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徵張燕(二)

他現在擁兵十幾萬之多,可笑朝廷竟然還不知情。

看着出城的鐵騎,打着黃字大旗,轟隆隆的出征,劉鵬心中有點飄然。

出征張燕,此戰他勢在必得。

張燕原名褚燕,黃巾爆亂,褚燕聚合少年成爲羣盜,在山澤間轉戰,後來回到真定,部衆達到萬餘人。博陵人張牛角也率衆起事,自稱將兵從事,與褚燕會合。褚燕推舉張牛角爲主帥,一起進攻癭陶。張牛角被弓箭射中,受傷而死。

張牛角死後,衆賊一起擁戴褚燕,於是他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剽捍,敏捷過人,所以軍中稱他爲飛燕。後來,所部賊寇漸漸增多,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各山谷都有其賊窩,這一帶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都帶着部衆加入張燕。

自此張燕的賊寇號稱黑山軍,半年間已發展到二十餘萬人,其中老弱婦孺佔大多數。

現冀州餘有黃巾餘孽張燕、於毒、等人,皆獨佔一方,搶掠世家大族,佔據城池自領政務,不受朝廷管轄,反而危害地方,成爲當地有名的盜匪。

據哨騎探報,張燕的黑山賊盤踞在中山國、常山郡、等地。

幽州離冀州並不是很遠,從上谷行至中山國,只需五天的路程。

中山國治所在盧奴縣,轄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等十三縣。

大軍行至唐縣附近,前鋒黃忠派哨騎傳信道:“漢昌、蠡吾、安國、廣昌等地皆被黑山賊佔領,賊兵每縣皆不過一千餘人,請求出兵剿滅。”

劉鵬的大軍進冀州平叛,本該知會冀州刺史王芬一聲,但此人日後會密謀廢帝,與他若有來往,勢必引火燒身,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就罷了此間心思。

已決定不向王芬知會,就率先出兵,也好拿軍情如火以後堵王芬之嘴。

立於中軍大旗下的劉鵬,派飛騎給黃忠傳令,撥五千步卒於他,命其在五日之間,一舉蕩平中山境內之賊寇。

等五千步卒前去會合黃忠之時,劉鵬思道:“洛神應該早就出世了,但現在還是娃娃吧,不過還是去見見,看看迷倒曹操父子三人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唐縣距毋極縣大概有一百多裡,命高覽率一萬五千大軍同趙雲後面趕來,他自己則帶着典韋及五百錦衣衛率先行去。

一路奔到毋極縣,所用不過兩個多時辰。

毋極縣城小牆矮,自劉鵬帶着五百甲士騎馬立在城下之時,城中的縣令帶着一干人等急忙出迎。

縣令三十多歲,相貌平凡,好察言觀色。急走到前邊,見爲首的年輕人一臉英氣,身穿黃金戰甲,腰間掛着佩劍,身後還有虎背熊腰的大漢護衛,便知來人是以這年輕人爲主。

帶着衆人上前一步,行了一禮後,縣令出聲道:“在下乃毋極縣令陳秋,敢問將軍名號。”

陳球?大笑一聲的劉鵬,回道:“本將乃右將軍劉鵬,今奉聖旨前來剿滅黑山賊軍,大軍就駐紮在你這毋極縣城外可好?”

黑山賊這兩月來,肆意攻取城池,弄的毋極城百姓提心吊膽。日夜盼望朝廷發兵剿滅,奈何一直沒有聽到音訓。只是這右將軍劉鵬他們倒是沒聽說過,指不定又是哪家公子初次帶兵。

陳秋一聽劉鵬兩字,就知其是平定冀州黃巾的劉徵北,忙回道:“劉將軍大軍駐紮在本縣境內,乃本縣百姓之福,在下立刻安排人準備軍糧,以作犒軍之用。”

知道這些文官大都是些阿諛奉承之輩,劉鵬懶的同這種人廢話,直接道:“好了,本將要去毋極縣甄家,你派人帶本將前去。”

還準備說些奉承之言的縣令,聞言,即刻向身後的官吏吩咐好,又忙悄悄給麾下的心腹使眼色,讓其速去甄家報信。

“將軍請,在下親自爲將軍帶路。”

看見縣令剛纔使的眼色,劉鵬什麼話也沒說,徑直隨着縣令進了城,身後一衆侍衛一起跟着進城。

毋極城城牆矮小,裡面也不怎麼大,長約有十多裡,兩側除了居民外,還有好多流民端着飯碗,拿着包袱跪在兩邊道路上。已經見慣這種場面的劉鵬,絲毫沒有去看那些跪在邊上的流民。

行了大約四里之路,到一座豪華氣派的府邸門前而停。

縣令出聲道:“將軍,毋極甄家是本地商家,家財萬貫,良田千頃,算得上冀州有名的富商。”

未等劉鵬下馬,典韋立刻帶着衆侍衛下馬,將甄府團團圍住。

劉鵬見侍衛已經守衛好,才跳下馬,拍拍正在發顫的縣令,道:“看來你派來送信之人,定是在路上走失了,這麼長的時間怎麼還未到。”

說完之時,還搖搖頭表示無奈。

看着豪華氣派的院子,門前還有兩個家奴守衛。

劉鵬直接上前朝着瑟瑟發抖的家奴淡淡道:“去稟報你們甄家主,右將軍劉鵬前來拜訪。”

聽完話的家奴,兩人立刻向院子中跑了進去。在兩人心中,劉鵬就如同那惡狼,而那些侍衛是一羣嗷嗷叫的野狼。

審視着甄府的豪華,又同縣令隨意說了幾句。

不大片刻後,甄府中出來一美貌婦人,二十八九的年紀,身穿紫色衣裙,端莊雍容的走了過來,身後還跟着四名婢女。

在離劉鵬三米處停下,施禮道:“奴家張氏見過右將軍,見過縣令大人。”

此婦人美貌動人,一雙媚眼如同那勾人的奪命花,身材修長,胸前的兩隻兇器飽滿,在那紫色衣裙下,也透露出一幅要奔出來的架勢。

第4章 護衛總管第75章 做詩?第17章 北上幽州第22章 歸降?第54章 螳螂捕蟬!第55章 黃雀在後!第71章 遷移上谷第16章 諸侯出兵第4章 偷渡何後第47章 勾結?第66章 龐德第41章 大將之才?第10章 曹操中伏第66章 張家有寶第73章 稱帝?第108章 煙火!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51章 良將第4章 傲氣第85章 結盟?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64章 大戰過後第56章 留你一命!第25章 曹營戲志才第8章 除夕第7章 貂蟬第48章 曹氏第120章 審配第81章 太史慈第84章 誣陷劉備第65章 攻取荊州第28章 劉備出現第17章 曹性第114章 綿羊!第46章 明帝劍第22章 歸降?第86章 田豫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79章 河北爭雄第86章 田豫第36章 美豔婦人第48章 表忠第12章 虎宴(二)第79章 攻心之戰第72章 赤兔馬第18章 路救賈詡第54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呂布第29章 殺鄧茂第33章 回營?第36章 美豔婦人第97章 要當爹?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26章 秋風血雨第47章 兵不血刃第47章 逐鹿迎敵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62章 滅烏桓(八)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41章 粗暴第42章 分屍?第111章 自裁?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63章 蔡氏第73章 小覷天下諸侯!第46章 明帝劍第2章 盧植第10章 撤離第44章 馮氏第73章 稱帝?第31章 鳴金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101章 行程第40章 徵張燕(三)第40章 青州?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40章 青州?第102章 幸災樂禍?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17章 調集兵馬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54章 螳螂捕蟬!第30章 高覽第63章 蔡氏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75章 做詩?第23章 火藥第76章 裝病第33章 回營?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3章 晉陽!第53章 糜氏第21章 婦人之心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63章 蔡氏第25章 曹營戲志才第20章 三門齊攻第20章 三門齊攻第6章 屠龍槍法
第4章 護衛總管第75章 做詩?第17章 北上幽州第22章 歸降?第54章 螳螂捕蟬!第55章 黃雀在後!第71章 遷移上谷第16章 諸侯出兵第4章 偷渡何後第47章 勾結?第66章 龐德第41章 大將之才?第10章 曹操中伏第66章 張家有寶第73章 稱帝?第108章 煙火!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51章 良將第4章 傲氣第85章 結盟?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64章 大戰過後第56章 留你一命!第25章 曹營戲志才第8章 除夕第7章 貂蟬第48章 曹氏第120章 審配第81章 太史慈第84章 誣陷劉備第65章 攻取荊州第28章 劉備出現第17章 曹性第114章 綿羊!第46章 明帝劍第22章 歸降?第86章 田豫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79章 河北爭雄第86章 田豫第36章 美豔婦人第48章 表忠第12章 虎宴(二)第79章 攻心之戰第72章 赤兔馬第18章 路救賈詡第54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呂布第29章 殺鄧茂第33章 回營?第36章 美豔婦人第97章 要當爹?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26章 秋風血雨第47章 兵不血刃第47章 逐鹿迎敵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62章 滅烏桓(八)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41章 粗暴第42章 分屍?第111章 自裁?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63章 蔡氏第73章 小覷天下諸侯!第46章 明帝劍第2章 盧植第10章 撤離第44章 馮氏第73章 稱帝?第31章 鳴金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101章 行程第40章 徵張燕(三)第40章 青州?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40章 青州?第102章 幸災樂禍?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17章 調集兵馬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54章 螳螂捕蟬!第30章 高覽第63章 蔡氏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75章 做詩?第23章 火藥第76章 裝病第33章 回營?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3章 晉陽!第53章 糜氏第21章 婦人之心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63章 蔡氏第25章 曹營戲志才第20章 三門齊攻第20章 三門齊攻第6章 屠龍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