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

七月十七日,身在左馮翊夏陽縣韓城的田信得到河內相關的軍情,也一起收到曹丕被驅逐,就食洛陽的情報。

都是弘農郡守虞世方派人送來的緊急軍情,虞世方身在前線,自然會經營河內地區的情報網絡,甚至已經打通關節,與夏相楊正建立穩定交流通道。

作爲田信的左膀右臂,虞世方有足夠的影響力籠絡魏國官吏,比尋常郡守、將軍更容易取得敵國的信賴。爲虞世方種種行爲、許諾背書的人是田信,而非別人。

有田信支持,虞世方身在前線,自然做什麼都順。

今年入夏天氣燥熱時,弘農楊氏的老家主楊賜沒有扛住,駕鶴西歸……對西州士人來說,曾經的領袖就這麼沒了,身上的枷鎖無疑更少了。

楊賜始終不表態支持北府,那許多楊氏家族的門生故吏就要顧忌日常的立場、態度、言行。

可惜田信不吃楊賜這一套,即沒有登門拜訪,更沒有拜在楊賜門下,做一個楊賜代父收徒‘師弟’,只是讓虞世方逢年過節帶些食物慰問一下這位的漢室退休的三公重臣。

去年弘農郡舉的孝廉,也跟楊家沒關係,舉的是北府軍吏;今年同樣如此,依舊準備舉一個北府軍吏,推給朝廷去做郎官。

多少有些鬱郁不得志,楊賜以八十四歲高齡辭世。

作爲一個親身經歷漢室衰弱、動盪、天下大亂,又即將迎來新朝盛世的人,楊賜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召集門生故吏……也都是蒼頭老叟,與楊賜合編了一部《三輔盛世圖》。

將他們記憶中的關中繁盛場景用圖畫、文字描述出來,並援引各種記錄,將前後六十年以內關中的英傑以籍貫做了個羣傳,這些人的經歷,足以向後人說明關中這六十年裡經歷了什麼。

楊賜沒了,關中舊時代的見證支柱也就沒了……對北府來說,執政過程中遇到的阻力相對少了一些;對普羅大衆來說,生活還得繼續。

戰爭不等人,虞世方抄送的這份軍情令田信感到有些可笑。

兗州牧馬良上任,自然有一些諸葛亮的支持,支持了馬良七個營的南中兵。馬良發動這場反擊戰,就帶着全部家當撲了上去,結果詐取汲縣失利,只能集合兵力搶佔野王縣。

前腳搶佔野王縣,後腳秦朗的三千驍騎軍就抵達,把馬良、田豫給包圍了。

是的,兵力少的秦朗,以新式騎兵的優勢,將缺乏重甲、騎兵的馬良、田豫包圍了。

現在唯一能解救馬良、田豫的是弘農郡的虞世方,虞世方來信時已經開始做初步動員,怎麼也能湊集步騎三千。

田信反覆觀摩虞世方的急遞,其中還夾着田豫的求援手書,覺得有些荒唐。

“按田國讓言下之意,馬季常乃國家之棟樑,如今病重,我北府有救援之責。若不救,則隱隱有大禍。”

田信將田豫的原件摘出,遞給身邊的陸延,陸延看了又往外傳遞,許多降將組成的侍從都在周圍席地而坐,倒是鄧艾這個宿衛曲長坐的很靠前。

他手下的宿衛兵,皆出身漢僮士家,是首領的子弟,今後最差也能回家繼承父兄部衆,繼續爲田信效力。

作爲這些人的老上司、訓練者,鄧艾正以後來居上的速度提升地位、影響力。

北府陣營越大,參與進來的人越多,那規矩就越嚴密,這種超車渠道幾乎是用一個就少一個。

田豫信中的言辭十分沉重,給諸人的印象很不好,好像馬良死了,主要責任就在北府救援不力,而非他們擅自發動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田信周圍的近臣並無開口嘲笑田豫的,他們自然理解馬良生死對漢室朝堂格局意味着什麼……這個人,相當於諸葛亮的左膀右臂,是諸葛亮一系的繼承人。

也就理解田豫的心情,如果馬良就這麼死了,田豫肯定會很難受,不僅僅是渾身難受,是各種難受。

沒必要笑田豫,也沒必要笑馬良。

現在的問題很嚴重,不僅僅是馬良個人生死對廟堂格局的影響,更在於這場非法發動的戰爭。

沒錯,這是非法發動的戰爭!

己方發動的關中決戰,好歹正式出兵前已經知會了朝廷,而參戰有三恪之一的車騎大將軍、陳公田信;驃騎大將軍趙公馬超。哪怕不知會朝廷,田信、馬超也是持節的身份,能臨陣決策,抓住戰機先打一場的合法授權。

可馬良這個兗州牧、右護軍……沒有持節相關的授權;田豫這個使匈奴中郎將是持節的,可這個節杖的授權是管理南匈奴貴族、牧民時有生殺大權,也有緊急動員南匈奴義從部隊的授權,不具有出兵開戰的授權。

南匈奴王庭東北方向,還有一個度遼將軍……作爲塞外的邊軍常備將軍,度遼將軍可以對犯境、逃亡的部族開戰。

使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合在一起,纔是一個完整的旌節授權。

現在整個大漢,這樣完整的旌節授權持有人一共有五個人,三恪、趙公超、丞相諸葛武鄉侯亮。

所以問題就這樣擺在大家面前,馬良、田豫違法出兵,這是非法進攻敵國!

任何較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都需要提前報備,沒有向關羽報備也就罷了,再差也要向張飛報備,由張飛進行授權。

沒有授權,就調動超過七千軍隊……這跟造反唯一的區別就是進攻方向不同!

現在就是無法判斷,馬良、田豫出兵,到底有沒有取得張飛的同意,如果張飛同意,那肯定會有相關的軍事配合……如果有配合的發動一場反擊戰,何至於求援北府?

所以很大可能來說……田豫、馬良是非法開戰,張飛就是想保這兩個人,都保不住。

因此,救援馬良、田豫是友軍的義務;可爲了維護朝堂秩序,救他們回來後,還要用囚車送到江都,怎麼也要先參一個‘謀反’的罪名,然後就讓馬良、田豫幫人去申辯,等廷尉府宣判即可。

因此問題很嚴重,不救馬良、田豫的話,倒是小事。

救回來的話,就必須彈劾,這是跟馬良一系徹底決裂,就看這些人要保馬良,還是要維護朝堂規矩。

如果不彈劾……那今後還怎麼治國?還怎麼治軍?

至於救援馬良,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這支軍隊被困住,不是不敢打,而是缺乏器械、騎兵,對陣秦朗的新式騎兵,以及四周不斷靠近的魏國援兵時處於極端劣勢,所以沒必要決戰、突圍。

所以只要北府一支騎兵抵達野王縣周邊,抵消掉秦朗新式騎兵帶來的絕對優勢,那馬良、田豫自然能從容後撤,魏國步兵有幾個敢追上來廝殺?

救人簡單,救回來再殺……未免有些奇怪。

馬良死定了,正因這樣,才氣氛沉重。

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章 夷營督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
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章 夷營督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