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

就在這個年輕人等待着被重新送回去時,突然房間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緊跟着房門被打開後,就走進來了一羣人。此刻就聽一中年男子的聲音再說道:“閔神醫,請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兒子,本王就他這一根獨苗,雖然他平時有些傻氣,但至少不能讓本王這白髮人送黑髮人吧。”

當這位中年人的人話剛說完,整個屋子裡頓時就響起了一陣哭泣聲來。特別是其中的一位女性更是撲在了年輕人的身上,並痛哭流涕地說道:“兒啊,你的命怎麼那麼苦啊,你這一生就從來沒清醒過,沒想到到死你也是這麼稀裡糊塗的就去了,你叫爲娘如何放得下你來啊,嗚嗚嗚。”

就在這位夫人放聲痛哭之時,那位年輕人終於是忍不住就坐了起來,說道:“行了行了,別哭了,我還沒死呢,你們能不能讓我安靜一會兒啊。”

年輕人的話纔剛說完,整個屋子裡頓時就傳來了一陣驚呼聲。特別是那位還趴在牀上的婦人更是喜極而泣地說道:“贇兒,你終於醒了,你都昏迷一天一夜了,可把爲娘和你父王給擔心壞了,嗚嗚嗚。”說着這位婦人又哭泣了起來。

而這時候的年輕人也徹底看清了這些人的長相以及他們的穿戴,此刻就見他哀嚎了一聲,說道:“老天爺啊,這次真被你給玩死了,你要不要這麼兇殘啊。就算我劉惲上輩子不算什麼好人,你也不能這麼害我吧,哪裡不好去偏偏要把我送到這個亂世裡來,你這不是存心想害死我嗎?這還有沒有一點人權和公理了。”

就在劉惲自說自話時,那位婦人不由得又哀嘆了一聲,說道:“兒啊,你又在說胡話了,看來你這傻氣還是沒有治好啊,要不讓閔神醫再給你看看,別一時想不通又去跳池塘了。”

聽到這名婦人的話後,那位被稱作是閔神醫的老者連忙就走上前,並把了把劉惲的脈就說道:“世子的身體已無大礙,好像比以前還好了許多,至於他這腦子裡的事情還是按以前的藥方來抓藥吧。一會兒老夫再給他開幾味醒腦的草藥,希望世子能早些好起來吧。”說着這位老者就從藥箱裡拿出了筆墨,並開始寫起了藥方來。

而這時的那位中年人也走了過來,並對那位婦人說道:“夫人,贇兒能醒過來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慰了,就算他傻一輩子本王也絕不會讓他受半點委屈的。以後讓下人們多看着他點,要是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統統都給我兒子陪葬去,哼。”

看着這位中年人那不怒自威的樣子,身後的那些下人們頓時是嚇得跪了一地。而這時的劉惲還沒有徹底適應他的身份,所以他吵着將屋子裡的人都趕出去後,這才坐在牀上並思考起了以後的事情來。

首先通過記憶中的碎片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這個身體的主人叫做劉贇,與他原來的姓名同音不同字。同時這裡還是東漢末年,而且還差兩年就該輪到黃巾軍起義的時候了。

劉惲之所以會知道這些事情,也是因爲他上輩子很喜歡看三國演義這本書,並且像他們這種混黑幫的人,拜的可都是關二爺,所以他了解這時代的事情也就不足爲奇了。

現在是公元的182年,也就是東漢靈帝光和五年。而黃巾軍起義的年份則是在中平元年(184年)的二月,漢靈帝劉宏在位二十一年,一共用了四個年號,這四個年號分別爲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當劉惲,不,現在應該稱呼他爲劉贇了。當劉贇在理清了這年份的事情後,又開始查起了他的家族來。說起來這劉贇的家族可稱得上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他家可是漢章帝劉炟之後,並且也更是河間孝王劉開的後人。

劉開是漢章帝劉炟的第六子,而劉開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河間王劉政、平原王劉翼、安平王劉德以及解瀆亭侯劉淑。而平原王劉翼就是漢恆帝劉志之父,當漢桓帝駕崩後,大將軍竇武便擁立了劉宏繼皇位,是爲漢靈帝。而漢靈帝追尊祖父劉淑爲孝元皇,祖母夏夫人爲孝元后,並立廟紀念。

而劉贇這一支則是河間王劉政的後代,他父親劉康在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六月,被劉宏封爲了濟南王,所以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就是在青州的濟南國裡。 шωш .TTkan .C○

算起來劉贇還要叫劉宏一聲叔父,並且他們兩家以前都住在翼州的河間郡,因此兩家的關係也是十分的要好。而劉宏在當上了漢靈帝后,也沒有忘記他們一家,所以才賜封了劉贇的父親劉康爲濟南王,而劉贇做爲世子當然也是有繼承權的。

當劉贇在捋清楚了這層關係後,他的冷汗不由得就冒了出來。他好像記得三國演義中確實有劉贇這個人,不過劉贇的父親劉康在獻帝時期時就去世了。而他在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後,也在建安十二年的(207年)十月十七日,被徐和、司馬俱率領的濟南、樂安等地的黃巾軍所殺,並從此以後他們家族也開始衰退了下來。

當劉贇一想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呼”的一聲就光着腳丫踩在了地上。並不停地在屋子裡轉悠着說道:“尼瑪的,哪裡不好去偏偏要來這青州,這裡可是黃巾軍起義的重災區啊。而且還持續了好多年,就連自己的性命也斷送在了黃巾軍的手裡。不行,這裡不能待下去了,得想辦法換個地方纔行。”

就在劉贇絞盡了腦汁也沒有想到一處好地方時,他忍不住就坐在了地上,並捶胸頓足地就說道:“尼瑪,這是什麼世道啊,怎麼走到哪裡都是一個亂世呢,難道真要讓我進山去當野人嗎?那還不如再死一次的好。”

當劉贇一想到這死字的時候,他忽然又記起來了這劉贇好像還真是個二傻子,從生下來的那天起,他這腦子就有些不太靈光。平時也沒少受別人的白眼,而且整個濟南國裡誰都知道濟南王府家的世子是個傻子,所以他也常常遭受到了不少人的嘲笑。要不是他生在了一個權貴之家,說不定早就被人給欺負死了。

對了,這傻小子昨天也不知道是抽了什麼瘋,竟然想到了要去池塘裡撈魚。可惜這傻小子根本不懂水性,要不是下人們救援及時,說不定這會兒就已經嗝屁了。不對,這傻小子確實是死了,而重活的人則是從一千多年以後穿越來的新人。

當劉贇一想到這傻小子的事情時,他自己也忍不住是哈哈大笑了起來。而就在他哈哈大笑的時候,屋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當劉贇叫了一聲進來後,就見從門外走進來了幾名下人。

而當先的一人在看到劉贇坐在地上的時候,他頓時就驚呼地說道:“世子,你怎麼能坐在地上呢,要是着了涼可怎麼得了啊。而且世子的病纔剛剛好,可千萬不能在遭罪了。”說着他還翹起了蘭花指,並讓其他的幾名下人去把劉贇給扶起來。

當劉贇一聽到這公鴨般的聲音時,立馬就猜到了此人的身份。只見他自己從地上站起來後,就對衆人說道:“本世子的肚子餓了,快去廚房送些好吃的過來,順便再叫人幫本世子把衣物穿上。”剛纔劉贇就看到了牀邊的那堆衣物,可惜他根本就不會穿這些漢服,所以不得已只好叫下人們來幫他穿上。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