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中計

卻說袁術果如郭嘉所算,暗暗遣人至洪澤湖多備船隻、木筏。只是卻不是三萬人所用,竟只是萬餘人所用之數,打定主意是要用兵士的性命來延緩對方的攻擊了。

他這邊直用了五日時間,方將所需船隻數目搞定,直將方圓百里內的所有船隻盡數收了,又使人拆了百姓家許多門板,扎束成排。均偷偷藏在湖內,派人嚴密看住。

待得諸事安排妥當,袁術方暗暗吁了口氣。壯着膽子到城頭對守城士卒一陣鼓勵,軍心士氣倒也大振。只是此事到了郭嘉這裡,卻是等於給郭嘉報了個信。

當下,郭嘉已是對曹操言道“今晚袁術必走,主公可按計而行了”曹操大喜。卻故意延遲到傍晚之時,方派人提醒玄德,謹防袁術自湖上逃遁。

劉備得訊大驚,打蛇不死反被所害,這種事列已是數不勝數,如何肯放過袁術。一面囑來人讓曹操設法圍堵,一面召集衆人商議。

衆人聞聽盡皆一愣,還是陳羣最先反應過來,跌足嘆道“吾當日便覺不對,只是未曾想及卻是如此”

劉備忙問其故。陳羣道“那袁術當日大敗,既是要往江東而走,便當急行,如何肯在城內多留這許多天。我原本以爲他必是要分批而行,先拍些替死鬼打前站。卻不想此人心性如此歹毒,竟是想用壽春爲餌,將我們俱皆吊在此處,竟以滿城守軍爲餌,真真大手筆啊。此時,定是早已造好船隻等物了,遁湖而走,北上去尋袁紹。如是二袁聯手。打通青徐,對我等極是不利,於後伐曹更是平添無數變數。唉,羣一時智短,竟致此因,實是愧對主公,還望主公降罪”說罷,伏地請罪。

劉備連忙上前扶起,道“長文莫要如此,你又不是神仙。如何能事事先知。事已至此,我等當如何對策?”

陳羣起身謝過,蹙眉想了一會兒才道“如今計劃不得不變了。曹操即已想到袁術行動,必會早早分兵以攔,畢竟二袁聯手,首當其衝便是他的兗州。我等前日所定之計也盡數廢了。主公可着人讓太史慈將軍急速渡河,以觀動靜,我們這邊趕緊收攏所有能收到的船隻,另派人抓緊時間,趕造渡船木排,隨後追之。今曹操既是已經分兵而截,我等正可各個擊破。可先破曹操,然後攜大勝之勢以取袁術殘軍,此亦爲良機耳。只是當先探知曹操動向。”

劉備大喜,忙自安排。不多時細作回報,曹操派夏侯延泗縣往淮安堵截,派夏侯淵延穎水而下往追袁術,李典因傷,與樂進引兵屯壽春,曹操自己卻帶典韋許褚往徐州先去了,欲從前方堵住袁術。此時曹營卻只是虛插旌旗。並無多少士卒。

劉備得知消息,忙使人送信張飛。叫就從細陽出兵,待曹操到時,勿使其扎穩大營,徑直從後襲之。而後將徐揚之間要道扼住,勿使人通過,唯恐徐州得到消息,出兵接應。令太史慈領軍徑襲夏侯之後。以趙雲、洪銳取壽春。自帶文聘、管亥自後追擊袁術,只待夏侯淵與袁術接戰。便從中擊之,相機取利。

堪堪將各部安置好,士卒來報,袁術已是出了壽春,正往盱籲而去。劉備點頭,讓探子繼續打探,看夏侯淵軍何時與袁術接戰。一面催促船隻安排加快速度。

及至次日黃昏,方堪堪勉強將渡船數目湊齊。劉備隨即下令,大軍開拔,向盱籲急趕而來,待得到了盱籲,但見盱籲早已是人去鏤空,果然如所料定一般,袁術並未南下,而是北上渡水而去。

玄德就將士卒先上,急急追趕,留下五十隻木排,於後將戰車運過湖去,自後接應便是。

洪澤湖形如一個橫着的,巨大的青蛙。左前腿接穎水連着壽春,後腿卻是和另一湖,白馬湖相連。從白馬湖順水而下,便是大江,直入江東地界的曲阿了。右後腿登岸後,不出十里即爲淮安。

劉備爲防夏侯淵尚未與袁術接戰,便自這隻青蛙的左腿登岸,準備繞路追上,算算時間,正可在雙方接戰之時趕上。只是登岸走了許久,仍未見斥候來報前方戰事。劉備不禁疑惑,將陳羣尋來,二人就馬上商議。

陳羣已是疑惑不解,沉思半響,猛然神色大變,道“莫不是曹操鯨魚袁術勾結,欲先算我等?如此,我軍危矣。”劉備大驚,道“怎會如此?長文莫非發夢?”陳羣方待回話,卻猛聽得前方一通鼓響,一彪人馬已是將出路封死。爲首一將,卻正是曹軍夏侯淵。

劉備大驚,目瞪口呆。方要問話,卻聞夏侯淵大喝道“背義小人,竟敢與人暗謀,妄圖害我家丞相,某於此等候多時了”言罷,將手一揮。但見曹軍士卒均張弓搭箭,漫天箭影已是頃刻而至,非但如此,所射之箭,竟然全是火箭。

陳羣見狀,臉色大變,急忙打量四周,果然到處皆是引火之物,隱隱一股硫磺之氣。旁邊文聘、管亥一邊撥打來箭,一邊大聲吆喝士卒,將劉備與陳羣緊緊護住。

陳羣拉着劉備,惶急道“主公,事泄矣,此處死地也,快急速退往湖上,尋路回返”劉備方悚然而省,撥轉馬頭,往上岸之處狂奔,文聘、管亥緊緊護住。幾萬大軍在這一個窄小地地方,人擠馬塞,落水着火者無數,一時間如同人間地獄,整個上空瀰漫着一股炙燒人肉的臭味。

文聘、管亥奮力向前,搶的一艘小船,將劉備、陳羣扶上,急往湖中蕩去。劉備呆呆的立於船上,眼望岸上,一片火光沖天,豫州士卒哭喊聲震天,爭搶舟楫,自相殘殺致死者,不知凡幾。自己這多年來。所帶之精兵,竟在頃刻間便化作灰燼,所剩無幾。又想起剛剛夏侯淵所語,才知定是衣帶詔之事已泄,既如此,那自己所派幾路人馬,只怕此時俱是危矣,想到此處,不由急怒攻心,哇的一口鮮血噴出。已是仰天便倒。

慌得文聘管亥急忙扶住,連聲急喚,良久,劉備方悠悠醒轉。見陳羣等人正滿面惶急的看着自己,不由一把抓住陳羣的袖子,顫聲道“長文。如今師兄、二弟三弟、子龍天佑俱皆不知情況,定是危急萬分,如之奈何啊?”

陳羣滿面黑灰,聞言亦是雙目垂淚,道“主公,羣慌愧,此時竟無一策可救之。實是無用至極。不過想子龍將軍那應是危險最小之處,且子龍將軍向來精細,應可放心。子義將軍與主公一師所出,想柳公天人也,子義將軍從師最久,定有辦法化解危機。三將軍處,亦有伯然策劃,且藏宣高深悉地理,當不致吃甚麼大虧,唯二將軍處。手下之人駁雜,若一旦有變。恐肘腋之變,難以應付。故當今之計,我等應儘快趕回壽春,察看動靜,若子龍將軍與天佑將軍,幸能奪得壽春,自是最好。否則。當匯合二位將軍,先往豫州而回。再派人尋找聯絡子義與三將軍纔是”

劉備呆呆的聽着,良久方木然點頭。幾人正自商議,卻見湖面上飄來一具木排,幾個豫州士卒正趴伏其上,看其裝束卻俱是戰車兵,衆人不禁大驚,忙近前問話。

那幾個兵卒乍見劉備等人,不由大喜,聞聽所問,卻均是大哭。原來他們在後往運戰車,剛至湖心,便被人派水鬼將木排劃開,戰車沉重,連車帶人不及退出,全部已是葬身湖底,他們幾人是仗着身手靈敏,方攀住一個木排,才得以活命。

劉備聞聽,心中絞痛,自己一番心血,此番卻是盡皆付諸東流了。如若幾位兄弟再出了意外,自己實是再無顏立於這天地間了。想及師父柳飛對自己多年來的淳淳教誨,每每總是有三思而行四字,自己近期卻是因勝仗連連,勢力日漲而均忘諸腦後,實是愧對恩師。

劉備越想越羞,不禁大叫一聲,伸手抽出身邊管亥地佩劍,就欲自刎。旁邊文聘卻早見他神色不對,時時盯着,生怕主公想不開,此時見了,大叫一聲,已是探手抓住劍刃,不顧手中鮮血涔涔而下,跪倒大哭道“主公不可啊!今尚不知諸位將軍生死,局勢未清,怎可就要輕生。若主公去了,我等卻又如何?”言罷大哭。衆人盡皆大驚,皆跪倒相勸。

劉備見文聘受傷,不禁腦中一清,再聞此言,不禁羞愧,忙棄劍扶起文聘,就自身內袍撕下一角,親爲文聘包紮。包好後,方泣道“備無能之輩,若不是隨備受累,今皆以建功立業了,不若棄備而去,另謀高就纔是。仲業怎可竟爲備受此傷害,備實是愧對之”

衆人聞聽,盡皆跪倒,垂淚說誓道“主公何言也!我等不才,俱願追隨主公,萬死不辭。唯望主公莫棄我等,善報身體纔是”言罷,俱是叩頭不已。

劉備心中感動,將衆人一一扶起,連聲撫慰,衆人方休。當下,衆人發力,急往岸邊靠去,卻來尋趙雲與洪銳二人。欲待再合衆將,以回豫州。卻不知幾路人馬此時俱是已經大敗,紛紛四散。

卻說趙雲與洪銳,待劉備走後,收拾大營並一衆人馬,徑自開赴壽春。先與曹軍李典樂進匯合,四人匯合,便來取壽春,此時壽春內袁術兵卒早知主公棄了自己,已是逃了,哪還有人顧着守城,紛紛在城內燒殺搶掠一番,趁亂外逃,直將好好一個壽春糟蹋地面目全非。

四人肅清殘敵,出榜安民。李典樂進請趙雲洪銳共同進城,於府衙中擺酒相慶。趙雲洪銳對望一眼,均是看到對方眼中警惕的神色。原來,劉備臨走前,和他們一起定下的取壽春的計謀,便是設宴請李典樂進赴宴,然後就於宴上,將二人拿下。

此時,還未等他們邀請,對方卻先來了,二人登時便聯想到此處。只是,此時若不答應,定會讓人看破。

趙雲微一沉吟道“既如此,就叨擾二位將軍了”說罷,卻回頭對洪銳道“你且回營,將諸般事務細細安置妥當,莫忘了主公吩咐。待我這邊事了,咱們再去接應主公”說罷,自行回身與李典樂進說話,卻是不再理會洪銳。

洪銳如何不明白趙雲之意,只是此時已是不能多言了,只得深深看了趙雲之言,躬身道“是,謹遵將軍將令”言罷,對李典樂進二人施了一禮,轉身便去,毫不停留。

李典樂進二人一愣,二人對望一眼,均是無奈。原來此二人打的算盤正是與趙雲二人一樣。此時,卻是不料趙雲搞出這麼一手。眼見洪銳已是走了出去,李典突地咳嗽了起來,嘴角微微滲出些血跡。樂進大驚,忙自扶着,問道“曼城,你的傷…”

李典偷偷向樂進施個眼色,虛弱地道“不礙的,只是氣血尚自有些不暢。不若由文謙兄暫時陪同趙將軍共飲,典先去後面暫歇,待會兒再來與將軍賠罪,如何?”最後一句卻是對趙雲所說。

趙雲此時心中已是雪亮,當下道“唉,既是李將軍身體不適,雲如何還好意思打擾,咱們不若改日再行暢飲也就是了。你我兩家聯手除賊,何必如此客氣。雲這便告辭了”說罷,對着身邊的趙白施個眼色,轉身便要往外而去。

此時,趙雲洪銳身邊俱是隻有幾個親衛,其餘軍士都在外面等候。李典樂進眼見機會難得,如何容得魚兒脫鉤,二人對望一眼,均是輕輕點頭,樂進哈哈一笑道“二位將軍太也見外了,既是已經來了,怎可如此便就走了,這卻不是嫌棄我等招待不週嗎?還是留下來吧”說着,突地一揮手,將旁邊几上一隻酒杯掃落地上,清脆地碎聲中,旁邊已是無數曹軍士卒圍了上來,將趙雲洪銳一衆人緊緊圍住。

第207章 恩仇第357章 失利第245章 奪城第136章 水淹第176章 玉龍第136章 水淹第29章 內傷第264章 平定第334章 驚怖第355章 斬將第377章 掘墳第24章 歌聲第323章 斬蛟第197章 大牢第376章 遇鬼第377章 掘墳第45章 庭議第327章 納魂第83章 約定第51章 宛城第358章 詐降第147章 計議第389章 地獄第285章 青蒿第375章 河間第307章 召喚第8章 制器第97章 反目第106章 錦帆第211章 難爲(二)第319章 求兵第97章 反目第296章 妖蹤第172章 悍衛第211章 難爲(二)第112章 盟約第363章 進擊第102章 身死第14章 偶遇第11章 論勢(二)第201章 安排第292章 山魈第90章 謀董第124章 江火第139章 僞帝第127章 滅門第258章 詭殺第340章 回返第1章 穿越第156章 叛亂第391章 海上第205章 難題第324章 屠熊第112章 盟約第13章 喜事第63章 進京第314章 洞穴第73章 誓言第230章 傳說第17章 傳刀第310章 彙報第23章 出塞第122章 捉弄第366章 遷都第60章 宮亂第368章 合圍第113章 對歌第8章 制器第37章 盡屠第175章 天山第129章 終聚第165章 治癒第303章 八納第113章 對歌第280章 哭求第321章 教主第234章 張任第191章 海嘯第308章 滅靈第143章 事泄第136章 水淹第313章 覓蹤第222章 拜會第379章 逃出第230章 傳說第377章 掘墳第217章 論交第266章 遼東(二)第94章 心事第258章 詭殺第386章 條件第185章 追憶第32章 聞警第149章 怒殺第11章 論勢(二)第162章 拒親第311章 隱情第141章 大敗第5章 名傳第280章 哭求
第207章 恩仇第357章 失利第245章 奪城第136章 水淹第176章 玉龍第136章 水淹第29章 內傷第264章 平定第334章 驚怖第355章 斬將第377章 掘墳第24章 歌聲第323章 斬蛟第197章 大牢第376章 遇鬼第377章 掘墳第45章 庭議第327章 納魂第83章 約定第51章 宛城第358章 詐降第147章 計議第389章 地獄第285章 青蒿第375章 河間第307章 召喚第8章 制器第97章 反目第106章 錦帆第211章 難爲(二)第319章 求兵第97章 反目第296章 妖蹤第172章 悍衛第211章 難爲(二)第112章 盟約第363章 進擊第102章 身死第14章 偶遇第11章 論勢(二)第201章 安排第292章 山魈第90章 謀董第124章 江火第139章 僞帝第127章 滅門第258章 詭殺第340章 回返第1章 穿越第156章 叛亂第391章 海上第205章 難題第324章 屠熊第112章 盟約第13章 喜事第63章 進京第314章 洞穴第73章 誓言第230章 傳說第17章 傳刀第310章 彙報第23章 出塞第122章 捉弄第366章 遷都第60章 宮亂第368章 合圍第113章 對歌第8章 制器第37章 盡屠第175章 天山第129章 終聚第165章 治癒第303章 八納第113章 對歌第280章 哭求第321章 教主第234章 張任第191章 海嘯第308章 滅靈第143章 事泄第136章 水淹第313章 覓蹤第222章 拜會第379章 逃出第230章 傳說第377章 掘墳第217章 論交第266章 遼東(二)第94章 心事第258章 詭殺第386章 條件第185章 追憶第32章 聞警第149章 怒殺第11章 論勢(二)第162章 拒親第311章 隱情第141章 大敗第5章 名傳第280章 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