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

“北上?”

身爲孫堅舊將的韓當有些疑惑,開口道:“公瑾,淮南之地雖然沃土千里,不過乃是四戰之地,北接徐州,西臨豫州,南接揚州,得到也難以守住,況且青州兵戰力非同小可,曹孟德乃是與文臺公同代之人,用兵之道十分老練。”

“反觀江夏黃祖,一來文臺公死在黃祖老賊之手,我等與黃祖有血海深仇,不可不報!”韓當咬牙切齒道:“二來,我軍之中多江河湖海之士,水軍戰鬥力不弱,而北上淮南與曹操爭鋒,那不是捨己之長麼?”

韓當乃是軍中宿將,提出的問題倒也是鍼砭時弊,江東軍中將領也覺得很有道理,紛紛隨聲附和。

孫策也有些贊同韓當的意見,尤其是第二條,父親孫堅死在黃祖手中,此仇不報,豈非人子?

不過孫策更知道自己這個結義兄弟的韜略才華,因此直言道:“公瑾,你說北上肯定有你的道理,給大家解釋解釋。”

周瑜拱手,問韓當道:“請問義公老將軍,我軍若是不攻打江夏,黃祖會主動出擊我軍麼?”

韓當搖頭道:“自然不會,那劉景升老賊守業有餘,進取不足,黃祖受其節制,若是我軍不去招惹他們,自然也不會來進攻我軍。”

周瑜微笑:“那麼,曹操呢?”

“曹操?”

“諸位!”周瑜提高了音量,認真道:“曹孟德此人,亂世之梟雄也,收服百萬黃巾而威震青州,率兵南下直取徐州,然而又貪得無厭的攻取淮南!”

“曹操此人,志在天下,如今雖然佔據淮南,但是肯定不會滿足!”周瑜朗聲道:“曹操下一步不是西進豫州便是南下揚州,而豫州乃是劉備的地盤,劉備乃是劉玉卿之附庸,若是曹操兵發豫州,以劉燁之兵力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那麼,曹操最有可能出兵的,便是——揚州!”

周瑜目中精光炯炯:“我軍如今與曹操已成接壤之勢,大戰或早或晚,與其等到曹操南下,倒不如我軍先發制人,攻略淮南!”

“原來如此,不愧是公瑾!”

“這麼說來,我軍便要北上,而非西進。”

眼見得周瑜以滔滔雄辯說服了江東諸將,孫策滿意的點了點頭,蓋棺定論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照公瑾所說,我軍暫且休養生息,安撫江東民衆士族,選拔丁壯則以訓練,時機成熟之後率軍北上攻略淮南!”

“至於我父之仇……日後再報。”孫策沉吟道:“暫且留黃祖老賊一條狗命,日後本將親自率軍討伐之!”

“伯符。”周瑜又道:“廬江郡位於江北,聯繫長江南北,乃是我軍重鎮,需要安排一位大將鎮守纔是。”

“唔……”孫策思考一會,看向了太史慈:“子義可願擔此重任?”

太史慈大爲高興,跨步出列,昂然道:“多謝主公信任,慈必定竭盡全力,爲主公操練士卒,牧守廬江。”

“伯符。”孫策的叔父孫靜叫了一聲,眉宇間有些不放心。

“叔父,怎麼了?”

“子義雖然勇猛,不過稍欠穩妥,要不然讓德謀輔佐他吧。”孫靜勸道。

太史慈與孫策兩人不打不相識,一番激鬥之下互相佩服,乃是英雄惜英雄,因此孫策才放心的讓太史慈前去涇縣受降。

可是孫靜就沒有這麼豁達了,在他眼裡太史慈畢竟是新降之將,還是黃蓋、程普等老將比較可靠。

孫策眉頭一皺,剛剛想要拒絕,周瑜卻給他使了一個眼色,微微點頭。

“好吧。”孫策改口道:“既然如此,程老將軍爲廬江郡守,子義爲輔。”

“請主公放心。”老當益壯的程普上前一步,拱手道:“老將定會爲主公守好廬江。”

“嗯,如此,本將留給爾等六千士卒,稍作休整之後,便率軍返回吳郡。”孫策道。

“眼下我軍倒是還有一人需要處置。”周瑜忽然道。

“哦,何人?”陳武好奇道。

“袁、耀。”周瑜一字一頓。

孫策眉頭一皺,不耐煩道:“袁術都死了,袁耀又算是一個什麼,直接殺了便是,倒也省一份口糧。”

周瑜無奈的搖搖頭:“伯符,你切莫要小看了這位袁太子,應用得好,此人抵得上五千精兵。”

“此人當得五千精兵?”孫策不屑道。

“哈哈,諸位可知誰最恨這位袁太子麼?”周瑜笑道。

“莫不是劉燁?”太史慈靈機一動道。

“子義所言不差。”周瑜肯定道:“劉燁擁立天子,權柄直追當年之霍光,而袁術詐稱僞帝,無疑削弱了天子權威,因此劉燁起大軍征討,不過是爲了一個名分而已。”

“若是我軍將袁耀頭顱送往劉燁手中,討滅袁氏之功,劉燁豈會吝嗇賞賜?”周瑜笑道。

“原來如此,想不到這個袁太子倒是也有些用處,哈哈哈!”孫策大笑一陣,隨後道:“傳我將令,將袁耀小兒斬首,以錦盒裝送,送給劉燁。”

“伯符,可命魯子敬起草上書,,親赴汝南,他才華非凡,乃是瑜之好友。”周瑜道。

“魯子敬,某早有耳聞。”孫策點了點頭,表示答應。

魯肅乃是周瑜之好友,早些年周瑜向魯肅借糧,慷慨大氣的魯肅一出手就是一萬斛,因此兩人結爲好友,而周瑜對魯肅的才華一向讚許。

可憐的袁耀,一生都活在父親袁術的陰影之下,被逼無奈的成爲了仲氏太子,然而袁術沒過多久就死了,袁耀這個太子自然成爲了衆矢之的。

隨着一道刀光閃過,袁耀的悲劇終於結束,首級被石灰處理之後裝在了精緻的錦盒之中,與魯肅起筆的一封上書一同送到了汝南城中。

“大將軍,蕩寇將軍孫策使者攜來上書,另有一枚錦盒!”

“命孫策使者入內。”

聽到通報之聲之後,魯肅輕輕整理衣冠,不慌不忙的走進了議事廳中,對坐在主位之上的劉燁拱手施以一禮,道:“孫蕩寇使者魯肅,見過大將軍閣下。”

第814章 搖擺不定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24章 懸羊擊鼓第347章 大破匈奴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249章 189年第982章 猛攻江夏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479章 李嚴投降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174章 安排!第61章 如之奈何?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577章 晝夜激戰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973章 曹操湊熱鬧第895章 虎豹騎,突擊!第458章 勸降賊軍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569章 強搶民女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971章 心虛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931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分兵南下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355章 黃巾再起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909章 進逼壽春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997章 危在旦夕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39章 圍而不攻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498章 可有蜜水?第237章 雲臺殿第323章 跗骨之蛆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363章 斬首十萬第618章 《遠誅》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10章 夜戰八方第13章 家賊難防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73章 朝廷撤帥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614章 伏兵之計第690章 水火無情第92章 嚴正軍法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821章 不攻自破第562章 大戟士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634章 沮授請兵第334章 李傕之計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734章 興師問罪第331章 猛將無雙第869章 溫柔鄉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723章 義米義肉第24章 懸羊擊鼓第806章 劉璋的小心思第1023章 終焉之戰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65章 選拔銳卒第202章 韓遂奪權
第814章 搖擺不定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24章 懸羊擊鼓第347章 大破匈奴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249章 189年第982章 猛攻江夏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479章 李嚴投降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174章 安排!第61章 如之奈何?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577章 晝夜激戰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973章 曹操湊熱鬧第895章 虎豹騎,突擊!第458章 勸降賊軍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569章 強搶民女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971章 心虛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931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分兵南下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355章 黃巾再起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909章 進逼壽春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997章 危在旦夕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39章 圍而不攻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498章 可有蜜水?第237章 雲臺殿第323章 跗骨之蛆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363章 斬首十萬第618章 《遠誅》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10章 夜戰八方第13章 家賊難防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73章 朝廷撤帥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614章 伏兵之計第690章 水火無情第92章 嚴正軍法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821章 不攻自破第562章 大戟士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634章 沮授請兵第334章 李傕之計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734章 興師問罪第331章 猛將無雙第869章 溫柔鄉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723章 義米義肉第24章 懸羊擊鼓第806章 劉璋的小心思第1023章 終焉之戰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65章 選拔銳卒第202章 韓遂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