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

見諸葛亮分析的如此細緻,龐統與法正也徹底心服起來。

相距千里,料敵輸贏,這樣的策略,已經近與妖。

秦成慢慢起身,雙手背在身後,在堂內慢慢走動起來。

他與諸葛亮的想法一樣,曹操此時雖然在兩軍夾擊中有些狼狽,但是遠遠不是秦軍與吳軍可以立馬擊敗的。只要曹操穩定住腳步,孫權定然不是對手。那些問題來了,一旦東吳的大軍失利,自己是和曹操在宛城死磕,爲孫權贏得喘息的空間?還是趁孫權失利之際,奇襲拿下江東?

如果按照後世的經驗,秦軍與吳軍定然是相互攜手,才能維持三國的現狀,但是現在的情況與以往不同,秦軍已經拿下了涼州、長安與宛城諸地,此時的秦軍,只要穩定發展,不出紕漏,最多五年時間,軍力與財力就能達到和魏軍同樣,甚至高過魏軍的地步,那麼,秦魏兩軍定然還有一次大的決戰,這樣的話,偏居一隅的東吳,就有些尷尬了。

“三位軍師,現在魏吳兩軍交戰在徐州之地,縱使如同諸葛軍師所言,吳軍必敗,以東吳的近十萬大軍兵力,也足矣在徐州攪亂一兩年了,那麼在這段時候,我們該怎麼辦?你們可有謀劃?”秦成思索半天,還是沒有頭緒,無奈之下,只得繼續諮詢三位軍師的意見。

見秦成來問,法正率先笑了笑,回答道:“主公擔憂的,無非是如何應對魏軍與吳軍的關係而已,屬下認爲,三方鼎立,不如與魏軍隔江相守!現在秦吳兩方爲聯盟,但是一旦吳軍大敗,整個江東將會無兵可守,江東如果不敵魏軍,定然會背叛秦吳聯盟,轉投到魏軍麾下,與其這樣,不如我軍直接拿下江東,如果江東幾郡在手,與魏軍爭霸天下之事,就更近一步了!”

秦成看了看法正,雖然有時候法正的性格有些乖張,但是計謀確實是一絕。他的籌劃,從來不像諸葛亮那般顧忌左右,也不像龐統那樣偏於保守,而是天馬行空,在他的心裡,完全沒有同盟、背盟之類的想法,一切都是爲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士元的意思那?”秦成又轉身問道龐統。

“孝直說的不錯,現在東吳大軍全部壓在了徐州,孫權也是衝昏了頭腦,完全不顧內部的空虛,據高順將軍和郝昭將軍的來信,現在柴桑、廬江等地只有幾千兵馬守衛。不過東吳大都督陸遜現在一直在廬江,恐怕是孫權留作的後手。但是僅憑一個陸遜,如何能守住這麼多地方。我們現在開始調撥軍隊,駐紮在長沙與江陵,一旦魏吳兩軍分出勝負,魏軍勝,我軍則攻東吳,吳軍勝,我軍則攻許昌,這樣下來,左右都是勝算!”

“士元、孝直,你們兩人所言,謀劃不錯,只是有些......”秦成眉頭稍微皺起,看的出龐統與法正還是比較傾向進攻東吳。如果沒有東吳獻出江陵之事,在東吳失敗之際進攻江東,秦成定然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但是現在孫權與陸遜明顯求和,若真的東吳兵敗,自己落井下石,恐被天下人恥笑啊。

法正看出秦成的猶豫,哈哈一笑:“主公,昔日宋襄公不擊半渡之兵,最終泓水之戰以楚勝宋敗降下帷幕,當下亂世,正如同與春秋戰國一般。婦人

之仁,定然成就不了王霸之業!主公明鑑啊!”

龐統也在一旁補充:“當斷不斷,後悔莫及!主公,此乃上天賜予秦軍一統天下的極佳時機,切莫錯過啊!”

見法正與龐統都來勸告,秦成最終下定決心。

他思慮了一番,責令鎮守武陵的沙摩柯,帶領永安的水軍與武陵的無當飛軍前往長沙待命。秦軍中唯一的水軍是嚴顏麾下的永安軍,嚴顏死後,這支軍隊一直停留在永安,如果想征戰東吳,水軍必不可少!安排過水軍後,他又將鎮守在成都的馮習調出,令其帶領一半守城士兵前往江陵!因爲長安已下,鎮守在陳倉關的吳蘭此時也正在襄陽待命,秦成思索了一下,爲了擔心將領不夠,將吳蘭也指派到江陵之地。

秦成核算了一下,江陵本來就有高順和陷陣營在,配合以英勇著稱的沙摩柯,加上腹地調撥的秦軍水軍,兩地應該可以合兵五萬左右。只要江東不備,憑藉陷陣營與無當飛軍,拿下柴桑與廬江應該十分輕鬆,至於能不能攻下建業,就要看戰局發展了。

現在秦軍大軍,分爲兩個軍團。

一個是鎮守在長安的魏延軍團,現在大約有兵力八萬左右。

另外一個是遠征宛城的秦成軍團,加上宛城新招的降兵,現在兵力大約六萬左右。這個軍團的大軍主要出自襄陽附近,爲了應對許昌的局勢,才滯留在宛城,如今是吸引魏軍的主力。

如果再籌備偷襲江東的軍團的話,就要成立以高順爲主的江陵軍團了。

不過現在唯一的好處是,長安扼守漢中與涼州要道,宛城扼守荊州要道。這兩處只要守好,腹地就安然無事。以益州的糧草,供應高順軍團進攻江東,還是十分充足的。

事情安排完畢,秦成也放下心來。徐州有變,想必曹操已經焦頭爛額,現在只要坐等就好。

......

在秦成暗中籌備長沙之事的時候,一艘輕便的小船已經飛速的駛向建業的碼頭。

江東水路十分發達。常言道:“北人騎馬,南人乘船。”作爲江東最大的城市,建業城的水口四通八達,如今壽春已經被攻破,還未到建業城,僅僅是在碼頭,都能看到無數彩旗招展,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行走在街道之上,畢竟以往壽春一直壓在建業上方,令他們不敢有絲毫輕舉妄動。如今東吳大軍拿下建業,據說已經攻下了徐州大部分。這讓江東的所有人都揚眉吐氣起來。而作爲此次軍師的諸葛瑾,也一躍成爲東吳的第一功臣,隱隱壓下了如今的大都督陸遜的聲望。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裡,幾個身穿鎧甲的侍衛急速的撥開兩邊的行人,護衛着一個青年文士朝着城中急速駛去,只有少數眼明之人才認出,這個行色匆匆的人,正是東吳大都督陸遜。

陸遜在侍衛的陪同下,快速的來到建業城新建的吳王府之內。如今的吳王府,正是以往孫府的位置改建而成。

他不及下馬,朝着門口的侍衛問道:“主公可在府內?”

侍衛認出是陸遜,不敢隱瞞:“回都督話,吳王昨夜飲酒,現在還在寢房!”

“如今還未辦公嗎?”陸遜看

了看太陽,如今已經日上三竿,作爲東吳的領導者,怎麼可以如此貪睡。

“我現在去書房等候,麻煩通稟吳王,就是陸遜有急事求見!”陸遜從馬上跳下,將繮繩扔給守衛,然後徑直朝書房走去。

半晌之後,焦急上火的陸遜,纔看到睡眼朦朧的孫權,穿着一身十分隨意的長衫,頭髮尚未修理,鬍鬚蓬亂的走到書房。

“參見主公!”陸遜見孫權這樣的打扮,有些無語,但是也不能明言。

“伯言啊,你不鎮守廬江,這麼着急找我,有什麼大事啊?”孫權見陸遜前來,有些不喜,畢竟現在柴桑與廬江守衛稀少,如果陸遜不在的話,萬一秦軍偷襲,豈不是糟了。

“主公,因爲事關東吳存亡,陸遜不得不連夜趕回!”陸遜低頭叩首,言語中充滿了急切之情。

“哦?東吳存亡?”孫權微微一笑,此時情況大好,所有人都喜氣洋洋,怎麼到陸遜這裡變成了危急存亡之時。

陸遜見孫權毫不在意,急忙跪下,他開口驚人:“望主公撤回北征之兵,令甘寧將軍帶領大軍原路返回,駐守壽春,且莫再主動出擊了!”

“什麼!”孫權聽完,猛地一拂袖:“陸遜,你可知道,你說的是什麼話麼?大將軍與諸葛軍師勞軍遠征,此時曹軍與秦軍相持在宛城,徐州、青州,乃至冀州都空不設防,一鼓作氣,拿下整個河北之地都有可能,你竟然讓我下令大軍撤回?”

因爲甘寧與諸葛瑾的征戰,讓孫權本來已經破滅的天下一統的夢想瞬間又充實起來。前幾天剛接到諸葛瑾的彙報,現在徐州大部分郡縣已經在吳軍掌握之中,小沛、下邳等城均被攻破,現在吳軍正在進攻臨淄。無數魏軍慌亂四逃,這麼好的情景,怎麼可能放棄?

“主公,吳軍多水軍,現在輕兵遠征,如果曹操調取一支奇兵,堵住壽春的歸路,整個北征之軍,就會被魏軍全部擊潰。這可是東吳的全部家當啊!一旦有失,秦成與曹操豈會錯過吞併江東的大好時機?”陸遜見孫權依舊不理會自己的意見,整個人伏在地面上,眼中含淚,苦苦懇求。

“奇兵?現在連帶虎豹騎都被曹操調到許昌了,他拿什麼作爲奇兵?再說了,甘寧將軍帶領八萬大軍進攻壽春,我又調集了三萬多人作爲後援,現在有十一萬的大軍在徐州之地,曹操能抽出來多少人阻攔我軍的退路?”孫權冷笑一聲,然後看着俯首在地的陸遜:“你不會是擔心諸葛軍師此番的功勞太大,爲了怕他爭奪你的都督之職,才特意讓我調兵回營的吧?”

“主公,陸遜赤心,天地可鑑!魏軍地大物博,縱使我等有十萬大軍,亦不能保證全勝啊!主公,現在調兵回防壽春,還來得及!”陸遜眼角直欲滴血。

“你不用再說了,我現在只恨能夠調集到徐州之地的士兵太少,調兵回城是不可能的,我要趁秦軍與魏軍大戰的時候,狠狠的撈上一把!”孫權冷冷的說了一句,他像是一個輸了幾天,猛地時來運轉的賭徒一樣,恨不得將手中所有的籌碼都壓到徐州之地。

(本章完)

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六十章 退走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襄陽論策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雞肋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
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六十章 退走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襄陽論策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雞肋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