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殺奔東營

那探哨應聲而去,撥馬往軍中大營而去。黃巾賊之中雖然缺少戰馬,但是供給軍中大將和探哨還是足夠的。

劉燁遠遠的看到黃巾賊探哨撥馬而去,暗道不好。

“妙才,可能射殺那奔走而去的騎馬黃巾賊麼?他多半是往營中報信的。”

夏侯淵聽到劉燁這話,極目遠望,此時七百鐵騎還陷在黃巾賊軍陣之中,距離那裡足足有四百多步。

“不行,太遠了,必須接近一些。”夏侯淵微微搖頭。

倒不是夏侯淵對自己的箭術並不自信,一般步弓的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步,最大射程也就是兩百五十步到三百步,而騎兵角弓的有效射程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最大射程也就是兩百步。

一箭能夠射出四五百步,那得是撅張弩的射程,也就是士卒用雙腳開弓射箭。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也就是說只有用大腿的力量才能夠射出四五百步依舊具有殺傷力,哪怕是夏侯淵這等神射手。

劉燁點點頭,五指緊緊握住了手中的長槊。

“某率騎卒開陣,妙才若是覺得有機會了,便開弓射箭。”

說罷劉燁不再穩坐中軍,而是騎馬奔到了最前方,殺得渾身浴血的管亥見狀,則是乖乖的把尖鋒的位置讓給了劉燁。

如果說管亥是悍勇十足,劉燁就是銳不可當。

八極大槍在劉燁手中使了出來,一杆長槊左右挑殺,橫掃千軍。長槊點刺挑殺,一槊橫掃而出,當即便將面前五六個黃巾賊掃飛出去,背後的大紅披風迎風飄揚,別說是上前挑戰,黃巾賊甚至連靠近都不能。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劉燁的一杆長槊雖然沒有張飛那杆丈八蛇矛四米多長,不過掄圓了簡直就形成一道光幕,水潑不進,但凡是靠近的黃巾賊不是被一刺挑殺,就是被無可阻擋的力量打得吐血倒地。

恰好此時管亥斬殺十餘人也感到疲勞,而劉燁擔當先鋒則是精力充沛,七百鐵騎依舊保持着銳不可當的勢頭,從數萬黃巾賊之中逆流殺出。

“緊緊跟上,不要落後!”

而七百鐵騎剛剛橫掃而過,黃巾賊的軍陣被衝的七零八亂,還沒有集合起來,後排一個雖然陣勢不大,但卻十分密集的軍陣卻好似一道銅牆鐵壁一般,平推而來。

于禁面色嚴峻,指揮着五百步卒,緊緊跟在七百鐵騎之後,七百鐵騎給步卒開闢道路,前方擁擠不堪的軍陣立刻變的鬆散。而剛剛被七百鐵騎給撞得頭破血流的黃巾賊還沒反應過來,歷城軍的環首刀則是重重的落了下來。

古代大軍爲什麼要講究列陣而戰?因爲結陣能夠將集體的力量給發揮到極致,不結陣的士卒那就是散兵遊勇,爲什麼兵法上講究半渡而擊之,還不就是因爲一個衝鋒就把對方給衝亂了麼?

黃巾賊人數雖多,但是被開道的七百鐵騎給撞成了散兵遊勇,而密集結陣的五百步卒沉沉壓上,就好像是一顆大鐵球緩緩的滾了過來,要將阻擋在自己面前的一切碾成齏粉。

而歷城軍一千二百養精蓄銳的精兵驟然殺出,頓時將北面的黃巾賊陣勢衝的散亂,防禦壓力大減,曹操立刻調撥人手到其他幾面去增強防禦,嚴防死守。

波才儘管指揮着五萬黃巾賊對官軍四面圍攻,不過歷來就是進攻比防守吃虧,而且漢軍陣型嚴密,配合默契,裝備精煉,因此好像一塊石頭,遏制住了黃巾賊的攻勢。

而波才也不着急,反正他的優勢就是人多,別說是兩個黃巾賊換一個漢軍的命,就算是三個換一個都是他賺,冷酷的指揮着麾下黃巾賊四面圍攻,同時安排了督戰隊在陣列後方,看到臨陣逃跑的小卒,二話不說就是一刀。

今日一戰,波才勢在必得,儘管外圍官軍人少,但是總是在外圍襲擾,影響圍攻長社,即便是付出一些代價,今日也要剷除乾淨。

曹操雖然經驗不多,畢竟也是熟讀兵書,有名將之姿,因此沉着指揮,倒也旗鼓相當。

而劉燁帶着七百鐵騎一路衝殺,又有于禁率領五百步卒隨後掩殺,終於從上萬黃巾賊之中逆流殺出,仰天長嘯。

“全軍聽令,殺奔敵營!”

從黃巾賊陣中殺奔而出的七百鐵騎如獲新生,沒有了黃巾賊的阻攔,奔馳在曠野之上,彷彿是魚入大海,重獲自由身。

而夏侯淵則是拍馬而出,脫離軍陣,單騎飛馳而出。他胯下的戰馬雖然不是什麼大宛名駒,汗血寶馬,但也是從馬中百裡挑一的良品,因此和那黃巾賊探哨的距離越來越近。

探哨也意識到身後有人追趕,因此不停的催促馬匹,但是兩個人卻越來越近,漸漸的兩人的距離拉近到了三百五十步左右。

夏侯淵猿臂輕伸,兩指從箭囊中念起一根箭矢,輕輕搭在弓弦之上,輕輕吸一口氣,將弓弦拉成了一個滿月狀,繃得緊緊的,蘊含着強大的動能。

只見得他身體隨着馬背起起伏伏,但是上半身卻幾乎穩定不動,彷彿一尊雕像定了型,兩隻眼睛幾乎要射出光來,盯住了那探哨的後背。

崩!

箭矢迎風送出,頃刻之間便跨越了三百多步的距離,嗖的一聲飛奔而出。

“呃啊!”

這一箭不偏不倚,恰好射在了那探哨的背後,力道強大,從後背穿過前胸,箭羽直末至尾,一根箭矢從他前胸狠狠地鑽了出來,穿破了兩層皮甲,簡直就要破體而出。

而這名黃巾賊探哨更是被箭矢之上攜帶的巨大力道,直接帶着飛了出去,從馬背上身體前傾,一張臉磕在了地面之上,因爲慣性還一直向前摩擦了數尺,當真是名副其實的臉剎了。

而無主的戰馬奔跑一段便停了下來,回過身來悲鳴一聲,輕輕跑到主人面前,低下了碩大的腦袋,貼近主人的面龐,又拱了拱他的肩頭,但是它的主人微微顫動,卻再也站不起來了。

夏侯淵鬆了一口氣,馳回陣中。

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102章 一鼓作氣第903章 廝殺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711章 曹軍出擊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27章 驅賊破陣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5章 暗箭第191章 救孫堅第408章 血戰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254章 何進之死第545章 一舉壓上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472章 翻山越嶺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260章 故布疑兵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9章 周駿的野心第189章 驚走李文第侯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40章 劉燁來了!第280章 毒士賈詡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649章 沮授之死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524章 袁使來京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267章 鐵騎交戰第826章 孟獲的野心第277章 神威天將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141章 破張樑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49章 入城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615章 中計了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517章 水中激戰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584章 甘龐會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496章 袁術竄逃第861章 浩浩蕩蕩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266章 飛熊軍第72章 並稱二劉第826章 孟獲的野心第158章 陰雲籠罩第27章 驅賊破陣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122章 諸將奮勇第69章 賊不敢出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179章 赤慣橫空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370章 無可奈何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54章 合兵一處第530章 飛書入關第57章 一戰定青州(上)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241章 何進相邀第64章 劉備相邀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614章 伏兵之計第15章 輕重緩急
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102章 一鼓作氣第903章 廝殺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711章 曹軍出擊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27章 驅賊破陣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5章 暗箭第191章 救孫堅第408章 血戰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254章 何進之死第545章 一舉壓上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472章 翻山越嶺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260章 故布疑兵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9章 周駿的野心第189章 驚走李文第侯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40章 劉燁來了!第280章 毒士賈詡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649章 沮授之死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524章 袁使來京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267章 鐵騎交戰第826章 孟獲的野心第277章 神威天將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141章 破張樑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49章 入城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615章 中計了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517章 水中激戰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584章 甘龐會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496章 袁術竄逃第861章 浩浩蕩蕩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266章 飛熊軍第72章 並稱二劉第826章 孟獲的野心第158章 陰雲籠罩第27章 驅賊破陣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122章 諸將奮勇第69章 賊不敢出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179章 赤慣橫空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370章 無可奈何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54章 合兵一處第530章 飛書入關第57章 一戰定青州(上)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241章 何進相邀第64章 劉備相邀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614章 伏兵之計第15章 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