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

時間回到建安十三年(208)七月,軍務整理完畢的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今湖北襄樊)。首先與新野部的劉備發生戰爭,劉備聽從諸葛亮策略,一面積極佈防,一面向襄陽求助。困守孤城的劉備沒有等到援軍,卻意外得到荊州牧劉表病死的消息。

早在劉表在世時,由於偏愛小兒子劉琮,長子劉琦爲免於禍,請求出任外職,劉表以其爲江夏太守。劉表既死,其妻弟蔡瑁等人擁戴劉琮出任荊州牧。荊州人士見曹操大軍將至,便勸劉琮投降曹操。劉琮年幼,只得同意。九月,曹操攻克新野(今屬河南),劉琮遣使奉送降表,迎曹操入荊州。時劉備屯於樊城(今湖北襄陽北),聽說劉琮投降曹操,急忙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

江陵是荊州重鎮,儲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領虎豹騎一天一夜行三百餘里,終於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隨之大敗劉備。劉備率數十騎逃走,後與大將關羽、劉琦合兵一處,退至夏口(漢水入長江處,即今湖北漢口)。曹操佔據江陵。至此,荊州八郡中的江北南陽(今河南南陽)、章陵(今湖北棗陽東)、江夏(今湖北黃岡西北)、南郡(江陵)四郡皆被曹操佔領。曹操佔據荊州後,爲拉攏青州刺史,又收容荊州軍隊七、八萬人。至此,曹操所部兵力到四十多萬,實力大大增強。兵強馬

壯的曹操信心滿滿,準備進攻江南,消滅劉備、孫權,統一天下。

此時,劉表已滅,劉備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孫權猶豫不決,天下大勢瞬間大變,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了荊襄這片土地之上。

建安十三年春夏,在劉巴監工之下,新的州治府終於完工,氣勢逼人。

黃忠、魏延整合各處流民士兵,步兵兵力將近三萬,韓嵩、潘浚、鄧芝、楊儀、向寵、張南、馮習等文人武士紛紛來投,成爲新的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劉表已死,秦成坐擁江南四城,自封爲太守。在新建成的太守府,大小官員齊集一堂,商討荊襄走勢。

此時,曹操已成大軍四十餘萬,號稱百萬,陳兵襄陽。劉備率步軍殘軍一萬陳兵江陵,與江夏關羽一萬水軍成掎角之勢。孫權遣周瑜率水軍陸軍共計五萬駐紮柴桑,觀望天下大勢。

眼下衆人各持己見,衆說紛紛。

秦成環視衆人,有持投降之說,認定曹操一統天下,有持火中取栗之說,執意出兵江夏、江陵,更有持保守之說,認定嚴守長沙,做壁上觀。

作爲穿越者,秦成早已知道結果。他用手指重重的敲一下面前木桌,一時間大廳靜寂下來。目前的秦成,年齡雖然不大,卻已經有了上位者的威嚴之勢。

招人擡出放大版的地

圖,秦成仔細與衆人分析起目前形勢。

“曹操雖然兵力大增,卻多是新招募之兵,徒有聲勢,又無水兵,劉備、孫權脣亡齒寒,必將竭誠聯盟。時間即將秋冬,曹操軍備必然不足,如果曹操現在橫渡長江,面對孫劉聯軍,必然會有慘敗。”秦成一語道出結果。

“那大人之意?”蔣琬小心問道。

“藉此良機,聯合孫劉。”秦成回答。

“可是我軍出戰,未必能在荊襄分到好處啊?”廖立反問道。畢竟荊州就那麼大,孫權、劉備都不會再做出讓步。

“我們不需要在荊州佔地,我軍只需聲援孫劉,真正的意圖,是在這裡!”秦成手指向前猛地一指,笑看衆人。

衆人順地圖看去,所指之處正是永安!

“大人果然妙極,趁孫劉曹三軍大戰,奇襲永安!若永安在手,向西可攻成都,向北可攻襄陽,一城在手,武陵、零陵、長沙皆無憂矣!”蔣琬最先反應過來,高聲叫好!

秦成已經打定主意,趁孫權、劉備赤壁之戰之際,奇襲永安。屆時,由劉備、孫權在北方抵抗曹操,三家無暇西顧之際,秦成纔可以放手去攻打成都。成都一旦到手,秦成的天下大計才能得以實施,這纔是天下三分的第一步!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大派系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張飛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曹操之手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
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大派系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張飛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曹操之手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