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

在正式與曹操開戰之前,劉和除了大造聲勢,分化拉攏周邊勢力之外,還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在洛陽太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比試。比試的一方是燕京大學的兩百名師生,另一方則是包括洛陽太學在內的天下各州近萬名文士才子,而最終結果則是燕京大學的師生以壓倒性的成績碾壓了天下士子,從而一舉確立了新學在大漢執牛耳之地位。

因爲是事關名譽和個人仕途的重大比試,所以光是召集和籌備的時間就長達一年,而朝廷爲了這次劃時代的比試,更是在洛陽郊外大建樓堂館所,爲天下士子居住、學習交流、走訪、統一參加比試做好保障。

爲了確保比試的公平公正,比試雙方相互出題,每場比試都有朝廷大員親自到場主持,比試成績也有一個新成立的“考試委員會”負責評判。

燕京大學選派參加大比試的師生儘管人數少,但他們在各場比試中所展示出來的才能,卻給洛陽百姓和朝廷諸位官員,甚至是他們的比賽對手們留下了衆生難忘的印象。

在士子們的傳統領域,燕京大學歷史學院和經學院派出的師生代表舌戰羣儒,用全新的主張解釋了孔孟之道,並對黃老之說、五行之說、以及玄學等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詩詞、繪畫、音樂、書法等領域,燕京大學文學院的師生不僅拿出了五言絕句,七言排律,長短句,更有許多新式的繪畫技法、樂器演奏方式,以及四種楷書,兩種行書,兩種草書……

至於在天文、地理、算學、農學、醫療、機械等非傳統領域內,燕京大學的師生們更是難逢對手。那些早期流落在民間的各行各業的精英大部分都被劉和招攬到了北方,如今讓天下這些只知道坐而論道的士子們跟燕京大學的師生們討論星象運轉規律,討論農業增產技術,討論內外科手術,那就像是大學生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進行比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如果說燕京大學的師生們向外展示出的豐富學識還不足以令人覺得震驚的話,那麼他們人人都會擊劍、射箭、蹴鞠、騎馬、駕車,身體健壯的好似軍中勇士,卻是讓羸弱不堪的天下士子們狠狠地震撼和羨慕了一把。

咋地,哥不僅胸有錦繡才華。還有一副上得了沙場,進得了閨房的好身板!乃們這些瘦不拉幾的傢伙,不管是動嘴還是動手,都不是咱燕京大學的對手!

劉和鼓搗這場大比試的目的,就是爲了把燕京大學的教育模式面向全國推廣,同時也是爲了吸引各地的士子前來洛陽,以便爲國家挑選一批未來的官員種子。雖然新學可以完敗舊的教育方式,但劉和也知道大漢人才輩出,各地都有一些受過傳統教育的飽學之士。他們就像當初的管寧和邴原等人,只要在新學的環境中稍微薰陶幾年,立即就會綻放出耀眼奪目的光輝。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和在報紙上的呼籲和鼓動起到了效果。各州士子之中不乏眼光長遠之輩,他們已經看到了劉和整頓各州軍務,推動大漢全面革新的大勢,知道此時正是劉和大量啓用新人的關鍵時刻。因此呼朋喚友地一起來了洛陽,心中暗想的是要在洛陽嶄露頭角,進入劉和選才的視野。

因爲荊州前往洛陽的道路還算通暢。盤踞在南陽一帶的劉備雖然拒絕了朝廷的招安,但他卻不敢明目張膽地阻攔荊州士子們前往洛陽比試。劉備雖然知道這些士子當中必然有可堪大用的人才,卻也明白人家根本不可能看得上自己這艘漏風漏雨的破船,因此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司馬徽、龐德公和黃承彥等荊州名士帶着得意子弟們途徑南陽,說說笑笑地去了洛陽。

卻說司馬徽、龐德公和黃承彥率領的“荊州代表團”中,卻是藏龍臥虎,整體實力僅次於鄭玄之子所率領的“幽州代表團”。這次跟着水鏡先生司馬徽前往洛陽的不僅有名士裴潛、王粲、司馬芝等人,還有諸葛孔明、崔州平、石廣元和孟公威四位後起之秀,更有龐統、王肅、尹默、李撰、潘濬等荊州才俊。

當劉和聽說龐統和諸葛等人來了洛陽時,心中的開心難以言表,他專門向幾個手下吩咐,要求他們想盡辦法也要把荊州來的這一批年輕才俊都留在洛陽,爲朝廷所用。

都說錐在囊中,必會露出,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人中龍鳳,雖然沒有接受過燕京大學那種系統的培養,但在他們所精通的治政和謀劃方面依然表現出了令人佩服的能力。大比試結束之後,諸葛亮被直接簡拔進入太傅府,越級擔任了府中從事,成爲劉虞身邊的重要幕僚。而龐統則被劉和選入大元帥府中,成爲劉和智囊班子中的一員。

另外一個時空之中,諸葛孔明需要劉備三顧茅廬才能請出山,那是因爲當時劉備尚無根基,而諸葛亮又在尋找一個可以發揮才智的平臺,兩人這才你推我就地“互相炒作”了一番,不但成就了劉備禮賢下士的好名士,同時也爲諸葛的閃亮登臺亮相做了鋪墊。

這個時空之中,中央朝廷的威信在劉虞父子的極力維護和提振之下,已經遠遠超過了靈帝時代,同時也結束了自黃巾大亂以來的頹勢,以諸葛亮和龐統等人的謀略眼光,自然也能看得清到底跟着誰走才能出人頭地,所以他們前來洛陽尋找出仕的機會也就合情合理了。許多所謂的“隱士”,不過是通過裝逼來自擡身價而已,如果裝逼過頭了,反倒會作繭自縛。有劉和在,自然不會讓天下有志之士們成爲裝逼過頭的苦逼。

劉和知道諸葛之纔在於治理內政,因此將他送進了太傅府中,而龐統之纔在于軍事謀劃,所以便將龐統收在身邊。在劉和的心目中,未來二十年之後,諸葛便是大漢內閣大臣的人選,而龐統則是司令署核心成員的人選。

除了大膽啓用了一批各地前來洛陽的年輕人才,劉和還徵辟啓用了兩個跟曹操有關的大能。

第一個大能的名字叫做鍾繇,也是出自潁川,昔年跟曹操暗中過從甚密。鍾繇原本陪伴着皇帝劉協從長安逃往安邑,結果在過黃河的時候劉協和司馬家的人一起乘船回了洛陽,把朝廷許多大臣都落在了安邑。劉和讓好岳父呂布替自己揹着黑鍋,一直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羈留在安邑,後來又返回了長安,而鍾繇正是這其中的一個。

劉和把鍾繇晾了五年之後,在他即將要對曹操動武的時候,卻派陳羣前往長安勸說鍾繇,讓鍾繇來洛陽爲官。陳羣告訴鍾繇:“若是元常能來洛陽,日後萬一曹公落敗,也有人替他在朝中呼號奔走,不至於遭受滅族之災。”鍾繇呆在長安本就孤寂難受,整日只能苦練鍾氏楷書度日,如今劉和向他打開了一扇繼續從政爲官的大門,再加上陳羣的這一番勸說,所以沒有過多的猶豫,便隨陳羣來了洛陽。

劉和從來就是一個大方的人,只要別人給面子,他都捨得給別人官帽子。這不,鍾繇來了洛陽不久,朝廷便授予了鍾繇大司農丞之職,位職僅次於九卿,主要協助大司農掌管國家倉廩和勸課農桑,屬於很有實權的一個職位。如果沒有劉和的舉薦,鍾繇想要獲得這個位置,只怕還得熬上許多年。

劉和啓用的第二個大能,名字叫做荀彧。沒錯,就是當初曾經輔佐過曹操的那位王佐之才,如今的徐州牧荀諶的親兄弟。

劉和與荀彧本來就有私交,特別是在荀彧前往北方觀摩的時候,劉和不僅給了荀彧很大的禮遇和便利,也對其表示了招攬敬重之意。荀彧從北方返回兗州後,曾極力建議曹操全面向幽州學習,抓緊時間推行新政,結果因爲曹操的猜忌而受到冷遇,他在心灰意冷之下便託病向曹操請辭,然後返回老家,從此閉門謝客,暫時退出了大漢的政壇。

然而荀彧畢竟年輕,如今纔不過四十多歲,他的兄長荀諶出任徐州牧,族侄荀攸在兗州官居高位,對他的影響必然是有的,像他這樣能力出衆的人又怎麼會真的離開仕途,在家安心養老呢?

劉和當初之所以不在荀彧一返回老家便啓用他,也是爲荀彧和曹操留幾分面子,他不能讓荀彧背上見異思遷的壞名聲,也不能赤果果地伸手打曹黑子的臉,所以便暫時任由荀彧在家閒居,直到這次重返洛陽,準備大幹一場。

劉和寫信給荀彧,對他說道:“聽聞文若先生素以匡扶漢室爲志向,如今大漢中興之兆已現,不知先生爲何還在家鄉盤桓留戀,卻不來洛陽一展胸中抱負和才華?吾與曹孟德之爭,非義氣之爭,也非王霸之爭,乃不同政治理念之爭也,若是先生心中坦蕩,何不前來洛陽做個見證?”

荀彧看完劉和的書信,沒過多久便離開老家,前往洛陽來投劉和。劉和顧及荀彧的名聲,沒有讓他出任大元帥府長史之位,而是舉薦荀彧出任了尚書丞之職,也就是尚書令的副職。自東漢以來,尚書令便是統領尚書檯的主官,其權力之大有時甚至在三公之上,如今朝廷實際掌權的人是太傅劉虞,因此常年不設尚書令,讓荀彧出任尚書丞,絕對屬於極大的信任和重用。

按照劉和的設想,等他將各地州牧和太守手中的兵權收上來之後,就要推動大漢官制的改革,到時候荀彧和鍾繇便是接替劉虞,成爲大漢七名內閣核心成員的重要人選。

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34章 顧慮第303章 大棋局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90章 發狠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142章 警告第286章 追!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20章 封城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79章 作死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91章 三殺令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81章 千里鏡第371章 歸順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322章 攻!守!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91章 折服(下)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104章 唯死戰耳!
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34章 顧慮第303章 大棋局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90章 發狠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142章 警告第286章 追!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20章 封城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79章 作死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91章 三殺令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81章 千里鏡第371章 歸順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322章 攻!守!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91章 折服(下)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104章 唯死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