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奪城

當下將顏良喚來,吩咐道“汝且去給文丑將軍掠陣,不得輕動,聽吾將令行事”。顏良大喜,即刻領命而去。他本和文丑一樣心思,便是於戰陣上顯威揚名。眼見軍師將令給了文丑,心裡雖然着急卻也無奈,此時得了孔明將令,如何不喜,立即驅馬往前。

卻說文丑正自打的過癮,二馬盤旋之機,卻正看見顏良排陣而出,這才猛然省起孔明軍令,不由怪叫一聲,暗自打算。

吳懿卻是被文丑一頓亂砍,搞得有些手忙腳亂,此時趁着盤馬而錯的時機卻是調勻了氣息,心中大恨。兩人將馬圈回,吳懿已是凝槍便刺,爭搶先機。文丑即是想起了軍令,哪還敢撒性子來戰,便假作力氣不支,喘息之間,左遮右攔。看看覷個機會,便是調轉馬頭便跑,嘴裡尚自胡言亂語的大叫。

吳懿大氣,哪容他這般就走,當下便是催馬便追,定要將其挑於馬下。顏良見文丑敗逃,心下失望,知道這次算是沒機會了。文丑、吳懿二人卻是一個跑一個追,瞬間便已是追出十里,到得埋伏處,讓過文丑。俟得吳懿趕來,兩邊廂長刀撓鉤齊出,吳懿便在胯下戰馬的悲嘶聲中,跟頭把式的落下馬來,兩邊士卒俱起,碼肩攏臂已是綁個結實。城頭上嚴顏見了,卻是唯恐吳懿有失,眼見他已經追了下去,連忙命人打開城門。提刀縱馬,來接應吳懿。

方離城不遠,便聞聽左右號炮響起。荊州兵馬已是一涌而出。黃忠大刀一擺,已是接住嚴顏廝殺起來,趙雲趁機揮軍直入城中,手中亮銀槍舞動間,蜀兵紛紛避讓,四散奔逃。

趙雲就叫豎起荊州大旗,蜀兵紛紛投降。進到州衙,吩咐打開城門。接應大隊進城,稍作安排後,自己綽槍上馬,前來接應黃忠。^^

出地城來,卻見兩個老將,正自狠鬥不休。兩把刀揮動間,罡風四溢,如雷霆電耀,二馬盤旋,嘶鳴之聲不斷。二人四周已是掀起漫天黃塵。嚴顏眼見荊州大軍已是攻入城中。眼睛便有些紅了,他心中矛盾至極,即知當日趙雲所言不差,不願與之爲敵,但又不願投敵以降,此際眼見城池丟了,心中只道與城俱亡罷了,當下兀自死戰不退。

趙雲哪還不知其心思,眼見這樣下去,二人怕是定有傷亡。當下也不待言,催馬之上。亮銀槍起處,徑往嚴顏身上招呼,與黃忠二人雙戰嚴顏。

嚴顏本抵擋黃忠便已是頗爲吃力。如何受得住這兩員虎將的夾擊,手忙腳亂之間,已是遮擋不定。趙雲覷個破綻,大槍橫擺之下,已是將嚴顏掃落馬下,旁邊軍卒一擁而上,早將嚴顏綁個結實。

趙黃二人便將得勝之兵打掃戰場,兩人押着嚴顏入城來見玄德孔明。玄德大喜。重賞二人。吩咐將嚴顏帶上來。嚴顏挺身而立。卻是閉目不言。旁邊顏良見了大怒,喝道“老匹夫見了我家主公。怎敢無禮,還不跪下請降”

嚴顏聞言,嗔目冷笑,喝道“汝等要殺便殺,吾蜀中但有斷頭將軍,豈有屈膝之徒”言罷閉上雙目,只是等死。

劉備衝顏良擺擺手,卻是下來親自替嚴顏鬆綁,扶其上座,喚人取酒壓驚。嚴顏愕然,道“某戰敗之人,皇叔因何如此”劉備抱拳施禮道“老將軍鐵骨錚錚,忠義無雙,備甚感敬服,安敢對老將軍無禮。備因時際會,不得不興兵以做兄弟之爭,非爲私利乃爲國家耳。||||今將軍究是不肯歸我,不忍留難。權以濁酒一斛以表相重之意,飲罷之後,老將軍去留自便,孤不敢攔”說着,滿面黯然。

嚴顏聞聽,心中感動,微一尋思,已是起身跪倒,拜曰“敗軍之將,深閡不殺之恩。今皇叔如此相待,嚴顏願降”說罷,已是叩下頭去。

劉備大喜,忙自伸手扶起。拉住嚴顏之手,與其同坐,又喚人取過衣甲贈之,由是荊州又多一員大將。嚴顏謝過劉備所贈,卻又問道“不知吳懿都督現下如何”孔明在旁嘆道“正在營下關押,卻難說之”嚴顏起身拜倒,道“嚴顏初歸主公,願去說降都督,以報主公大恩”

劉備與孔明對望一眼,喜道“若能如此,卻是最好,有勞老將軍了”當下便着人領着嚴顏前往。不多時,嚴顏與吳懿一同進來,跪倒向劉備請降,劉備忙自扶起,溫言相加,自是俱皆感恩。劉備令開席宴之,專爲二人壓驚。席上與衆將相見,俱皆敬服。吳懿見了文丑卻是苦笑,想想竟被這個渾人所賺,實是有些不甘。待見了黃忠,又是深爲敬服。衆人杯來盞往,一席盡歡。

次日,玄德聚衆人議事,對嚴顏吳懿二人道“孤因時會所趨,遂至兄弟稱兵,然實不忍多有殺傷,更使百姓牽連,勞二位將軍傳諭所屬州縣,儘早歸降纔是。”嚴顏吳懿皆點頭領命而去。又使黃忠顏良文丑三人,分巡內江各縣,三人亦是領命而去。

卻說這蜀中上將,張任早離,嚴顏吳懿二人盡皆歸降。如今唯餘一個李嚴,卻是遠在閬中。整個川南之地,西川迤東地方,在嚴顏吳懿二人遊說下,盡皆歸順。但有遲疑未決者,嚴顏便道“吾尚且以降,何況汝乎”自是望風歸順。只半月時間,大軍已到成都城下扎住。

那劉璋聞聽吳懿、嚴顏俱皆降了,荊州大軍已是兵臨城下,心下大慌,忙聚衆人商議對策。

時有孟達獻策道“今荊州來犯者,不過五六萬人,我成都現有大軍七萬,糧草可敷數年之用,且成都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彼爲客軍,利在速戰,吾等但憑險而守,不與之戰。將其拖在此處,更令人等密往川南之地,收拾潰散之軍,以擾其後,川中路險,補給不易,其軍無糧,不戰自潰矣。再使人往川北去調李嚴將軍回援,屆時,俟其兵動之時,裡應外合,劉備可破矣。如主公尚且憂慮,更可使人徑往漢中,敦請夏侯淵將軍出兵,如此三面夾擊,劉備便有天大本領,亦只能授首耳”

劉璋聽的大悅,立時派出使者往川北去調李嚴,使吳蘭往川南之地召集潰散舊部。又請王累往漢中去請夏侯淵領兵來救。

王累卻諫道“曹操與劉備,俱爲世之梟雄也,其謀我西川之心,同也。今爲據劉備而請曹操,是前門去狼,後門進虎也。唯望主公三思。”言頗懇切。

劉璋心煩,擺手道“汝勿多心,孤原本便想接曹丞相以爲援,曾遣張永年前去溝通,卻被荊州所獲而未果。今荊州之兵已是兵臨城下,卻且先顧眼前,將荊州兵退去再言其他。王累苦勸不果,無奈只得領命而去。是夜,王累青衣小帽,冒險偷過荊州大營,堪堪繞過,卻不料被正值巡夜地文丑拿住,軍士將王累押來前見文丑,但憑問什麼,王累均是閉目不言,文丑大怒,這廝何等魯莽,脾氣暴躁至極,眼見王累對自己不理不睬,哪還壓得住性子,手起劍落,已是將王累斬了。可憐王累忠義無雙,一條性命便生生的斷送在劉璋的短視,和文丑的暴躁之下。待得嚴顏等人聞聽,趕來看時,卻早已迴天乏力了。嚴顏眼見竟是王累,不禁嘆息,求告劉備,厚葬了王累。

卻說李嚴在閬中,聞報劉璋要自己回援,不由苦笑。原來他早已得報,龐統與魏延早在前方扎住,只等自己前往。劉璋這般要求,卻似是與人家商量好了一般。當下只得披掛上馬,領兵來敵。

這李嚴字正方,乃是南陽人士,初隨劉焉入蜀,極具武力,且腹有甲兵。可謂文武雙全的人物,當稱得上是蜀中第一大將。西蜀素於張魯相戰,便將之排遣在此,以據東川。

卻說李嚴領兵來戰龐統,兩邊廂排開陣勢,各自射住陣腳。魏延就於陣前叫戰,李嚴知魏延乃荊州上將,便自接戰。二人這一接上,當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兩杆刀輪動起來,直如雪花蓋頂,又如烏龍擺尾。二馬嘶鳴聲中,兩邊廂陣中俱是鼓號齊鳴,助威之聲,鋪天蓋地,震耳欲聾。

二人馬打盤桓,直直戰了百多回合,卻是不分勝負。龐統在陣後看的暗暗稱奇,便存了收服之心,當下令人鳴金收兵。

魏延歸陣,相問何故,龐統道“吾見李嚴武藝不凡,欲爲主公收此大將。文長定要助我,明日詐敗將其引入山谷,吾便安排下了,定要捉的此人”魏延點頭應了。

次日,魏延又再搦戰,李嚴出城接着。二人堪堪斬了百合,魏延賣個破綻,奪身便走,李嚴哪裡肯舍,自後緊追。不多久,已是進了山谷。李嚴眼見山谷勢險,猛然而省,停馬不追,卻忽聞號炮響處,四下已被圍住,前面魏延已是回馬佇立。四周刀槍林立,此時卻是進退無路了

第373章 天滅第245章 奪城第297章 友情第291章 重創第43章 點撥(二)第111章 深談第333章 屍魅第14章 偶遇第26章 源石第372章 餘孽第1章 穿越第280章 哭求第334章 驚怖第336章 得骨第303章 八納第109章 土着第95章 傾訴第30章 陣法第87章 再聚第161章 二喬第139章 僞帝第110章 收服第166章 雙嬌第300章 木鹿第9章 乾坤第391章 海上第10章 論勢(一)第339章 覆滅第62章 大亂第269章 豪情第327章 納魂第312章 分說第329章 淵源第91章 英雌第156章 叛亂第106章 錦帆第81章 亂殺第291章 重創第200章 訓斥第2章 山中第182章 徵西第152章 入荊(二)第307章 召喚第193章 孤島第372章 餘孽第393章 荒島第38章 渡口第15章 指點第106章 錦帆第250章 奸人第218章 切磋第330章 奇才第207章 恩仇第113章 對歌第339章 覆滅第354章 逆襲第138章 北地第388章 平定第11章 論勢(二)第2章 山中第277章 病危第342章 傳璽第160章 心願第211章 難爲(二)第305章 再擒第231章 悟道第296章 妖蹤第24章 歌聲第40章 邀鬥第42章 點撥第257章 開拔第279章 復活第365章 登基第25章 怪病第66章 初見第390章 躡蹤第140章 血詔第395章 神話第360章 壽春第160章 心願第69章 情敵第309章 情重第377章 掘墳第399章 神戰第13章 喜事第371章 鏖戰第94章 心事第17章 傳刀第38章 渡口第237章 戰事第164章 敘說(二)第313章 覓蹤第51章 宛城第299章 蛇羣第70章 比鬥(一)第131章 挾天第116章 救援第277章 病危第364章 洛陽第332章 驚魂
第373章 天滅第245章 奪城第297章 友情第291章 重創第43章 點撥(二)第111章 深談第333章 屍魅第14章 偶遇第26章 源石第372章 餘孽第1章 穿越第280章 哭求第334章 驚怖第336章 得骨第303章 八納第109章 土着第95章 傾訴第30章 陣法第87章 再聚第161章 二喬第139章 僞帝第110章 收服第166章 雙嬌第300章 木鹿第9章 乾坤第391章 海上第10章 論勢(一)第339章 覆滅第62章 大亂第269章 豪情第327章 納魂第312章 分說第329章 淵源第91章 英雌第156章 叛亂第106章 錦帆第81章 亂殺第291章 重創第200章 訓斥第2章 山中第182章 徵西第152章 入荊(二)第307章 召喚第193章 孤島第372章 餘孽第393章 荒島第38章 渡口第15章 指點第106章 錦帆第250章 奸人第218章 切磋第330章 奇才第207章 恩仇第113章 對歌第339章 覆滅第354章 逆襲第138章 北地第388章 平定第11章 論勢(二)第2章 山中第277章 病危第342章 傳璽第160章 心願第211章 難爲(二)第305章 再擒第231章 悟道第296章 妖蹤第24章 歌聲第40章 邀鬥第42章 點撥第257章 開拔第279章 復活第365章 登基第25章 怪病第66章 初見第390章 躡蹤第140章 血詔第395章 神話第360章 壽春第160章 心願第69章 情敵第309章 情重第377章 掘墳第399章 神戰第13章 喜事第371章 鏖戰第94章 心事第17章 傳刀第38章 渡口第237章 戰事第164章 敘說(二)第313章 覓蹤第51章 宛城第299章 蛇羣第70章 比鬥(一)第131章 挾天第116章 救援第277章 病危第364章 洛陽第332章 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