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被一個小女子羞辱,袁紹覺得很沒有面子。
站在前排的文臣武將們,也是面紅耳赤,替袁紹尷尬。
“好厲害的婦人...。”
許攸驅馬上前,說道:“世人皆知,呂布自甘墮落。曾爲一匹赤兔馬,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又爲了jì nǚ貂蟬,殺了義父董卓。似這等無信、無義、無恥之徒,本就無顏立於世間。你既是呂布的妻子,只可潛身縮首,躲於暗角陰溝,豈敢在我王師面前,大言不慚?我王仁慈,不願與你一介小女子計較,速速開城獻降,可免你一死!”
“說得好。”袁紹捋着額下的三寸鬍鬚,漸漸恢復了自信。
“你是許攸,許子遠?”樊梨花問。
“正是。”
樊梨花道:“你剛纔的話,也多有不當之處。昔日宦官猖獗,黃巾肆掠。大漢王朝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大將軍何進爲了剿除宦官勢力,密令董卓統兵進京。丁原不服董卓,興兵討伐,我夫君爲了振興大漢,助董卓滅丁原,有何過錯?只是沒想到,董卓乃虎狼之輩。他獨霸京師,殘害忠良,是以激起天下諸侯之共憤。可笑十八路諸侯,名爲討董,實爲爭權奪利以自肥。我夫君不忍天子蒙難,社稷淪喪,甘願背弒父之罵名,除去國賊董卓。他用心良苦,心胸坦蕩、寬廣,豈是你這等小人能理解的?”
“我樊梨花是一介婦人,可你們連婦人都打不過,還有臉與我爭辯嗎?”
樊梨花說完。
穆桂英笑道:“妹妹說的好。”
“簡直是一派胡言!”許攸怒斥了聲,準備拿出一套說詞,找回顏面。
沒想到從身後衝出來一員將領,大聲吼叫道:“樊梨花,你只會逞口舌之利,敢與我決鬥嗎?”
袁紹瞪眼一瞧,是他的上將文丑。
記得數年前,討伐公孫瓚的時候,文丑憑一己之力,挑死了七員敵將,因此公孫瓚大敗。今有文丑出馬,樊梨花和穆桂英不過是待宰的鼠輩。
袁紹底氣十足,朝許攸招了招手,道:“子遠多說無益,讓文丑好好的教訓她們。”
“是...。”
許攸嚥下剛纔的惡氣,退回到袁紹身邊。
城樓上。
樊梨花樂道:“說不過就要動粗?好啊,我還正想看看,河北名將顏良、文丑,有多厲害。”
“這點小事,哪用得着主母出面。待末將去戰他。”魏延上前一步。
“你行嗎?”
樊梨花似乎不看好魏延。
“呵呵...。”
穆桂英明白了樊梨花的用心,說道:“魏將軍可要當心。顏良、文丑可是河北名將,早在十年前,他們就威震天下了。”
“哼!”
魏延很不服氣的道:“兩位主母等着,待我取他頭顱來!”
魏延提着長刀,轉身下樓。
其實他知道。這是樊梨花和穆桂英的激將法,想讓他更加用心的迎戰顏良、文丑。但是不激他,也要用心迎戰。因爲顏良、文丑,畢竟是袁紹麾下的猛將,不能小覷。
“駕!”
魏延騎着一匹黑馬,衝出城關。
“來將何人?”文丑舉起長槍,喝問道。
“魏延。”
“哼哼...無名之輩,也敢與本將軍交手?”文丑身爲袁紹麾下的第二猛將,自有一股子傲氣,對那些聲名不顯的,都不看在眼裡。
“廢話少說,看刀!”
魏延衝到文丑面前,舉刀便砍。
鐺!
文丑僅用了七分力,想格擋開魏延的長刀,再一擊必殺。但是沒有想到,魏延的全力一擊,勁道十足,他竟有些扛不住。
長槍不斷的下沉,似有斷裂之勢。
胯下的戰馬,也因沉受不住大力,開始嘶鳴。
文丑驚駭的挪動了一下身體,用槍尖杵在地上,卸去了大半的力。
鐺鐺...
魏延收回長刀,又連續劈砍了兩下,皆被文丑抵擋。看着像處於下風,實則與魏延戰了個平手。
雙方拉開距離。
文丑轉過身道:“你是我見過最強的敵人。不過與我相比,還是差了一點。勸你趕快回去,讓樊梨花出來迎戰。”
“哈哈哈...。”
魏延笑道:“你欺負女人算什麼本事啊?還是跟我打吧!”
“你...。”
“再來!”
魏延也知道差了文丑一點點,但是陣前鬥將,關乎全軍的士氣,不容退縮。即使差了一點,也要硬着頭皮上。再說魏延有把握,在百招之內,文丑佔不得什麼便宜。
鐺鐺鐺...
兩人你來我往,戰的非常激烈。
袁紹看了一會,忽的皺眉道:“不對啊,魏延是兵部的人吧?他應該在揚州。怎麼跑到郯縣來了?”
沮授應道:“是啊大王。卑職剛纔也想說。是不是敵人增兵了?您看城樓上的樊梨花和穆桂英,一臉的有恃無恐。”
“是啊...。”
袁紹細細的觀察‘兩妖婦’的神情,心裡不由有些擔心。
張頜驅馬上前道:“末將認爲,揚州軍所持者,不外乎火炮。但是火炮威力雖強,卻行動不便。他們只能在固定的地方,攻擊我大軍。”
“張將軍所言極是...。”
顏良搶話道:“末將建議,我大軍退到五百丈開外。只留一小隊人馬叫陣即可。”
“嗯。”
袁紹一掃臉上的陰霾,笑道:“還是你們想的周全啊。快傳令,全軍退後。”
“諾。”
張頜翻着白眼{本是他的功勞,被顏良搶了},前去傳令。
旋即...
袁紹的三十萬大軍,徐徐後撤。
顏良擔心文丑的安危,率領一千騎,留了下來。
鐺鐺鐺...
場上的戰鬥,越來越激烈。
樊梨花和穆桂英,卻是沒有心思去看。因爲袁紹的大軍,突然撤走了。爲什麼會突然撤走呢?要知道白起、張遼、梁紅玉的軍隊,已經在城外埋伏,即將對袁紹形成包圍。只要再過半個時辰,就能給袁紹以重創。現在撤走,不是讓城外的伏兵功虧一簣嗎?
“難道是袁紹的斥候,已經探查到了白起、張遼、梁紅玉的軍隊?想跳出包圍?”穆桂英懷疑道。
“不會。”
“爲何不會?”
樊梨花指着城外道:“你看袁紹的大軍雖然撤走了,但他的上將顏良、文丑,還留在城外。並且和魏延交手。如果他知道周圍有敵軍,還不讓顏良、文丑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