢室之故。孝先不可輕信彼輩,以免其害。”

“是,我也有此顧慮。”

田信輕聲回答,本質上來說,他是個尊老愛幼的人。

自己與糜芳的衝突是公事居多,隨着糜芳投火取死已經煙消雲散。

說話間打量己方陣前被不斷辨別,認出的譙沛籍貫軍吏,田信面無表情,這些人肯定要殺,但也要講究殺法。

有些人活着,跟死了沒區別。

楊儀湊上來說:“公上,兗州諸人首鼠兩端,不宜再統御兵馬。”

始終站在田信身邊的張溫也跟着撘一句:“兗州軍有吏士兩萬三千餘,我軍擇其精壯新立營伍,可免受其害。雖有誹議,卻無損根本。根本尚存,彼輩閒言碎語不足慮。”

另一邊壓陣的龐林馳馬走來,見到眼前這一幕,並無勝利者的喜悅。

許儀等人被交給漢軍處置,怎麼看都是壞處多於好處。

蘇則等人不殺許儀,卻把這些人交給己方處置,這種臨門差一腳,壞事交給漢軍來做的行爲,有些過於自私。

蘇則、楊俊等人也有理由,畢竟是袍澤,不得已背叛已不可原諒,背叛後再行屠戮之事,那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可背叛之事都已經做了,還計較這點微末之事,難道這就能讓他們良心、形象好過一些?

這就是名士風采,背叛是不得已,不得已的事情就是可以體諒、理解的,背叛後不願殺戮袍澤是仁義恩德的體現。

許儀等人必須死,蘇則等人殺死,有跟譙沛人一刀兩斷誓不共存的意思,算是投名狀。

現在交給漢軍,漢軍怎麼辦?當場全部斬首?

這些人腦袋好砍,砍了後,那魏軍中廣大的譙沛籍貫軍吏會生出誓死抵抗的戰心,不利於長遠。

所以這些人不能殺,起碼眼前不能殺,可若不殺,今後要殺的話就缺乏理由。

蘇則、楊俊留了一個難題,讓田信一時半會不知該怎麼辦。

也不能說是蘇則、楊俊留下的問題,他們只是兗州士人的代表,兗州士人不願跟譙沛人撕破臉,要拿譙沛人試探漢軍底線,這是蘇則、楊俊無可奈何的事情。

殺人是爲了解決更多人的問題,如果殺一些人會引發更多人的問題,那這就不值得殺。

田信猶豫之間,顏斐起身拱手:“公上出宛口以來,海內賊虜震怖,北府銳士披堅執銳鏗鏘巍峨,心向漢室之人皆生悔改自效之心。罪臣以爲譙沛之間,亦有忠良之人,系不得已從賊。公上不若嚴加甄選,懲惡舉善,如此可得關東士民之心。”

魏軍骨幹的譙沛人都能放過,那其他魏軍成員豈不是自罰三杯,就能輕輕揭過?

“原來是投石問路。”

田信恍然,指着邊上被辨認後的譙沛籍貫軍吏:“這便是問路的石子。”

如果連譙沛籍貫的魏軍骨幹軍吏都能原諒,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原諒的?

顏斐看不出田信的情緒變化,周圍兗州士人也多驚疑不定,這終究是冒險的舉動,用兩萬兗州軍的命,打破漢軍的底線,如此兗豫青徐各郡縣豪強、士族就能毫無負擔投靠漢軍,頃刻間山河變色。

難怪這些人如此積極,田信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如何捨棄漢朝的,現在就如何捨棄魏朝,所謂朝廷只是一個容器,保護這些人的容器。

在這個軍情如火的時間裡,脅迫自己打破底線。

這些人已經融了進來,今後自己想要清算,就要打破更多地底線。

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季漢,跟大魏、大晉又有什麼區別?

蘇則、楊俊、郭奕事不關己,兗州士人強作鎮定靜靜等候,等待田信的抉擇,這是要原則,還是要勝利的選擇題。

正常人肯定是要勝利,你好我好大家好,頃刻間就能有席捲之勢,兗豫青徐四州變色,魏軍崩潰。

甚至可以出兵走滎陽,渡河內,徹底斬斷魏軍主力與河北的聯繫,一舉殲滅魏軍主力軍團。

掃平天下,最順情況下,三年可定!

順利的彷彿天命之子……因爲妥協,所以順利。

可田信不是正常人,不是兗州士人眼中的正常人,此刻也在思索、衡量。

世上最難的就是名,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分屬敵對,這正是一舉掃清、打擊世家豪強的機會所在。

劉備三十多年積攢的名,自己有資格揮霍?

這些人現在是見風向不好,纔想着示弱求和……然後呢,幾十年後再步步蠶食,爆發新一輪的內亂?

此刻中原戰場,天下形勢走向,就握在自己手裡。

到底是放棄原則,漠視那些爲堅守原則而死的忠臣義士;還是爲了士族口中的蒼生大義,選擇原諒、包容?

眼前的局面,田信只覺得可笑。

如果將各地士族看成漢帝國的妻妾,先是搞亂漢帝國的家庭秩序,弄得漢帝國癱瘓在牀,然後就跟管家曹氏、袁氏勾搭在一起。

曹氏代管家業期間,狠狠地調配了中原士族、河北士族,結果漢帝國借屍還魂,又殺了回來,曹氏豢養的爪牙不是對手,偌大的莊園隨時可能被焚燒一空,將曹氏與各地士族一起燒成灰燼。

簡直比潘金蓮還潘金蓮,現在又想捨棄曹氏,繼續做漢帝國的妻妾、女主人……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或許在這些人眼裡自己只是個打手,今後會變成護院,是僕僮。

緩緩長吁一口氣,田信側頭看虞忠:“取筆來,我欲做一幅畫。”

四周靜悄悄,糜竺袖中暗暗握拳,誰都想結束戰爭天下一統,可一統天下是手段,恢復、創建理想中的世界纔是目的。

如果天下一統,世道不是自己拼搏一生所追求的那個世道,那要這樣的一統又有什麼意義?

有和沒有無區別,還不如繼續亂着,再亂也有一方淨土。

許儀等一百二十七名軍吏雙手反綁在田信青傘蓋戎車不遠處,等候命運的發落。

龐林站在田信身側,就見田信提筆寫下兩個字‘武松’,隨即田信閉眼回憶神態,隨即擡手描畫,不多時一個面目堂堂威風凜凜的雄武剛毅大漢躍然紙上。

田信在邊側書寫小字:“武松,陽武剛正之神也。觀想存神於心,可誅邪念。”

龐林深深看着畫中神人,這名叫武松的神人眉宇間就有濃濃正氣。

糜竺拄着柺杖靠近見了畫中神人,也微微屈身算是行禮。

楊儀、張溫看了也鬆一口氣,一個是心裡不再猶豫,一個是心裡踏實。

這幅畫很快擺到顏斐等兗州士人面前,這就是田信的回答。

虞忠上前宣講:“兗州軍雖有歸附之舉,但存心不良。故差遣兗州諸人發歸本郡,勸說守軍籌措糧秣,再觀後效量才施用。”

他瞥一眼外圍許儀等人:“許儀、丁昌等人雖罪不容赦,然殺之無益,收容軍中隨營勞作,以期贖罪。”

很想殺,可不能殺,殺了魏軍士氣會有反彈,不利於劉備、關羽、張飛所在的宛口戰場。

那就留着,養一個人成年需要二十年,就這麼殺了太虧,帶回荊州安置,勞動改造三十年,什麼罪也都就贖乾淨了。

兗州軍已經投降就被放回去的說法,必須抓緊時間改編。

北府兵不缺軍吏,原來的軍吏一併遣回本地去搞策反工作,反正北府之中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兗州軍團士氣已經瓦解,自不會反抗。

蘇則、楊俊、郭奕眼睜睜看着兗州軍被拆解,所有他們熟悉的軍吏都做了記錄後被遣返,有的軍吏返鄉時帶走軍中部曲,有的軍吏帶走僕僮。

偌大的兗州軍團兩萬三千人,沒了軍吏支撐,遣散後不足一萬六千人。

蘇則是關中人,郭奕是個潁川人,不在遣返序列。

楊俊是河內人,是東郡郡守,自然也在遣返之列。

回去的兗州士人已經不容於大魏,起碼沒那麼容易融入大魏,漢軍都有脾氣,曹丕的魏軍肯定也有脾氣。

難道就就這麼灰溜溜返回兗州,被魏軍剿匪剿滅?

誰都不甘心,約五千餘人聚集在楊俊身邊,思考着未來的出路。

漢軍這裡太苛刻門檻兒過高,魏軍又是個垂死掙扎的破船……打不過魏軍也打不過漢軍,大家又都不想死,可怎麼才能突破漢軍的苛刻條件,順利的融入漢軍序列?

大大小小千餘名士人、軍吏思索着這個問題,總能想到解決辦法。

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三章 嚮導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十章 糜芳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九十五章 借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
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三章 嚮導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十章 糜芳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九十五章 借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