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經典戰例

自封爲遼東侯、平州牧的公孫度,雖然有些裂土封疆的野心,但對於日薄西山的大漢朝而言,還是功大於過的。因爲他的存在,至少在三國亂世時代,漢人還佔據着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靠近鴨綠江的一大片地方,就算放在後世都是不可想象的。

公孫度如此文武雙全,按理說他的衆多手下里面也該有幾個出類拔萃的,但可惜的是卻連一個都沒有。不說一流的謀士和將領了,公孫度帳前就連二流的謀士和將領都沒有一個!比如剛剛丟了賓徙城的韓忠,雖然對公孫氏還算忠誠,但在統兵作戰方面簡直就是一個渣。

爲了防備幽州方面可能的進攻,公孫度在醫巫閭山脈以西的昌黎、扶黎、賓徙和徙河四城整整部署了四萬大軍,構築了一道嚴密的防線,其中昌黎駐軍一萬,賓徙駐軍七千,徙河駐軍八千,扶黎駐軍一萬五。

如此密集的兵力,藉助於城池的掩護進行防守,按理說至少可以抵擋遼西方面五萬大軍的進攻,但實際的情況卻是如此不堪一擊,重兵駐守的賓徙城竟然被徐晃率領兩千多騎兵在半個時辰之內奪了下來……

大年三十這天傍晚,徐晃率軍奪下賓徙之後,並沒有立即派兵追擊棄城而逃的韓忠,也沒有在城中展開慘無人道的屠殺,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將城內各個倉庫中存放的糧草和箭矢搬運一空,然後在後半夜時迅速撤離,出城的時候連一個俘虜都沒有帶走。

徐晃這次出動,麾下士兵每人都配着三馬,如果加上奪下賓徙城後繳獲的四千多匹遼東馬,那就等於是有一萬多匹馬來馱運糧草,就這樣竟然還沒有將賓徙城內的倉庫給搬空,只能說公孫度這次確實下了血本。

興平三年的第一天的清晨。一支浩蕩的馬隊行進在冰天雪地之中,只見牽着馬的戰士們個個臉上都掛着興奮的笑容,正眉飛色舞地吹噓着昨日夜間那場酣暢痛快的奇襲作戰。

左營都尉有些不解地問徐晃:“將軍,我們爲何不將城內四千多俘虜帶回陽樂?就算擔心他們會耗費糧食,那也應該就地處決,免得日後他們再次與我們爲敵。”

徐晃反問左營都尉:“你何時見過大公子下令處決俘虜?”

左營都尉急忙搖頭。

徐晃接着說道:“殺俘本就不祥,若是我們壞了公子定下的規矩,以後與敵軍交戰時,敵兵就會殊死反抗到底,到時候我們的傷亡就會增加。這樣的罪過豈是你我可以承擔?況且,我們既然能俘虜賓徙城守軍一次,難道我們就不能俘虜他們第二次?留着這些降兵不殺,不僅可以昭示我軍的仁義,還可以給公孫度軍造成麻煩,何樂而不爲呢?”

左營都尉聽得似懂非懂,右營都尉又問徐晃:“將軍,既然我們要給公孫度軍制造麻煩,爲何臨走之間不一把火燒掉倉庫裡面帶不走的那些糧草和軍資呢?”

徐晃回答:“咱們這次奇襲賓徙的目的只是爲了搶奪糧草和箭矢。既然已經順利實現,爲何還要多做傷天害理之事?我給韓忠留下了士兵和一些糧草,等他回過神來之後,就會想辦法掩蓋此事。公孫度也就不會撤換賓徙城的守將,以後我們就還有機會收拾韓忠這個廢物!對付一個嚇破了膽的手下敗將,可比對付不明底細的新對手要容易得多。”

這下三個都尉都聽懂了徐晃的意思,對於徐晃的城府和計謀更加佩服。

到了年初一的夜裡時。徐晃率軍悄然返回陽樂城。雖然留守陽樂的士兵僅有區區兩百人,但在過去的兩天之內卻是平安無事,因爲誰也不會想到徐晃會在大過年的時候跑出去找韓忠的麻煩。陽樂城內的細作們還以爲度遼軍的騎兵這兩天喝醉了酒。一個個都躺在營內呼呼大睡呢……

卻說徐晃這邊滿載而歸的時候,逃到徙河的韓忠見到了徙河守將王建,戰戰兢兢地將賓徙失守的事情說了一遍。王建聽說昌黎和賓徙相繼被攻陷,也是大驚失色,急忙派出探馬偵察敵情,不久之後得知昌黎和扶黎並未遭受攻擊,徐晃只是帶着不到三千的兵馬襲擊了賓徙城,而且得手之後便立即撤走,並沒有在城內逗留。

王建對韓忠說:“韓將軍,這次你大意之下失了賓徙,若是被駐守在扶黎的大公子知道了,只怕麻煩不小啊!”王建口中的大公子,指的是公孫度的長子公孫康,跟薊城那位姓劉的大公子不可同日而語。

韓忠一臉哀求地看着王建說:“王兄,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這次可否幫兄弟掩蓋一二?畢竟那徐晃只是劫掠了一些糧草而去,我只需要返回賓徙重整隊伍,扶黎那邊也摸不清虛實。”

王建一臉猶豫地說:“這件事情只怕不好掩蓋啊!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紙裡終究包不住火,我若是幫你一起欺瞞,只怕最後也要跟着受連累呀!”

韓忠把心一橫,沉聲說道:“王兄放心,韓某不會讓你白做的!我在襄平城外的那一萬畝良田和五千家奴全都送於王兄,權當是感謝你這次幫我的謝禮!”

“哎呀,韓兄真是太客氣了!咱們兄弟一場,豈能坐視你陷入危難之中,這次的事情好說……好說啊!”

韓忠買通了王建之後,整頓隨他一起逃到徙河的士兵,然後趕緊返回賓徙,接着率領五千士兵出城逗了一圈,這才向扶黎方向報告:賓徙守軍於大年三十晚上發現敵蹤,經過兩日鏖戰,終將來犯之敵擊退,賓徙城安然無虞!

駐守扶黎的公孫康接到韓忠的消息之後,很是滿意,於是又給遠在襄平的老爹報告說:近日擊退度遼軍數次進犯,西線穩如磐石,父親切勿掛念,孩兒一定堅守城池,誓讓來犯之敵有去無回!

公孫度看了兒子的信很高興,立即讓從事陽儀籌集了一大批錢糧,然後派人送往扶黎,作爲將士們的獎賞。公孫康得了老爹嘉許,覺得很有面子,於是將襄平送來的一半錢糧賞給作戰有功的韓忠,韓忠不敢獨吞這些好處,又從中勻出小半送給了王建。

暗中關注着東線敵軍的徐晃,得知韓忠竟然敢瞞天過海,顛倒黑白,心中冷笑不已。他派人悄悄前往賓徙給韓忠送了一封信,信裡提醒韓忠這次是有意放他一馬,若是不知好歹和進退,下次可就不是這樣的結果。韓忠收到徐晃的信後不敢聲張,急忙備下厚禮,讓人悄悄送到陽樂城,祈求徐晃給自己留條活路。

徐晃沒跟韓忠客氣,收下了這份不要白不要的禮物,等到韓忠的人一走,他立即派人帶着這些禮物去見遼東烏桓人的大頭領蘇延僕,又從蘇延僕那裡換回來一些糧食和草料。

如此一來,陽樂城內三千度遼軍的糧草問題得到解決,估計一直吃到五月間去還有剩餘。

徐晃雖然出奇制勝,但卻毫不驕功自滿,他甚至都沒有向令支軍部詳細彙報奇襲賓徙城這件事情,只是報告說已經解決了糧草和箭矢問題,可以一直堅守陽樂城,還請鮮于銀不必牽掛,只管放心督造大船,加緊做好攻遼準備。

身處令支城的鮮于銀從情報渠道獲知了徐晃在陽樂城的出色表現,心裡首先想到的卻是大公子劉和。當時鮮于銀向劉和索要慕容平和孫禮其中一個擔任自己的副將,而劉和這次卻是少見的沒有答應,逼着鮮于銀接受了剛剛從白波谷來到幽州不久的徐晃擔任自己的副手。

鮮于銀如今想來,才知大公子對自己真是沒得說,竟然捨得將徐晃這種智勇雙全、不可多得的猛將分到了度遼軍。鮮于銀給徐晃回信,鼓勵他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揮作戰,但是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鮮于銀又向薊城司令署彙報戰果,要求爲徐晃和三千將士記功。劉和接到請示之後,大筆一揮,在上面寫道:“有勇有謀,活學活用,此戰可爲講武堂經典案例,以供各級軍官學習研究!”

講武堂,便是在去年居庸密晤之後,按照幽州的既定戰略即將創辦的兩所武院之中的一所,專門培訓各軍在職的中高層軍官,讓他們系統掌握各種戰術,學會正確的指揮方式,理解幽州的戰略規劃,提升眼界和思想層次。奇襲賓徙城之戰若是入選了講武堂的戰例,自然是難得的榮譽,對於度遼軍和徐晃而言,都是巨大的鼓舞。

除了講武堂,還有一所專門從士兵當中選拔培養底層軍官的武院,劉和取名爲“大漢興武軍事學校”,簡稱爲“興武學校”,目前尚在選址和籌建之中。相比於講武堂,興武學校的規模更大,教授的是基礎性的軍中技能和本領,一旦創辦之後,必然會將劉和置於輿論的巨大壓力之下。

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1章 公子來信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7章 各有算計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0章 折服(上)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06章 後患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45章 合圍三江感言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89章 說服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284章 放風箏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86章 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436章 勸說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01章 互助社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93章 天正道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93章 天正道第33章 夜襲第462章 接見第262章 藍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52章 交換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475章 常平倉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
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1章 公子來信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7章 各有算計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0章 折服(上)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06章 後患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45章 合圍三江感言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89章 說服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284章 放風箏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86章 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436章 勸說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01章 互助社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93章 天正道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93章 天正道第33章 夜襲第462章 接見第262章 藍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52章 交換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475章 常平倉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