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脫離

“公瑾在此萬分用心,初戰便是運籌帷幄,將曹操大軍重重挫敗,而後又藉由那曹操派遣蔣幹前來勸降之機,以反間計除去了曹操水軍統領蔡瑁張允,似此等功績,封自會向孫將軍稟明,公瑾儘管放心,且吾離去後會修書給父親,父親應會將軍師再次派遣而來,此時曹操已然呈現敗相,望公瑾與諸葛軍師緊密配合,共破強敵!”

劉封這一番話下來,周瑜面上終於浮現出陣陣笑意,劉封已是言明,其並不在意這兩次功績,以劉封之爲人,周瑜便相信其定然不會在孫權面前將實情說出,故心中算是略微安定了些許。

“子威將軍只管放心前去,劉皇叔所遣不論何人,瑜自會與其配合無間!子威若是有甚需求,只管說出便可!”

劉封對周瑜已然算得上是仁至義盡,周瑜自然也要有一番表態,劉封聽言後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吾此去柴桑便不帶隨身將領,公瑾遣一將護送前去即可,如何?”

劉封提出如此要求,在周瑜看來便是做給孫權看,讓其以爲劉封對江東之人萬分信任,自然是並無反對之理,略一思索,便向劉封言道:“興霸將軍與子威相處甚多,不如便讓興霸將軍護送子威前去即可,吾再調撥一百精兵護送,不知子威可否滿意?”

“如此甚好!”劉封提出此種要求便是爲了能夠將甘寧帶離此處,雖孫權此番要求自己前去柴桑劉封並不知乃是何意,但值此孫劉聯盟初見成效之時,卻是不得不去之局面。

若是劉封推脫不去,孫權一怒之下,未必會再與劉備如此親密合作,且據劉封觀測,孫權此人,應該不是擅使陰謀詭計之人,故此劉封當即便決定答應此行,再做打算。

此行劉封決定只帶孟瑤與數十麾下精兵前去,魏延與黎闖,已然被劉封安排在柴桑外圍,一旦事情有變,好接應劉封撤出,故在考慮在柴桑內部安全事宜,劉封還是決定將甘寧帶在身邊,甘寧此刻已然歸順了劉封,一旦劉封在柴桑遇險,也可保護劉封一二。

再者,便是劉封心中一直未能忘記那與其表明過心跡的孫尚香,孫劉結盟,於雙方而言俱是權宜之計,雖現如今兩家關係密切,但一旦曹操大軍退出荊州,孫權與劉備爲爭奪荊州之地而反目,便只是時間問題,一旦事情落到如此地步,劉封再言迎娶孫尚香,便是無稽之談,故此番前去,就是劉封迎娶孫尚香最佳時機,以劉封心性,又怎能平白無故便錯過此事?

於是,劉封拜別周瑜,便與甘寧各自準備,回了屋內,劉封便將魏延急急召入,並寫書信一封,將此去柴桑其中厲害原由全部說與劉備知曉,並建議劉備將諸葛亮再次派入周瑜營中,就算不能採取其計策,亦是能夠代替劉封,監控周瑜異動,一旦退了曹操,好不至在荊州爭奪之中落了下風。

將信件交與魏延,劉封又囑託其送信完畢後便與黎闖帶領衆人到柴桑附近接應,這才讓其匆匆離去了。

此時,屋中便只剩下劉封與孟瑤二人,劉封看向孟瑤,便發覺其俏臉之上稍稍有些不喜之色,一想便知乃是因劉封即將到柴桑與孫尚香相見所致,但劉封雖是在戰場之上萬分英武,面對如此情形卻是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難以解勸。

“將軍莫要再裝出一副無辜之態,怕是此時心中想到即將與那孫權之妹相見,早已是喜笑開顏,在小女面前,便無需迴避了也罷!”

一見劉封那欲言又止之態,孟瑤亦是覺得有些心軟,她心知此去柴桑已然是不可避免之事,而劉封與那孫尚香,若真是如劉封之前所坦誠的那般兩情相悅,定然會在柴桑相會,故心中便有些悵惘,但是對劉封,她依然滿是愛意,且不說劉封之前便說過在其府中並無妻妾之分,便是有,三妻四妾,亦是正常,孟瑤斷然不會因此事便對劉封或是孫尚香心存怨恨。

劉封聽了孟瑤之語,亦知其並未發怒,不過是心中有些惆悵罷了,但縱然如此,劉封觀之心中還是一陣憐惜,這些日子身處周瑜營中,孟瑤幾乎是衣不解帶,生怕劉封在此地出了差池,幾乎便承擔起了保鏢之責,又如何能讓劉封心中不存感動之意。

一念及此,劉封便忽地上前一步,欺身到了孟瑤近前,輕舒猿臂,攬起孟瑤那盈盈可堪一握的蜂腰,低頭便是吻在其雙脣之上。

對劉封這突如其來的火熱之情,孟瑤顯然是頗有些措手不及,一時間雙目圓睜,雙手亦是半懸在空中,竟不知如何是好。

但感受到口中劉封的溫熱後,孟瑤便不再拘謹,開始熱烈迴應,雙手亦是抱住劉封腰身,顯然對此刻乃是十分享受。

但就在二人熱情如火之時,忽地一陣急促腳步之聲傳入了二人耳中,二人聽罷連忙想要分開,但甘寧那粗礦的聲音已然傳來:“子威將軍,吾已然備了一百精兵,現如今即可出發,只是將軍……”

話只說了一半,便戛然而止,顯是甘寧並未能料到劉封與孟瑤竟在此時有如此動作,一時間只是站在原地,面色通紅,不知進退。

劉封與孟瑤分開後,發覺甘寧已然到了屋內,只得是輕輕咳了一聲,用以掩飾心中尷尬之情。孟瑤雖知甘寧已然投靠了劉封,但亦是萬分害羞,直接便掩面跑到內室去了。

“興霸將軍有何事,只管說來!”只是略一調整,劉封便恢復了常態,聽甘寧之前之言,似乎有事相問,便擡頭言道。

甘寧此時卻是到了劉封身前,俯身低聲問道:“不知子威將軍此番帶寧前去柴桑,會否再回到這周瑜營中,寧在此有些死士,若將軍並不嫌棄,此番便將其一併帶去柴桑!”

劉封聽罷,眼前倒是一亮,道:“如此甚好,凡是死命跟隨興霸之士,盡皆帶去,只不要向其言明原由即可。”

第71章 捷足先登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357章 解惑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9章 策馬送計第315章 喜訊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6章 女匪首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268章 對峙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26章 難阻頹勢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24章 開門投降第35章 戰許褚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153章 詔命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517章 霹靂車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69章 江中蛟龍第20章 公子劉琦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27章 使者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16章 先鋒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33章 歸心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268章 對峙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28章 一年之約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8章 戰後風波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5章 智計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3章 歸心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283章 龐統至第444章 大軍至第30章 追擊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44章 空城計第43章 探虛實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353章 蛛絲馬跡
第71章 捷足先登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357章 解惑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9章 策馬送計第315章 喜訊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6章 女匪首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268章 對峙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26章 難阻頹勢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24章 開門投降第35章 戰許褚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153章 詔命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517章 霹靂車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69章 江中蛟龍第20章 公子劉琦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27章 使者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16章 先鋒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33章 歸心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268章 對峙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28章 一年之約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8章 戰後風波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5章 智計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3章 歸心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283章 龐統至第444章 大軍至第30章 追擊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44章 空城計第43章 探虛實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353章 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