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

此時待在館驛中的簡雍對曹操的冷落不敢有半點的怨言,因爲他知道想要讓曹操消氣就得做好被羞辱的準備。而且這一切也是他們自找的,所以簡雍在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而就在簡雍等待着曹操的召見時,武陵郡的太守府裡卻是一片哀嚎。原來龐統將戰死的張苞、劉封、向朗、高翔等人的屍體是還了回來,這頓時就引來了劉備等人的痛哭之聲。

特別是還在府上養傷的張飛,一見到自己兒子的屍體後,差點是痛暈了過去。看着張飛傷口迸裂卻緊緊地抱着兒子的屍體時,劉備更是痛心地來到張飛身旁,並跪在他面前說道:“三弟,都是爲兄的錯,才讓樂平遭到了不幸,你要怪就怪爲兄我吧,還望三弟多多保重身子。”

此時的張飛扶起劉備後,就說道:“大哥不必如此,征戰沙場哪會沒有死傷的,要怪就怪這小子命不好吧。不過此仇某是記下了,到時某會連本帶利地還給那龐士元的。”

張飛有兩子,除了長子張苞外,次子張紹今年才五歲,所以張飛把一身的武技都傳給了長子張苞。可是沒想到這次出征益州竟死在了劍峽谷裡,這怎能不讓張飛是悲痛欲絕。

就在大家準備料理後事時,劉備愣了愣說道:“怎麼沒見到子平和叔至,難道他倆還活着?”

這時的伊籍走了過來,並回答道:“主公,諸葛子平已被龐士元送去了雒陽城,而陳叔至則被童鈺霖厚葬在了巫山城外,所以並沒有一起被送回來。”

諸葛亮一聽他三弟還活着的消息後,心裡不由得是暗暗地舒了一口氣。而劉備在聽到這兩人的下落後,也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任他們去吧。不過叔至那裡可以給他立個衣冠冢,也算是給叔至的家人一個交待吧。”

就在劉備等人祭奠陣亡的文臣武將時,遠在許昌城裡的簡雍終於得到了曹操的召見。當簡雍小心翼翼地來到大堂之上後,是拱手作揖地說道:“小臣簡雍見過曹公及諸位大臣,小臣來此是代我家主公向曹公賠罪的,還望曹公能放下你我兩家的恩怨,共抗劉贇的大軍。”

“哼,好一句共抗劉贇的大軍,難道這就是你家主公的誠意嗎?若真是這樣的話,不要也罷,你們荊州軍的事情自己解決去吧。”

聽到曹操的冷哼聲,簡雍咬了咬牙,不由得又說道:“曹公,某這次來除了向曹公賠罪以外,還帶來了我家主公的降書,我家主公願依附在曹公的帳下,爲曹公馬首是瞻。”說着簡雍就從懷裡拿出了那封劉備親寫的降書來。

當降書呈到了曹操的面前後,曹操看了看便說道:“簡憲和,此事關係重大,你先下去歇着,等本公商議完後,自然會再召見你的。”

此時的簡雍不敢多說什麼,鞠躬作揖後,就退出了大堂。當曹操將那封降書傳下去後,這纔開口說道:“諸公對劉備的投降可有什麼看法,此人到底是留還是不留?”

聽到曹操的問話,衆大臣立刻就明白曹操已對劉備起了殺心,這也只能怪劉備的野心太大,已經觸碰到了曹操的底線。

就在衆大臣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荀彧卻站了出來說道:“主公,現在還不是讓劉備死的時候,至少他在荊州還能替我們擋住漢軍的進攻。雖然他這次傷亡慘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憑他那兩個義弟的本事足可以擋住漢軍的進攻了。再加上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我們完全可以把荊州的安危交給他們來防守,而我們只需要全力以赴地對抗劉贇的大軍即可。”

聽了荀彧的解釋後,有不少的大臣也跟着點起了頭來。就連程昱也站出來說道:“主公,某贊同文若的意見,現在劉備就只剩下了武陵和建平兩郡。若他想保住自己的地盤,就只能與漢軍是死戰到底。而我軍已在荊州投下了太多的兵力,完全可以抽調一些回來以抗劉贇的進攻。”

看着程昱、荀攸等人都贊同了荀彧的意見,曹操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司馬懿說道:“仲達,你可有什麼話要說嗎?”

此時的司馬懿連忙站起了身來,並拱手地說道:“荀大人此計甚妙,若能令荊州軍與漢軍兩敗俱傷的話,那對我們掌控大局就更有利了。”

司馬懿此話一出,衆大臣們是紛紛反應了過來。這擺明了就是要坐山觀虎鬥,既可以削弱雙方的實力,又能坐收漁翁之利,這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而曹操在聽了司馬懿的話後,也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諸公都同意文若的建議,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不過那劉備屢屢與本公作對,要是不給他點教訓,他還真以爲本公怕了他。來人,傳話給那簡雍,若要讓本公放下心懷,就讓劉備的長子來許昌做人質吧。”

現在劉備已有了兩子一女,分別是長子劉禪、次子劉永、小女劉惠。當簡雍在得到了傳話後,頓時是嚇了一大跳,他怎麼也沒想到曹操竟然想讓大公子劉禪來許昌做人質。此事他哪裡敢做主,連忙向曹操辭行後,就連夜返回了武陵郡。

當簡雍回到武陵郡之後,便將許昌之行是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而劉備和諸葛亮也沒有想到曹操竟然會提出這樣的條件來,這頓時就讓劉備的臉色有些難看了起來。

長子劉禪是劉備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他哪裡捨得將劉禪送去許昌做人質。但曹操提出這樣的條件來也讓他是無法拒絕,畢竟是他先毀掉了彼此的盟約,想要再次得到曹操的信任也唯有答應此條件才行。

就在劉備感到頭痛之時,張飛與一幫衆將來到了劉備的面前,就說道:“大哥,萬萬不可將禪兒送去許昌城,就算與漢軍拼死一戰我等也絕不可答應了曹老賊的條件。大哥,要是二哥得知了此事,他也同樣不會答應的。畢竟禪兒是大哥的長子,怎麼能入許昌去做人質呢,此事我和二哥是絕不會同意的。”

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
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