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

“既然如此,今日我便與威彥老將軍在此地簽上一紙盟約,將這暫借南海一郡之事寫於盟約之上,兩年過後,封若不能按時歸還,將軍可將此盟書昭告天下,到時封自會身敗名裂,將軍以爲如何?”

“子威將軍當真?”這盟約一旦簽訂,可不比口頭之言,如當真簽訂,劉封在兩年後又未能將南海歸還,確如劉封所言,士燮一旦發佈檄文,劉封便在中原再無誠信可言,除非劉封能在這兩年間將實力發展到如同今日曹操一般,否則需得將這一郡歸還。

“自然當真……我對威彥老將軍皆是以誠相待,便是老將軍之前所提的吳巨,封亦是親自率軍前往蒼梧將其斬殺,但老將軍對封,卻是有所猶疑,一念及此,封心中甚爲沉痛。”

“子威將軍何出此言?自劉琦公子之口,吾已然對子威將軍萬分敬佩,將軍以弱冠之年便有此番功業,日後成就必不可限量,故我等對子威將軍,並無猶疑之心。”

士燮聽聞此言,與士徽對視一眼,顯然,昨夜士徽與士匡前去偷襲劉封險些失利露出馬腳之事,士徽已然告知了士燮,但士匡並未露出面相,故二人並未在意,皆以爲劉封並不會將此事與士燮聯繫起來。

“威彥老將軍不知,倒也在情理之中,但士徽將軍若說不知,封倒是不能盡信,昨夜那在封帳中圖謀青釭寶劍之人,怕是與士徽將軍有舊吧?”

“此人……此人……”士徽萬萬未能想到,劉封竟早已洞察此事,並在此說出,士匡潛入劉封營帳之中,乃是爲了趁劉封熟睡之際將其擒住,劉封此時卻僅僅說出其爲了盜取青釭寶劍,顯然是爲士燮與士徽留足了顏面,士徽正左右爲難,不知是否該將此人說出。

“此人怕是近在咫尺之間吧?”劉封見士徽顯然已經有所動搖,便又步步緊逼起來,士燮在劉封到來之際,派遣士匡想要給劉封些許顏色,端得是一極大敗筆,劉封此番抓住其把柄,自然要先將其敲打一番,再行說出所圖之事。

“子威將切莫生出疑惑之心,吾弟士匡,乃是交趾兵馬統領,只因久仰子威將軍威名,且對子威將軍所配青釭寶劍萬分垂涎,這纔在昨夜冒險攜數人前往子威將軍營帳之內偷盜,所幸徽提前得知消息,及時趕到,此事乃是士匡私下所爲,父親至今也不曾知曉,故子威將軍切莫多疑!”

士徽情急之下,只得是將此事安放在士匡身上,劉封在交趾境內竟然遭了交趾之將埋伏,若是劉封將此事抓住不放,藉機發兵,士燮在這交州苦心經營數十載之功績必將毀於一旦,故士徽趕忙第一時間將士燮撇清。

“若是如此,那倒是封多心了,交州並無精良兵器,封倒是有所耳聞,不想竟然缺失至此,想來那士匡將軍亦是因軍中久無戰力,這才起了偷盜我青釭劍之心,既然如此,封有一策,不知威彥將軍是否有興致瞭解一二?”

劉封軟硬兼施之下,雖年歲不及士燮父子二人,但依然憑藉其身後強橫實力將士燮父子弱點牢牢抓住,劉封知道,到了提出其最爲重要構想,借道交趾前往南中之事了,但劉封自然不能使得士燮即刻便得知其真實心意乃是想要攻向益州,於是便採取了這迂迴之計。

“子威將軍但說無妨,對交州軍士子民有利之事,燮自然樂於參與其中。”事已至此,縱然知曉劉封極有可能再占上些許便宜,但士燮卻自然不敢不應,一旦在此將劉封徹底惹怒,劉封城中所帶那兩千五百軍士,足夠其在交趾橫衝直撞。

“吾觀交州,雖戶口有些不足,但各類資產卻是十分豐富,這崇山峻嶺,白白荒廢卻是可惜,故封有心幫助威彥將軍將這交州深處與中原連接一二,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竟有此事?我交州物產確是豐滿,但因這連年戰亂與道路不通之故,除卻荊州之地,竟不能與中原相連,燮在此數十載,雖使得交州子民安居樂業,並且在此傳道授業,卻終不能使得交州子民走入中原,實乃一大憾事,子威將軍若能將我交州與中原連接,燮感激不盡!”

劉封所言之事,正是士燮這數十載急需解決之難題,近年戰火紛飛,就連其經由荊州運給漢皇進貢之物也是在途中不知被何人所劫掠。

“威彥將軍可知交趾龍編縣那一千餘里興古鳥道?”劉封聞言不動神色,卻只是問出此事。

“子威將軍竟知此路?此路確是可自我交趾經由南中直抵益州腹地,再由益州前往中原發達之地,但子威將軍有所不知,由此道路進入益州之關隘進桑關卻被劉璋嚴加看守,不使故官長吏入蜀,加之那鳥道天險,極爲難行,且中途有水道若干,交州無船,這才難以行進。”

士燮聽聞劉封提起那興古鳥道,當下長嘆一聲,道出其未能經由此路前往中原之原因。

“若是封能夠助威彥將軍在短期內將此路走通,並拓展一番,使得交州與益州乃至中原能夠通商,不知威彥將軍意下如何?”

“子威將軍能有此心,燮心中甚慰,只是不知將軍有何辦法能將此徑走通?”劉封年少輕狂,士燮並未登時便相信劉封所言,其心中所想,乃是劉封需得說出其認可之策,不然若是劉封僅想利用此事謀取交州他物,那便得不償失了。

劉封自然對此事早有準備,微微一笑,問道:“威彥將軍在此地經營數十載,想必與那南中之地各個豪強皆有不淺交情吧?”

士燮聞言先是一愣,而後又是連連擺手稱:“話雖如此,但南中之人大多未曾開化,尚且不如我交州,並無甚用處。”

“威彥將軍此言差矣,這興古鳥道若得南中之人與封支持,定能直通益州天府之國!”

第452章 說服第43章 探虛實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74章 非汝不可第561章 深入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90章 勸說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67章 痛處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96章 提請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278章 邀戰第70章 連環之計第91章 孫權之謀第72章 暫且離去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78章 脫離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244章 折服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185章 劃地爲疆後記第96章 提請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79章 服衆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57章 拒絕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觀虎鬥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3章 歸心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64章 一拍即合第107章 曹丞相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146章 發難第107章 曹丞相第32章 救弟第143章 入襄陽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05章 捷報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58章 返程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61章 深入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97章 萬事俱備
第452章 說服第43章 探虛實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74章 非汝不可第561章 深入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90章 勸說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67章 痛處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96章 提請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278章 邀戰第70章 連環之計第91章 孫權之謀第72章 暫且離去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78章 脫離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244章 折服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185章 劃地爲疆後記第96章 提請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79章 服衆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57章 拒絕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觀虎鬥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3章 歸心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64章 一拍即合第107章 曹丞相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146章 發難第107章 曹丞相第32章 救弟第143章 入襄陽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05章 捷報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58章 返程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61章 深入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97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