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

劉封這邊計策一定,衆人皆是按部就班的行事了起來,反觀鄴城,此時正是如同周瑜與劉封預料的那般,一番山雨欲來之色。

曹植一反常態的在這個相當重大的事情上沒有采納司馬懿與楊修的計策,這讓一心想要在司馬懿面前揚眉吐氣一番的楊修心中十分憋悶,他本想表現一番,卻不料率先提出的計策與司馬懿兩相比較之下完全落入的下風,幸虧到頭來曹植並沒有同意出兵前去攻打益州,不然可以想見的是,那主帥之位定然是和自己相比文武雙全的司馬懿。

到了此時,楊修在自己的府中已然是一副坐立不安之態,自小其父便是當朝太尉,自己又是才華出衆之人,年輕之時的楊修風頭一時無二,雖後來曹操掌握了漢末政權,自己又是在曹植和曹丕之間選擇的曹植,並從年少之時一路輔佐,走到了今日,在楊修看來,就單單憑藉自己以往的功績,自己就應該是曹植麾下的第一人,而並非是那兩面三刀,不能從一而終的司馬懿。

這等高傲的性情,讓楊修容不得司馬懿一路穩步走來,漸漸的爬到了自己的上頭,他一直在尋找着司馬懿對曹植不忠的破綻,但到如今已經是數年的時間,他並未找到司馬懿任何可以利用的弱點。

司馬懿此人,就彷彿是沒有任何慾望一般,他自從到了曹植的麾下之後,便幾乎不與其他官員有過多的交往,絲毫沒有與他人過從甚密的情形,並且司馬懿此人既不貪圖酒水也不貪圖美色,家中只有一嬌妻名曰張春華,並且人人傳說司馬懿在府中對張春華言聽計從,就連一個二房夫人也未曾得到,這也就造成了司馬懿在朝內朝外的關係十分單調,在這樣單調的關係之下,楊修又如何能夠找到什麼司馬懿的把柄,他所派遣跟蹤司馬懿的人,在鄴城之中沒有發現絲毫他眼中有用的東西。

這一日,楊修在府中心不在焉的看着兵書,心中卻是依舊在想着如何能扳倒橫亙在自己身前的大敵司馬懿。

眼看着天色漸漸暗了下去,楊修站起身來放鬆了一番,心思就已經是飄到了自己剛剛迎入府中不久的小妾上去了,自從幫助曹植穩坐魏國之主後,楊修心中也早已經沒了之前的那般危機感,劉封和諸葛亮,他其實並沒有放在眼中,他認爲依靠着魏國此時的兵力,數年之內必定能夠將劉封和諸葛亮消滅,中原之戰的結局,在楊修的心中已然是確定下來了。

正當楊修準備邁步前往自己小妾的房中之時,門外侍從忽地來報,言曰門外一人自稱是楊修數載之前的故人,欲要求見。

而當楊修心中有些疑惑的讓那侍衛將那人請入廳中之後,等到的卻是自己的侍衛滿臉疑惑之情的拿着一封書信而來。

“那人現在何處?”

“那人已然離去,只言將這封書信務必交給主人,主人看過之後,自然會對其十分感激,至於相見,日後自然還有時機。”

楊修的侍衛將門外之人的話語向楊修重複了一遭之後,楊修心中更是十分疑惑,以他在鄴城之中的地位,雖然是受到了司馬懿的不少衝擊,但是由於司馬懿並不樂於結交朝堂之上的好友,楊修的府門依舊是十分熱鬧。今日若非是此人言道是楊修數年之前的故友,楊修多半是不會讓侍從將他請入廳堂之中一敘的。

懷揣着疑惑之情,楊修將那侍衛屏退後快速的打開了自己手中的那封信件,他知道,往往這樣的信件之中,都是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內容。

事實也是正如楊修所想的那樣,這封信楊修不看則已,一看之下,心中就將自己拿周身溫潤如玉的小妾不知忘到何處去了,因爲這封信上的內容,正是他多年一來夢寐以求想要得到之事。

看罷這封書信後,楊修又是反反覆覆看了數遍,而後將其投入火中付之一炬,皺眉思慮的一番之後,對於那送信之人的來路依舊是毫無頭緒,但這對楊修來說並不是主要問題。

此時夜色已經十分深沉,楊修又是將自己的侍衛叫到了書房之中,在其耳旁叮囑了一番後,那侍衛便出門消失在了夜色之後,約莫半個時辰的光景,那侍衛帶着一名身形頗爲魁梧之人來到了楊修的府中。

此人在楊修的書房之中足足呆了近一個時辰,期間,楊修一直在其耳旁不知叮囑着什麼,當他離去之時,時間已然近了午夜,楊修雖然就連晚間的餐食也沒有來得及吃,但是渾身上下此時卻充滿的力量,彷彿自己一直以來追尋的曙光就在前方一般。

“司馬懿……此事若是當真被我做到了實處,看你還能在主公的朝堂之上風光多久,看你司馬家還能屹立多久不倒!”

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楊修獨自默默的說道。

他之前所收到的那封信上,只有一項內容,那便是詳盡的說明了司馬家,特別是司馬家如今風頭最爲強勁之人司馬懿,與那潁川隱藏在暗中的勢力庚氏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指出了司馬懿最近數次與庚氏聯繫都是以何種方式。

通過這封信的內容,楊修便知道這封信之中所言之事幾乎有九成的可能就是真的,他也知道,若是讓曹植得知了司馬懿竟然有這樣的背景和暗中的實力卻一直未能上報給曹植得知,他對司馬懿的信任會降低到何種程度。

但雖然有九成的把握,楊修還是決定派遣自己可靠之人先將這件事確定一番,待得真正坐實了此事,再向曹植稟告,只有那樣,才能給司馬懿重重一擊。

至於是何人將這封信送給了楊修,楊修只道是司馬懿的仇人,但是是何種仇人,他卻並沒有想到。當然,他同時沒有想到的是,這封信中唯一不對的地方,就是將庚氏的能力說的誇大了數倍之多……

第99章 出逃第253章 觀虎鬥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81章 死於安樂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1章 千人守城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34章 巧取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469章 稱帝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99章 出逃第4章 賜字第337章 後手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3章 矛盾初現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07章 曹丞相第84章 志趣相投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62章 宴無好宴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96章 提請第4章 賜字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71章 捷足先登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63章 探虛實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62章 宴無好宴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497章 要挾第60章 危情初現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60章 危情初現第29章 收歸賬下第520章 襲魏營第153章 詔命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279章 服衆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566章 大殺器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5章 戰許褚第88章 再相見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90章 以誠相待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245章 加緊籌謀
第99章 出逃第253章 觀虎鬥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81章 死於安樂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1章 千人守城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34章 巧取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469章 稱帝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99章 出逃第4章 賜字第337章 後手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3章 矛盾初現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07章 曹丞相第84章 志趣相投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62章 宴無好宴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96章 提請第4章 賜字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71章 捷足先登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63章 探虛實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62章 宴無好宴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497章 要挾第60章 危情初現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60章 危情初現第29章 收歸賬下第520章 襲魏營第153章 詔命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279章 服衆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566章 大殺器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5章 戰許褚第88章 再相見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90章 以誠相待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245章 加緊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