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

安平國位於冀州的腹地,分別與河間國、中山國、鉅鹿郡、渤海郡、清河國接鄰,其治所位於信都。

沒錯,就是前段時間劉和與公孫瓚、袁紹、韓馥三方勢力談判時曾經到過的信都。

中平元年,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率部三十六方,皆著黃巾,同時反叛。爲了響應和支持天公將軍張角,安平當地的百姓便將安平王劉續從王宮裡面揪了出來,脅迫他一起參加反叛。後來黃巾起義被朝廷大軍鎮壓下來,倒黴的劉續因謀逆之罪而被朝廷誅殺,從此廢除了安平國。

也就說,現在的安平國早已名存實亡,不過是人們口中的一個稱呼,實際上的行政管理體制等於是一個郡。

大漢規制,一國之主便是王,爲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但中央政府會另行委任國相、都尉等文武官員前來打理政事,國主並無權干涉和過問。也就是說,像劉續這樣的王,實際上並無治政和治軍的權力,只擁有部分收取賦稅和田租的權力。

這樣的制度,源自於西漢時期的“推恩令”,其目的就是爲了防止諸侯國威脅到中央的統治,結果黃巾亂起的時候,安平王劉續手中無兵可用,只能被起義的老百姓從王宮裡面抓出來,跟着他們一起“鬧革命”!

頭頂各種光環的劉大公子,在冀州折騰夠了之後,拍拍屁股回了幽州,卻將雞肋一般的安平國送給了奮武將軍公孫瓚。

公孫瓚急於指揮部隊南下青州搶地盤,同時也是看着寄居在自己隊伍中的“桃子三兄弟”有些頭大,於是撥給劉備兩千兵馬,將他打發到安平來出任國相之職。

劉和回到幽州一個月後,接到冀州方面的情報,得知劉大耳朵居然入住安平,當時就有一種端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爲了得到趙雲,卻無意中成全了劉備,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不過,事已至此,懊惱和鬱悶畢竟解決不了問題。劉和想一想劉備天生克主的強大“自帶屬性”,反倒有些替公孫瓚捏一把汗。歷史上凡是收留過劉備的諸侯,除了曹黑子之外,似乎其他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吧?

劉和現在忙着應付軻比能入寇的事情,忙着防範公孫瓚返回遼西的事情,一時半會實在顧不上對付劉備,而且以劉備現在的實力,也用不着劉和處心積慮地去對付他。

同爲老劉家的後人,不管大耳朵是不是真的就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和在沒有充分的理由和藉口之下,輕易是不能去動劉備的。哪怕他明知道留着劉大耳朵終究是個禍害,越早動手除掉越是有利,但劉備能在亂世之中三分天下,又豈是隨便派幾個人就能對付得了的?

只要大耳朵不來幽州禍害劉虞,劉和暫時就不打算去對付劉備,這種“劇毒”的傢伙,還是留給公孫瓚、袁紹、曹操、陶謙、劉表、劉焉這些有福之人去慢慢享用吧!

已經走馬上任的劉備,絕對不會想到遠在北方的薊城內,已經有人在密切關注着自己的動向,他現在正爲如何治理和恢復安平國而頭疼呢!

昔年的安平國,本來是塊好地方,境內不僅有漳水、絳水、滹沱河三條大型的河流穿過,而且地勢平坦,土地廣闊,是種糧產糧的大郡。只是,經過黃巾之事以後,安平的農業基礎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不僅耕地毀損、荒蕪嚴重,而且人口更是銳減,從當初的六十多萬人降低到了不足二十五萬。

在以農業生產作爲基礎的年代,沒有了人口和耕地,想要發展起來就會是一個極爲緩慢和困難的事情。更加要命的是,安平如今成爲了公孫瓚、袁紹和韓馥三方勢力的緩衝區,雖然暫時免於刀兵之苦,但其他各郡的老百姓輕易還是不敢來這裡定居和耕作生產。

面對如此困境,原本信心滿滿的劉備愁的是茶不思、飯不香。他以前雖然幹過安喜縣尉、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別部司馬等職務,但始終都是在“縣團級”打轉,何曾接受過“地市級”主官的任命?

不過大耳朵終究不是凡夫俗子,在最初的唉聲嘆氣過後,他又信心滿滿地帶着兩個拜把子和田豫、簡雍、蘇雙、張世平等人,在安平境內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劉備任命關羽爲騎都尉,專職管理和訓練公孫瓚撥給的兩千騎兵。這兩千人馬雖然不多,卻是劉備在安平立足的根本,交給武人出身的關羽打理,劉備踏實又放心。

劉備又任命張飛爲討賊都尉,專門負責境內的治安和緝盜之事。張飛手下沒有兵,劉備便前往境內幾處較大的塢堡,親自登門拜訪這些大族,憑着三寸不爛之舌硬是給張飛討來了一千家兵,將隊伍拉了起來。

從起兵之後便跟隨着劉備的老夥計簡雍,被劉備任命爲長史,協助劉備處理郡內大小事務。在漁陽結識的青年才俊田豫,被劉備任命爲督郵書掾,專門負責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和司法等。

至於中山商人蘇雙和張世平這二人,則有些相似於公孫瓚身邊的商人李移子和樂何當,雖然沒有被劉備任命官職,但卻是支撐劉備經濟來源的重要人物,始終受到劉備的信任和重用。

據說當初桃子三兄弟在涿縣張家莊後面那片桃園裡結義的時候,蘇雙和張世平二人就是見證人,而劉備所使用的“雙股劍”、關羽所使用的“冷豔鋸”、張飛所使用的“丈八蛇矛”,便是由張世平資助的一千斤上好鑌鐵打造而成。

劉備好不容易在安平將隊伍安頓下來之後,各種問題便接踵而來,而首當其衝的便是糧草和軍餉。

公孫瓚能撥給劉備兩千兵馬,已經屬於難得,今後肯定不會再給劉備提供糧草和軍餉,只要他不開口問劉備索要糧草軍資,大耳朵就要謝天謝地了。

劉備帶着兄弟幾個在安平各地轉了一圈,發現安平各縣窮得官倉裡面跑老鼠,也就斷了從各縣臨時徵收一批糧草的念頭,於是把主意打到了“殺匪奪糧”上來。

桃子三兄弟從起兵以來,在屍山血海中已經打滾多年,對於殺人奪財這種事情,幹得不是一般的熟練,略作商議之後,就打起除匪安民的大義旗號,兵分三路開始動手。

關羽獨領一千騎兵,重點在武邑至弓高再到棘津城這一帶展開聲勢浩大的剿匪行動,尋常匪衆哪裡扛得住關二爺這柄大刀,因此關羽所過之處一片太平,再無賊匪橫行。

張飛獨領一千騎兵,主要在南深澤至武遂到蕪蔞亭之間的三角型地區展開行動,同樣收穫也是頗豐,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讚譽之聲。

田豫臨時被劉備授命,率領一千步兵在南宮、扶柳和堂陽一帶剿匪,雖然動靜沒有關羽和張飛鬧的大,但也有板有眼,受到當地民衆的一致支持。

馬販子出身的張世平對於打仗不擅長,但他覺得自己也不能袖手旁觀,於是主動向劉備請纓,準備前往老家中山國收購糧食,順便再爲劉備購買一些戰馬回來。

劉備得知張世平的想法之後,大爲歡喜,趕緊將兄弟們從各地土匪窩內搶來的金銀細軟交給張世平,請他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購買一些馬匹回來。

張世平走時,張飛派人給他送來一封信,讓張世平到了中山之後,抽空到張家莊一趟,到時候可以從哪裡獲得一批免費的糧食。

涿縣屬於幽州管轄,又在中山國以北,所以張世平首先就來了涿縣張家莊,結果受到張氏族長的熱情接待,臨走時沒花一文錢就帶走了五百石糧食。

張世平走後沒幾天,鮮于銀前往涿縣徵糧,於是便發生了張家抗糧,鮮于銀帶兵衝莊硬奪的事情。

另外一個商販蘇雙也沒閒着,他現在受了劉備所託,正在信都城內積極籌劃着建設“錢貨流通中心”這件事情。

當初劉和離開信都時,曾與公孫瓚、袁紹和韓馥約定將信都城建成由四方共同管理的“自由城”,在城內不設駐軍,只派差役丁夫維護城內秩序,今後各方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將兵馬開進城內。

劉備雖然搞不懂本家劉和當初提到的“錢貨流通中心”是個什麼樣子,但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今後發財致富恐怕就要靠信都了。

只要他將信都的治安搞穩定,將城內的建設搞上去,到時候從幽州和遼東運過來的馬匹、鹽鐵、藥草,從青州、徐州運過來的糧食,從兗州等地運過來的桑麻、布匹,都要在這裡進行交易和結算。如此龐大的交易數額,勢必會給信都增添無數的商機,到時候光是稅賦一項,就是一筆十分客觀的收入。

爲了表示足夠的重視,劉備還分別派人前往薊城、高邑、鄴城和南皮,分別向劉和、韓馥、袁紹和公孫瓚請求,派出手下前來信都,一起商議如何在冀州和幽州發行統一標準的好錢。

雖然劉備手裡沒有幾斤銅,可他這麼一整,不僅提高了知名度,還等於是向各方勢力示好,可謂是一次成本極低、效果極好的“對外公關”。

PS:今天是2013年最後一天,據說201314這組代碼十分火爆,南道送給書友們啦!另外,昨天忘記打滾,今天哭天喊地滿地打滾的求推薦了……

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81章 千里鏡第6章 組團忽悠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76章 分席議事第345章 合圍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24章 慎重第4章 超級驚喜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339章 迴歸第377章 春將近第57章 子龍往事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3章 夜襲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26章 申息軍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09章 隱謀第134章 顧慮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35章 烈火燎原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36章 分官咯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93章 天正道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62章 接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
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81章 千里鏡第6章 組團忽悠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76章 分席議事第345章 合圍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24章 慎重第4章 超級驚喜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339章 迴歸第377章 春將近第57章 子龍往事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3章 夜襲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26章 申息軍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09章 隱謀第134章 顧慮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35章 烈火燎原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36章 分官咯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93章 天正道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62章 接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